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人高考成人高考 数学知识提纲数学知识提纲 数学复习资料数学复习资料 总分总分 150150 分分配如下分分配如下 一 理工农医类一 理工农医类 1 1 选择题 单选题 共 选择题 单选题 共 8585 分 每题分 每题 5 5 分 分 2 2 填空题 共 填空题 共 1616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4 4 分 分 3 3 解答题 共 解答题 共 4949 分 共分 共 4 4 题 题 二 文史财经类二 文史财经类 1 1 选择题 单选题 共 选择题 单选题 共 8585 分 每题分 每题 5 5 分 分 2 2 填空题 共 填空题 共 2020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4 4 分 分 3 3 解答题 共 解答题 共 4545 分 共分 共 4 4 题 题 特别注意特别注意 选择题选择题 8585 分必须做 不能空着 分必须做 不能空着 知识点解析如下知识点解析如下 1 集合 会用列举法 描述法表示集合 会集合的交 并 补运算 能借 助数轴解决集合运算的问题 具体参看课本例 2 4 5 2 充分必要条件 要分清条件和结论 由条件可推出结论 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由 结论可推出条件 则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从集合角度解释 若 BA 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 若 则 A 是 B 的必要条件 若 A B 则 A 是 B BA 的充要条件 例 1 对 充分必要条件 的理解 请看两个例子 1 是 的什么条件 2 9x 3x 2 是的什么条件 2x 5x 我们知道 若 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 若 则 A 是 B 的AB AB 必要条件 但这种只记住定义的理解还不够 必须有自己的理解语言 若 即是 A 能推出 B 但这样还不够具体形象 因为 推出 指的是什AB 么还不明确 即使借助数轴 文氏图 也还是 抽象 的 如果用 A 中的所 有元素能满足 B 的自然语言去理解 基本能深刻把握 充分必要条件 的内 容 本例中 即集合 当中的元素不能满足或者说不属于 2 9x 3 3 3 3 但的元素能满足或者说属于 假设 则满 3 3 3 3 9 2 xxBxxA 足 故 是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同理是AB 2 9x 3x 2x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5x 3 直角坐标系 注意某一点关于坐标轴 坐标原点 的坐标的写 yx yx 法 如 点 2 3 关于轴对称坐标为 2 3 x 点 2 3 关于轴对称坐标为 2 3 y 点 2 3 关于原点对称坐标为 2 3 点 2 3 关于轴对称坐标为 3 2 yx 点 2 3 关于轴对称坐标为 3 2 yx 4 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 值域 对应法则 如果两个函数三要素相同 则 是相同函数 5 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做 27 解答题页第一大题 6 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解析式 单调性 奇偶性性 周期是重要的研究内 容 尤其是定义域 一次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单调性最重要 7 函数的奇偶性 1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定义域的特征 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为此确定 函数的奇偶性时 务必先判定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 确定函数奇偶性的常用方法 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 应先化简 再判断其奇偶性 定义法 利用函数奇偶性定义的等价形式 或 0f xfx 图像法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的图象 1 fx f x 0f x 关于轴对称 y 常见奇函数 指数是奇数 1 33 5 sin tanyx yxyxyxyx yx 常见偶函数 220 cosyk yxyxyxyx 一些规律 两个奇函数相加或者相减还是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相加或者相 减还是偶函数 但是两种函数加减就是非奇非偶 两种函数乘除是奇函数 例 如是奇函数 sin tan cos x yx x 3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若有单调性 则其单调性完全相同 偶函数 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若有单调性 则其单调性恰恰相反 如果奇函数有反函数 那么其反函数一定还是奇函数 若为偶函数 则 f x fxf xfx 奇函数定义域中含有 0 则必有 故是为奇函数的 f x 0 0f 0 0f f x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函数的单调性 一般用来比较大小 而且主要用来比较指数函数 对数函 数的大小 此外 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也比较重要 要 熟记他们的图像的分布和走势 熟记课本第 8 页的图和相关结论 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p9 例题 9 二次函数表达形式有三种 一般式 顶点式 2 f xaxbxc 零点式 要会根据已知条件的特点 灵活 2 f xa xmn 12 f xa xxxx 地选用二次函数的表达形式 10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化为 再把的系数化为 1 注意乘axb x 以或者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最后取个不等式 的交集 即数轴上的公共部分 做 p42 4 5 6 大题 11 绝对值不等式只要求会做 和 axbccaxbc 或者 一定会去绝对值符号 做 p43 7 axbccaxb axbc 12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重点 阅读课文 29 至 31 的图表及 36 至 38 页的例题 设 是方程的两实根 且 则其解集如下表 0a 12 x x 2 0axbxc 12 xx 2 0axbxc 2 0axbxc 2 0axbxc 2 0axbxc 0 或 1 x xx 2 xx 或 1 x xx 2 xx 12 x xxx 12 x xxx 0 2 b x x a R 2 b x x a 0 R R 对于方程有实数解的问题 首先要讨论最高次项系数是否0 2 cbxaxa 为 0 其次若 则一定有 0 a04 2 acb 13 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 n 项的和的关系 数列的前 n 项的和为 1 1 1 2 n nn sn a ssn n a 12nn saaa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1 1 n aanddnad nN 其前 n 项和公式为 1 2 n n n aa s 1 1 2 n n nad 2 1 1 22 d nad n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 1 1 nn n a aa qq nN q 其前 n 项的和公式为或 1 1 1 1 1 1 n n aq q sq na q 1 1 1 1 1 n n aa q q qs na q 14 等差数列的性质 1 当时 则有 特别地 当时 则有mnpq qpnm aaaa 2mnp 2 mnp aaa 2 若 是等差数列 n a 也成等差数列 232 nnnnn SSSSS 3 在等差数列中 当项数为偶数时 项数为奇数 n a2nSSnd 偶奇 时 21n 这里即 SSa 奇偶中21 21 n Sna 中 a中 n a 1 奇偶 SSkk 4 如果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 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 差数列 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 注意 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 其项数不一定相同 即研究 nm ab 15 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 为此在求等比数列前项和时 首nn 先要判断公比是否为 1 再由的情况选择求和公式的形式 当不能判断公比qq 是否为 1 时 要对分和两种情形讨论求解 qq1q 1q 16 等比数列的性质 1 当时 则有 特别地 当时 则有mnpq mnpq aaaa AA2mnp 2 mnp aaa A 2 若是等比数列 且公比 则数列 也是等 n a1q 232 nnnnn S SS SS 比数列 当 且为偶数时 数列 是常数数列 0 它不1q n 232 nnnnn SSSSS 是等比数列 3 在等比数列中 当项数为偶数时 项数为奇数时 n a2nSqS 偶奇 21n 1 SaqS 奇偶 4 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 那么数列是非零常数数列 故常 n a n a 数数列仅是此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n a 这一章主要是找数字的规律 写出数列通项公式 但对等差和等比数列要求 比较高 会有较大的比重 出解答题 48 页起的例 2 3 4 5 是基础题 例 6 7 8 9 是中档题目 例 10 11 12 是综合题 最要紧做 55 页的题目 17 导数的几何意义 曲线 y f x 在点 P x0 f x0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 相应地 0 x f 切线方程是 000 xxxfyy 18 导数的应用 1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设函数 y f x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 如果那么 f x 为增函数 如果那么 f x 为减函数 0 x f 0 x f 如果在某个区间内恒有f x 为常数 0 x f 2 求可导函数极值的步骤 求导数 求方程的根 检 x f 0 x f 验在方程根的左右的符号 如果左正右负 那么函数 y f x 在这 x f 0 x f 个根处取得最大值 如果左负右正 那么函数 y 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最小值 19 本章重点是求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和多项式的导数 会求函数最 大值最小值和极值 课本 61 页例 1 3 4 5 和 64 页习题要过一过关 20 三角函数 本章出本章出 2 个小题 个小题 1 个大题 不是重点内容个大题 不是重点内容 1 象限角的概念 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 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 限 2 弧长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lR 1 弧度 1rad 211 22 SlRR 57 3 3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是任意一个角 P是的终边上的任意 x y 一点 异于原点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那么 22 0rxy sin cos yx rr tan 0 y x x cot x y 0 y 4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 0 1 0 cos 3 2 2 2 1 2 62 4 62 4 5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的基本思路是 一角二名三结构 即首先观察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注意角的一些常用变式 角的变换是三角函数变换的核心 第二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关系 通常 切化弦 第三观察代数式的结构特点 6 基本公式 1 常见三角不等式 1 若 则 0 2 x sintanxxx 30 45 60 0 90 180 270 15 75 sin 2 1 2 2 2 3 010 1 62 4 62 4 tan 3 3 1 3 00 2 3 2 3 2 若 则 0 2 x 1sincos2xx 3 sin cos 1xx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 sincos1 tan cos sin tan1cot 3 正弦 余弦的诱导公式 注意规律 横不变名竖变名 正负看象限 1 负角变正角 再写成 2k 02 2 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4 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 sincoscossin cos coscossinsin 辅助角所在象限 tantan tan 1tantan sincosab 22 sin ab 由点的象限决定 a btan b a 5 二倍角公式 sin2sincos 2222 cos2cossin2cos11 2sin 2 2tan tan2 1tan 6 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 x R 及函数 x R A 为常数 且 A 0 0 的sin yx cos yx 周期 2 T 函数 A 为常数 且 A 0 0 的周期 tan yx 2 xkkZ T 重要例题 重要例题 9494 至至 104104 的例的例 1 1 到例到例 3 3 21 21 解三角形就完成模拟试题的相关习题即可 解三角形就完成模拟试题的相关习题即可 22 22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 看看 125125 页例页例 1 1 2 2 4 4 5 5 6 6 及习题及习题 1 1 2 2 3 3 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 为实数 那么 1 结合律 a a a a 2 第一分配律 a a a a a a 3 第二分配律 a a b b a a b b 2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1 a a b b b b a a 交换律 2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3 a a b b c c a a c c b b c c 切记 两向量不能相除切记 两向量不能相除 相约相约 向量的向量的 乘法乘法 不满足结合律不满足结合律 4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 a a b b 且 b b0 0 11 x y 22 xy 则 a a b bb b0 0 A 1221 0 x yx y 5 a a与 b b 的数量积 或内积 a a b b a a b b cos 6 6 a b 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 a b 等于 a 的长度 a 与 b 在 a 的方向上的投影 b cos 的乘积 7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 设 a a b b 则 a b a b 11 x y 22 x y 1212 xx yy 2 设 a a b b 则 a b a b 11 x y 22 x y 1212 xx yy 3 设 A B 11 x y 22 xy 则 2121 ABOBOAxx yy 4 设 a a 则a a x yR xy 5 设 a a b b 则 a a b b 11 x y 22 x y 1212 x xy y 8 两向量的夹角公式公式 a a b b 1212 2222 1122 cos x xy y xyxy 11 x y 22 x y 9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B 11 x y 22 x y A B d ABAB AB 22 2121 xxyy 10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 a a b b 且 b b0 0 11 x y 22 xy 则 A A b bb b a a 1221 0 x yx y a ab ab a0 0 a a b b 0 1212 0 x xy y 11 按向量平移 点按向量 a a 平移后得到点 P x y h k P xh yk 23 23 直线方程 重点章节 直线方程 重点章节 看看 139 至至 153 页例一 二 三页例一 二 三 1 直线的五种方程 1 点斜式 11 yyk xx 直线 过点 且斜率为 l 111 P x yk 2 斜截式 b 为直线 在 y 轴上的截距 ykx b l 3 两点式 12 yy 111 P x y 222 P xy 12 xx 11 2121 yyxx yyxx 4 截距式 为直线横纵截距 5 一般式 其中 A B 不1 xy ab ab 0a b 0AxByC 同时为 0 2 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 若 111 lyk xb 222 lyk xb 121212 llkk bb 1212 1llk k 2 若 且 A1 A2 B1 B2都不为零 1111 0lAxB yC 2222 0lA xB yC 111 12 222 ABC ll ABC 121212 0llA AB B 3 点到直线的距离 00 22 AxByC d AB 点 直线 00 P xyl0AxByC 4 圆的四种方程 做一做第做一做第 153153 页练习页练习 1 1 2 2 3 3 1 圆的标准方程 222 xaybr 2 圆的一般方程 22 0 xyDxEyF 0 22 4DEF 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0 CByAx 222 rbyax 0 交交rd 0 交交rd 其中 0 交交rd 22 BA CBbAa d 二 基础知识 一一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 椭圆的定义 椭圆的定义中 平面内动点与两定点 的距离的和大于 这个条件不可忽视 若 1 F 2 F 1 F 2 F 这个距离之和小于 则这样的点不存在 若距离之和等于 则动点的轨迹 1 F 2 F 1 F 2 F 是线段 1 F 2 F 2 2 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 0 ab 1 2 2 2 2 b y a x 1 2 2 2 2 b x a y 3 椭圆的标准方程判别方法 判别焦点在哪个轴只要看分母的大小 如果项的分母大于 2 x 项的分母 则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 反之 焦点在 y 轴上 2 y 3 3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0 ab 椭圆的几何性质 设椭圆方程 1 2 2 2 2 b y a x 线段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 它们的长分别等于 2a 和 2b 1 A 2 A 1 B 2 B 离心率 0 e 1 e 越接近于 1 时 椭圆越扁 反之 e 越接近于 0 a c e 2 2 1 b e a 时 椭圆就越接近于圆 4 4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2a 小于 1 F 2 F 的动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在这个定义中 要注意条件 2a 这一条 1 F 2 FM 1 F 2 F 件可以用 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加以理解 若 2a 则动点的轨迹是两 1 F 2 F 条射线 若 2a 则无轨迹 1 F 2 F 若 时 动点的轨迹仅为双曲线的一个分支 又若 时 1 MF 2 MFM 1 MF 2 MF 轨迹为双曲线的另一支 而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 故在定义中应为 差的绝对值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别方法是 如果项的系数是正数 则焦点在 x 轴上 如果项 2 x 2 y 的系数是正数 则焦点在 y 轴上 对于双曲线 a 不一定大于 b 因此不能像椭圆那样 通过 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断焦点在哪一条坐标轴上 5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双曲线实轴长为 2a 虚轴长为 2b 离心率离心率 e 越1 2 2 2 2 b y a x a c e 2 2 1 b a 大 开口越大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或表示为 若已知双曲线1 2 2 2 2 b y a x x a b y 0 2 2 2 2 b y a x 的渐近线方程是 即 那么双曲线的方程具有以下形式 x n m y 0 nymx 其中 k 是一个不为零的常数 kynxm 2222 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1 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1 2 2 2 2 b y a x 22 22 0 xy ab x a b y 2 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x a b y 0 b y a x 2 2 2 2 b y a x 3 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 可设为 焦点在 x 轴上 1 2 2 2 2 b y a x 2 2 2 2 b y a x 0 焦点在 y 轴上 0 抛物线抛物线 p161p161 页表格及例题页表格及例题 数学模拟试题 文史财经类 数学模拟试题 文史财经类 一 选择题 17 小题 每小题 5 分共 85 分 1 设集合 A 0 3 B 0 3 4 C 1 2 3 则 B C A A 0 1 2 3 4 B 空集 C 0 3 D 0 2 非零向量 a b 的充要条件 A a b B a b C a b D 存在非零实数 k a kb 3 二次函数 y x2 4x 1 的最小值是 A 1 B 3 C 3 D 4 4 在等差数列 an 中 已知 a1 a6 1 则 2 3 A a3 0 B a 0 C a 0 D 各项都不为零 45 5 函数 y x3 2sinx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 数 6 已知抛物线 y x2在点 x 2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 2 B 3 C 1 D 4 7 直线 L 与直线 3x 2y 1 0 垂直 则 1 的斜率为 A 3 2 B 3 2 C 2 3 D 2 3 8 已知 3 2 4 6 则 a b a b A 4 B 0 C 4 D 5 9 双曲线 1 的焦距是 9 2 y 5 2 x A 4 B C 2 D 81414 10 从 13 名学生中选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机动车买卖合同7篇
- 酒店资产租赁合同2篇
- 2025年房地产业统计真题及答案
- 夫妻婚前协议书(财产)3篇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专业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农业专业招聘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产品联合研发协议合同
- 车辆抵押借款合同范本3篇
- 网吧网管硬件技术培训手册
- 拆炉机管理制度
- 生猪疫病防控课件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老年贫血患者的护理课件
- 刑事拘留申请书
- 个人向企业正式借款合同
- 2025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 催收话术培训
- 期末检测试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品牌代工厂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