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4页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作者:张丽芳 李春林 王相宏摘要阐述了核桃举肢蛾的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特性,介绍了其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核桃举肢蛾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核桃举肢蛾;发生;防治对策 核桃举肢蛾属膜翅目举肢蛾科,为害核桃果实,是核桃减产绝收的主要害虫之一。现将核桃举肢蛾的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为进一步推动核桃举肢蛾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1 分布与危害 该虫在我国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山东、甘肃、北京等 8 个省市1,2,发生较普遍,但以陕西商洛地区、北京山区、山西省太行山区危害最为严重。据2 / 7报道,1985 年,陕西商洛地区因该虫危害,核桃减产约 4 000t3。1987 年,山西省盂县、左权、黎城等 9 个县市调查,核桃虫果率达%,严重者达 90%以上4。近年来,核桃举肢蛾在部分核桃产区发生仍十分严重,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每年虫果率都在 50%以上,严重影响核桃产量。 2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核桃举肢蛾在我国核桃产区 1 年发生 12 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内结茧越冬。其中,在河北、甘肃、山西黎城、平顺等地 1 年发生 1 代,在四川 1 年发生 2 代,在陕西、北京、河南安阳、山西吕梁地区 1 年发生 12 代1,5-9,但在河南也有记载为 1 年 2 代2。在四川巴中,越冬幼虫 4月中旬开始在茧内化蛹,5 月中下旬至 6 月初为盛期,末期为6 月上旬,蛹期 1015d,越冬代成虫最早出现在 5 月中旬,末期为 6 月下旬。5 月下旬开始产卵,卵期 510d,5 月下旬第1 代幼虫孵化,幼虫在果内危害 3040d,6 月下旬脱果结茧化蛹,7 月中旬羽化出第 1 代成虫,8 月上旬孵化出第 2 代越冬代幼虫,9 月中下旬越冬代幼虫老熟后钻出果皮入土结茧越冬5。在陕西商洛地区,5 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 月3 / 7下旬始见成虫,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为成虫盛期,7 月中旬幼虫开始脱果,7 月 20 日以前脱果的幼虫大部分直接入土结茧越冬,不再发生第 2 代,7 月下旬开始出现第 1 代成虫,8 月上旬羽化较多,第 2 代卵和幼虫发生数量很少,为害很轻,其中只有 14%的幼虫能够完成发育3。在河北平山县,越冬幼虫 6 月上旬开始化蛹,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为羽化期,6 月下旬至 8 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期,8 月中下旬后,幼虫脱果入土结茧越冬7。 生物学习性 成虫早晨、中午均少见。一般多栖息于草丛、石块或核桃叶背面,后足上举,似划船状。成虫交尾产卵均在1720 时,盛期为 18 时至 19 时 30 分。成虫将卵产于两果相接处,果柄基部洼陷处和果实端部残存柱头处,产于果实表面的极少,每雌产卵 3040 粒。成虫略具趋光性。卵散产,一般 1 果 12 粒,少数可达 45 粒。卵期 58d,一般为 7d。幼虫孵化后,在果面爬行再蛀入果实,第 1 代幼虫所致果实被害状与越冬代显著不同;第 1 代幼虫蛀食内外果皮及子叶,可引起 30%80%落果,被害果毫无食用价值;第 2 代幼虫只蛀食中果皮,使果实外表变黑并向内洼陷形成核桃黑,被害果出仁减少 30%左右,含油量减少 35%左右。第 1 代老熟幼虫自4 / 7落果中咬孔外出,越冬代幼虫则自黑果中咬孔坠落地面。蛹初为黄褐色,羽化时蛹体及翅变为黑色,复眼呈暗黑色。 3 发生规律 海拔 海拔 200m 以下的低山丘陵区,无此虫害;200350m 发生较轻;350450m 为害较重;451800m 为害最重7。 坡向 阳坡湿度小,温差大,不利于该虫越冬,可减少越冬虫口基数;阴坡适宜该虫生长发育,虫口密度大,为害程度重,阳坡羽化期较阴坡提前 23d。 气温及降水 宋继学研究认为,历年气温差异不大,对发生轻重无明显影响,而降水多少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其中 46 月降水量与当年发生程度密切相关,56 月降水量尤为重要,46 月降水量在之间,发生十分严重,降水量在之间中等发生,降5 / 7水量在之间,发生偏轻。降水量主要影响土壤湿度,土壤湿度大小对幼虫化蛹及成虫羽化有直接影响,除对发生程度有影响外,降雨对成虫羽化和幼虫出果时间影响明显,成虫羽化和幼虫出果均在降水后猛烈增加。 小地形 深山区山沟害虫重于低洼阳坡,更重于平原地,川边、河谷受害最轻。 4 防治措施 地面深翻 秋末冬初(1011 月)或春季(35 月)深翻树冠下地面,深度过 15cm 以上,范围略超出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也可结合冬春施肥进行深翻,使越冬幼虫大部分不能正常羽化而死亡。药剂处理 6 / 7成土羽化出土期可用 50%辛硫磷 300 倍液、%除虫精75kg/hm2 地面处理,毒杀成虫。当核桃举肢蛾化蛹率 25%、羽化率 15%时开始进行树冠喷药,采用 20%速灭杀丁 1 000倍液,或 20%除虫脲 5 000 倍液,隔 7d 喷 1 次,连喷 2 次,好果率达 90%以上10。 摘除虫果 6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在幼虫脱果前,及时拾净地面落果,摘除树上变黑虫果,集中深埋。 物理防治 核桃兴肢蛾对短波光趋性较强,可用黑光灯对核桃举肢蛾成虫进行引诱。日诱蛾量最多可达 311 头。 利用天敌 据宋继学观察,有一种姬蜂寄生于幼虫休内,越冬幼虫被寄生率为 3%6%。 5 小结 7 / 7性息素监测防治作为害虫一种新的监测防治方法,有着功能独特、使用简单准确、环保的特点,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