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ppt课件.ppt_第1页
公共财政学ppt课件.ppt_第2页
公共财政学ppt课件.ppt_第3页
公共财政学ppt课件.ppt_第4页
公共财政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财政学 PublicFinance 教学目的 公共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的经济学科 本课程主要集中讨论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 也就是说 政府影响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的方式 本课程旨在使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学的最基本概念 理解支出和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制定 此外 本课程还涉及经济分析与政府决策之间的联系 公共财政学 本书主要研究政府的收支活动 其核心问题不是资金问题 关键的问题是实际资源的利用 本书集中讨论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 也就是说 政府影响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方式 公共财政学 PublicFinance 先修课 微观经济学教科书 哈维 S 罗森 财政学 中国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 布朗 P M 杰克逊 公共部门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公共财政学 PublicFinance 考核办法 平时作业20 期中测验30 期末测验 闭卷考试 50 联系方式 办公室 北京大学朗润园208房间电话 O 电子邮件 公共财政学 PublicFinance 相关文献与资料公共财政学专门研究的期刊 InternationalTaxandPublicFinance JournalofPublicEconomics NationalTaxJournal PublicFinanceQuarterly主要经济学期刊 AmericanEconomicReview 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 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 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网址 www nber org www cbo gov www cencus gov 第一章导论 人们对于政府应该如何从事其资金运作的看法 深受其政治哲学的影响 有些人最关心个人自由 而有些人则更强调整个社会福利的增长 哲学上的差异能够并且的确导致了人们对政府经济活动适当范围的不同看法 然而 对于公共政策要形成明智的意见 不仅需要一种政治哲学 而且还要了解政府在干什么 谁有实施经济政策的法定权利 政府的支出用于何处 政府如何筹集收入 第一章导论 公共财政学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实际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主要讨论政府的微观职能 也就是说 政府影响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方式 公共财政学有助于我们探讨我国目前紧迫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既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状况 事实上 国家的经济发展议程是由地方政府贯彻执行的 我国大约70 的公共支出发生在地方 即省 市 县 乡 其中55 以上的支出是在省级以下 结果是 现行的分权化财政体系存在的问题构成了目前中国实施改革政策的一个主要瓶颈 世界银行报告2001 中国 省级支出考察报告 第一节财政思想 政府在经济领域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两大学派社会有机论 个人只有在有助于社会目标的实现时才有价值 这些目标由政府来决定 社会机械论 政府是为了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人为创立的 政府如何协调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个人目标 尚不清楚 哈维 S 罗森的观点 个人决策是许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但这并没有消除对有关政府在我们经济中适当作用而展开的激烈争论 联邦政府 宪法第1条第8款指出 国会有权 偿付债务并为合众国提供共同防务和一般福利 无论是从绝对值还是从相对于经济规模来说 宪法对联邦支出规模没有限制 宪法第1条第8款赋予联邦政府课税权力 国会应有权课税并征收各种直接税 间接税 进口税和货物税 联邦政府课税的几个法律规定 所征各种税收 进口税与货物税应在合众国内有统一的征收制度 国会在确定税率时不能在各州间区别对待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每个州的人均税收相等 除非与本宪法前文规定之人口普查或调查成比例 否则不得课征直接税 直接税是一种课于人而不是课于商品的税 未经正当法律程序 任何人都不得被剥夺生命 自由或财产 若无正当补偿 不得将私有财产充公 对于各州输出的货物不得课税 另外 宪法并不要求联邦政府通过课税为其所有的支出提供资金 若支出超过收入 他就有权 凭合众国的信用借钱 州和地方政府 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 皆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保留 宪法还是对各州的经济活动有所限制 例如 未经国会同意 州不得对进出口货物课征进出口税 从法律的角度看 地方的课税和开支是由州政府授予的 市政机关的产生源自州立法 其权力也完全来自州立法 立法给予市政机关生命的原动力 没有这个原动力 市政机关将无以生存 市政机关由州立法而产生 也可能由州立法而消亡 立法既然可使市政机关消亡 则他也可剥夺其权力并加以控制 政府规模 有三种利用政府年支出量度量政府规模的方法 商品和服务的购买 对个人 企业和其他各级政府的收入转移 利息支付 此外 要谨慎看待政府规模与规制的相互关系 表1 1州 地方与联邦政府支出 1 1999年政府支出约为1929年支出水平的23倍 2 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 人均政府实际支出1999年是1929年支出水平的10倍 3 有时 把政府支出水平与经济规模进行比较研究是有用的 如果政府规模扩大一倍而同时经济增长两倍 则政府相对缩小了 1929年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为9 9 1999年28 3 部分国家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 1998年 注 各国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不同 一种解释是各国的财政思想不同 福利性国家公共部门相对较大 联邦支出的构成 国防支出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相对重要性已经有所下降 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很快 主要是将收入转移给退休者 1965年还没有老年医疗保险制度 但1999年这项支出占联邦预算的11 公共福利活动增加 债务利息支出增加 州和地方支出的构成 教育支出的比例相对减少道路支出的比例相对减少福利支出的比例相对增加其他支出相对增加 联邦政府的税收构成 个人所得税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社会保险 类收入也很重要 主要是为社会保障和老年医疗保险筹资的工薪税联邦公司所得税的下降总体而言 联邦政府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2 3左右 州和地方的税收构成 与1965年相比 财产税有所下降个人所得税增加来自联邦政府的补助相对增加其他收入相对增加 小节 财政学以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财政经济学家既分析财政政策 又对政府活动提供指导 在后一个角色中 经济学家受其对政府在社会中作用看法的影响 社会有机论认为个人只有在有助于社会目标实现时才有价值 而人为创立的机体 政府如何协调有所是相互冲突的个人目标 尚不清楚 个人决策是许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也与本教材采用的社会机械论相一致 但这并没有消除对有关政府在我们经济中的适当作用而展开的激烈争论 宪法包含对联邦和州政府经济活动的限制 小节 联邦政府可以有效地实施其希望的任何支出 并可以运用借债和课税为其提供资金 联邦政府确定税率时不得在州之间区别对待 也不得对州得商品出口课税 宪法第16条修正案授权联邦政府课征个人所得税 州政府不得对进口商品课征关税 不得歧视外来居民 也不得对其他州得产品课税 大多数州都有平衡预算得要求 政府规模得所有常用测量标准 雇员 支出 收入等 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 这些标准都没有考虑规制成本的影响 不过 强有力的证据表明 政府对国民资源配置的影响越来越大 政府支出水平不论从名义还是实际绝对额来看 也不论从人均额还是从占GDP的比例来看 都增长了 长期来看 在联邦支出总额中 国防支出所占份额下降 而社会保障 公共福利和未尝还债务支付方面的支出却日益增加 公民权利性保险和利息支付加在一起 削弱了政府对支出水平的控制 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工薪是目前政府收入的最大来源 第二章实证分析工具 数据是活的 数据是有生命力的 JesseJackson 那是我想说的要点 马上给我找点统计数据来佐证 第一节理论的作用 表2 1所得税率与劳动供给 年度 联邦边际税率 平均周工时 1955 20 39 6 1960 20 38 6 1965 17 38 8 1970 19 5 37 1 1976 22 36 1 1980 30 13 35 3 1984 28 70 35 2 1990 22 63 34 5 1995 22 65 34 5 1999 22 65 34 5 税收与劳动力供给 简单阐述 税率发生变动的同时 影响劳动供给的其他因素也在变化 理论的目标在于分离出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小组变量 劳动供给理论假定工作决策以时间的合理配置为基础 但要考虑到个人的劳动供给行为可能取决于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决策 但是 理论的目的在于尽量简单与抽象化问题 以便抓住问题的本质 本书采用效用最大化假设 收益税与劳动供给 简例 税收产生两种效应 它使人们转向更便宜的活动 闲暇 且减少实际收入 或者 收入的减少导致闲暇消费减少 而较少的闲暇意味着较多的工作 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现反作用 只有经验研究 以观察和经验而不仅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分析 才能回答税收变动对劳动力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经验分析的方法 1面谈 听其言 观其行 的重要性2实验 例如 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相对优劣的社会实验研究 另外 某些经济行为也可在实验室进行研究 3计量经济研究 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推理分析 估量已经发生的事件的重要性 计量经济研究 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 他并不通过征求意见或让人们参加实验的方法来求得结果 相反 各种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是从对经济观察行为的分析中推断出来的 计量经济研究 简单的劳动供给模型 是方程的参数 是随机误差 如果 1 0 净工资对工时没有影响 如果 1大于零 净工资增加诱使人们工作得更多 替代效应占优势 如果 1小于零 净工资增加使人们工作得更少 收入效应占优势 随机误差表示 研究者没有观察到的一些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不管研究中包括了多少变量 总有一些行为是模型没能解释的 计量经济研究 的 可靠性 reliability 计量经济学家通过计算标准误测量参数估计值与其真实值的偏差程度 当标准误差与参数估计值相比很小时 该参数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计量经济分析隐含的问题 假设变量的动态变化必须包括所有相关变量变量的度量变量的选择因果关系的检验 第三节结论性评论 Feldstein 1982a p 830 指出 这个故事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每个盲人带着片面的 不正确的 印象而去 而在于聪明的王公 经济学家 研究了这五个盲人的发现后 能把各部分拼在一起 形成对大象的正确判断 特别是如果他以前曾看到过其他四腿动物的话 小结 由于经济学家一般不能对经济进行可控实验 因而经济政策的影响难以确定 经济理论有助于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某种行为 不过 单凭理论 不能说明具体因素的重要性 经验研究试图测定政府政策变化对行为影响的方向和大小 经验研究的一般类型有面谈研究 社会实验 实验室实验和经济计量研究 面谈研究是直接询问人们 各种政策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 然而 人们实际上可能不按其嘴上所说的方式对政策作出反应 社会实验使一组人置于某种政策的影响下 将他们的行为与另一组人的行为相比较 但问题也会同时产生 因为这种实验本身就可能影响人们的行为 而且难以取得随机样本 同时社会实验的成本太高 小结 实验室实验用来研究某些经济政策 但在人为的环境下 研究对象的行为可能与实际行为不一致 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 在计量经济学中 各种政策的影响是根据观察到的行为推断出来的 多元回归分析用来为经济计量模型挑选 最佳的 参数 知道这些参数后 我们可以预测政策变化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 如果把差异很大的群体的数据合并在一起 如果遗漏了重要的变量 如果采用了错误的数学形式 如果不正确地测量了变量 如果变量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那么 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第三章规范分析工具 人民的福利就是政府的目标 一国的物质进步和繁荣 只要能给全体公民带来精神和物质福利 就是好事 西奥多 罗斯福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1 1纯交换经济 埃奇沃斯框图内的任意一点 表示苹果和无花果叶在亚当和夏娃之间的某种配置 埃奇沃斯框图的长度为Os 表示经济中现有的苹果数 Or表示无花果叶的总数 在v点 亚当消费Ou量的无花果叶和Ox量的苹果 夏娃消费O y量的苹果和O w量的无花果叶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每年无花果叶 每年苹果 亚当 O 夏娃 亚当的无差异曲线用A表示 夏娃的无差异曲线用E表示 数越大的无差异曲线 表明效用水平 幸福程度 越高 例如 亚当处在A3比处在A2和A1更幸福 夏娃处在E3比处在E2和E1更幸福 一般而言 夏娃的效用随着其位置向左下方移动而提高 亚当的效用随着其位置向右上方移动而提高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与g点相比 在h点 亚当的境况变好而夏娃的境况不会变坏 这是因为Ah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Ag代表的效用水平 另一方面 夏娃的境况没有变坏 因为h点仍在她原来的无差异曲线Eg上 在不伤害夏娃的情况下 亚当的福利还能进一步提高吗 只要使亚当的无差异曲线进一步向右上方移动而夏娃仍停留在Eg上 这是可能的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亚当的无差异曲线与Eg相切为止 该切点是图3 3中的p点 p点所代表的配置是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改进 对在不使其他任何人的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情况变好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例如 从g点移动到h点 从h点移动到p点 都属于帕累托改进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从g点开始 p点并不是代表帕累托效率配置的唯一的点 如图3 4 在使亚当的资源配置保持Ag上的同时 使夏娃的无差异曲线进一步向左下方位移 这样出现了类似P1的点 在P1点 要提高夏娃的福利 惟一办法是降低亚当的无差异曲线 于是 根据定义 P1也是帕累托效率配置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从 从g点开始 我们考察使亚当和夏娃的境况都变好的重新配置情况 例如 在P2点亚当的境况比在g点更好 Ap2比Ag更靠近右上方 夏娃也是如此 Ep2比Eg更靠近左下方 P2点就代表帕累托效率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假定图3 6中的k点是初始配置点 可以找到P3和P4这样的帕累托效率点 契约曲线 所有帕累托效率点的轨迹 如图3 7的mm线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指的是一个人愿意以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品额外数量的比率 即边际替代率 MRS 帕累托要求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苹果的生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所能生产出来的无花果的最大数量 边际转换率 wy与xz的比率就是苹果替代无花果叶的边际转换率 边际成本 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生产成本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生产可变情况下的效率条件公式 3 3 公式 3 4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 亚当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亚当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 至于生产方面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 其产量定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点上 也就是说 Pa MCa Pf MCf Mca MCf正是边际转换率 因此 因此 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是 利用边际成本写出的帕累托效率要求 第三节公平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问题 p5点与q点相比 哪个配置 比较好 帕累托效率本身不足以对各种资源配置进行排序 相反 关于效用的分配是否公平 需要明确的价值判断 第三节公平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效用可能性曲线 由契约曲线推导出来 例如 UU曲线 它表明 在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既定时 另一个人的效用水平达到最大 社会福利函数 表达的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成员的福利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公平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社会无差异曲线 向下向右上方位移 表明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第三节公平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iii点既有效率又 公平 i点是帕累托效率点与i点相比 ii点更加 公平 的分配 第三节公平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第二福利定理至少在理论上说效率和分配公平可以分开为了使经济达到福利最大化 政府必须要直接干预市场吗 否 根据第二福利定理 社会通过作出初始资源禀赋的适当安排 然后让人们在埃奇沃斯框图模型内彼此自由地交易 就能获得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 第四节市场失灵 4 1市场影响力4 2市场不存在不对称信息 Asymmetricinformation 外部性 Externality 共用品 PublicGoods 4 3总的看法第一福利定理指出 运行良好的竞争经济能实现帕累托资源配置 无需任何政府干预 然而 有效资源配置本身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尚不清楚 有人认为 还必须考虑分配公平 此外 在现实经济中竞争不足 而且并不是所有市场都存在竞争 因此 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可能是无效率的 于是 需要政府的干预 提高经济效率 必须强调指出 虽然效率问题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机会 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需要政府干预 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不完善并不意味着政府能做的更好 第五节借鉴福利经济学 5 1其观点是高度个人主义的 强调人们的效用和如何使效用最大化 5 2福利经济学将人们的偏好置于中心地位 5 3其对结果的关心 5 4福利经济学的重要优点在于其提供了评价公共政策的系统框架某项政府活动能产生合意的分配结果吗 某项政府活动能提高效率吗 某项政府活动能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吗 小结 福利经济学研究不同经济状况的合意性 如果不使他人的境况变坏就不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 这就实现了帕累托效率配置 帕累托效率要求 每个人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帕累托效率是经济学家判断经济是否有效运行的标准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指出 在某些条件下 竞争市场机制会产生帕累托效率结果 尽管帕累托效率颇有吸引力 但并没有明确的理由可以作为伦理标准 基于公平或其他某种标准 社会也许偏好无效率的分配 这就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由 社会福利函数概括的是对每一社会成员效用的社会偏好 用来寻找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资源配置 小结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指出 社会通过适当地安排初始资源禀赋 然后让人们彼此自由地交易 就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 政府干预的第二个理由是市场失灵 如果存在市场影响力或市场不存在 就会出现市场失灵 市场不能完全配置资源 不一定就意味着政府能做得更好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是个人主义的社会哲学 对取得的过程并不太在意 因此 尽管福利经济学为政策分析提供了一个系统而有用的框架 但还是有些争议 第4章共用品 本章目标 公共部门应当提供什么样的物品和服务 目前由政府提供的哪种服务应当由私人提供 这些问题是某些最重要的公共政策的核心 本章讨论在什么情况下 这些物品和服务由公共提供是恰当的 尤其需要理解 市场为什么不能在帕累托效率水平上提供特定的物品 第1节共用品的定义 纯公用品的定义如下 纯公用品一旦被提供 消费该物品的另一个人的额外资源成本为零 也就是说 消费是非竞争的 要阻止任何人消费这种物品 要么代价非常大 要么就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 消费是非排他的 共用品定义 需注意的问题 虽然每个人消费的共用品数量相同 当不一定所有人对这种消费的评价都一致 共用品的分类不是绝对的 他取决于市场条件和技术状况 一种物品可以满足共公用品的一部分而不能满足另一部分 许多在传统上不被认为是商品的东西具有共用品的特征 私用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提供 一种物品的公共提供并不一定意味着也由公共部门生产 私用品的有效提供 横向加总 对于任意价格水平的市场需求 就是把该价格下每条私人需求曲线与纵轴之间的水平距离加总 私用品的有效提供 在消费理论中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人 使无花果叶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 MRSfa 等于无花果叶的价格 Pf 除以苹果价格 Pa 我们可以推导出 DfA表示无花果叶每一消费水平上的MRSfa 同样 DfE也可解释夏娃的MRSfa 同理 Sf表示无花果叶对苹果的边际转化率 MRTfa 如何随着无花果叶的产量变化而变化 在图4 2c的均衡点 亚当和夏娃都使MRSfa等于4 生产者也使MRTfa等于4 因此 均衡点 共用品的提供 公共品提供的效率要求 公用品的提供一直增加到每个人对最后一单位的边际评价之和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 共用品的效率供给 对于共用品来说 集体支付意愿 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 对于共用品而言 每个人面临相同的数量 人们决定他们愿意支付多少价格 对于私用品而言 每个人面临相同的价格 然后人们决定他们需要多少数量 关于私有化的争论 世界各国都在针对政府职能私有化的优点展开争论 私有化指把由政府提供的服务交给私人部门去提供和 或 生产 比较公共提供和私人提供时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工资和材料的相对成本管理费偏好多样性分配问题 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 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根本性差异私人生产与公共生产的成本差异成本质量公共企业或私人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所有制性质并不重要是否存在竞争最重要 教育 为什么政府涉足教育较多 为什么政府涉足教育较多 而不是让市场去提供 虽然教育主要是一种私用品 公共干预的论据是公平 如果教育是共用品 政府的干预是对它补贴等手段 当实行免费和义务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时 其理论依据不仅仅是基于效率来考虑 来自经济理论的结论是 提供免费公立学校制度不一定能使所有人消费比在私人教育市场中更多的学校教育 教育 如果 p 0 直观地讲 公共教育的存在导致私人教育的机会成本大增 如果有一组不同的无差异曲线 公共教育可能会增加教育消费量 如果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可以由私人授课补充 公立学校不太可能减少教育消费量 公共教育支出取得何种结果 支出越多 教育质量越高吗 实证研究中一些教育带来人力资本增加的指标包括 考试分数 出勤记录 退学率或升学率 失业率以及收入之类的指标班级规模与教育质量教育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公共教育的新方向 引入竞争凭单制 Vouchersystem 其基本设想是 向学生提供资助 而不是把钱直接给学校 其理论依据是 无论是在教育市场还是在其他市场 竞争的效果都是有益的 然而 反对者的理由是消费者得到的信息不完全 共用品与公共选择 关于共用品的提供数量 必须做出集体决策有时候 公共提供的物品也可以由私人提供 但在这种情况下 也需要社区的集体决策 这时要选择利用公共提供的程度 生产公共生产私人生产提供纯公共提供私人提供公共委托 契约 私人提供 小结 共用品的特征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因此 每个人消费的共用品数量都相同 但不一定是其所偏好的数量 共用品的有效提供要求 个人的MRS之和等于MRT 这与私用品不同 在私用品的情况下 每个人的MRS等于MRT 市场机制不可能有效地提供消费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即使它们具有消费的排他性 随机观察和实验研究都显示 人们并没有完全利用搭便车的机会 但在特定情况下 免费搭便车者行为可能是很严重的问题 共用品可以由私人提供 私用品可以由公共提供 小结 即使在某种物品由公共提供的情况下 还是要在公共生产和私人生产之间做出选择 决定由公共生产还是私人生产更有效率 一个关键因素是市场环境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 与私人部门提供者签订的合同的完备程度 尽管教育通常是公共提供的 但教育是不是一种共用品尚不清楚 而且 统计研究表明 支出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关系相当含糊 尽管缩小班级规模导致的教育支出普遍增加似乎没能提高教育业绩 但有些目标明确的支出项目好像还是很有成效的 特别是 精心设计的早期教育很可能提供将来的考试分数和收入 有些经济学家相信 如果公立学校有竞争 它们会得到改进 按照这种思路提出的一种建议是实行凭单制 即把教育资助给予学生家庭 而不是直接拨款给学校 这种凭单足以支付家庭所选择的任何合格学校的学费 作业 15页第3题28页第3题28页第4题46页第4题47页第6题70页第5题 第5章外部性 我们都知道 毫无顾及的自私是一种不道德 我们现在还知道 它也是一种不良的经济学 富兰克林 D 罗斯福 第5章外部性 外部性 externality 是指某一实体 一个人或一个企业 的活动以市场机制之外的某种形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 或者是说 活动的后果增加了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成本或好处 这个成本或好处不是承受方所能够决定的 外加于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成本是负外部效应 negativeexternality 外加于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好处是正外部效应 positiveexternality 外部性 外部性影响了第三方的利益 尽管她 他 不直接参与一些活动 却能够分享他人活动所带来的好处 或承担他人活动的不良后果 外部性会导致帕累多不效率 可能是太多稀缺资源被用于产生负外部性的活动 或者 太少资源被用于能够带来正外部性的活动 外部性 正外部性的例子 环境优美的社区或社区内教育水平高的学校提高了你的房产的市场价值好的开车习惯减少了车祸威胁传染性疾病疫苗的接种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外部性的性质 负外部性的例子 空气 水污染隔壁邻居的噪音堵车二手香烟等 外部性性质 企业和消费者都可能产生外部性外部性天生就具有相互性外部性可能是正的共用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性 第2节外部性问题 从私人生产的角度来看 如果MB大于MPC 他就进行生产 如果MPC大于MB 他就停止生产 因此 他的最大产量位于MPC与MB的交点 产量水平为Q1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社会成本等于MPC MD 效率要求生产仅限于MB大于MSC的产量 因此 产量水平定在MB和MSC两条曲线的交点处 以上分析的几点结论 私人市场不一定生产具有社会效率的产量水平 但一种物品产生负外部性时 这种物品的产量太多 图5 2表明 如果巴特被迫将产量从Q1减到Q 那么 损失的利润就是Q1与Q 之间每一单位产量的MB曲线与MPC曲线之差 与此同时 莉萨的收益是Q1与Q 之间 边际损害曲线之下的面积abfe 如果产量从Q1削减到Q 巴特损失的利润就是面积dcg 莉萨得到的收益就是面积cdhg 只要社会认为巴特的1美元和莉萨的1美元是等价的 产量从Q1到Q 社会就会有净收益 等于cdhg和dcg之差 即dhg 以上分析的几点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 一般而言 污染为零并不是社会的理想状态 要找到有效的污染量需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 但在真实的世界里 在确认和估价污染损害时 存在许多棘手的实践问题 哪些活动产生污染哪些污染有害损害的价值是多少 讨价还价与科斯定理 外部性引起的无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产权双方讨价还价的条件是 MD MB MPC 在Q 右边的任一产量水平上 莉萨愿意支付的钱都大于MB MPC 相反 在Q 的左边 巴特减少产量而索要的钱大于莉萨愿意支付的 因此 莉萨只愿意为巴特把产量正好减少到效率水平Q 而付钱 总之不管谈判的收益如何分配 产量最终会维持在Q 科斯定理的重要假设条件 讨价还价各方的成本很低资源所有者能分清对其财产损害的来源且能合法地防止损害科斯定理 在这些条件下 只要有人拥有产权 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不管谁获得了产权都是如此 科斯定理表明 产权一定确定 就不需要政府干预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Coase 1960 从收入的角度看 产权的安排也是很重要的 科斯定理的应用 举例环境 动物保护 外部性的内生化 把相关各方合成一体而使外部性 内部化 比如 如果巴特买了渔业 他会愿意降低产量水平 因为从边际角度讲 他可以增加渔业上的利润 且比他工厂减少的利润要多 结果 外部效用不存在 市场也不会是无效率的 社会习俗 一些道德格言具有校正市场缺位的作用 使得人们把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外部性内生化 解决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庇古税 对污染者每单位产量征税 其税额正好等于污染者在效率水平上造成的边际损害 如图5 4 在效率产量水平Q 上的边际损害正是庇古税 cd 征税后 巴特的新边际成本曲线是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MPC加cd得到的 即按垂直距离cd上移MPC 利润最大化产量水平由MB与MPC cd的交点决定 税收收入总额是cd id庇古税的一些实践性问题 庇古补贴的分析 补贴 在图5 5中 巴特在产量为Q1时的边际收益为MB与横轴之间的距离ge 生产Q1的边际成本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购买投入品的成本 另一部分是进行生产而放弃的补贴cd 因此 巴特的边际成本曲线是MPC cd 在产量为Q1时 边际成本是ek eg gk 但ek大于边际收益ge 只要产量为Q1时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巴特就没有理由生产这最后一单位 相反 他应该放弃生产 接受补贴 同理 巴特不会生产超过Q 产量的任何产品 共用品的提供 创立市场 政府拍卖一定单位的污染权政府将污染权分配给企业 企业可以自由地转售污染权 规制 如果有彼此不同的企业 规制可能是无效率的假定X和Z有相同的MPC曲线 X1 Z1 假定达到效率水平时的边际损害是d 在图5 7中 效率产量分别是X 和Z 关键是效率并没有要求企业等量减少排放 因此 规定所有企业等量减产不管是按绝对数还是按相对比例 会导致一些企业生产太多 而另一些企业生产太多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谁收益穷人 富人 谁承担成本污染企业工人的短期失业如果受影响的商品由高收入人群消费 实际收入的分配更公平 反之亦然 实证研究的一些结果 正外部性 当个人或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性时 市场对这种活动或产品的提供不足 但适当的补贴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补贴额等于最优状态下的边际外部收益 即图5 8中的ab距离 几点注意事项 一切补贴都体现了从整个纳税人到受补贴者的一种再分配 即使补贴的结果具有效率 但对分配的影响也许是不合意的 一种活动本身是有益的并不意味着从效率角度来看需要补贴 举例业主自用住房高等教育 小结 当一个人的活动在市场机制之外影响另一个人时 就产生了外部性 一般来说 外部性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缺乏可行的产权 外部性造成市场价格偏离社会成本 引起无效率的资源配置 科斯定理表明 如果产权确立了 私人各方通过讨价还价可以达到效率产量 庇古税是一种对污染课征的税收 税额等于效率产量水平的边际社会损害 这种税使生产者产生私人动机 使污染量不超过有效数量 小结 对不产生污染的生产进行补贴 会使生产者的污染不超过效率水平 但是 不同可能导致生产过多 在管理上行困难 并且有人认为它不符合道德规范 污染权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这可以固定污染的总水平 在管理者不能确定污染者对庇古税会如何反应时 它具有优势 规制很可能是无效率的 因为对于不同的企业 地点和人群 污染减少的社会价值各有不同 但是 这是环境政策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 也是令经济学家失望的原因 一个主要的例子是美国的 清洁空气法 正外部性一般导致一种活动提供不足 补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必须注意避免滥用补贴 第7章收入再分配 概念问题 能否给穷人提供像样的生活条件 是文明社会的真正考验 塞缪尔 约翰逊 SamuelJohnson 经济学者与决策者 经济学家 主要研究社会问题的效率方面 但福利经济学理论表明 在比较各种资源配置状况时 还必须考虑效率以外的其他标准 决策者 关心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总之 系统考虑分配问题的经济学家 能使决策者既关注效率问题 也关心分配问题 第一节收入的分配 1999年 最富有的20 人口的收入 占总收入的49 而最穷的20 人口的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例还不到4 最穷的40 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如今比几十年前要低 第一节收入的分配 贫困线 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一个固定的实际收入水平 女性为户主且没有丈夫的家庭有30 4 低于贫困线 第一节收入的分配 收入差距为什么很大 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是教育的经济收益提高 对分配数据的解释 普查统计的收入不仅包括家庭的现金收入现金和实物转让 以商品和服务的形式而非现金的形式支付给个人 收入是按年度衡量的界定观察单位存在问题 第二节收入再分配的理论依据 简单的功利主义 社会的福利取决于该社会成员的福利 W F U1 U2 Un 假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任何一个人的效用U1增加 W就会增加 任何变化 只要使某人的境况变好 而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 都会增加社会福利 可加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是个人效用之和 政府目标是W值最大化W U1 U2 Un可加社会福利函数的几个假设条件 人们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 只取决于各自的收入 这些效用函数都表现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 随着个人收入增加 他们的境况会变好 但变好的速度是递减的 可获得的收入总量是固定的 最优收入分配模型 OO 表示社会可获得的收入总量 MU保罗 MU披特表示边际收入效用 假定保罗的禀赋收入为Oa 彼得的为O a 并且将ab数量的美元从彼得转给保罗 那么两人的效用之和发生什么变化 边际效用曲线之下的面积表示收入变化引起的效用变化 把ab美元分配给保罗 使其效用增加abfe的面积 从彼得那里拿走的ab美元 使其效用减少abdc的面积 因此 两人的效用之和增加了cefd的面积 同理 只要收入是不公平的 边际效用就不会相等 两人的效用之和就能通过把收入分配给比较穷的人而增加 只有在I 点 两人的收入 边际效用才相等 社会福利才能达到最大化 因此 应当追求完全的收入公平 最优收入分配模型 几个假设条件 假定1 人们是否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 根本无法确定 但人们从同量收入中获得相同的效用是一个合理的假定 诺奖得主森 Sen 1999 指出 如果不与其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某种比较 就很难弄清人们如何能理解其他人塞思想和情感 这种比较也许不很准确 但 非常准确的人际比较不一定系统地利用人际比较 政府在设计再分配政策时 应当把所有人地效用函数看作好像是相同地 而不管他们是否真的相同 假定2 虽然任何既定物品地边际效用可能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 但整个收入的边际效用是否如此尚不清楚 假定3 社会的总收入是固定的 总收入的大小并不随着政府的再分割而变化 极大极小准则 极大极小准则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效用最低的那个人的效用 其目标是使那个具有最小效用的人的效用最大化 W Minimum U1 U2 Un 其含义是收入分配应该是完全公平的 除非偏离公平分配能增加境况差的那个人的福利 罗尔斯 Rawls 1971 的初始状态 指在初始状态下 人们接受极大极小社会福利函数 因为这个函数保证不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人们都担心自己会处于收入分配的最底层 因而希望尽可能提高最低层人的收入 对罗尔斯的批评主要在于两点 1 初始状态下的决策是否具有伦理上的优越性 2 极大极小准则有某种特别的含义 帕累托效率收入再分配 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如果能无成本地进行收入转移 效率就能提高 从形式上讲 政府进行收入转移是一个外部性问题 如案例所示 保罗的行为 他的消费 以市场之外的某种形式影响彼得的福利 收入分配也可能是一种共用品 因为每个人的效用都会受不公平程度的影响 其他支持收入再分配的理由 保险 社会稳定 非个人主义观点 费尔 Fair 1971 指出 最富的人的收入和最穷的人的收入之比最高不能超过4 1 因此 许多人认为收入公平分配是首要原则 托宾 Tobin 1970 的商品平均主义认为只有特殊商品才因公平分配 但对 特殊 商品的范围争议较多 例如 初等教育 医疗保健服务 但是 传统的福利经济学认为利用商品进行再分配的政策 可以被视为一种纠正外部性的办法 其他考虑 支持收入再分配的观点认为 个人收入是一种共同财产 只有社会认为恰当 就可以进行再分配 没有注意初次分配的决定过程或再分配的程序是否公平 收入的公平分配是由分配的过程决定的 反对的观点认为 如果产生收入的过程是公平的 政府就没有必要干预收入再分配 其中 诺泽克 Nozik 1974 指出 社会 应该如何再分配其收入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另一种观点认为 再社会存在足够的流动性的情况下 收入分配不再有特殊的伦理意义 支出归宿 支出归宿 支出政策对实际收入分配的影响 也就是说 政府既通过税收政策影响收入分配 也通过支出政策影响收入分配 相对价格效应 任何价格连锁变动的政府计划 都会影响商品消费者和投入品供给者的收入 经济学家通常假定 一项既定政策只有益于接受者 其他价格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很小 共用品 任何价格连锁变动的政府计划 都会影响商品消费者和投入品供给者的收入 经济学家通常假定 一项既定政策只有益于接受者 其他价格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很小 实物转移评价 琼斯初始预算线是AB 接受60磅的实物转移后的预算线是AFD 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是U 现假定补贴不是实物而是现金 新预算线比原来的AB线都高出120个单位 60 2美元 磅 HD线 在HD预算下 E3点的效用最大 E3与F点的比较 1 现金转移比实物转移时 琼斯消费的奶酪少 消费的其他物品多 2 对琼斯来讲 120美元的奶酪比不上120美元的现金 实物转移与现金转移产生效用水平相同 假设史密斯有不同的偏好 虽然收入与琼斯相同 但在补贴前 他的最大效用点是E4 补贴后 其最大效用点是E5 由于史密斯愿意消费超过60磅的奶酪 因而 要求他至少消费60磅的限制对他没有不利影响 实物转移与现金转移的评价需要通过经验分析获得 例如 穷人获得1美元的公共住房补贴 只相当于收到90美分的现金补贴 Crew 1996 虽然实物补贴需要大量的管理成本 但为什么涉及食品 住房 医疗保健等计划通常是实物转移呢 商品平均主义减少福利欺诈政治需要 第8章扶贫支出计划 还要对每个人进行按需分配 圣经 使徒行传 第4章第35节 第一节福利支出概览 美国的 福利 支出主要是实物转移支出 社会保障是一种保险计划 而不是分配计划 主要转移到低收入家庭 第二节扶贫支出的制度背景 1儿童家庭的补助计划 AFDC 1995年 联邦政府提供的AFDC约占55 其余由州和地方政府提供 基金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管理 州与州之间的补助相差很大 2贫困家庭的临时补助 现行制度TANF的主要内容任何人只要其收入低于某一特定水平并满足其他特定条件 就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现金补助 现在 现金补助是临时性补助 人们获得现金补助不能超过5年 已经获得2年补助的成年人 只有身体健康 都要参加某种活动 各州实质上全面控制其福利制度的结构 福利受益人的补助与收入挂钩 第三节福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激励 时间禀赋 例如 距离OT 横轴上的任何一点同时表明了闲暇时数和工作时数 例如 在a点 Oa小时用于闲暇 Oa与时间禀赋OT的差额aT表示工作的时数 假定每小时的工资是w元 目前没有福利补贴 T点表示0工作与0工资 如果史密斯工作1小时 他工作1小时的工资总额为w元 用b点表示 依此类推 TD表示收入与闲暇的可能组合的轨迹 斜率的绝对值是工资率 第三节福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激励 要想确定史密斯在TD上选择 需要知道她的偏好 i ii iii分别表示无差异曲线 E1点是她效用最大化 在该点 她的闲暇时数是OF 工作时数是FT 劳动收入为OG 假定史密斯有资格获得338元的补助 那么 预算线发生何种变化呢 第三节福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激励 福利制度使史密斯作出的一种选择是p点 此时 工作时数为零 从福利制度获得的收入是338元 假定她工作1小时 p点向左移动1小时 她工作1小时的工资等于福利补助减少的数额 总收入仍为338元 由P1点表示 超过P1点 每工作1小时 她的工资就增加w元 因此 预算线是弯折线PRD 其中 线段PR部分的斜率为零 线段RD的斜率绝对值是w 第三节福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激励 史密斯对这种激励的反应 她在P点使效用最大化 不提供任何劳动 当然 如果无差异曲线很平坦 人们可能选择RD线段上的某一点 第三节福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激励 琼斯在E2点使效用最大化 此时 她每月工作MT小时 图8 4和图8 5反映出福利制度对工作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福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福利依赖 以经济学的观点分析 问题就是福利是否会改变个人闲暇与收入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但是任何经验研究未能有效区分福利依赖和收入机会匮乏的相互关系 但许多经验研究并不支持这种观点 第三节福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要求 工作福利制 只要身体健康 只有当他们同意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并接受提供的就业时 才能领取福利 如图8 4所示 工作福利制只是加上一个限制条件 即如果个人不选择像S这样的点 也就是说 他工作SP小时 那么 他就不会得到福利 工作福利制的优点 政治上更受欢迎降低福利成本提高获得工作经验和技能的机会 第四节劳动所得税收抵免 劳动所得税收抵免 是对低收入家庭的一种收入补助 例如 在2001年 有两个和以上儿童的家庭收入不超过10020元时 这类家庭可以享有其全部工薪收入40 的税收抵免 0 4 10020 4008 介于13090与32121之间内 收入增加1元 税收抵免额就减少21 06分 当收入达到32121元时 抵免额为零 税收抵免的理论依据是 他能提高穷人工作的积极性 在抵免额逐步增加阶段 穷人每增加1美元收入 联邦政府就追加40美分 这实质上相当于收入40 的负边际税率 在抵免逐步减少阶段 抵免额减少会产生一种隐含的正边际税率 第四节劳动所得税收抵免 迈耶和罗森鲍姆 MeyerandRosenbaum 1999 的研究表明 与向穷人提供救济的传统方法相比 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对劳动供给行为的扭曲是很小的 第四节补充性保障收入 补充性保障收入 SSI 是为老年人 盲人和残疾人每月提供基本补助的一个联邦保障计划 SSI的特点有一个统一的联邦最低保证额 而其他保障计划没有补助额大大高于其他保障的平均补助额在许多州 SSI制度所产生的工作积极性比较大 不要求受益人从事工作 第五节医疗补助 医疗补助是对低收入者的最大支出保障计划 补助的范围很广 如住院和门诊治疗费用 化验费用以及医生服务费用 大部分服务都是免费提供给受益者的 为什么以医疗服务形式的转移支付作为福利制度 商品平均主义某些特殊利益集团 医疗补助的组织结构 1981年前 医疗补助制度是实报实销 医疗服务提供者向政府上报其费用并得到等额的支票 1981年以后 各州可以试行其他办法 其中按人头支付 每月向特定的个人或某类人提供固定的医疗费 符合领取现金补助条件的人 也有资格领取医疗补助 医疗补助制度成功了吗 医疗补助制度增加了穷人获得保健的机会 改进了穷人的健康状况 第七节食品券和儿童营养 政府发放的只能用来购买食品的凭证 不包括食品 酒 香烟和进口食品 联邦政府支付食品券的直接成本 但保障计划的管理则由各州负责 所有穷人都有资格获得食品券 经验研究表明食品券比等额现金所值要低 儿童营养计划是针对母乳期的母亲 婴儿 5岁以下儿童以及小学生 第八节住房补贴 公共住房由政府开发 所有和经营 地方政府的公共住房管理以市 县或几个县的联合体为单位 联邦政府对建房费用和房客负担的部分营运费用给予补贴 经济学家主张切断补贴与公共提供住房之间的关心 第九节增加收入的计划 教育贫困生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补贴向贫困家庭的四五岁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就业和职业培训政府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但其效果不理想 综述 如图表8 2所示的收入分配范围内 各种福利保障计划的累积效用没有对工作努力形成激励 美国的福利制度是个大杂烩 有些是现金补助计划 有些是实物补助计划 有些是公民权利性计划 有些则是即使收入大大低于贫困线的人也得不到的计划 为什么不用单一的现金补助取代各种计划 第9章社会保险I 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 母养十子易 十子养母难 犹太谚语 社会保险计划 虽然各种社会保险计划的作用不同 但都具有以下特征 1 强制性 2 资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地取决于雇员以往地缴费 3 某些可确认地事件 如失业 疾病和退休发生时 开始支付保险金 4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