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质性研究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章质性研究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章质性研究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章质性研究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章质性研究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性研究方法 2 第一章质性研究概述 3 学习重点 质性研究的涵义质性研究特性与研究理念质性研究的发展历史及类型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区别 4 一 质性研究的涵义 纽曼 W L Neuman 曾指出 质性研究是一种避免数字 重视社会事实的诠释 邓津 N K Denzin 和林肯 Y S Lincoln 把质性研究看成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 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观察 交流 体验与解释的过程 5 迈克斯威尔 J A Maxwell 将质性研究定义为一个对多重现实的探究和建构的过程 研究者在此过程中将自己投身到实际发生的事件中来探究局内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 6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从整体的高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探究和诠释的过程 它要求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融入被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中 深入体会他们的感受与看法 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来诠释这些经验和现象的意义 7 影响我们所说和所做的事 大部分都发生在意识层面之下 那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新技术的原因 获得隐而不显的知识 人们知道却无从表达的事 ZMET方法的創作者哈佛大學教授GeraldZaltman 8 与其他的研究方法相比 质的研究具有非常明显的 平民性 由于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重视研究者个人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 这种研究方法给参与研究的 人 以极大的尊重 这种从事研究的态度使得研究与 人 的日常生活更加接近 使社会科学研究中本来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得到了肯定和倡导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认为的 社会学家们可以坚定地确立他们的福楼拜式的座右铭 好好地写写那些平庸无奇的世事人情吧 9 这一研究使我第一次感觉到学术和生活是如此地贴近 而每个人的经历又都是如此地精彩 它使我深深地被这一研究方法和它所体现的人文和平民精神所吸引 并让我对自身和许多自我固有的观念进行了反思 我第一次感到 做人与做学问竟可以如此的统一 10 二 质性研究的历史 根据史密斯的观点 质的研究是从民族志研究方法中孕育而生的 所谓民族志是指对人以及人们的文化进行详细的 动态的 情境化描述的一种方法 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11 研究者通常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 与被研究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为被研究者都是被西方社会认为是不发达的原始人 质性研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 19世纪下半叶以前 12 1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博厄斯 F Boas 马林诺斯基 B Malinowski 13 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吸引我作民族志的研究 总的来说 我不喜欢这个村子 这里一切都很混乱 人们在笑的时候 盯着东西看的时候以及撒谎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粗暴和顽固使我感到有点灰心丧气 到村子里去 希望照几张巴拉 bara 舞蹈的照片 我给他们半截烟草 他们让我看几个舞蹈 然后我给他们照相 但是效果很不好 他们不愿意做出跳舞的姿态等着我给他们照相 有时候我对他们非常生气 特别是当我给了他们烟草 他们却走掉了的时候 马林诺夫斯基日记 14 除了人类学以外 质的研究中实地调查的传统还可以追溯到社会学领域 社会学中的实地调查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社会改革运动 到20世纪上半叶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在其研究中明确地使用博厄斯等人的人类学方法作为研究城市的社会学方法 此时的社会学除了使用民意测验的方法以外 还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地访谈和观察 收集被研究者个人的实物 信件 日记以及传媒界可以找到的传记 新闻故事 官方记录等等 15 人类学家的反思 第一 被研究者与自己的关系是否能保持完全无关 第二 自己研究的利益驱动是什么 其实国家殖民利益是最重大的驱动力 因此能够完全保持 价值中立 第三 文化并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各种文化存在的模式 都是社会发展的环节 被研究者所处的文化是值得我们尊重 而被研究者本身的价值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1930年到1960年的30年 16 随着这种自我反省的深入 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者认为 研究者不再是一个客观 中立 保持一定距离的观察者 而是一个具有人性的科学家 其自我及其与被研究者的关系成了衡量研究结果一个重要性的科学家 其自我及其与被研究者的关系成了衡量研究结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怀特将参与式观察证实引入了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街角社会 17 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意义的表现 而且是一种意义的给予 而在这个意义的给予中 研究者本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也是一个行动者 研究者本人的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结果的性质 因此 研究不再只是对一个固定不变的 客观事实 的了解 而是一个彼此互动 相互构成 共同理解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以后 18 后现代的今天 研究永远不可能 客观 自己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人 研究 其实就是一种写作方式 是一种 写文化 的行为 研究者就是作者 写者 他们不仅仅是在再现世界 而且是在创造世界 三 质性研究的流派 参与式社会调查19世纪中叶起源于欧洲 采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方式 强调详细 如实地记录描述研究对象的状况 早期的实地 fieldwork 研究 Malinowski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大洋洲岛国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首次提出用当地人的观点 native spointofview 来看待当地的文化 芝加哥学派 ChicagoSchool 20世纪20 3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一批社会学家 以个案研究为主要手段 强调符号和个性的社会意义 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把握 以Wller为代表教育社会学 强调经验和参与 采用实录的方法收集资料 特别重视对观察情景的准确界定 definitionofthesituation 注意社会的系统性 注重部分与全体的联系 女性主义以女性问题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将情感和感受作为研究的一个方面 重视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对等 批判主义认为所有研究都带有政治和道德的目的 声称他们的研究是为了弱势群体 为了改变社会的不公平 研究重点是学校如何在学生中再造社会价值和组织 22 20世纪20 30年代 是中国社会调查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两个著名的社会调查机构 北京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 南京 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 四 质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23 成果 1928年 杨成志深入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地区 撰写 云南民族调查报告 中国西南民族中的罗罗 等 1929年 凌纯声 商承祖对东北松花江下游赫哲族开展调查 编写了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1930年 在吴文藻 许仕廉等人的主持下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北京清河镇建立实验区 他们的调查成果由黄迪综合整理为 清河村镇社区 李景汉主持了长达7年的定县社会调查 他所撰写的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被认为是当时 最成熟的社会调查 1936年 费孝通对家乡江苏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了1个多月的调查 调查报告后来题名为 江村经济 24 改革开放之后 如项飙的 跨越边界的社区 北京 浙江村 的生活史 2000 李书磊的 村落中的 国家 一一一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 1999 陶庆的 福街的现代 商人部落 走出转型期社会重建的合法化危机 2007 等 一些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中国学者也纷纷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如王铭铭的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 闽台三村五论 1997 吴飞的 麦芒上的圣言 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 2001 有的海外中国学者用英文写作 然后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表 如阎云翔的 礼物的流动 一千中国村庄里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2000 和 私人生活的变革 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 家庭和亲密关系 1949 1999 2006 25 五 质性研究的特征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对意义的 解释性理解 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使用归纳法 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重视研究关系 26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的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 对个人的 生活世界 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 自然探究的传统还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整体的 关联式的考察 质的研究认为 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作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分不开的 如果要了解和理解个人和社会组织 必须把他们放置到丰富 复杂 流动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 研究者必须与研究对象有直接的接触 在当时当地面对面地与其交往 27 对意义的 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 解释性理解 或 领会 研究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 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 28 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质的研究认为 研究是一个对多重现实 或同一现实的不同呈现 的探究和建构过程 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 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双方都可能会变 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会变 建构研究结果和理论的方式也会变 29 使用归纳法 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 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 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因此 质性研究 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 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30 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 质的研究不可能设想研究者可以脱离被研究者进行研究 在研究报告中 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角色 个人身份 思想倾向 自己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这些因素对研究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反省 31 质性研究的适用范围特殊性问题过程性问题意义类问题 情境类问题描述性问题 解释性问题 32 六 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 质性研究伦理是指研究者在整个质性研究过程中道德上的考虑 选择和责任 1 质性研究伦理的必要性 在纳粹德国时期 医生曾强制性地利用集中营的人进行研究和实验 杜宝娃 CoraDuBois 提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尼的阿罗岛上一个叫Atimilang的村庄中 日本人杀死了她的五位报道者和朋友 这些报道人因为提到了杜宝娃所说过的美国而被紧张的日本人误认反叛而惨遭不幸 对研究成果的造假事件 33 2 质性研究的伦理准则 为了规范研究者与他们所研究的人和场域的关系 人们制定了伦理准则 这些伦理准则规定 研究的开展需要以参加者的 知情同意 为前提条件 这些伦理准则还规定 研究不许伤害参加者 比如研究者不许没有根据地侵入被研究者的私人领域 也不许在研究目的上欺骗被研究者 34 MURPHY DINGWALL伦理理论的四个主题 无伤害性 研究者应该避免对被研究者造成伤害 有益性 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应该有积极的 能鉴别出来的溢处 而不只是为了研究的研究 自主与自决 被研究者的价值观和决定应得到尊重 公正性 所有的人都应得到同等的对待 35 3 如何让自己在研究中的行动符合伦理 知情同意 同意参加研究的决定应该由有能力做出这一决定的人做出 做出同意决定的人应该在此前得到了合适的信息咨询 同意的决定是自愿做出的 36 避免在收集数据时伤害被研究者在分析资料时做到对被研究者公正研究报告中的保密性和匿名性例 法国人类学家孔多米纳斯与越南山地的恩龙卡族的灾难 37 七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 1 什么是量性研究 量性研究是一种对事物进行量化测量和分析 以检验研究者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量性研究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 包括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 整群抽样等 资料收集方法 如问卷法 实验法 数字统计方法等 38 2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区别 39 BBC世界最偏远部落 与世隔绝的部落 布须曼人 穆尔西人妇女用土盘装饰自己 米凯亚人回避其他部落 远离现代文明科玛部族 树叶女人 袖珍民族俾格米人 走进肯尼亚马赛族人的世界 43 3 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和弱点 量的方法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 而质的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 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量的研究证实的是有关社会现象的平均情况 因而对抽样总体具有代表性 而质的研究擅长于对特殊现象进行探讨 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看问题的视角 量的研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 然后进行数量上的计算 而质的研究使用语言和图像作为表述的手段 在时间的流动中追踪事件的变化过程 44 量的研究从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 收集数据对其进行验证 而质的研究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 注意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