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指南(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部分)解读.ppt_第1页
心肺复苏指南(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部分)解读.ppt_第2页
心肺复苏指南(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部分)解读.ppt_第3页
心肺复苏指南(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部分)解读.ppt_第4页
心肺复苏指南(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部分)解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 儿童基础生命支持 解读 心肺复苏的历史 1955年天津医学院王源昶率先报道胸外按压成功1956年Zoll等成功实施了第一例电击除颤和心脏起搏术1958年PeterSafar提出了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1960年Kowenhoven提出了闭胸外心脏按压1966年在第一届全美复苏会议上 制定了第一个心肺复苏 CPR 标准1985年在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上 诞生了心肺复苏 CPR 的标准2000年美国心脏协会颁布了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 CPR ECC 指南2000 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合协会对 指南2000 作了修改 颁布 指南2005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合协会对 指南2005 作了修改 颁布 指南2010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合协会对 指南2005 作了修改 颁布 指南2015 心脏骤停后神经系统预后 心脏骤停后72h或以上无瞳孔对光反射心脏骤停后最初72h内出现肌阵挛状态心脏骤停或恢复体温24 72h后 无N20体感觉诱发电位皮质波心脏骤停2h后 脑部CT显示灰质 白质比显著减少心脏骤停后2 6天脑部MRI出现广泛的弥散加权受限心脏骤停72hEEG对外部刺激持续无反应恢复体温后EEG持续爆发抑制或癫痫持续状态 无机体活动 伸展姿势或肌阵挛不能单独用来预后休克 温度 代谢紊乱 之前用过镇静剂或神经肌肉阻滞剂及其他的临床因素也需要认真考虑 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某些测试的结果或相应的解读 儿童生存链 防止心跳呼吸骤停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PBLS 迅速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快速高级生命支持 PALS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复苏后综合征 心肺复苏程序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lifesupport BLS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本生命活动 包括人工循环 通畅气道和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lifesupport ALS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生命活动 作用药物和电技术 争取恢复自主呼吸和心律 为脑复苏提供良好的基础持续生命支持 persistentlifesupport PLS 此阶段的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 促进脑复苏和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心跳呼吸骤停的处理原则 现场抢救 争分夺秒强调强调黄金4分钟 即在4分钟内施行BLS 并在8分钟内开始ALS迅速评估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迅速实施CPR迅速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高级生命支持 ALS 心肺复苏 争分夺秒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 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心搏骤停10分钟内实施 CPR成功率几乎为0 基础生命支持 BLS 确定病人是否心跳停止呼叫求助安置病人建立人工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AED BLS心肺复苏程序 C circulation 建立人工循环A airway 保持呼吸道通畅B breathing 建立人工呼吸D drugs 药物治疗E electricity 电除颤与电复律或心电监护 2015版指南儿童BLS内容的更新及重点 手机时代分别为一名施救者和两名或多名施救者制定了健康从业人员对儿童心脏骤停的处理新流程重申了C A B为儿童CPR的优先顺序 胸外按压 气道 通气的顺序 C A B 与 A B C 顺序的优势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按压频率和成人一样100 120次 分 确定了青少年胸外按压深度的上限6cm单纯胸外按压 只用手 的CPR着重重申了儿童BLS需要按压和通气的配合 2015版关于处理流程 新指南分别制定了单人和双人健康从业者BLS的处理流程 可以更好地指导施救者完成初始阶段复苏 下图1和图2 其中 单个施救者可使用手机在开始CPR的同时激活应急反应系统 新流程继续强调 若是施救者目击被施救者突然倒下 需优先获得AED 因为这样的事件很可能由心脏因素所导致 图12015版儿童心脏骤停单人复苏流程 图12015版儿童心脏骤停单人复苏流程 图22015版儿童心脏骤停双人或多人复苏流程 CPR的顺序 C A B还是A B C 2015版更新的推荐 CPR启动仍延续2010年指南提出的C A B而非A B C顺序可能是合理的 Class2b LOEC EO 2010版 儿童和婴儿的CPR以胸外按压开始而不是急救通气 C A B而非A B C 即CPR以30次按压 单人复苏 或15次按压 婴儿和儿童的双人复苏 开始而不是2次通气 自己的观点 对儿科医护人员 不要机械照搬复苏程序 对已明确是窒息 误吸呛奶 溺水 造影意外 导致的呼吸 心跳骤停 首先应该解决的是通气 或至少是与胸外按压同步进行如明确是心脏原因引起的呼吸 心跳骤停 如室颤 则首先进行按压是不言而喻的 放置复苏体位 仰卧位 禁俯卧 需垫板 禁抬头 头颈胸 呈直线松开衣领 裤带 C 建立人工循环 指征部位手法深度频率按压 通气比例注意事项有效指征 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按压 指征 心跳停止新生儿 脉搏 60次 分婴儿或儿童 脉搏 60次 分 伴灌注不足 检查脉搏 1岁以上触摸颈动脉 1岁以下股动脉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如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 应开始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部位 1岁以下 两乳头连线中点下1岁以上 在胸骨中下1 3交界处 胸外按压 手法 1岁以下 双指按压法 双拇指按压法1 8岁 单掌按压法8岁以上 双掌按压法 胸外按压 深度 2015版更新的推荐 ILCOR儿科工作组系统审查了婴儿和儿童胸外按压最佳深度的问题 儿科患者 出生到青春期开始 施救者在胸外按压时 按压深度至少是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即婴儿相当于约1 5英寸 4cm 儿童则约为2英寸 5cm Class2a LOEC LD 一旦进入青春期 如青少年 后 身材与成人相仿 推荐使用成人标准 即按压深度至少5cm 但不超过6cm Class1 LOEC LD 2010版 为达到有效的胸外按压 施救者按压的深度至少是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即婴儿约1 5英寸 4cm 而儿童则是约2英寸 5cm 胸外按压 频率 2015版更新的推荐 虽然儿童缺乏足够的关于胸外按压频率的资料以进行系统审查 但为了简化CPR培训 婴儿和儿童使用成人BLS推荐的100 120次 min的胸外按压频率是合理的 Class2a LOEC EO 2010版 快速按压 每分钟至少100次 胸外按压 按压 通气比例 2015年指南 置入高级气道前 单人30 2 双人15 2置入高级气道后 每6秒给予一次呼吸 每分钟10次呼吸 100 120次 分按压继续 2010年指南 置入高级气道前 单人30 2 双人15 2置入高级气道后 每分钟8 10次人工呼吸 继续强调高质量CPR 5大要素 确保足够的胸外按压频率确保足够的胸外按压深度两次按压期间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2015版更新的推荐 对于尚未建立高级气道的CPR 应尽量提高胸外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 目标比例至少为60 这是第一次提出 2010版 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和时间 尽可能增加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 胸廓回弹 2015版更新的推荐 施救者应避免在胸外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应使每次按压后胸廓能充分回弹 2010版 每次按压后 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以使心脏在下一次按压前充分充盈 高质量CPR要点总结 单纯胸外按压的CPR 2015版更新的推荐 儿童心脏骤停时应给予传统的胸外按压结合复苏通气的CPR Class1 LOEB NR 大多数儿童的心脏骤停由窒息引起 因此通气支持应成为有效CPR的一部分 而对于心脏功能是首要因素的患儿 单纯胸外按压的CPR是有效的 如果施救者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给予通气 建议施救者对于心脏骤停的婴儿和儿童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 Class1 LOEB NR 2010版 对于婴儿和儿童 理想的CPR应包括通气和按压 但单纯按压的CPR效果要好于不进行CPR 及早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版更新的推荐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 医护人员即可现场呼救 然后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或请求支援 2010版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的同时检查呼吸是否消失或仅有喘息 CPR中使用高级气道进行通气 2015版更新的推荐 医护人员可以每6秒进行1次人工通气 每分钟10次 同时进行持续胸外按压 即在CPR中使用高级气道 2010版 已经建立了高级气道 例如气管插管 食道气道联合导管 喉罩等 后 双人复苏时应每6 8秒给予1次通气 不用保持呼吸与按压配合 人工通气频率为8 10次 min 胸外按压反馈 2015版更新的推荐 尽管本文写作小组没有对CPR反馈设备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但已达成共识 即采用反馈设备可能帮助施救者以最佳的胸外按压频率和深度进行复苏 所以建议尽可能使用反馈设备 Class2b LOEC EO 2010版 使用新型CPR提示和反馈装置有可能有效帮助培训施救者 可将其作为整体策略的一部分 以提高实际CPR时的操作质量 胸外按压 有效指征 按压时可触及动脉波动扩大的瞳孔缩小 光反射恢复口唇 甲床颜色好转肌张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