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么进入BIOS设置程序.docx_第1页
教你怎么进入BIOS设置程序.docx_第2页
教你怎么进入BIOS设置程序.docx_第3页
教你怎么进入BIOS设置程序.docx_第4页
教你怎么进入BIOS设置程序.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你怎么进入BIOS设置程序! 怎么进入BIOS设置程序通常在我们开机的时候,屏幕会提示如何进入BIOS设置程序。譬如采用Award BIOS的主板,一般会提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如下图)。那此刻只要按下键盘上的“Del”键即便可进入BIOS设置程序。怎么操作BIOS设置进入BIOS后(见下图),我们可以看见有很多选项供操作,不同的主板设置项目数量不尽相同,有些主板会增加一些特色功能设置,不过以下基本的14个项目它们都具备。下面就以最常见的Award BIOS为例,讲解具体的设置方法。通过键盘上的“”、“”、“”、“”四个方向键,就可以在不同设置项目上移动。移动光标到所需要的设置项目,然后按下回车键即可进入该设置项目的详细设置子窗口中(如下图),选定某个选项后,按回车便可。当用户将光标移动到不同的选项时,屏幕的下端会出现一行辅助信息,从而帮助说明该设置项目的大致功能。当完成相关设置后,只需按“F10”键执行BIOS设置保存功能,再按回车键就可保存此次设置了。标准CMOS操作可做什么在BIOS设置主界面中,将光标定位到“Standard CMOS Features”设置选项,回车后就可以进入标准CMOS设置界面(见下图)。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基本的系统配置进行设定,如时间、日期、驱动器等。1.调整系统日期与时间修改时间的话,可以在该窗口中利用“Date/Time”两个选项来调整:通过方向键可以切换到不同的活动目标,然后按“Page Up”或“Page Down”键即可修改具体的数值。2.临时关闭硬盘或光驱我们可以在图4中看到IDE设备的连接情况,如硬盘、光驱的型号。将光标移到一个IDE设置选项上,按回车键进入其设置画面(见下图)。其中“IDE HDD Auto Detection”选项表示如果用户执行该选项,则系统会自动搜索该IDE接口上的设备。如果需要临时禁用硬盘、光驱。只需要打开该IDE设备的选项,把“IDE Channel 1 Master”设置为“None”,则该IDE接口上的设备将被关闭,系统将不再使用该设备。3.正确设置软驱模式如果用户的电脑中安装了一个软驱,则必须在“Drive A”中设置好软驱的类型:譬如“1.44MB 3.5in”。如果电脑中没有安装软驱,则必须将“Drive A”、“Drive B”全部设置为“None”,否则电脑在自检时会出现错误。4.灵活设置错误报告方式窗口中的“Halt On”(系统挂起)选项用于指定在检测到何种错误时,BIOS将停止启动过程,建议选择“All Errors”,这样当BIOS检测到任何一种错误时都会向我们报告。5.系统内存信息“Base Memory”(基本内存)、“Extended Memory”(扩展内存)、“Total Memory”(内存总量)等三个选项显示的是当前系统的内存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检查以上显示的内存信息判断内存是否正确安装,容量是否准确。影响PC性能的BIOS设置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设定)”和“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设定)”窗口中能够设定非常多的BIOS参数,某些选项对整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这里我们讲讲主要的一些设置。1.修改启动盘的优先顺序在高级BIOS设置中,“Boot Seq & Floppy Setup”这个选项在很多BIOS中也显示为“First/Second/Third/Other Boot Device”,它主要用来设置启动盘的优先顺序。系统默认的第一启动盘是软盘,然后第二个才是HDD(硬盘)。为了加快启动速度,我们可以将第一启动盘设置为硬盘。如果需要“光盘启动”,也就是第一启动盘设置为“CD-ROM”。2.优化CPU性能在高级BIOS设置中,主要有“CPU Internal Cache”、“External Cache”、“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等几个与CPU性能有关的选项(见下图)。(1)CPU Internal Cache(CPU内部缓存):建议设置为“Enabled”。它设置了CPU内部高速缓存开关,该选项在某些主板的BIOS设置中,也叫做“L1 Cache”、“Level 1 Cache”或“Primary Cache”。设置为打开可以提高CPU性能。(2)External Cache(外部缓存):建议设置为“Enabled”。“External Cache”也就是“L2 Cache”。同样设置为“Enabled”,才能使CPU的性能得到发挥。(3)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CPU 2级缓存ECC检查):建议设置为“Disabled”。如果该功能设置为打开,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时的准确性,不过会使整个系统的处理速度降低,所以建议设置为关闭。小知识 “ECC”是“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缩写,也就是“错误检查与校正”。其作用是在数据传输时进行检验核对,如果发现错误可以进行数据校正。3.优化图形系统(1)打开相关缓存在高级芯片组设定窗口中,一般可以看到“System BIOS Cacheable”、“Video BIOS Cacheable”、“Video RAM Cacheable”等三个选项。它们分别指是否用板载二级缓存来存储系统BIOS、显卡BIOS和显存。对老主板来说 最好把它们都设置成“Enabled” 对新主板来说 使用默认设置即可。(2)设置“AGP Aperture Size”这一选项主要用来控制系统内存中的多少空间可以分配给AGP作为视频显存使用,预定值有32MB、64MB、128MB、256MB,建议将其设置为系统内存总容量的1/4到1/2。比如说系统有256MB内存,则建议将该选项设置为64MB或128MB(见下图)。(3)设置“AGP 8Support”如今的主板基本上都支持AGP8,因此,如果使用的显卡是AGP8的,则选择“Enabled”,否则可以选择“Disabled”。(4)设置AGP快写缓存在某些BIOS中,可以看到“AGP Fast Write Capability(AGP写入缓存设置)”这个选项。建议设置为“Enabled”。整合周边设定在BIOS设置主界面中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边设定)”主要是针对各种接口进行详细设置,这其中很多功能都可以使用“Auto(自动)”来让系统自己决定(见下图)。1.优化硬盘设置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的“OnChip IDE Device”选项设置里可以优化设置硬盘。(1)IDE HDD Block Mode(IDE硬盘加速模式)建议设置为“Enabled(打开)”,这样可以加快硬盘的传输速度。(2)IDE DMA transfer access(IDE DMA转移地址)建议设置为“Enabled”,可以打开硬盘的“DMA”功能。小贴士:DMA是“Direct Memory Access(存储器直接访问)”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高速的数据传输方式,允许在外部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读写数据,既不通过CPU,也不需要CPU干预。整个数据传输操作在一个称为“DMA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的。CPU除了在数据传输开始和结束时做一点处理外,在传输过程中CPU可以进行其他的工作。这样,在大部分时间里,CPU和输入输出都处于并行操作。因此,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3)On-Chip Primary PCI IDE(主板主IDE端口)和On-Chip Secondary PCI IDE(主板从IDE端口)必须设置为“Enabled”,这两个选项是用来打开或关闭IDE1和IDE2端口的,设置为打开后,主板上的IDE端口才能正常工作。(4)IDE Primary Master PIO/UDMA(IDE端口PIO/UDMA模式设置)在两个IDE端口设置的下面,都有4个子选项,用来设置该IDE端口的PIO及UDMA模式。开启主板上的IDE端口后,可以使用这些选项调节硬盘的PIO(programmed input/output,可编程输入输出模式)模式。数值越高,速度越快;UDMA功能则是开/关硬盘的Ultra DMA模式,数值越高,速度越快。一般情况下,这几个选项都可以设置为“Auto”,如今的主板都能自动根据IDE设备的速度来选择PIO及UDMA模式。2.优化设置SATA硬盘SATA硬盘的使用与BIOS设置紧密相联。由于不同主板厂商所用的Serial ATA控制芯片不尽相同,因此要想在BIOS中打开SATA功能,其选项名称也各不一样,不过选项一般都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设置窗口中。因此,我们只需在此设置窗口中查找带“Serial ATA”字样或与Serial ATA控制芯片厂商名相同的选项也就对了。比如“HighPoint device”就是使用厂商名为代表,这里只需将该选项设置为“Auto”或“Enabled”即可。而更多的厂商是在BIOS设置中添加了诸如“Serial ATA Controller”、“Serial ATA Setting”、“Serial ATA Bridge”这样的选项,建议设置为“Enabled”或“Auto”即可。PC健康状态设定“PC Health Status(PC健康状态)”这个选项显示了当前系统的硬件状况,包括CPU温度、CPU风扇转速、核心电压等等。另外还能设置相应的报警措施(见下图)。在“PC Health Status”窗口中有一个“CPU Warning Temperature”选项用来设置“温度警告”的当CPU超过某个设定的温度值时,系统发出警告信息,提示用户注意,如果是Athlon XP的CPU设为70就可以了。而下面的“Shutdown Temperature”选项就是关机保护的温度设置选项,Athlon XP的CPU设为75就合适了。频率和电压控制通过“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频率和电压控制)”设置窗口,用户可以对处理器的频率、工作电压,内存电压、AGP电压进行调节。1.关闭“频展”在“Frequency/Voltage Control”设置窗口中,一般都有一个“Spread Spectrum(频展)”选项。如果处理器正处于超频状态,则该选项必须设置为“Disabled”,否则会影响超频成功的几率。2.对CPU进行“超频”在频率和电压控制窗口中,一般有“CPU Ration Selection(CPU倍频选择)”、“CPU FSB Clock(CPU前端总线频率)”、“AGP/PCI Clock(AGP/PCI频率)等几个与超频相关的选项(见下图)。通过“CPU Ration Selection”可以设置CPU的倍频,不过由于现在的处理器都被厂商锁了倍频,因此很多时候该选项没有什么作用,用户使用默认值即可;“CPU FSB Clock”用来设置CPU的前端总线频率(其实设置的是CPU的外频)。注意,如果用户所设置的频率超过了处理器的实际总线频率,则此时处理器会处于“超频”状态,虽然其工作频率加大了,但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如果频率设置低于处理器的实际总线频率,则会导致该处理器的性能不能完全发挥;“AGP/PCI Clock”用来设置AGP/PCI的时钟频率。小贴士:对CPU进行超频,实现的方法只有两个超外频和超倍频。由于绝大部分CPU在出厂时已经被锁定了倍频,因此目前超频的手段主要是超CPU的外频,比如一块前端总线为400MHz、主频为2GHz的P4 CPU,如果能够将它的前端总线超到450MHz,那么它的主频就成了“2.25GHz”了。如果一不小心超频失败,系统启动不了了,最好立即清除BIOS设置。3.对CPU进行“加压”在用上面的方法对CPU外频进行超频时,如果发现CPU虽然超频到一定程度,但稳定性比较差,这时可以考虑在BIOS中适当提高CPU的电压值。具体方法是:进入“Frequency/Voltage Control”设置窗口,找到“Current Voltage”这个选项(有些BIOS中的名字是“CPU Voltage”或“CPU Vcore”),回车后,用户就可以把默认电压值调高一个挡位,例如默认电压值是1.7V,那么用户可以调高到1.75V。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电压时的调整幅度不要太大,最多只能加0.2V左右,否则容易烧毁CPU。其余选项在BIOS设置主窗口中,还有如下几个功能单一的设置项:1.电源管理与PnP/PCI设置“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定)”和“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与PCI状态设定)”这两个大选项中的所有选项对系统性能及使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一般都可以使用默认值。2.装载默认BIOS设置“Load BIOS Defaults(装载默认BIOS设置)”选项的作用是将BIOS参数恢复成主板厂商设定的默认值。3.装载默认安装BIOS设置“Load Setup Defaults(装载默认安装BIOS设置)”的作用是将BIOS参数设置成能尽量发挥系统性能的默认值。如果用户自己没有把握设置BIOS,则可以通过该功能来将BIOS设置成相对“优化”的设置。4.设置BIOS及密码“Set Supervisor Password(设置超级用户密码)”和“Set User Password(设置用户密码)”这两项是用来设置密码的。它们主要区别在于权限不同。设置前者之后,每次启动电脑输入密码后,可以进入系统并修改BIOS设置。而设置后者之后,虽然能进入BIOS设置,但不能修改BIOS。注意的是,如果要设置开机密码,需要先把“Advanced Bios Featrues”中的“passward cheak”选项设置为“setup”,有的版本BIOS中是“system” 。5.保存BIOS设置当将所有的BIOS设置完成后,必须选择“Save & Exit Setup(保存并退出设置程序)”来保存BIOS设置。如果不想保存此次BIOS设置的结果,可以选择“Exit Without Saving(退出且不保存)”这个选项。 BIOS的错误提示信息 BIOS ROM checksum error-System halted 翻译:BIOS 信息在进行总和检查 ( checksum ) 时发现错误,因此无法开机。 解析:会遇到这种问题.通常是死定了!通常是因为 BIOS 信息刷新不完 全所造成的. CMOS battery failed 翻译:CMOS 电池失效。 解析:这表是 CMOS 电池的电力已经不足,请更换电池。 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d 翻译:CMOS 执行整和检查时发现错误,因此载入预设的系统设定值。 解析:通常发生这种状况都是因为电池电力不足所造成,因此建议先换电源看看。如果此情形依然存在,那就有可能是 CMOS RAM 有问题,而因为 CMOS RAM 我们个人是无法维修的,所以建议送回原厂处理。 Display switch is set incorrectly 翻译:显示开关配置错误。 解析:较旧型的主机板上有 Jumper 可设定萤幕为单色或彩色,而此讯息表示主机板上的设定和 BIOS 里的设定不一致,所以只要判断主机板和BIOS谁为正确,然后更新错误的设定即可。 Press ESC to skip memory test 翻译:在内存测试中,可按下 ESC 略过。 解析:如果你在 BIOS 内并没有设定快速测试的话,那么开机就会执行电脑零件的测试,如果你不想等待,可按 ESC 略过或到 BIOS 内开启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一劳永逸 HARD DISK initizlizing 【Please wait a moment.】 翻译:正在对硬盘做起始化 ( Initizlize ) 动作。 解析:这种讯息在较新的硬盘上根本看不到。但在较旧型的硬盘上,其动作因为较慢,所以就会看到这个讯息。 HARD DISK INSTALL FAILURE 翻译:硬盘安装失败。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碟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Primary master hard disk fail 翻译:POST 侦测到 Primary master IDE 硬盘有错误。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Primary slave hard disk fail 翻译:POST 侦测到 Primary slave IDE 硬盘有错误。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Secondary master hard fail 翻译:POST 侦测到 Secondary master IDE 硬盘有错误。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Secondary slave hard fail 翻译:POST 侦测到 Secondary slave IDE 硬盘有错误。 解析:遇到这种事,请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硬盘线是否安装妥当?或者硬盘 Jumper 是否设错? ( 例如两台都设为 Master 或 Slave。) Hard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