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 毒,病毒-概述,一、病毒的概念: 病毒(Viruses)是一类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对抗生素不敏感、营严格寄生生活、非细胞形态的最微小生物。,什么是病毒?,狭义的生物病毒是一种独特的传染因子,它是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主地复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质等生命组成物质的微小生命体。而广义的病毒复杂得多,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病毒粒子(virion),其中拟病毒和类病毒仅是1条简单的ssRNA链,virion是种类似酶的蛋白分子。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专性寄生、抵抗力特殊,病 毒的 分 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将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据核酸类型分为病毒单股病毒,病毒双股病毒,与反转录病毒,病毒双股病毒,病毒单链、单股病毒,裸露病毒及类病毒等八大类群。此外,还增设亚病毒因子一类。这个报告认可的病毒约种,设有三个病毒目,个病毒科,个病毒亚科,个病毒属,其中个病毒属为独立病毒属。亚病毒因子类群,不设科和属。包括卫星病毒和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病毒)。一些属性不很明确的属称暂定病毒属。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感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和人,常引起宿主发病。但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也可与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不同病毒的大小变动于20450纳米之间。最大的为痘病毒科,大小为(170260)(300450)纳米,最小的为双联病毒科,直径1820纳米。病毒的形态也是多样的:球状(包括二十面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有包膜的如疱疹病毒;杆状(包括棒状),如烟草花叶病毒;丝状,如甜菜黄花病毒;弹状,如水疱性口炎病毒;复杂构型,如蝌蚪状的T偶数噬菌体。有些病毒在细胞内呈自然晶体排列。,病毒的形态与结构,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砖形(痘病毒)弹状(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球形(绝大多数病毒)二、包含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于细胞中形成的一种用光学显微镜即可看到的特殊“斑块”,病毒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芯髓):为单股或双股RNA(或DNA),导入活细胞后可形成新的完整病毒,并致细胞病变。2、衣壳:包围芯髓的蛋白质称衣壳,为二十面体或螺旋对称。具有抗原性、保护作用、吸附作用。核酸和衣壳统称为核衣壳。3、包膜(囊膜):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故对乙醚敏感。有的病毒在襄膜外还有剌突。4、触须:某些无襄膜的病毒所具有。,病毒的增殖,病毒缺乏生物细胞所具有细胞器、新陈代谢必须的酶系统和能量。其增殖,只能靠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生物合成场所(细胞器),在病毒核酸指控下,合成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等成分,然后在宿主细胞内装配为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再以特定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感染其它易感细胞,病毒的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所需时间称为复制周期。,病毒复制的过程,一、吸附首先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发生的非特异性吸附。其次是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有选择性和有特殊亲和力的特异性吸附。它是病毒感染具有明显选择性的理论基础。,二、穿入,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 如牛痘病毒通过病毒与细胞膜融合后进入细胞,如疱疹病毒病毒与细胞膜上受体作用进入细胞,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直接完整进入细胞内,如呼肠孤病毒,三、脱壳,病毒脱壳包括脱去襄膜和衣壳两个过程脱襄膜,有的在与细胞膜融合时发生并向胞浆内释放核衣壳如疱疹病毒;有的在吞饮泡内发生如痘病毒。脱衣壳,发生在吞饮泡内或细胞浆内。,四、生物合成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一般为:DNA病毒(除痘病毒和虹病毒外)在细胞核中复制。RNA病毒(含痘病毒和虹病毒)在细胞质中复制。病毒脱壳后释放核酸,这时在细胞内查不到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子,此期称隐蔽期或黑暗期。,五、装配及释放无襄膜的DNA病毒如腺病毒,核酸与衣壳在细胞核内装配,细胞溶解后一次释放。无襄膜的RNA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核酸与衣壳在细胞浆内装配,细胞溶解后一次释放。,有襄膜的DNA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在核内装配为核衣壳。释放方式有三种:一是移至核膜以芽生方式进入胞浆,获得核膜成分作为襄膜。并由此渐渐释放到细胞外;二是通过核膜裂隙进入胞浆,从胞浆膜上获得襄膜,沿核周围与内质网相通的部位从细内逐渐释放。三是复合病毒如牛痘病毒的DNA与蛋白质均在胞浆中合成,形成“未成熟颗粒”经再分化成为成熟颗粒,其中一部分通过细胞表面释放,大部分则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接触而扩散释。,有襄膜的RNA病毒如副流感病毒,核酸与蛋白质在胞浆中装配螺旋状核衣壳,并在感染过程中使病毒特异性Ag成分(如血凝素、神经氨酸)整合于细胞膜上。当病毒以芽生方式通过细胞膜时,获得襄膜,并产生剌突。,病毒的干扰现象及干扰素,一、干扰现象 一种病毒(活病毒或灭活病毒)作用于宿主细胞后,可导致另一种在免疫学上有关或无关的病毒株不能在其中正常增殖的现象,称病毒的干扰现象。,二、干扰素,概念: 干扰素(IFN)是指某些病毒作用作用于宿主细胞后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糖蛋白。产生机理: 病毒与细胞DNA中干扰素基因的“抑制物”结合,从而消除抑制作用,导致产生特异性mRNA合成干扰素。 干扰素被释放以后进入另一个细胞,与细胞“作用因子约束物”结合导致产生干扰素。,作用机制: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不象抗病毒那样直接灭活病毒。干扰素对病毒体身没有作用,既不能直接阻止其吸附或穿入,也不能阻断释放,而是作用于宿主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附着于细胞的核蛋白体上,选择性地抑制病毒mRNA译制为病毒蛋白质,从而影响病毒结构蛋白和酶类的合成,使复制受到阻抑而呈现抗病毒的作用。即最初感染的细胞由于病毒核酸的剌激被诱导产生干扰素,它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并进入血液循环进入其它细胞。,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又具有细胞种属特征。即某一种动物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保护同种属或近缘种属动物细胞。干扰素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生物制剂,除抗病毒增殖活性外,亦具有抑制细胞分裂、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机能的一系列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病毒的抵抗力与分类,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似用理化因素使病毒丧失感染性的过程称灭活灭活后的病毒仍然保留其它生物学活性,1、温度:,病毒耐寒不耐热。大多数病毒可在4以下良好生存,尤其在干冰温度(70)和液氮(196)下更能长期保持其感染性。而大多数病毒于55-601030min灭活,100迅速灭活。有的在室温下只能存活数小时(流感、麻疹病毒),有的在自然界中可存活数日或数月(肠道病毒群、肝炎病毒)。但猪瘟Vi可耐受502h,701h,1000.51h。,2、PH:,大多数病毒在PH68的范围内保持稳定。在PH9.0的环境中迅速灭活。病毒种类不同对PH的稳定性亦不同。例如呼肠孤病毒能抗PH3.0;口蹄疫病毒在PH6.06.5及8.09.0迅速灭活,猪水泡病毒在PH2.2,24h仍具有感染性。,3 、氧化剂:,多数病毒对氧化剂敏感,常用H2O2、K2MO4、漂白粉、碘化物等灭活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中标公告范本
- 水库下穿隧道施工方案
- 泸州引流方案咨询
- 冠锦教育咨询方案
- 平安建设方案(初步定稿)
- 建筑总平面方案设计思路
- 造价咨询方案保障措施
- 航空运输行业工艺流程与规范
- 家具租赁合同示例
- 工程项目保修期专项工作方案(含工作安排与保障措施)
- 脲的合成方法总结
- 《大数据存储》教学大纲
- 人工搬运风险与控制培训课件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资助政策主题班会课件
- 土方运输安全环保措施
- 美世-职位说明书与任职资格管理
- 英语阅读-科幻A-Sound-of-Thunder
- 肺癌中医护理常规(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