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1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试题.doc_第1页
高三地理“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1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试题.doc_第2页
高三地理“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1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试题.doc_第3页
高三地理“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1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试题.doc_第4页
高三地理“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1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训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宾市一中2014级“补胎式”一轮复习第11周训练试题地理考查依据: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定位1.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开封一模)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ABC D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34题。3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A大气圈 B岩石圈C水圈 D生物圈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C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6安徽六校模拟)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m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56题。5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6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A雨林生态农业B热带种植园农业C基塘农业 D河谷农业7(2016临沂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与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要素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差异性C整体性 D相似性读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及景观图,回答89题。8景观图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猴面包树。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据此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终年炎热,旱雨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9猴面包树在非洲主要分布在()ABCD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做石环。读图,完成1011题。10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地形起伏较大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有充足的水分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ABCD11下列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A撒哈拉沙漠 B云贵高原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亚马孙平原二、综合题(共56分)12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2010年和田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和下渗。(9分)(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6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9分)13(2015武汉调研)读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32分)(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20分)(2)为了综合开发本区域,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1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解析:1.A2.D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错误。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解析:3.A4.D第3题,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第4题,图中显示环节是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圈排放碳物质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D项正确。解析:5.C6.A第5题,由图示内容可知后面的各种现象都是由砍伐自然植被引起的,A、B、D三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第6题,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可以判定这里发展的是立体农业与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光照与地形。7解析:选C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8.A9.B第8题,猴面包树的树木高大、树干粗壮,说明其生长迅速,生长期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猴面包树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期内存在气候干旱的时段;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旱雨季分明。第9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的为。解析:10.B11.C第10题,从材料中“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可以判断石环地貌区的岩石颗粒大小不一;地形不是必要条件。冻融作用要有足够的水分和较大的气温波动。第11题,西西伯利亚平原能满足冻融需要的水分和气温条件。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和云贵高原,热量丰富,没有“冻”的条件。二、综合题(共56分)12 (24分)解析:第(1)题,和田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由于河流沿途引水灌溉、蒸发、下渗并且基本没有支流汇入,所以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第(2)题,和田河上游流经山区,径流流速快,流水侵蚀形成的籽玉被流水搬运到中游,由于地形落差减小,径流速度变缓,搬运能力下降,籽玉沉积。第(3)题,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示,耕地、工矿用地增加,林草用地减少,说明引水量增加,导致生态环境变差,进而会对河流径流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影响。答案:(1)冰雪融水引水灌溉蒸发(2)流水侵蚀中游(3)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13 (32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其主要植被为热带雨林。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从地下水水位、水土流失、气候、生态环境 、河流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主要从水力资源丰富程度和建坝条件进行分析。答案:(1)热带雨林。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遭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