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部各引流管的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是多条引流管共存 而每一条引流管末端放置的位置不同其引流的目的和名称也不同 确保引流管的功能 对监测病人病情 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脑部结构 硬膜 由2层纤维膜组成 紧贴颅骨内面 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 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蛛网膜 半透明膜 位于硬膜深面 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 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软膜 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 脑脊液循环机制 流动于脑室 中央管 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 透明 无沉淀 的液体为脑脊液 正常400 500ml 日 脑脊液循环通路 3 颅内压的调节主要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实现 常见脑部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腰池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硬膜下引流管瘤腔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 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 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颅脑术后常用的降低颅内压 排出脑室积血 降低伤口脑脊液漏 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治疗措施之一 同时用于各种原因脑室出血的治疗 脑疝 当脑内一分腔占位病变时 该腔压力高于邻腔 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 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产生的症状和体征 脑内压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 成人0 69 1 96kpa 70 200mmh20 儿童0 49 0 98kpa 50 100mmh20 颅内容物由颅组织 脑脊液 血液组成 一 颅内压的生理 thephysiologyofICP 1 颅内压 IntracranialpressureICP 定义 颅腔 颅腔内容物 cranialcavitymatter 脑组织 脑脊液 血液脑组织占80 以上 1150 1350ml 脑脊液占10 150ml 血液占2 11 颅腔容积1400 1500ml 血液 脑组织 脑脊液 目的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脑内高压危机状态脑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脑室术后引流脑脊液 减少脑膜刺激及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控制脑内压经脑室引流管冲药控制颅内感染脑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 术前可先行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 避免开颅术中颅压骤降引发脑疝 脑室引流管护理 一 引流袋 瓶 高度 平卧位 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 15 即外耳道水平 儿童5 10 侧卧位 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 高出15 18 二 标记 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 留置日期贴于引流管上妥善固定管道 三 引流速度及量 术后早期 控制引流速度 若引流过快过多 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 恶心 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 引流液 500ml d颅内感染 引流量可适当增多 注意电解质补充 四 体位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 30度 五 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管 不可受压 扭曲 折叠 成角病人头部 活动范围适当限制治疗护理 动作轻柔 避免牵拉引流管引流液 随病人呼吸 脉搏等上下波动示通常 反之不畅搬运病人时 暂夹闭引流管 六 脑脊液的颜色 量 性状 颜色 术后1 2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量 500ml d性状 正常无色透明 无沉淀异常 浑浊 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颅内感染 如术后脑脊液中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颜色逐渐加深 并出现血压波动 则提示脑室出血置管时间 5 7天 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 记录引流液量方法 先夹管用典伏离心式消毒引流管外壁 长度 3 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袋 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检查或细菌培养 夜班护士更换引流袋 八 拔管 术后3 4日 颅水肿期将过 颅内压逐渐降低应及早拔管试夹管24h 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 颅内压是否升高拔管后观察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的变化 如出现头痛 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应及时通知医生 行床旁腰穿 九 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原因 1 脑内压低于1 18 1 47kpa证实办法 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2 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 折曲对照CT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3 管口吸附于脑室壁 将引流管轻轻旋转 使管口离开脑室壁4 脑组织 血凝块堵塞注射器轻轻外抽5 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持续腰池引流管护理 置管方法 在腰椎3 4或腰4 5椎体间 用硬脊膜外穿刺针行穿刺术 见脑脊液流出后 将直径1 的韧硅胶管放入腰椎管蛛网膜下隙内4 6 观察脑脊液呈流通状态后 在穿刺局部缝1针 交硅胶管于以固定 以防脱出 将该管外接于引流袋即可 目的 治疗颅内感染治疗脑脊液漏 护理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低压性头痛2 预防感染 1 病室消毒 2 置管部位皮肤的观察消毒 3 搬动时注意事项 4 定时取引流液标本作脑脊液检查 护理 3严格控制流速 小于或等于10滴 min一般2 5滴 min为宜 引流袋低于创口15 20 为宜 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 一般引流液控制在40 350ml d 匀速外滴4及时拔管 引流脑脊液 50ml即可拔管拔管前夹管24 48h观察病情变化 高压性头痛与低压性头痛区别 高压性头痛特征 剧烈持续头痛 恶心 视神经盘水肿低压性头痛特征 太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 平卧后头痛减轻 给予放低床头 停止或放慢引流速度后头痛缓解 硬膜下引流管 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 占颅内血肿的10 特点 外伤轻微 出血缓慢 缓解期时间长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症状立即行 颅骨钻孔引流或血肿清除引流术 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管道 标记醒目体位 头低足高位患侧卧位或平卧引流袋高度 低于创腔30 保持引流通常观察引流量 性状 色拔管 常于3天后CT检查血肿消退即可 硬膜下引流不畅处理 复查CT仍有血肿残留时 用生理盐水3ml加尿激酶2 5万单位间断注入血肿腔夹管2h后开放 硬膜外引流管 硬膜外血肿 血液聚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当脑外伤后 一般成人幕上血肿 20ml幕下血肿 10ml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症状 一旦确诊立即行血肿清除术 目的 为预防开颅术后产生硬膜外血肿 常规置入直径2 引流管于硬膜外 与颅骨内板相贴 外接引流袋 硬膜外引流在引流组织液 血液及血性分秘物的同时也可引流出部分脑脊液 此时引流液性质应为血性脑脊液 护理 同硬膜下引流管 瘤腔引流管 目的 颅内肿瘤切除后 引流手术残腔内的血性液体和气体 使残腔逐渐闭合 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 护理 拔管 1 术后早期引流袋放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 2 速度 术后48h可将引流袋稍放低 3 引流量 术后早期引流量多时适当抬高引流袋维持正常脑内压为原则 4 拔管 置管3 4日脑脊液转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