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醛和酮 糖类【教材分析】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是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糖类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相关,而结构与醛、酮相关,故放在本节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加深对羰基的认识。第一课时【学前预习】1.简单醛、酮的命名原则?2.甲醛、苯甲醛、丙酮的物理性质?3.分析羰基的加成原理,试写出乙醛、丙酮与氢氰酸、氨及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4.以乙醛和丙酮为例,写出其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以此说明二者的区别。【课后练习】 1有机物A和B分子中都有2个碳原子,室温时A为气体,B为液体,A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含氧化合物C。加氢还原C则生成B,则三种物质是 ( )AA是CH2CH2B是CH2CHO C是CH3CH2OHBA是CH3CHOB是CH2CH2C是CH3CH2OHCA是CHCHB是CH3CH2OHC是CH3CHODA是CH3CH2OH B是CH3CH3C是CHCH2饱和一元醛分子里含碳的质量是氧的质量的3倍,此醛可能是 ( )ACH3CH2CHO B.CH3(CH2)3CHOCCH3CH2CH2CHO D.HCHO3在烧瓶中盛有10g11.6%的某醛溶液,加足量的银氨溶液充分混合后,放在水浴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倒去烧瓶中的液体,仔细洗净烘干后,烧瓶质量增加了4.32g,该醛是( )ACH3CH2CHO BHCHO CCH3OH DC3H7CHO4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氧化成羧酸,又可以还原成醇,该酸和该醇反应可生成分子式为C4H8O2的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将该有机物和分子式为C4H8O2的酯组成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怎样调整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完全燃烧时得到二氧化碳的量必定相等;D该有机物是乙酸的同系物。5能把氢硫酸、苯酚溶液、乙酸溶液、苯和乙烯五种液体区别开的一种试剂为( )ANa2CO3溶液 B溴水C新制氢氧化铜D福尔马林6乙醛蒸气与乙炔蒸气的混合气aL,当其完全燃烧时,消耗相同状况下氧气的体积是 A2aB2.5aC3a D无法计算7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16%B37%C48%D无法计算8化合物 是一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几种官能团( )A5种 B4种 C3种 D2种9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甲、还原产物乙都能跟钠反应放氢气,甲、乙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丙,丙能发生银镜反应,这种有机物是( ) A甲酸 B甲醛 C甲醇 D甲酸甲酯10. CH3CH(CH3)CH2OH是某有机物的加氢还原产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 )A乙醛同系物 B丙醛的同分异构体 CCH2=C(CH3)CH2OH DCH3CH2COCH311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实验。操作过程为:取2mL 1 mol/L CuSO4溶液,加入4 mL 0.5 mol/L NaOH溶液,再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乙醛溶液0.5 mL。振荡后加热煮沸,浊液变黑色。这是因为 ( ) ACuSO4量不足 B乙醛溶液浓度过大 C碱液浓度过低,碱量不够 D振荡不充分,煮沸时间不够【课后提高】1某有机物A的实验式为CxHyNzO2。若将8.96gA完全燃烧,得到CO217.6g和H2O 4.32g,并测得A中含N12.5,则A的分子式为 ( )AC3H6NO2 BC4H6NO2 CC10H12N2O4 DC8H12N2O42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它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C它可使溴水褪色 D它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的结构简式是C10H20O3下列物质中,不能把醛类物质氧化的是 A银氨溶液 B金属钠 C氧气 D新制氢氧化铜4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8O,它能氧化成B也能与浓H2SO4共热生成C。根据条件写结构简式: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使溴水褪色;A_ B_ C_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使溴水褪色A_ B_ C_5有机物分子中,凡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碳原子,与-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称为-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氢原子的醛(或酮)能与另一分子醛(或酮)发生加成反应。其实质是一个-氢原子加在另一个醛(或酮)的羰基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在羰基的碳原子上生成羟醛。例如:羟醛不稳定,受热时即可脱水生成烯醛。请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一化合物A,是由B、C两物质通过上述类型的反应生成的,试根据A的结构简式写出B、C的结构简式:(2)利用有关物质可合成肉桂醛( )和丁醇。请在下列合成线路的方框中填上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总结提高】通过对本课时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第二课时【学前预习】1出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并以此明确糖的结构特点及所含的官能团。2出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方程式;二者在还原性上的差别。3粉和纤维素在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二者在性质上的不同,纤维素比淀粉难 ,但可以表现出醇的性质如 。【课时练习】1下列物质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 )A5molO2 B标况下22.4L水 C6.021023个H2 D120g葡萄糖2下列对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葡萄糖分子中具有醛基,所以是醛类化合物葡萄糖分子中具有羟基,所以是醇类化合物葡萄糖是多羟基醛结构,属于糖类化合物A B C D3葡萄糖属于单糖的原因是 (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不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C分子中醛基较少 D结构最简单4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发现有红色的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 )A醋酸 B酒精 C食盐 D葡萄糖5用一种试剂鉴别蔗糖、乙酸、蚁酸、葡萄糖,这种试剂是 ( )A银氨溶液B新制的Cu(OH)2 C溴水DKMnO4溶液6下列事实中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碘片、氯化铵晶体受热时,都会逐渐消失BSO2、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苯、已烯都能使溴水褪色D福尔马林、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共热都会产生红色沉淀7将m甲醛蒸气溶于12m乙酸后,再加入1g葡萄糖,所得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0% 44% 55% 无法确定8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 BC20H42和CH4 CC4H6和C2H2 D蔗糖和麦芽糖9具有下列分子组成的有机物中,不可能起银镜反应的是 ( )AC6H12O6 BC12H22O11 CC2H4O DC6H6O10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是 ( )A乙醛 B葡萄糖 C麦芽糖 D蔗糖【课后提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B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均可称为碳水化合物C由于糖类的分子式可以用通式Cn(H2O)m来表示,所以在它们的分子中 H和O的原子个数比一定等于21D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是由6个C原子和6个H2O分子组成2下列物质不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木糖醇做甜B苯甲酸及其钠盐做防腐剂 C食盐加碘 D甲醇做酒类添加剂3说法中正确的是 ( )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糖类组成一定符合通式m(2)n 符合通式m(2)n的一定是糖类物质 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4下列物质的溶液和其水解后生成物的溶液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麦芽糖 葡萄糖 蔗糖 甲酸甲酯 5下列物质中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葡萄糖 纤维素 乙醇 蔗糖6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纤维素是由很多单糖单元构成的,每一个单糖单元有3个醇羟基 纤维素是不显示还原性的物质 纤维素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后产物是麦芽糖7蔗糖的分子式是_,麦芽糖的分子式是_,它们互为_,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8葡萄糖为_色_体,其溶液加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说明其分子中含有_基,具有_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9将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在第一支试管中加银氨溶液,加热,无变化,原因是_,第二支试管中,加几滴稀硫酸,再加热,加碱中和酸后也加入银氨溶液,现象是_,原因是_,硫酸的作用是_加几滴稀硫酸,再加热后为何要加碱中和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 10.为测定某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进行下列各步实验,根据实验事实逐一分析推断,将结论填入下表;实 验 内 容 结 论1 将此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2 将该有机物1mol在一定条件下与5mol乙酸反应生成1mol五乙酸酯3 该有机物1mol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2mol银4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烷 相对分子质量的6倍,能被H2还原为直链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结构简式:【总结提高】通过对本课时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第四节 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教材分析】本节讨论了三类与羧基有关的物质:羧酸、羧酸衍生物(酯)和取代羧酸(氨基酸)。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预测和演绎,分析羧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并和以前的羰基和羟基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羧基与羰基、羟基的性质既有一致的地方,又由于官能团间的相互影响而有特殊之处”。因此,本节既是新知识的形成,又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应用和提高。教材中增加了对取代羧酸的讨论,这是以往教材中很少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人类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化学工作者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课时【学案导学】1简单羧酸的命名原则?2羧酸分子间可以形成 ,由于机会多于相应的醇。故羧酸的沸点 相应的醇。简述甲酸、苯甲酸、乙二酸的物理性质。3羧酸的化学性质:(1)羧基显酸性,故羧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以和 、 、 反应。特殊点是:羧酸和氨气反应的产物加热可生成一类新的 。(2)和醇发生 反应,通常羧酸断 键。(3)两个羧酸之间可脱水生成 。(4)由于羧基对-H的影响,可以发生 反应。(5)羧基中的羰基难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用强还原剂 可将其还原为 。4羧酸衍生物酯的性质。主要是 和醇解。水解可借助于酯化反应来说明;醇解可借助于无机反应中的复分解反应来说明。试写出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的相应的方程式。【课时测控14】1分子里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甲烷、乙烯、乙炔 B乙烯、苯、乙炔C乙醇、乙醛、乙酸 D乙烯、苯、甲苯2能鉴别己烯、己烷、乙醇、乙酸和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ANa、FeCl3溶液、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紫色石蕊试液CNa、紫色石蕊试液、溴水 D溴水、氢氧化铜粉末3燃烧等物质的量的有机物A和乙醇用去等量的氧气,此时乙醇反应后生成的水量是A的1.5倍,A反应后生成的CO2是乙醇的1.5倍,A是( )ACH3CHO BC2H5COOH CCH2=CHOOCH3入H218O,过一段时间后18O在有机中( ) A只存在于酸分子中 B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C只存在于乙醇、乙酸乙酯分子中 D只存在于乙酸、乙酸乙酯分子中5相同质量的各种醇完全酯化,需要乙酸的量最多的是 ( ) A甲醇 B乙醇 C乙二醇 D丙三醇6甲酸、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碳酸、苯酚、甲酸、乙酸; B甲酸、乙酸、碳酸、苯酚;C甲酸、碳酸、苯酚、乙酸; D苯酚、碳酸、乙酸、甲酸。70.5mol羟酸和0.5mol醇发生酯化反应得44g酯,设完全反应,则该羧酸和醇可能是 A甲酸、甲醇 B甲酸、乙醇 C甲酸、丙醇 D乙酸、乙醇8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酯的是 ( ) 9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两种物质是( ) A苯和苯酚 B乙酸乙酯和水 C硝基苯和水 D乙酸乙酯和乙醚10完全燃烧以等物质的量混合的下列各组有机物所耗的O2及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都为 111的是 ( ) ACH2=CH2和C2H5OH BHCHO和CH3COOHCCH3COOH和HCOOCH3 DCH3COOH和HCOOH【课后提高】1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A苯中的甲苯(溴水) B乙醇中的水(新制的CaO)C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Na2CO3溶液)2由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气化为气体,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只要混合气体体积一定,那么无论混合物以何种比例混合,它在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体积也是一定的。符合这种情况的可能是 A乙醇(C2H5OH)和乙酸(C2H4O2) B乙醛(C2H4O)和甲醇(CH4O)C丙醛(C3H6O)和甘油(C3H8O3) D丙酮(C3H6O)和丙二醇(C3H8O2)3饱和一元醇15g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25g氢气,此醇的结构简式可能是_和_。用含同位素18O的甲醇与浓硫酸和冰醋酸混合加热,其化学方程式为_,生成有机物的名称叫_,在反应中甲醇提供_,醋酸提供_,结合生成水。4现有下列8种有机物:(A)甲苯 (B)苯乙烯 (C)苯酚 (D)溴乙烷 (E)乙醇 (F)甲醛 (G)乙酸 (H)甲酸钠(1)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_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_ (3)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_ (4)常温下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有_ (5)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有_ (6)能与FeCl3溶液反应,并使溶液呈紫色的有_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 (8)能发生氧化反应转变成另一种有机物的有_ 5根据图中所示,推断化学反应中生成的各有机物结构简式:A_ B_ C_ D_ E_ 【总结提高】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第二课时【学案导学】1氨基酸是氨基取代了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形成的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 。简述-氨基酸的鉴别。2氨基酸的两性:写出氨基酸两性离子在酸碱性不同时的解离关系式。当调节溶液的pH为某一特定值时,可以使溶液中阴、阳离子的 相等, 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 。达到此点时,氨基酸在水中的 最小。可以根据此来 。3氨基酸形成二肽的断键原理:羧基断 键,氨基断 键。以甘氨酸和丙氨酸为例,写出形成二肽的方程式。4酶是一类 ,是一种高效 。酶催化的主要特点是(1)需要 ;(2)具有高度的 ;(3) 。【课时测控1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氨基酸C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 CuSO4溶液,其过程均是不可逆的D蛋白质既与盐酸反应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 A打针时用酒精消毒 B用福尔马林泡制标本C用Cu(OH)2悬浊液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D蛋白质溶于水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种氨基酸,具有两性特点 B酶是一种蛋白质C酶是生物体内代谢的催化剂 D酶催化反应切忌高温条件下进行4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浓硝酸B灼烧 C滴加酒精 D滴加NaCl溶液5在下列反应中生成或断裂的不是CN键的是( ) A浓H2SO4和浓HNO3混合液和苯作用(温度为60)B由棉花制得纤维素硝酸酯C蛋白质水解生成多种氨基酸D苯酚与浓H2SO4和浓HNO3混合溶液作用6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所需下列试剂中的( )NaOH溶液 银氨溶液 新制Cu(OH)2溶液碘水 BaCl2溶液A B CD7若1 mol有机物A在稀酸作用下水解生成2 mol B,下列物质中符合题意的物质可能是 ( )蔗糖 麦芽糖 葡萄糖 淀粉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B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氨基酸D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9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B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C浓硝酸溅在皮肤上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D蛋白质溶液中的蛋白质能透过半透膜【课后提高】1当含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中水解时,不可能生成的氨基酸是( ) 2某共价化合物含碳、氢、氮三种元素,分子内有4个氮原子,且4个氮原子排列成内空的四面体(如白磷结构),每两个氮原子间都有一个碳原子已知分子内无CC键和CC键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C6H8N4BC6H12N4CC6H10N4 DC4H8N43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其式量约为151000已知该分子中铜的质分数0.34,则平均每个铜蓝蛋白质分子中的铜原子数为 ( )A8B6C4D2 4血红蛋白质分子中含有0.34的铁元素,若它的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铁原子,则这种血红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5某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7O2N,若它能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且分子结构含有甲基,则它的结构简式为_若它是一种不溶于水的中性物质,分子结构中既有甲基又有丙基,则它的结构简式为_6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与一另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间脱去水的物质叫二肽(1)试写出氨基乙酸和丙氨酸形式二肽的结构简式_(2)已知赖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两个氮原子,含氮质量分数为19.18,其化学式为_若又知其一个氨基在碳原子上,另一个在直链分子末端碳原子上,分子中无烃基支链,它的结构简式是_7棉花纤维素式量为174960,每个分子中含有_个葡萄糖单元当纤维素与浓H2SO4浓HNO3的混合物反应后产物中含氮812,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发生硝化反应的羟基数是_个8化学式为C7H7NO2的有机物A、B、C、D、E、F分子中均含有苯环(1)A、B、C三种有机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则A、B、C的结构简式为:A_ B、_ C、_ (2)D、E、F既不溶于强酸又不溶于强碱,则D、E、F的结构简式为:D_ E_ F_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测试(A)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 )A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 B苯酚和苯 C乙二醇和丙三醇 D硬脂酸和软脂酸2下面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氕、氘、氚 B乙醚和正丁醇 C甲苯和二甲苯 D金刚石和石墨3下列各组物质中,只需用溴水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甲烷、乙烯、乙炔 B苯、己烯、甲苯C乙醇、苯酚溶液、汽油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4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一组物质是( )AC6H12(烯)、C6H5CH3、CH3CHO BC6H14、C6H6、C5H10Br2C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 DC2H6、C2H4、C2H25可用来证明甲酸是弱酸的实验是( ) A与Na2CO3反应放出CO2 B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C滴入石蕊试液,石蕊变红D用pH试纸检验1mol/L的HCOONa溶液,pH值大于76下列各组物质均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是 ( ) 酒精和水 溴乙烷和水 乙酸和乙酸乙酯 甘油和水 溴苯和溴 硝基苯和稀H2SO4 植物油和食盐水 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 A B C D7下列物质中,跟溴水、酸性KMnO4溶液、Cu(OH)2、碳酸氢钠都发生反应的是( ) A乙烯 B苯酚 C丙烯酸 D裂化汽油8丁香油酚是一种液体,它的结构简式是: 推断它不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与NaHCO3反应放出CO2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9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1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3 B该有机物是烯烃或醛C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 D无法确定是否含氧10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中,经氧化可生成醛的有( ) A4种 B3种 C2种 D5种二、填空题1由乙炔、苯和乙醛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_。2四种同类有机物A、B、C、D,它们的分子式均为C4H10。已知A可氧化为E,B可氧比成F,C除可燃烧之外不被氧化,A和C分别脱水后得到同一种不饱和烃,E和F都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_、B_、C_、D_、E_、F_。3由C、H、O 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的分子内氢原子个数是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和。该有机物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都有能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1mol该物质可跟2mol氢完全反应,该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试问:(1)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2)写出1mol此有机物和2mol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该有机物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有甲乙两种有机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C3H7O2N,乙的化学式为C3H6O2;甲物质可以与NaOH溶液或盐酸反应,乙物质在NaOH溶液或浓硫酸中起化学反应;甲物质有缩聚反应,乙物质有银镜反应;甲乙两物质分子中都有甲基,则甲物质的结构简式_,名称为_,乙物质在盐酸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 该反应属于_反应5.有机物A、B、C、D、E分别由以下基团中每两个基因组成:已知A是一个羧酸,它可以跟B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C,D是C的同分异构体,E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生成B,则各有机构分别是(均写结构简式):A_、B_、C_、D_、E_5已知:丙烯与水进行加成反应,其可能的产物有两种;下图中E为开链的酯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2O2。(1)请依据上述件和图中转化关系,在方框中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2)D和92的浓H2SO4、NaBr的混合物微热生成有机物F,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6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不多于3的某羧酸A和酯B 以等物质的量相混合,当充分燃烧时,所需氧气物质的量是A、B物质的量之和的2倍。若原混合物1mol,则其成分物质的可能组合和物质的量分别为:(1)_,(2)_,(3)_。7已知:苯的同系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被氧化成苯甲酸,即式。又知羧酸在加热和P2O5作用下发生脱水反应,即式。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简式为:酚酞的生产过程主要是:(2)邻苯二甲酸加热到200脱水,得到邻苯二甲酸酐。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3)邻苯二甲酸酐在ZnCl2存在下,与苯酚缩合成酚酞。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8某含氮有机物的组成是:C:32、O:42.66、H:6.67,能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取7.5g该含氮有机物与4g氢氧化钠才能完全反应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并写出其结构简式。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测试(B)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到2个答案)1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有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 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1-丙醇2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醇都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B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C甲醛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D分子式为C4H10O能氧化成醛的醇只有两种3若某有机物的结构如下。下列关有断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O Cl H O O |HCCCO CC H H OH(1)酯的水解时断键 (2)醛基被还原时断键 (3)与乙醇酯化时断键 (4)与Na2CO3溶液反应时断键 (5)银镜反应时断键 (6)与NaOH水溶液反应时、断键A(1)(2)(3) B(1)(2)(4)(5) C(2)(3) D(4)(5)(6)4下列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完全相同 D结构相同5将质量相同的下列羧酸完全酯化时,需用乙醇质量最多的是( )A蚁酸 B乙酸 C丙酸 D草酸6某化合物具有如下化学性质:能与Na反应放出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能溶解Cu(OH)2 能与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2CHCOOH BCH2CHCHO CCH2CHCH2OH DCH2CHCOOCH37某有机物可能含有(a)甲酸(b)乙酸(c)甲醇(d)甲酸甲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别时有下列现象:发生银镜反应,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c、d都有 B只有a、d C一定有d,可能有c D有c和d8下列哪种试剂可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和甲酸四种无色溶液( )A银氨溶液BFeCl3溶液 C新制Cu(OH)2悬浊液D浓溴水9下列物质中不是苯甲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A对-甲基苯酚B苯甲醚 C邻-甲基苯酚D苯甲醛10邻羟基苯甲酸,俗名水杨酸,其化学式为C7H6O3,当与物质A的溶液反应生成化学式为C7H5O3Na的盐,A可以是下列中的( )ANaCl BNa2SO4 CNaOH DNaHCO31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1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氨基乙酸 B碳酸氢钾 C硫酸氢钾 D苯酚钠13把蔗糖、淀粉、蛋白质、油脂在烯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只得到一种产物的是( )A和 B C和 D14某酯的分子式是Cn+3H2n+4O2,它是分子式为CnH2n-2O2的A与有机物B反应生成物,B的分子式是( )AC3H6O BC3H6O2 CC3H8O DC2H6O二、填空题15从中草药茵陈蒿中可提取出一种利胆有效成分对羟基苯乙酮,其结构简式为:这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的药物。 推测该药物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能跟氢氧化钾反应 B能跟浓溴水反应 C能跟碳酸氢钠反应 D在催化剂存在时能被还原成含醇羟基的物质 16将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没有变化,原因是蔗糖分子中_,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再水浴加热,加NaOH中和酸后,也加入银氨溶液,现象_,原因是_,稀硫酸的作用是_ 17写出六种化学性质不同,且在同类物质中分子量最小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这些物质燃烧,这些物质是_、_、_、_、_、_。18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4-2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 C2H50H 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沸点/347785118771 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是 ;若用同位素180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0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 ;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较纯净的乙酸乙酯。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测试(C)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醇是( )A乙醇 B乙二醇 C丁醇 D甲醇2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D脱水反应3区别乙醛、苯和溴苯,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高锰酸钾溶液后振荡 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C加蒸馏水后振荡 D加硝酸银溶液后振荡4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A苯和水 B甘油和乙醇 C乙酸乙酯和水 D正已烷和水5为区别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溶液,在许可加热的情况下,只需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B氯化铁溶液 C酸钠溶液 D浓硫酸6有机物A和B分子中都有2个碳原子,室温时A为气体,B为液体,A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含氧化合物C。加氢还原C则生成B,则三种物质是()AA是C2H4 B是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巴川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岗位(基层就业服务协管)招聘4人(第三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纺织品质量改进方案
- 种植蔬菜的园艺技巧探讨
- 商业地产市场调研规划
- 2025云南昭通昭阳区信访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聘用制教师招聘(39人)笔试含答案
- 考研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 打造个性化的目标客户群体
- 2025通辽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康体医学运动损伤急救处理演练答案及解析
- GB/T 22246-2025保健食品中泛酸的测定
-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上报流程
- 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理
- 治未病科管理制度
- 新手矿工安全培训课件(自制)
-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三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8年级奥数真题及参考答案
- 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培训
- 2024年仓库代存代管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