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二 一一 六六 年年 三三 月月 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师范学院 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 题题 目目 浅浅 谈谈 存存 货货 发发 出出 计计 价价 方方 法法 的的 选选 择择 学学生生姓姓名名 于于 捷捷 学学 院院 经经 济济 与与 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 专专 业业 会会 计计 学学 班班 级级 1 1 2 2 级级 会会 计计 班班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彭彭 向向 华华老老 师师 2 摘 要 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 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很大的比重 与此 同时其价值和数量的确认也非常重要 由于存货是发生在不断耗费 购买 和 行销中的 所以存货计价也就变得更为重要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必然会对存 货估价及报告利润产生影响 企业的现金流量 税收负担也受其影响 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 规定 任何存货在发出时 企业都可以根据现实情况 在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移动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几种方法中 挑选适当的计价方法用来确定其实际成本 企业应根据准则的规定选择适当 的存货计价方法 由于各种计价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那么如何根据 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存货的特性选择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便成为企业和会 计工作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存货 存货计价方法 选择 3 Abstract Inventory as an important asset in the enterpris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r proportion in liquid assets of enterprise Meanwhile its confirmation of value and account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ventory is continues purchase consumption and sales thus inventory valuation is quite important The choice of different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 will lead to different report profits and stock valuations China s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regulation all inventories the enterprise can be issued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choose to use FIFO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moving method of mean individual valuation method LIFO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costs Enterprise should choose the suitable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However various kinds of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nsufficient enterprise and accounting workers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 about hoe to seek a more conductive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nventory of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s selection Key words inventory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 choose 4 目 录 引言 5 1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5 1 1 按实际成本计价 5 1 1 1 先进先出法 6 1 1 2 后进先出法 6 1 1 3 加权平均法 6 1 1 4 移动平均法 6 1 1 5 个别计价法 6 案例分析 6 1 2 按计划成本计价 9 2 企业如何选择计价方法 10 2 1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10 2 1 1 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10 2 2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及其协调 12 2 2 1 存货计价方法需考虑的因素 12 2 2 2 存货计价方法的矛盾及其协调 12 2 3 从不同的角度看存货计价的选择 12 2 3 1 从纳税和现金流量角度看 12 2 3 2 从管理人员业绩评估角度看 13 2 3 3 从企业经营成果的角度看 13 3 我国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5 引 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会计准则 制度的不断完善 存货在企业 资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学者王竹泉发表的文章中说 企业的存货估价 报告利润 现金流量 税收负担都会因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而产生影响 而周 满奇在其著作中写道 存货是企业分批或分次购入形成的流动资产 货品的价 值会因计价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就需要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 由此可见 存货计价方法的确认很重要 段训辉在文中讲道 一个会计期间既有新收入的 存货 又有原有存货 因此就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实 际单位成本 由此说明存货会因自身特点去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 左刚在其文 中称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时须全面考虑 合 理安排 上述表明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后再选择适当的存货计价方法进行计价 国外学者安东尼在他的著作中写道 高价格存货的郁积使降价不再广泛 一旦 高价格存货销售良好时 批发价格就会下降 进而社会公众也会从中得到好处 由于存货的积压 存货的价格在不同的批次也有不同的价格 想要在高低价 格中寻求一种相对均衡 选择何种计价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主要研究五种存货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移动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这五种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 产生一定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对期末存货价值本期利润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 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因素的矛盾及协调 由存货的特点以及管理要求 管理人员 业绩评价 纳税角度和企业经营成果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 价方法将对企业的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 各项财务指标 投资决 策等有重大影响 在企业税收制备及盈余管理中 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尤为关 键 协调各类方法之间的矛盾也是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应当关注的 根 据存货的特性以及企业自身的表征便能够找到一种最恰当的计价方法 从分析 各个计价方法的特点和各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法 存货作为企业重要流动资产之一 其价值和数量的确认是至关重要的 由 于存货处于不断购买 消耗和销售之中 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就十分重要 选择不一样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也势必不同 并且其 存货估价和报告利润也将有所不同 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及税收负担 1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1 1按实际成本计价 根据实际成本计价进行存货核算时 同一种材料由于成本 批次的不一致 6 便会出现不同的价格 故企业发出或领用存货务必选择同一计价方法进行核算 并且存货的收入与发出都是按实际成本进行计价 存货的账目也都是按实际成 本进行设置和登记的 按实际成本发出存货有以下几种计价方法 1 1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设先购进的存货应先发出 并按照这一假设的存货实物流 转次序 对发出存货进行核算的一种计价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 先购进的存货 成本需要先转出 以此确定发出的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1 1 2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是假设后购进的存货先耗用或发出 并依据这种假设的存货流 转顺序对期末存货和发出存货进行核算的一种计价方法 1 1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依据本期购进存货和期初存货结余的金额及数量 在期末一 次核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 作为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 格 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价格的一种方法 1 1 4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指每次购进存货后 依据库存存货总成本和数量 计算出单 位成本或平均单价 当作下次购货前计算凭据的一种计价方法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 原有库 存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 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1 1 5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统一 根据不同 存货依次鉴别每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或生产批次 分别按其购入 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每批存货发出成本 该批存货发出数量 该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案例分析 钢铁工厂 2015 年 6 月某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 日期摘要数量单价金额 6 月 1 日期初结存150 件60 元9000 元 6 月 8 日销售70 件 6 月 15 日购进100 件62 元6200 元 7 6 月 20 日销售50 件 6 月 24 日销售90 件 6 月 28 日购进200 件68 元13600 元 6 月 30 日销售60 件 要求 分别用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对期末存货进行 计价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 分析与解答 1 先进先出法计价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2015 年 收入发出结存 月 日 摘要 数量 单价金额数量 单价金额数量 单价金额 61 期初 结存 150609000 8 销售 7060420080604800 15 购进 10062 80 100 60 62 11000 20 销售 50603000 30 100 60 62 8000 24 销售 30 60 60 62 1800 3720 40622480 28 购进 2006813600 40 200 62 68 16080 30 销售 40 20 62 68 2480 1360 1806812240 本期 销售 成本 27016560 2 加权平均法计价 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的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 以及库存商 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 见下表 8 2015 年 收入发出结存 月 日 摘要 数量 单价金额数量 单价金额数量 单价金额 61 期初 结存 150609000 8 销售 7080 15 购进 100626200180 20 销售 50130 24 销售 9040 28 购进 2006813600240 30 销售 6018011520 本期 销售 成本 2706417280 B m 从表中可看出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 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 进先出法基本相同 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 64 元 据此计算出存货成 本为 11520 元 本期销售成本为 17280 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前结存金额 本次购入金额 前结存金额 本次购入数 量 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 平均单价 4800 6200 80 100 61 11 元 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 平均单价 2444 13600 40 200 66 85 元 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 以及库存商品 明细账的登记结果 见下表 2015 年 收入发出结存 月 日 摘要 数量 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 61 期初 结存 150609000 8 销售 7060420080604800 15 购进 10062620018061 1111000 20 销售 5061 11305613061 117944 9 24 销售 9061 1155004061 112444 28 购进 200681360024066 8516044 30 销售 6066 85401118066 8512033 本期 销售 成本 27016767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可以随时结转销售成本 随时提供存货明细账上的 结存数量和金额 有利于对存货进行数量 金额的日常控制 但这种方法 由 于每次进货后都要计算一次平均价 势必会增加会计核算工作量 3 后进先出法计价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2015 年 收入发出结存 月 日 摘要 数量 单价金额数量 单价金额数量 单价金额 61 期初 结存 150609000 8 销售 7060420080604800 15 购进 100626200 80 100 60 62 11000 20 销售 50623100 80 50 60 62 7900 24 销售 50 40 62 60 3100 2400 40602400 28 购进 2006813600 40 200 60 68 16000 30 销售 60684080 40 140 60 68 11920 本期 销售 成本 27016880 1 2 按计划成本计价 存货核算按照计划成本计价时 存货的账目都按照计划成本进行登记 实 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则作为存货的成本差异另外进行核算 发出存 货按计划成本计价分为两部分实施 1 计划成本的制定 10 存货按照计划成本进行核算 需要正确的制定各类存货的计划成本 然而 存货计划成本的制定 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有供货单位 存货实际成本的 组成内容及运输方式等 为了与实际成本尽最大的可能相接近 则需保持相对 的稳定 没有特殊情况时在年度内保持不变 2 存货成本差异的计算 存货成本的差异是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一般有超支差异和 节约差异两种情况 超支差异是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 节约差异是实际成本 少于计划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 需先计算出存货成本差异率 再计算出发出存 货时应当负担的成本差异 并且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期末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 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 本 100 2 企业如何选择计价方法 2 1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2 1 1 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1 先进先出法对存货的影响 先进先出法更加偏向于反映公司的长期经营状况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从整体上也不断的对企业进行引导和协调 盼望可以出现更多的国际知名 企业 与此同时也希望以市场为主题的企业能够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走出自己 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价格总趋势不断上涨的情形下 此方法适用于资产负债 率较低的企业 并且根据此方法所计算出的结果会导致企业利润的上升 越高 的资产价值对于加大债权人的信心和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越有利 如果在融资 时期企业的状况是良好的 那么在拟定债权合同是便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对于 企业 这将对其之后的再融资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 先进先出法的缺点体现在 物价变动幅度大的时候 因为在物价变动幅度大时收入很高但发出存货成本很 低 这将不能进行配比 进而对利润的准确性不利 但它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反 映存货的资金比例情况 因为根据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相对接近市 价 2 后进先出法对存货的影响 由于采用后进先出法使得发出存货成本与市价较接近 进而使得库存存货 成本大大偏离了市价 因此 只有在物价上涨时期 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才会 接近市场成本水平 当期发出存货成本与收入配比较一致时 则能够体现谨慎 11 性原则 并客观的反映出期间实现的利润 在通货膨胀下 与先进先出法作比 较 则其销售所得的利润相对较低 但却可以根据当期收入与当期销售成本反 映当期企业的经营绩效 换句话说 通货膨胀为后进先出法创建了平台 由于 按照后进先出法顺序发出存货的企业很少 所以现在的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如果按照后进先出法的发货次序 就会一直郁积先购进的存货 这种情况对于 企业来说时不理想的 3 加权平均法对存货的影响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其算法精简 计算不及时是其缺点 只有在期末时才 能算出加权平均单价 进而得出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 但在平时却不能提供 具体的发出和结存存货单价和金额 故对存货日常管理是不利的 且其在期末 核算时工作量会因此加大 所以此计价方法只适用于前后收入单位成本差较大 且存货品种相对较少的企业 因此对收发货很频繁的企业并不适用 4 移动平均法对存货的影响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不同的一点是移动平均法是每次购进存货都需计 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 一个月内可能需要多次进行计算平均单位成本 而加权 平均法一个月只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 5 个别计价法对存货的影响 根据个别计价法所计算出的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均以实际的历史 成本反映 并且与存货取得的成本相符 此计价方法不但不会受价格变动的影 响 也不会造成实际与成本流转之间的差异 在理论的角度 此计价方法可以 称得上是最理想的存货计价方法 只有那些数量不多 单位价格高且具有可识 别特征的商品 个别计价法由于在工作中的成本较高 工作繁琐 故对很多存 货来说并不实用 由个别计价法计算出的期末存货成本和发出成本相对准确合 理 但要求对结存和发出的存货批次进行相对详细的确认 并且需要用来辨认 其收入所在的批次 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工作量很大 比较困难 若用来调节利 润此计价法称得上是一个好的方法 在收入不好的时候 估计的利润会相对较 低 以高价出售成本较低的商品 便会获得较高的利润 或者以反方向来降低 利润 综上所述 采用先进先出法比较实际 因为能够使期末存货价值接近于市 价 但其局限是每次发货都需计算实际成本 假若收发业务频繁 工作量就会 很大 物价上涨时 已消耗成本就会相对减少 进而使成本与收入不配比 当 期的财务成果也将不够真实可靠 采用后进先出法能够使发出的存货成本相对 接近市价 库存的存货成本则偏离市价 物价上涨时 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接 近于现时成本水平 且当期发出存货成本与收入的配比较一致 可以合理反馈 12 期间达到的利润 由于现行的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企业可选择的余地 变小了 光这一点来看企业利用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间接控制利润的可能性也 变小了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一个月只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 计算简洁 但 由于平时不能及时反映收发情况 已销或已耗存货成本到月末才能计算 不方 便对平常存货的管理 且不论是什么情况都会使已销或已耗成本与实际不符 进而影响财务成果的真实性 移动平均法是每收入一次就要核算一次加权平均 单价 其优点是会使得计算更加准确 能够及时反映收发存储的情况 但是其 缺点是工作量大 故此计价方法适用于品种不多 购进次数不多且要逐日结转 的商品 移动平均法不能用于实地盘存制只适用于永续盘存制 选择何种计价 方法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销货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踏实企业的一项重大 决策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存货计价方法 计价方法一经确定 就应遵守一贯性原则不得更改 2 2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及其协调 2 2 1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首先是存货的管理要求及其表征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不能进行替换的存货 及贵重存货 如果存货项目可大量替换时 采用先进先出法比较恰当 其次是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在物价上涨时 后进先出法会造成较低的销售 毛利 净收益额和期末存货 而先进先出法的计算结果却与之相反 在物价下 跌时 其结论恰好相反 但是不论物价如何变动 采用平均法计算出的结果总 是处于前两者之间 最后是对企业业绩评价和经营管理的影响 存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采用先 进先出法 假如采用后进先出法进行核算 其结果便很可能与实际的情况不相 符 即使后进先出法能够减少所得税 但是会使净收益减少 故从业绩评价及 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 采用先进先出法更为合理 2 2 2 存货计价方法的矛盾及其协调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需全面考虑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很难顾及所有的要 求 假若根据客观情况及利益权衡的变化不断地在两种方法之间进行转换 则 会与一贯性原则的要求冲突 与采用其他方法的企业也很难进行业绩比较 只 有一同报告两种计价方法得出的会计信息才可以将问题处理掉 由于先进先出 法与存货销售价格的确定 实物管理 业绩评价及存货估价相适应 而且这些 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交纳所得税也只是定期的 因此存货的日常核 算可采取先进先出法 到期末时对其进行调整再采取后进先出法 2 3 从不同的角度看存货计价的选择 2 3 1从纳税和现金流量角度看 13 后进先出法是降低期末存货成本 减少本期应税利润 进而减少了应纳税 所得产生的现金流量 从长远角度出发 不管是何时形成的企业存货成本 在 正常情况下最终都将转化成销货成本 如果所有存货都售出 则其成本将全部 转化为销货成本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不管采用何种计价方法 几个会 计期间的税前利润总额 税后利润总额 销货成本总额 现金流入总额 所得 税总额都是一致的 2 3 2 从管理人员业绩评估角度看 很多企业按利润的多少来评估管理人员的业绩 并且依据评价结果来奖励 管理人员 这时管理人员通常会选择先进先出法 因为此计价方法会使其在职 期间的利润水平被高估 进而收获更大的利益 2 3 3 从企业经营成果的角度看 平均法计算出的销售成本很难操纵 故被广泛应用 但核算出的销售利润 却大于本期实际进货配比的销售利润 这个结果会增加企业应纳所得税和未分 配利润 使得期末资产总值不真实可靠 因此 平均法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真 实 尽管个别计价法计算的销售成本及期末存货 都可以以实际购货成本为基 础 并符合期末资产真实性原则 也符合费用与收益相配比原则 但是 在实 际操作中个别计价法成本较高 手续繁琐 只对少数存货品种来说实用 先进 先出法的期末资产总价值相比其他方法更真实可靠 但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 销售成本会偏低 进而造成利润虚增 后进先出法是假定后购进的先发出 发 出的存货根据后购进的单价进行核算 导致期末存货成本偏低 期末资产总价 值也将偏低 但是销售成本却接近当前市价 销售利润也较真实 并可以反映 出当期经营者的经营绩效 3 我国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在我国适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两种 分别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先 进先出法 首先 我国会计制度要与西方会计制度接轨 其中会计核算方式就要符合 世界经济状况的需要 即符合国际会计制度的要求 其次 也是我国主要企业 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企业类型基本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 为主 这两类企业的发展与债权人 投资人 职工和国家职能部门等相关 了 解企业资产结构 收益及计价的详细资料和真实情况和详细资料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