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思想家_第1页
明清之际思想家_第2页
明清之际思想家_第3页
明清之际思想家_第4页
明清之际思想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4 4 课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 掌握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能力培养 结合当时时代特征 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 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塑 造健全的人格 培养健全的意志 增强经受挫折 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 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明清两朝 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 那时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 压下 不断缓慢地发展 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 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 首先 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 于是 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 反对封建 专制主义腐朽统治 乃至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 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 他们批判 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 1 背景 1 明朝后期 中国社会 空前尖锐 1 2 江南一带的 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2 3 道学家把 奉为 扶天纲 立地纪 的神圣 3 2 主张 1 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4 2 批判道学家 的虚假说教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5 3 评价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时期的要求 6 二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二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 主张 1 尖锐地揭露了 是天下之大害 7 2 黄宗羲提出 的民主思想 8 2 评价 抨击了 制度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以后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 9 用 三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三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 主张 顾炎武重视对 的了解 形成了 的思想 10 11 2 评价 顾炎武以他 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12 四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四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 主张 1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 的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13 2 2 在认识论方面 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 引起的 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 14 的 运动是绝对的 具有朴素的 思想 15 2 意义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6 知识拓展与探究知识拓展与探究 拓展一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拓展二 请你评价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 拓展三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这还是不是儒学的新发展 学习小结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1 人有男女之分 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反映了李赞怎样的思想 A 破除对孔子迷信的思想 B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 抨击封建道德观念 D 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2 李贽自称 异端 主要是针对 A 孔子的儒家思想 B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C 理学宣扬的道统观念 D 明朝专制统治者 3 工商皆民生之本 思想提出的根本原因是 A 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 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 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 是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4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善择佳偶 自由恋爱 赞扬寡妇再嫁 称赞武则天 是 3 杰出的女政治家 赞颂商鞍 吴起等改革家 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 映 了李贽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5 顾炎武提出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实质是 A 反对当时的专制主义政治 B 反对当时的唯心主义思想 C 主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D 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秩序 6 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 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 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7 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出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崭新思想命题的是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李贽 8 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 黄宗羲主张抨击君主专制 依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正确的评价 是 A 都是进步思想 B 前者反动 后者进步 C 都具有民主色彩 D 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9 最早提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进步思想的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10 下列主张属于顾炎武思想的是 A 提出 工 商皆民生之本 的思想主张 B 提出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主张 C 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 D 主张物质第一性 11 下列属于明清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的是 A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主张 人民为主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反对重农抑商 D 主张经世致用 12 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13 非选择题 材料一 他公开以 异端 自居 毕生反对礼教 抨击道学为己任 反对 咸 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提出天理 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4 材料二 成于康熙二年的 明夷待访录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 会经济 政治弊端 提出 有治法 而后有治人 的卓越见解 材料三 自二十七岁起 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 遍览巧代史乘 郡县志书 以及文 集 奏章之类 辑录其中有关农田 水利 矿产 交通等记录 兼以地理沿革的材社 开 始撰写 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 他认为 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所得而私有 应当耕者有其田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资料 分别是对哪些思想家的描述 2 简要概括他们的主要思想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皆曰以孔子为大圣 吾亦以为 大圣 儒先臆度而言之 父师沿袭而 诵之 小子朦聋而听之 万口一词 不可破也 千年一律 不自知也 至今日 虽有 目 无所用矣 余也 敢谓有目 亦以众耳 既以众而圣之 亦以众而事之 是故吾从众 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李贽 题孔子像于 芝佛院 材料二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 荼毒天下之肝脑 离 散天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曾不惨然 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 曰 此我产业之花 息也 然则 为天下之者 君而已矣 黄宗羲 明夷待访 录 原君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概述黄宗羲最主要的思想主张 其与李贽思想的共同点有哪些 3 根据上述材料并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在思想主张内容上最大的特点 是什么 高考链接高考链接 2011 浙江文综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寓封建 注 即分封 之意于郡县之中 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 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 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 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 5 有司之官 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 民乌得而不穷 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 顾亭林诗文集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中 其专在下 其专在上 各指什么 材料中顾炎武提出 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并予以简要评价 学习反思学习反思 第第 4 4 课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参考答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内在矛盾 市民工商业者 孔子 儒家经典 存天理 灭人欲 资本主 1 2 3 4 5 6 义萌芽 君主专制 天下为主 君为客 封建君主专制 社会实际情况 7 8 9 10 经世致用 崇实致用 物质 客观对象 辩证法 思维方法 11 12 13 14 15 16 知识拓展与探究知识拓展与探究 拓展一 拓展一 经济因素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统治者极力推行重 1 农抑商政策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阶级因素 工商业者阶层队伍的扩大 思想因 2 3 素 宋明理学日益僵化 三纲五常 扼杀人的天性 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政治 4 因素 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拓展二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 承 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还只是着眼于对 黑暗现实的揭露 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 依然属于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 拓展三 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 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 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 主主张 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 一个阶段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 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 他们并不全否儒家思想 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 与时 俱进 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因此 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 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时期 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1 5 BCCBA6 10 CAACC 11 12 AD 13 1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2 李贽 自称 异端 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强调人正 当的私欲和个性的发展 抨击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主张男女平等 黄宗羲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提出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 农工商皆本 顾炎武 倡导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王夫之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变化的 运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