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纺织机械 集团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 CTMC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导则 指导性文件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 2003 5 发布 实施 中国纺织机械 集团 有限公司 发布 Q CTMC Q CTMC I 前 言 本标准为集团公司指导性文件 作为信息平台上数据采集 交流 共享的基础 代码是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生产管理的基础数据 是一种数据的表达形式 信息分类编码是集团公司企业应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数据管理和资源规划 的基础 本标准通过实现集团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和系统化 统一化 从而在集团公司与内部企业之间实现 信息采集 交流和共享 逐步实现信息流 资金流 物流的统一 以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升级 开展 电子商务 根据集团公司管理需要 对集团内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有关内容作了规定 以适应我公司信息化 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经纬股份 郑州股份 青岛纺机的编码系统 本标准中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 B 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机械 集团 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机械 集团 有限公司质量部归口 Q CTMC 1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纺机集团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编码的基本规定 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 则 代码系统的基本体系及设计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纺机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分类与代码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027 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GB T17710 1999 数据处理 校验码系统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信息 具有一定含义的事物或概念 3 2 编码 对某一类信息赋予代码的过程 3 3 代码 代码是一个或一组有序的 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 有时简称 码 3 4 数据 事物 概念或指令的形式化的表现形式 它适于由人或自动装置进行通讯 解释或处理 3 5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 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 形成一定的分类 系统和排列顺序 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 3 6 代码系统 代码的体系 命名 结构和实施方法等的整体 3 7 信息系统 对信息进行采集 处理 储存 管理 检索和传输 并能将信息提供有关人员进行评价 分析 决策的系统 3 8 信息代码系统 适应信息系统运行中的要求而建立的代码系统 3 9 代码结构 代码当中字符排列的模式 4 信息编码的基本规定 4 1 代码一般采用下列字符 阿拉伯数字 0 9 Q CTMC 2 拉丁字母 A Z O I 除外 4 2 信息编码系统的设计应有标准化 设计 工艺 质量 财务 人事 计划和销售等各类技术人员 和管理人员参加 4 3 集团企业信息代码结构中的标识码 即生产企业代码见附录 A 主要子系统码见附录 B 由集团 公司统一归口管理 4 4 信息分类编码方法应作为企业标准颁布实施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的编制应符合 GB 20001 3 的规定 4 5 为了集团公司管理需要 各生产企业的编码体系及信息编码标准须报公司备案 随后的一切修改 包括内容增加 须及时报集团公司 5 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 5 1 科学性 选择事物或概念的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信息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5 2 系统性 将选定的事物 概念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 并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分类 体系 5 3 可延性 要设置收容类目 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和概念时 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 同时 还应为下 级信息管理系统在本分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拓细化创造条件 5 4 兼容性 与有关的标准 包括国际标准 协调一致 5 5 综合实用性 应在满足系统总目标的前提下最佳地满足系统内各用户的要求 6 编码的基本原则 6 1 代码结构应实行规范化 模块化 统一化 标准化 以便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6 2 代码系统应具备下列特性 a 唯一性 一个代码只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 b 扩充性 必须留有备用代码 允许新数据的加入 c 简明性 代码结构应尽量简短明确 占有最少的字符量 d 合理性 代码结构应与分类系统相适应 e 适用性 代码应尽可能反映编码对象的特点 有助记忆 便于填写 f 规范性 同一层级代码的类型 结构以及代码的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6 3 无论是一次开发一个完整的代码系统 还是分期分批开发各个代码子系统 均应进行代码系统的 总体设计 即绘制代码系统基本体系图和编写有关说明 以保证各个代码子系统相互协调衔接 7 代码系统的基本体系 7 1 代码系统基本体系图 代码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 涉及企业中的全部业务单元 在开发代码系统的过程中 一般 应对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简化业务单元 搞清业务范围归属 再按照各个业务单元的业务要求 和信息属性来开发其对应的代码子系统 对于集团企业代码系统及子系统 应考虑开发的编码系 统基本体系 可参考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7 2 隐含代码子系统 为了避免代码子系统过于琐碎 应将信息较少的代码子系统隐含于另一相关的代码子系统内 例如可将产品零部件代码子系统隐含于产品代码子系统内 参见附录B中级隐含的代码子系统 Q CTMC 3 7 3 代码子系统相关表 由于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相互联系 因此有关代码子系统之间亦互相关联 详见附录C代码设计系统 相关表 8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程序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程序包括 a 确定系统目标 数据调查分析 b 确定清单 c 制定编码规则 d 建立代码系统 e 验证 f 发布实施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如图 l 所示 图 1 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程序流程图 8 1 确定系统目标 数据调查分析 根据系统的总目标确定信息范围 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调查 收集各种类型的原始凭证 目录 明细表等 分析各类信息的性质 特征 统一定义信息名称 提供系统设计数据 8 1 1 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是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包括企业的自然情况 企业的历史 规模 隶属关 系 组织机构 管理体制以及资源情况等 和生产经营情况 计划 生产类型 产品品种 产量 设备 工艺 生产能力 质量 成本 产品的稳定性 产品的发展趋势 库存 销售和服务情况 等 根据系统的总目标确定信息范围并提出初步调查报告 具体内容包括 a 企业的组织机构 b 各职能部门和车间的职责范围 业务分工以及工作流程 c 物流 信息流路线及仓库管理方式 确定系统目标及数据 确清单 制定编码规则 初步调查 现状调查 特征分析 建立代码系统 验证 发布实施 修改补充 Q CTMC 4 d 产品品种 产量 质量 生产类型 生产方式等 e 计算机在生产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包括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 CAM 成组技术 GT 计 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APP 产品数据系统 PDM 等 8 1 2 现状调查 根据初步调查所确定的信息范围对企业现行的信息分类 编码情况和产品结构数据等进行深入 的调查 收集全部应有信息 单据 报表 台帐 各类汇总和明细表 各类文件 技术经济指标 等 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物流和信息流 消除假信息 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内容有 a 主要业务环节中的输入 输出信息的内容与形式 b 计算机软件系统对输入与输出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要求 8 1 3 特征分析 对收集到的信息采用特征表的方法 即列出数据元的各数据项 进行特征分析 对需要统一 名称的或多名称的事物或概念 数据项和数据元统一定义 使使用者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消除信 息交流中的误解 定义应尽可能采用标准的名词术语 8 2 确定清单 初步整理收集来的信息 列出清单或名称表 并尽可能使用文字 数字的代码进行描述 即根据信息特征的主次对各数据项排序 8 3 制定编码规则 8 3 1 代码结构 每个信息均应有独立的代码 企业内信息代码一般是由分类码和识别码组成的复合码 为便于集 团企业间信息交流 一般应在企业信息代码前增加各企业标识代码 代码结构如图 2 校验码 识别码 分类码 标识码 图 2 信息代码结构 图中 标识码是集团各企业代码 分类码是表示信息类别的代码 识别码是表示信息特征 如结构形状 材料 工艺 财务 人力资源等 的代码 信息的分类与编码原则应符合第 5 章 第 6 章的规定 各企业管理信息大类的划分与编码可参照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8 3 2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的结构一般均采用 十进分类法 十进分类法系统中 层次是以树的结构形式表示 各码位数字的位置依前一位而定 并用 0 9 数字表示 每个码位表达一个固定的含义 如附录 C 提示的附录 的表 C1 C3 所示 拉丁字母分类法 可根据企业信息运行的需要而定 层次是以树的结构形式表示 系统结构每个码位表达一个 固定的含义 如附录 C 提示的附录 的表 C2 所示 8 3 3 为了保证代码正确的输入 对较长的代码和关键性的代码 应加校验码 以检查其输入 传输 等操作而产生的错误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见 GB T17710 8 4 建立代码系统 8 4 1 制定代码系统基本体系图 8 4 2 对已列入代码系统计划的代码子系统制定代码结构图 Q CTMC 5 建立企业信息代码系统首先可按原型化方法 选用实际应用中已经成熟的代码系统 尽量采用企 业已存在的各种不同内容的信息代码 物料代码 产品代码和工装代码等 予以试套 调整和修改以 变为本企业的信息代码系统 这样可提高系统的开发速度与可靠性 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及信息代码资 源 若无适用的系统时则应重新设计 编码方法应符合 GB 7027 的规定 8 4 3 制定代码子系统设计文件 包括代码结构图 使用说明 举例 8 5 验证 代码系统形成后 应对代码系统进行试套验证 修改和补充 以确保代码系统的可靠性及适用 性 8 6 发布实施 全部分类系统 代码系统和各种代码应按企业标准发布实施 Q CTMC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集团企业代码表 A 1 集团二级法人企业名称简称 A 1 1 全资二级法人 1 101 天津纺织机械厂 TJTM 102 经纬机械 集团 有限公司 JWMG 103 沈阳纺织机械厂 SYTM 104 无锡纺织机械专件厂 WXSP 105 常州纺织仪器厂 CZTI 106 青岛纺织机械厂 QDTM 107 黄石纺织机械厂 HSTM 108 衡阳纺织机械厂 HYTM 109 广州针织机械厂 GZKM 100 佛山纺织机械厂 FSTM 101 咸阳纺织机械厂 XYTM 102 渭南纺织机械厂 WNTM 103 常州印染机械试验中心 CZTC A 1 2 控股二级法人 2 201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JWTM 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 宜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金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 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ZTM 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宏大化纤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203 邯郸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HDTM 204 上海宏大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HDPD 205 宏大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 HDIG 宏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纺织机械工业北京物资服务公司 宏大实业有限公司 宏大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销售技术服务公司 Q CTMC 7 上海金汇投资实业有限公司 206 金浪收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JLHM 207 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 HDRI 北京中纺机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宏大蒂玛化纤机械工程公司 无锡纺织机械试验中心 WXTC 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 国家纺织机械质量检测中心 A 1 3 参股二级法人 3 301 中纺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CTFC 302 太仓宏大方圆电气有限公司 HDFY 注 企业名称前的数字为企业代码 Q CTMC 8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集团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表 主要代码子系统名称隐含代码子系统名称及明细 1 工作中心见附录A 20 产品设计 代码系统 产品分类与代码 零件分类与代码 通用装置的分类与代码 标准件的分类与代码 选用物种分类与代码 1 情报管理代码 2 通装和自制标机件分类与代码 3 原材料分类与代码 4 紧固件分类与代码 5 润滑传动件分类与代码 6 轴承分类与代码 7 气动元件和接头分类与代码 8 电线电缆分类与代码 9 机床电气分类与代码 10 电子元件分类与代码 11 电机分类与代码 2 产品数据管 理 21 制造工艺 代码系统 典型工艺分类与代码 工艺路线分类与代码 生产设备分类与代码 生产部门分类与代码 计量单位分类与代码 仓库管理代码系统 工装的分类与代码 质量管理代码 工作地点分类与代码 3 供应链管理原材料分类与代码 供应商分类与代码 4 客户关系管理产品销售管理代码 用户服务管理代码 客户分类与代码 企 业 代 码 系 统 101 5 财务管理代码系统帐务管理分类与代码 资金的分类与代码 成本计算分类与代码 报表的分类与代码 产品 零件的材料定额 产品 材料的工时定额 Q CTMC 9 6 综合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分类与代码 设备资源分类与代码 厂房土地分类与代码 生活服务管理代码系统 人力资源分类与代码 工资管理代码系统 工时定额管理代码系统 教育管理代码系统 档案管理代码 Q CTMC 10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信息代码系统大类名称与代码示例 C 1 以下推荐几种信息分类系统 各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 C 1 1 第一种编码 产品 系统结构示例 见表C1 C1 十进分类法 标识码基本分类码分类码大功能代码 功能再 细分 材料顺序号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