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伪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读后感_第1页
教材中伪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读后感_第2页
教材中伪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读后感_第3页
教材中伪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读后感_第4页
教材中伪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读后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教材中伪儿童文学教材中伪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材七小学语文教材七 人谈人谈 读后感读后感 张学青老师 蜗牛的奖杯 这样的教材 缺 失的是快乐和儿童的视角 孩童的世界里 自然有他 们的逻辑 规则 和成人世界是不一样的 小王子 那条蟒蛇里的大象 大人是看不懂的 得了将 就算 捧着到处走走又何妨呢 其实真正得了奖杯不思进取 的是大人 不是小孩 感受 儿童的世界 成人是不懂的 你不懂就无 法评说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 正是由于成人的 无知 孩子的想象力 创造力 被扼杀在萌芽之中 想想无知真的很可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和妈妈 反思自己 李吉林老师说 我是长大得儿童 朱自强老师 有一本图画书 自私的蜗牛 课 文的构思 为了教学的目的 张学青老师 儿童在阅读作品时 往往会把自己 当成主人公 与故事中的角色同悲喜 共欢乐 当他 们读到这一类故事的时候 照见的是自身的缺点和错 误 当他们感受着羞耻 教化的时候 被强化的是他 的自卑感 举例科普文章 云雀的心愿 感受 孩子们怎么会喜欢读这类文章呢 第 2 页 共 5 页 郭初阳老师 这里说 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 水 鸟儿是没有汗腺的 哪有汗水 感受 这样的科普文章会不会误导我们的孩子 徐冬梅老师 教材里充斥了太多的东西 伪儿童 文学 的东西 或者说不是太好的儿童文学作品 包 括那个 小松树和大松树 蘑菇该奖给谁 朱自强老师 蜗牛的奖杯 类似这样教训性 的故事在儿童文学领域早就被唾弃了 从 80 年代开 始就被批判了 感受 教材的改革之路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 曲折的 张学青老师 这些东西 和孩子的天性是背道而 驰的 学生很难得到童话的审美的熏陶和感染 选文 的非真实 非自然问题 郭初阳老师 1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6 课 东方 明珠 结尾是 上海广播电视塔 真是一颗美丽的 东方明珠 三年级上册 西湖 杭州素有人间 天堂的美称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14 课 东方之珠 结尾 香 港 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 东方之珠 朱自强老 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24 课 东方明珠 结尾 香港 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 东方之珠 第 3 页 共 5 页 朱自强老师 这样的课文学生越学得多 背得多 语文能力就越会倒退 语感就越会被腐蚀掉 这是辩 证法 学了还不如不学 感受 我们是在培养人吗 徐冬梅老师 我觉得教材编写者应该特别关注选 文背后蕴涵的价值观 郭初阳老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检阅 人家 国名和国庆时间都改了 我们还停留在旧时代 很可 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17 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情节怪诞离奇 违背基本的生活常识 这样的豆腐渣 课文 对经历过汶川地震的中国人民来说 是智力上 的侮辱 所以我常常说最可怕的地震不再汶川 而在 教科书里 感受 启示我在今后的教学里 追根求源 有质 疑精神 不要给孩子传递一些错误信息 李庆明老师 教材上说大兴安岭有望不尽的红松 实际上整个大兴安岭万里就一颗红松 感受 惊讶 当年课文背得滚瓜烂熟 到今天才 知道大兴安岭万里就一颗红松 有种被骗的感觉 朱自强老师 1 教材体 就是非自然的文章 所以也容易出很多问题 2 我是坚决主张小学语文教 材里 文学作品这一部分一定要选自然文章 支持正 第 4 页 共 5 页 版 反对 山寨 被删节的经典 郭初阳 有些教材里的文本 初以为是原汁原味 的 一对照原文之后会发现其实问题很可怕 举例人 教版四年级上册 麻雀 和 巨人花园 朱自强 举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丑小鸭 由七 千字变成五百字 孩子会失去对名著的敬畏 也失去 对语文的敬畏 对于幼儿 钓鱼相当于学习和共作 而捉蝴蝶和 蜻蜓那只是玩耍 可见 小猫钓鱼 是失去幼儿生活 根据的教训作品 周益民老师 苏教版的 小松树和大松树 长 高的愿望与意识其实是孩子的天性 课文就教训他不 要太得意了 朱自强老师 我们的教材不去鼓励孩子内心向上 的愿望 那种成长的愿望 这也就涉及儿童本位的话 题了 周益民老师 小猫钓鱼 教材参上说课文告 诉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 这是对儿童探 索精神的一种扼杀 张学青老师 到结尾部分 总要高潮一下 总结 一下这篇课文说明的道理 然后专门选这些句子考试 第 5 页 共 5 页 感受 做一件事 过分的注重功利性和目的性 结果会适得其反 周益民老师 1 六年级的孩子做作家研究 这个 孩子选择研究曹文轩 我问她 如果把曹文轩作品作 为教材怎么样 他说 教材中像 最大的麦穗 等文 章 最后一节都会揭示课文道理 而曹文轩的文章在 最后是不会给你一个具体的总结 他的意思就在文字 里面 2 我让他比较课内教材和曹文轩作品的区别 她说 有时候教材中原本非常感人的东西却不会让你 泪流满面 但是课外读物中偶然的发现 去深刻地感 受时 也许就泪流满面了 3 我继续问那个孩子 如 果把曹文轩的作品作为教材怎么样 她说在其他国家 其实已经有他的作品被选入教材了 至少在韩国是这 样 我们的教材看不到曹文轩的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