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病人突发紧急情况处理.ppt_第1页
输液病人突发紧急情况处理.ppt_第2页
输液病人突发紧急情况处理.ppt_第3页
输液病人突发紧急情况处理.ppt_第4页
输液病人突发紧急情况处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液病人突发紧急情况处理 临海市二医院沈宇虹 输液病人突发紧急情况 输液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晕针晕血猝死病情加重 输液不良反应 系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习称 输液反应 有时临床上也称之为 热原反应 但严格地说 热原反应 只是输液不良反应的一个部分 临床上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 急性肺水肿 静脉炎和空气栓塞 输液反应 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液体外渗 输液反应有危险 谨慎处理莫慌乱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 其本身并无致死性 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 一旦发生 判断要准确 处置要果断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 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 混入了致热源 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 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 未能履行 三查七对 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 或来作到 一人一管 一液一管 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 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 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 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 冬天供暖不足 夏天制冷过度 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 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 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是输液速度过快 凉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而致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是液体论配伍过杂 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 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 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 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 病毒唑 双黄连或穿琥宁 地塞米松等 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 6种之多 实属不当 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应的发生 防范 针对上述原因 对其防范应当不难 但在某市 以往每年都有因输液反应致死事件发生 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医生护士都很被动 为此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也不少 还必须强调 把好药品质量关 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 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 把好液体配制关 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 三查七对 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 对着窗口看一看 看有无杂质及混浊 把住瓶盖转一转 看瓶盖是否松动 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 坚持 一人一管 一液一管 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 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 适当升温最好 输液速度要慢 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 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 如要用 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 不可凭经验或想当然 诊断1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主要表现为发热 发冷和寒战 轻者体温在38 左右 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 严重者出现寒战 高热可达41 并伴有头痛 恶心 呕吐及脉数等症状 原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 消毒保存不良 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或输液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 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 与 速发型过敏反应 不同 虽然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 胸闷 恶心等前驱表现 但前者发冷寒战更突出 约10 15分钟后面色潮红 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 超高热 临床发展以分钟计 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 而后者的本质是速发型过敏性休克 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 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 恶心呕吐 冷汗淋漓 瘫倒下去 呼吸浅促 脉博细速 频死感 昏厥 心跳呼吸骤停 是一种骤然哀竭 其临床过程以秒计 与前者相比要急骤得多 无寒战高热过程 2急性肺水肿 由于循环血量增加 心脏负荷加重引起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 胸闷 咳嗽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 肺部布满湿啰音 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 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3静脉炎 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出现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 局部组织发红 肿胀 灼热 疼痛 有时伴有发热 畏寒等全身症状 常见的原因 长期输入高浓度 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 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4空气栓塞 是由于进入静脉的空气形成气栓 随着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 然后进入右心室 如空气量少 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 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 损害较小 如空气最大 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 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 气体交换发生障碍 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原因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输液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气 加压输液或输血时无人守护 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处理 发热反应 处理方法 不要拨掉静脉针头 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 以备抢救用药 一旦拨掉静脉通道 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 会错过抢救时机 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 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 可暂不加药 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五联用药 吸氧 静注地塞米松10 15mg 小儿0 5 1mg kg 次 或氢化可的松100mg 小儿5 10mg kg 次 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 40mg 小儿0 5 1mg kg 次 口服布洛芬悬液 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 25mg 小儿0 1 0 5mg kg 次 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急性肺水肿 处理方法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 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 使病人呈端坐位 双腿下垂 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 高流量氧气吸入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平喘 强心 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给予心理安慰 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方法 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 以阻断静脉回流 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 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症状缓解后 逐渐解除止血带 三 静脉炎 处理方法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 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以保护静脉 停止在出现炎症的静脉输液 并将该肢体抬高 制动 局部用50 硫酸镁溶液湿敷 2次 d 每次20min 超短波局部理疗 1次 d 每次15 20min 中药治疗 如意黄金散加醋调成糊状 局部外敷 2次 d 如合并感染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 空气栓塞 处理方法 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 将各部位衔接紧密 防止滑脱 输液前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 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守护 一旦空气进入血管内 应立即让病人采取左侧卧位并使头低足高 以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 避开肺动脉入口 随着心脏舒缩 将空气与血液混成泡沫 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逐渐被吸收 高流量氧气吸入 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 纠正缺氧状态 严重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如发生变化 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有条件者 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至于输液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则应慎重 原因是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过敏反应 用肾上腺素违背了输液反应的病理机制 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类药物 有快速升压效应 用于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正确的 另外 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会使原有高血压的病人病情恶化 当然 在一时不能判断出是输液反应还是速发型过敏反应时 小心使用也未尝不可 在输液反应又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也是对的 药物不良反应 副反应毒性反应后效反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变态反应 是一类免疫反应 也称过敏反应 常为非肽类药物进入体内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体后 经过10天左右致敏过程而发生 一般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临床表现因人因药各异 其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 可以出现从 型到 型的变态反应 从轻微的皮疹 发热至造血系统抑制 从肝功能损害至过敏性休克等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立即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 就地抢救 并迅速报告医生 立即平卧 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 每隔30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 5mg 直至脱离危险期 注意保暖 给与氧气吸入 呼吸抑制时给予人工呼吸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给予气管插管 必要时气管切开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补充血容量 必要时两路静脉通路 遵医嘱晶体液 升压药维持血压 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 给予呼吸兴奋剂 此外还可给予抗组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发生心脏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抢救措施 观察与记录 告知家属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 病人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规定6小时内及时 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立即停止原输液 更换输液器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必要时保留换下的液体和输液器 一般反应 非紧急情况 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必要解释 护送患者到急诊进一步处理 严重反应 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