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4 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高 二二 历历 史史 选 选 修 修 2014 10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试卷总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第 卷卷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6060 分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合计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1 年 10 月 1 日 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 作揖行礼 的动画形式亮相美 国纽约时报广场 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 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 相吻合的是 A 贤者举而上之 富而贵之 以为官长 B 威势之可以禁暴 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C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 无以立也 D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2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 对己学道家 意思是清静寡欲 做事学法家 意思是按原则办事 待人学儒家 即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D 存天理 灭人欲 3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 莫不知 莫能行 这体现了 A 荀子的 人定胜天 思想 B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 墨子的 兼爱 非攻 思想 D 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 4 有学者认为 儒学从只是先秦诸子之学的一支到进入王权的视野并形成独霸的局面主要 是由于 儒学的法家化 为了佐证这一观点 该学者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是 A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B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C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D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5 董仲舒说 人 性比于禾 善比于米 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善出性中 而 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下 面说法中 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 在孔子 仁 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 天人感应 B 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君权神授 C 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天人合 思想 D 主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6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 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 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 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 思辩化 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7 宋以后的儒学已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 其中包含深刻的认识论思想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 论画时说 至于山石竹木 水波烟云 虽无常形 而有常理 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 上的何种认识论 A 理是宇宙万物本原 B 格物致知 C 致良知 D 知行合一 8 王阳明在一首 示诸生诗 中说 尔身各各自天真 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 业 漫从故纸费精神 这说明他主张 A 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 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 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 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9 陈寅恪认为宋朝 尚气节而羞势利 这是因为当时 A 理学逐渐盛行B 商品经济繁荣 C 儒学受到冲击 D 中央集权加强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某人的著述 狂悖乖谬 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 别立褒贬 这里的 某人 是指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1 以下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仁之事者 必务求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 将以为法乎天下 利人乎即为 不利人 乎即止 夫私者 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 而后其心乃见 若无私 则无心矣 万事有不平 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 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 身沉心不改 大 海无平期 我心无绝时 A 孔子 李贽 顾炎武 B 墨子 王阳明 王夫之 C 墨子 李贽 顾炎武 D 孔子 王阳明 王夫之 12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 魏源等有识之士痛定思痛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对 这一主张理解错误的是 A 夷之长技 主要是指战舰 火器 养兵练兵之法 B 这一主张与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论有相似之处 C 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面对西学东渐时的一种文化抉择 D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这一主张出现的根源 13 观察右图 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 新政 C 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 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 中体西用 14 近代某学者指出 天行者倡其化物之机 设为己然之境 物各争存 宜者自立 且 由是而立者强 强者昌 不立者弱 弱乃灭亡 下列属于该学者思想的是 A 欲自强 必先致富 B 中体西用 C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D 科学与人权并重 15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 中 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 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的 第二次反思 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16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 器物 转向学习 制度 的决定因素是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17 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 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 也箝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 革探索 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 既要因应时代 又要因循传统 既要因应世界潮流 又要顾及中国社会 下列史实完全突破了这一特征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8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 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吾宁 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这是 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 它最有可能出自于 A 海国图志 B 天演论 C 民报发刊词 D 敬告青年 19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 正确的是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孔子改制考 主张君主立宪制 敬告青年 倡导民主和科学 庶民的胜利 传播马克思主义 A B C D 2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A B C D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合计 60 分 要求 分析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人性之恶 其善者伪也 可学而能 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谓之伪 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 人群 争则乱 乱则穷 先王恶 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 使欲必不穷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 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 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礼义生而制法度 法者 治之端也 隆礼至 法则国有常 君者 国之隆也 父者 家之隆也 隆一而治 二而乱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天有其时 地 有其财 人有其治 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 荀子 材料二材料二 汉兴 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 作书美孙卿 即指荀子 西汉 刘向 叙录 荀卿全是申 韩 只一句 性恶 大本已失 南宋 朱熹 朱子语类 材料三材料三 荀子认为 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 礼的本意和功能是 对人之放任的约束 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 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 发挥 其社会整合的功能 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 但他明确指出了道 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 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另外 荀子还强调为 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 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 道德品性 高春花 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四材料四 一个成功的自由社会 在很大程度上将永远是一个与传统紧密相连并受传统制约 的社会 历经数代人的实验和尝试而达致的成就 包含着超过了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 丰富经验 英 冯 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 1 概括材料一中荀子主要观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4 分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 根据材料一 二和所学 知识 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 4 分 3 根据上述材料 简述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4 分 22 12 分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 孔子的中国 其实 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的形象 历经嬗变 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 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请回答 1 理解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分 2 儒家思想在汉代 宋代内容和地位方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6 分 3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命运如何 2 分 23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时间王韬的主要活动 1849 年受英国传教士邀请 入英人所办墨海书馆工作 1862 年 因上书太平天国一事被清廷发现并追缉 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 滞港期间 协助英华书院将十三经译为英文 兼任香港 华字日报 主笔 1867 年漫游法英等国 应邀前往牛津大学 爱丁堡大学作学术演讲 1874 年在香港集资创办 循环日报 评论时政 1879 年应日人邀请 前往日本考察四个月 写成 扶桑游记 1886 年主持上海格致书院 推行西式教学 1894 年孙中山拜见王韬 王韬为孙中山修改 上李傅相 李鸿章 书 材料二材料二 由本以治末 洋务之纲领也 欲明洋务必自此始 王韬 弛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材料三 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 营务之整顿 火器之精良 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 为足 见其强 工作之众盛 煤铁之充足 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 为足见其富 遂以为立国 之基在此 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 而非其富强之本也 英国之所恃者 在上下之情通 君 民之分亲 本固邦宁 虽久不变 王韬 纪英国政治 1 据材料一 说明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贡献 6 分 2 概括材料二观点并作简要评价 3 分 3 与材料二相比 材料三中王韬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材料一指出其原因 3 分 24 12 分 古代中西方思想存在着异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这种差异在 加大 但是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 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起步于 19 世纪中期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 下 曾经历过封建阶级 器物变革 的探索 又经历过资产阶级 制度变革 的探索 最 后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1 促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从 19 世纪中期 器物变革 转向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期 制 度变革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分 材料二材料二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 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凡属我们今 天用得着的东西 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2 20 世纪初 我国在引进和吸收 外国的进步文化 的过程中 取得的主要思想文化 成果有哪些 3 分 材料三材料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并不是人权与 自由的启蒙意识 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3 中国的觉醒与西方相比 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 最 初觉醒 为什么与西方不同 3 分 材料四材料四 民主是当代人类认同的普遍价值之一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 一方面有欧美和 俄日的现代化过程的丰富经历作为参考 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中国 人近代以来探索民主的道路 最突出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高考资源网 4 结合所学概括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能突出体现上述特点的中国近代思想变革有哪些 3 分 25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今恶西法者 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 不察其是非损益 而概屏之 如 诋铁舰 为费 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 是自塞也 略知西法者 又概取经典所言而附会之 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 如 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 而不讲制造枪炮 是自欺也 溺于西法者 以为中西无别 如谓 春秋 即是公法 孔教合于耶稣 是自扰也 综此三蔽 皆由不观其通 然则如之何 曰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 身心 西学应世事 不必尽索之于经文 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 劝学篇 材料二材料二 自同治 光绪以来 总署 使馆 同文馆 招商局 电线铁路之设 皆用来新 政 非祖宗之旧法也 皇上与诸臣 审时度势 图谋自强 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也 徒以 根本未变 大制未新 少袭皮毛 未易精髓 譬犹厦屋朽坏 岌岌将倾 而粉饰补漏 糊 裱丹青 求不覆压 岂可得哉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材料三 难者曰 中国之法 非不变也 中兴以后 讲求洋务 三十余年 创行新政 不 一而足 然屡见败衄 莫克拯救 非真能变也 即吾向者所谓 弥缝蚁穴 漂摇一 至 同归死亡 而于去陈用新 改弦更张之道 未始有合也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 变法 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 制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材料四材料四 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 制 实行共和 孙中山 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作者认为当时对待西法存在哪些偏见 作者认为应怎样对待西法 4 分 2 根据材料二 三 四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 梁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异同 6 分 3 他们的政治主张都未能真正实现 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2 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4 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选修 参考答案高二历史 选修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5 CBBDB 6 10 CBAAA 11 15 CDDCB 16 20 BDDBC 二 非选择题 解题技巧 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 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 21 1 主要观点 人性本恶 通过学习而从善 礼是维护社会秩序 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 隆礼贵义 礼法并用 君主集权 天自有规律 认识它并运用它 造福社会 回答出其中 2 点即可 2 分 主要背景 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2 分 2 不同境遇 西汉推崇 南宋冷落 2 分 主要原因 西汉吸取秦亡教训 巩固 大一统 社会的需要 荀子思想适合这一需要 南宋复兴孔孟之道的理学兴起和发展 其哲学出发点是人性本善 2 分 3 现代价值 1 在社会分化和转型时期 荀子约束人的放任行为 建立秩序的思想对整合并建立良好 的社会秩序具有借鉴意义 2 荀子强调道德在法律施行和官僚政治中的作用 这一思想有助于当代健全法制建设和 改善政府治理 意思接近 或其它言之成理 符合题意亦可 4 分 22 1 主要内容 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只回答仁和礼或 仁者爱人 和 克己复礼 只能得 2 分 只有正确理解方得 4 分 2 汉代 内容 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大一统 三纲五常 主张罢黜百 家 独尊儒术 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3 分 宋代 内容 儒学吸收佛教 道教思想 朱熹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存天理 灭人欲 地位 建立的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3 分 3 近代命运 新文化运动兴起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 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方位医疗道德责任精确化的数据处理
- 中学线上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AI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挑战探讨
- 医疗纠纷解决中的法律责任与策略
- 医疗健康产业链与京味文化的结合点分析
- 办公效率提升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与应用实践案例分享
- ktv合伙投资合同范例
- 医疗物资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管理探索
- 乡村振兴规划合同范例
- 区块链技术引领教育管理革新
- 峨眉山月歌-李白
-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2024年江苏武进经济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星巴克基本管理制度
- 高速公路收费员培训模板案例(个人经验总结分析)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 第10招 分数单位的拆分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 跨文化交际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齐鲁工业大学
- (完整版)中国书法英文版
- 开关设备检修工(技师)技能鉴定备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机械制造工艺学 王先逵课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