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应收款项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章应收款项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章应收款项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章应收款项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章应收款项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应收款项 本章要点 应收款项的性质应收票据的性质和核算应收票据贴现应收账款的确认及计价坏账损失的确认及坏账准备的计提应收账款融资应收款项的披露与分析 第一节应收票据 一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性质应收票据 由销货引起 不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 由销货引起 计提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 由非销货引起 计提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 由购货引起 不计提坏账准备 二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原则 看书 P61 明细核算带息应收账款到期不能回收的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 第一节应收票据 三 应收票据的分类与计价即期票据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带息票据不带息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 即期票据 即期票据 即期票据 即期票据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第一节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 Notesreceivable 企业持有的 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 第一节应收票据 四 应收票据的确认与核算 一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例4 1 P86 87 二 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例4 2 P87 88 三 应收票据转让的账务处理例4 3 P88 四 应收票据管理 应收票据的四个核算环节 取得 贴现 转让 兑现 第一节应收票据 四 应收票据的确认与核算 二 带息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票面利率 年利率票据期限 按月 与出票日相同原则 两个特例按日 算头不算尾 算尾不算头 第一节应收票据 四 应收票据的确认与核算 三 应收票据转让的账务处理例4 3 P88 第一节应收票据 四 应收票据的确认与核算 三 应收票据转让的账务处理例4 3 P88 第一节应收票据 四 应收票据的确认与核算 三 应收票据转让的账务处理例4 3 P88 第一节应收票据 四 应收票据的确认与核算 三 应收票据转让的账务处理例4 3 P88 2001应收票据占总资产比重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 钢铁 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应收票据规模较大 产业销售模式 第一节应收票据 五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不作要求 一 应收票据贴现的含义应收票据贴现 贴现 Endorsement 就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 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 然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 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 第一节应收票据 五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二 应收票据贴现有关数据的计算票据到期值 票据面值 1 年利率 360 票据到期天数 贴现息 票据到期值 贴现率 贴现期贴现所得 票据到期值 贴现息例4 4 P89 90 带息票据到期价值 票据面值 1 年利率 票据到期天数 360 票据面值 1 年利率 票据到期月数 12 对于无息票据来说 票据的到期价值 面值 贴现息 票据到期价值 贴现率 贴现天数 360贴现天数 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 1贴现净额 贴现所得 票据到期价值 贴现息开票日贴现日到期日 五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三 应收票据贴现例4 5 例4 6 P90 91 第一节应收票据 第二节应收账款 一 应收账款的计价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 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 一 商业折扣 买卖双方均不需要作会计处理 二 现金折扣 只对销售价格折扣 不对税费折扣 总价法 净价法 三 销售退回与折让 作冲减分录 二 应收账款的核算例4 7 P94 95 商业折扣 销售退回与折让 应收账款 accountsreceivable 企业因销售商品 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 现金折扣 2 10 1 20 n 30 总价法 现金折扣 2 10 1 20 n 30 净价法 第二节应收账款 三 坏账损失的确认 一 坏账的概念 二 坏账的确认 三 坏账的确认范围 坏账准备 管理商业风险的会计方法 Allowanceforbaddebts 坏账及坏账损失 Bad debtexpense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称为坏账损失 企业的应收款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应确认为坏账 1 债务人死亡 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2 债务人破产 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 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 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第二节应收账款 四 坏账损失的核算坏账的核算方法一般有两种 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 形成坏账准备 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 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 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 方法 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设置 1231坏账准备 科目 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款项金额 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款项反映扣减估计坏账后的净值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坏账的核算方法一般有两种 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 形成坏账准备 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 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 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 方法 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设置 1231坏账准备 科目 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款项金额 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款项反映扣减估计坏账后的净值 备抵法的优点 一是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 避免企业虚增利润 二是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 使报表阅读者更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 三是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 消除了虚列的应收款 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二节应收账款 一 直接转销法例4 8 P97 二 备抵法1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例4 9 P99 100 2 账龄分析法例4 10 P101 102 3 赊销百分比法例4 11 P102 4 个别认定法例4 12 P103 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1 应收款项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根据会计期末应收款项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坏账准备账户应达到的余额 计提当期的坏帐准备 会计期末 企业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 按其差额提取 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 按其差额冲回坏账准备 年末 坏帐准备 应达到的余额 年末应收款项余额 估计坏账率 自定 当期应计提 或冲减 的坏帐准备 年末 坏帐准备 应达到的余额 计提前 坏帐准备 账户的余额 旧法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第46条明确的规定 经批准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 除另有规定者外 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具体计提可以一年内一次性也可在坏账发生后本期内计提 2008年新法规定 新税法下坏账准备不允许计提 实际发生时须税务机关审批后税前扣除 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处理不同 旧税法允许纳税人按规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并在税前扣除 而新税法对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实行据实扣除 不再计提 下年计提时为保持标准余额 计提时 当年标准 资产减值损失 42000 3000095000 30000 95000 30000 坏帐准备 8000042000 确认坏账 核销时 应收帐款 80000 30000 2 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目前 中国证监会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 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将应收帐款的帐龄划分为四段 例 新兴铸管的坏账核算方法 2003年报 以年终资产负债表截止日所反映的应收款项 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按账龄分析法提取 提取的比例为 1年以内 含1年 按账面余额的3 提取 1年以上2年以内 含2年 按账面余额的20 提取 2年以上3年以内 含3年 按账面余额的30 提取 3年以上的按账面余额的50 提取 应收账款按账龄结构披露的格式 应收账款按客户类别披露的格式 3 销货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 就是根据当期赊销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销货百分比法计算的是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 本年计提数直接按赊销金额乘以一定的比例来计算 不用考虑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 若发现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过高或过低 应及时调整百分比 用前两种方法计算时需要考虑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 对应收帐款的分析 应收帐款的结构分析 时间和对象1 时间 静态分析 账龄分析迅猛增加的应收帐款预示着商业风险的加大 高龄应收帐款风险大 动态分析 应收帐款的平均收款期 365x平均应收帐款销售收入 应收款项周转率是企业管理应收帐款的效率 亦称应收款项周转次数 是一定时期内销售收入净额 赊销收入净额 与应收款项平均余额的比率 是反映应收款项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 应收款项周转天数 平均收现期 平均应收帐款回收期 360 计算期天数 应收款项周转次数 应收款项平均余额 360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款项周转率反映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说明应收帐款的流动速度 应收款项周转天数是用时间表示的应收帐款的流动速度 即企业从取得应收帐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 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应收款项周转率高 表明企业应收款项的回收速度快 资产流动性强 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帐款上 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 但是 在评价一个企业应收款项周转率是否合理时 应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较而定 比如季节性经营的企业比如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企业比如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企业 TCL集团 000100 2003 12 31 2 对象 债务人的区域性 东三省 珠三角不良率高 债务人的财务实力债务人的集中度 仅因一个客户破产 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19日公告 由于公司债务人天津造船公司宣告破产 所欠货款5022万将不再清偿 预计2000将出现重大亏损 因此连续两年亏损 被ST处理 天津造船厂所欠货款5022万元因破产无法归还 使ST重机形成坏账损失并计入管理费用 造成管理费用高达10790 34万元 在主营业务利润有6340 55万元的情况下 ST重机2000年度净利润反而亏损4656 67万元 例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年度报告 的附注中显示 银广夏的一年以内应收帐款的50 2亿 来自德国诚信贸易公司 该公司的经营范围 机械产品和技术咨询对银广夏的欠款是购买机械产品货款银广夏的主营业务范围不包括机械产品 也没有一家控股子公司或合营企业生产机械产品 结论 银广夏50 的应收帐款与主营业务范围不符合 银广夏2000年度的 主营业务收入 也存在疑点 因为银广夏向德国诚信贸易公司供货的交易可能没有发生 没有形成主营业务收入 从而没有形成应收账款 第三节应收账款融资 一 应收账款抵借例4 13 P105 106 二 应收账款让售 一 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让售例4 14 P107 二 有追索权应收账款让售例4 15 P108 109 第三节应收账款融资 保理业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 商业资信调查 应收帐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 银行的保理业务可分为国内保理业务和国外保理业务两类 国内保理业务通俗点将也叫应收帐款融资 就是公司将您的应收款项在通过银行的审核后 转让给银行提前获得资金的业务 根据不同的类型具体可分为买断型保理业务和回购型保理业务 保理业务银行的审核点主要在对债务人 就是欠公司钱的公司 的还款能力进行审核 国外保理业务主要是根据进出口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而设计出的金融产品 其主要作用也是让进出口企业提前获取资金 具体产品有打包贷款 发票贴现等 爱立信南京倒戈 事件 中资银行大地震在各大媒体评选的2002银行业十大新闻中 头一桩毫无疑问当推 爱立信南京倒戈事件 2002年 月 南京爱立信公司提前还掉南京交行 工行的 亿元巨额贷款 将巨额贷款转移到据传是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的账户中 推开了外资银行介入中国金融市场竞争的 多米诺骨牌第一张 引起南京 爱立信事件 的直接原因 是国有银行当时还不能够提供无追索权保理业务 而外资银行对于贷款条件更为优厚 提供的金融产品更为齐全 服务更完善 针对这一状况 国有银行很快做出了反应 交通银行做了洋洋洒洒数万字的内部研究报告 工行很快推出了同类业务 此后银行的金融创新空前活跃 仓单质押 外汇票据买断等新业务纷纷摆上各家银行的柜台 最典型的事例是 曾经保理业务不到位的中资银行开始奋起直追 中国银行保理业务2003年一季度强劲增长 国际保理业务同比增长近 倍 国内保理业务同比增长 倍多 第三节应收账款融资 2008年上半年 民生银行引进台湾的保理团队 成立保理业务二级事业部 该行国际保理业务大幅增长 业务量超过2亿美元 2008年11月5日 深圳发展银行宣布 该行保理业务系统正式上线 与此同时 多家国内银行也纷纷加大了对保理业务的重视 纷纷上马相关项目 突然间 保理业务异军突起 成为了国内银行业务的新宠 事实上 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 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以及金融危机使得贸易企业信用风险加大 这些都为银行保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四节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 一 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一 其他应收款的内容 二 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例4 16 P110 其他应收款 可能是抽血管 Otherdebtors otherreceivables 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应收代位追偿款 应收分保账款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由非经营性事项形成的 其他应收款形成的资金占用会挤压经营资金的空间 超经济关系的存在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无偿借用PT东海 该公司2000年报披露 其原第一大股东海南大东海集团公司占用PT东海资金达到2 4亿多元且已超过3年 由于对方不认可欠款金额 PT东海只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在经营来往中迟迟拖欠应付款项ST猴王 该公司2000年中报披露 其控股股东猴王集团公司因货款未付欠ST猴王资金4029 51万元 其中有的欠款逾期已在5年以上 让上市公司为大股东借款提供担保 到期不还 上市公司只好代还猴王在其2000年中期报告中披露 该公司为其母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达到19724万元 由于控股方和关联方的资金占用所造成的畸高其他应收款是上市公司退市的特征 例 PT粤金曼2000年的控股方和关联方占用的其他应收款高达12 76亿 公司净资产 10 6亿 ST猴王1999年年报中显示5 8亿元其他应收款中猴王集团欠款5 59亿元 为此公司提取坏账准备1 07亿元 ST猴王2000年的其他应收款高达9 61亿 其中猴王集团占用9 30亿 大比例坏账准备的提取使ST猴王陷入破产境地 三九药业被三九集团占用37亿资金 例 莲花味精自上市以来 其资金就长期被大股东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无偿占用 2003年年初 莲花味精集团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余额为2 24亿元 但到2003年年底 莲花味精集团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余额不但没有减少 反而大幅增加了4 74亿元 达到6 98亿元 进入2004年 莲花味精集团继续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截止2004年3月31日 占用资金余额又增加了2 51亿元 达到了9 49亿元 在大股东占用近10亿元的情况下 莲花味精在经营上自然是危机重重 资金紧张导致开工不足 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下降 银行借款金额高企 利息不堪重负 现金流量因应收款项剧增而入不敷出 大股东 掏 声依旧占款金额呈上升趋势 对沪深两市1149家A股上市公司的统计分析显示 2004年上半年 其他应收款总计又增长了12 34 应收账款增长了18 89 预付账款增长了22 63 三项指标增幅均较大 沪深A股1107家上市公司往来款项统计表单位 万元 2002年末2003年末2004年上半金额总计增长 年增长 其他应收款10028444 231 3912 34应收账款18339806 1910 7618 89预付账款6866637 0631 3122 63三项之和35234887 4912 1018 06净资产115065889 6313 555 39其他应收款比净资产 8 727 788 30三项之和比净资产 30 6230 2333 86 2004 08 31西南证券姜汉 2002年 中国证监会对当时117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普查 发现有676家公司存在大股东占款现象 占款总额高达967亿元 2003年 共有623家公司的资金被占用 总额577亿元 2004年 被占用资金额虽有所下降 但仍在500亿元以上 截至2005年底 沪深两市仍有396家上市公司存在资金占用问题 共计占款约456亿元 2006年上市公司已经清欠250亿元 截至12月21日 沪深两市未清欠金额已下降至210亿元左右 较年初减少近250亿元 其中 沪市有197家公司完成了清欠 25家部分清欠 清欠金额合计171 46亿元 清偿比例达68 61 还有36家公司仍存在资金占用 占用余额为78 44亿元 来源 上海证券报作者 王璐2006年12月28日 第四节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 二 预付账款的核算 一 预付账款的内容 二 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例4 17 P111 112 预付帐款 Prepayment 按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方的款项 预付帐款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市场环境 卖方市场 价格持续上升时 预付帐款的规模预付帐款的主要风险 债务人的信用问题 实务中的预付帐款一般在3个月以内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 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 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 应付账款 科目 超过1年以上表示企业的资金以预付的名义被占用或转移 原 待摊费用 以及同样性质的计入 预付账款 不计提坏帐准备 例 某上市公司2003年12月31日预付账款余额为人民币38 314 778元 2002年12月31日余额为人民币58 577 446元 比上年增长478 按账龄分析如下 期初数比例 期末数比例 1年以内95 6199 621 2年1 850 152 3年1 230 023年以上1 310 21合计100 00100 00其中无持本公司5 含5 以上股份的股东单位的欠款 账龄超过一年的预付账款未收回的原因是因为尚未结算 预付账款比上年增长478 主要是由于本年原燃料资源紧张 价格上涨 预订原燃料数量多 预付货款增多 预付账款前五名金额合计133 458 300 41元 占预付账款期末余额的39 45 第七节披露与分析 一 应收账款的披露二 应收款项融资的披露三 应收账款的分析 应收款项 企业的 定时炸弹 一是应收账款膨胀或高居不下 显示利润有被 注水 的可能 及经营活动创造现金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