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诗三首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 复习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 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 掌握诗歌鉴赏里面借景抒情和咏史怀古两种表现手法 体会杜甫诗歌沉 郁顿挫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 在反复诵读并背诵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大意 运用 知人论诗 的方法准 确理解作品主题 2 运用老师精讲示范 学生合作学习 课后独立思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杜甫将自身命运与国家 民族 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忧国忧民的 高尚情怀 学习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 复习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 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通过目标 复习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 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通过 秋兴秋兴 的讲解的讲解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一 复习杜甫及律诗的相关知识 1 杜甫是 唐 代大诗人 字 子美 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少陵 因为他曾做过工部员外郎 所以又被称为 杜工部 他的诗歌 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作 诗史 他本人被称作 诗圣 2 三吏 是指杜甫写的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三别 是指他写的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三吏 三别 是他 现实主义 诗篇 风格 的光辉顶点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 的作品收在 杜工部全集 里 3 律诗分五言和七言 每首 八 句 四 联 依次称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凡偶数句都要押韵 中间两联须对仗 二 解题 参看注释 秋兴 就是 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 明确这首诗的鉴赏重点 借景 物 抒情 三 方法指导 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答题要点是 写了哪些景 物 这些景 物 呈 现出什么特点 作者借助这些景 物 抒发了什么情怀 四 具体解析 1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找出这首诗写到的跟秋天有关的景物 并用诗里面的 字眼描述这些景物的特点 完成下面的表格 景物特点 玉露 枫树林凋伤 巫山巫峡萧森 波浪兼天涌 风云接地 丛菊开 孤舟系 寒衣 砧急 2 结合上面的表格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前四句所写的秋天的景象 前四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枫叶凋零 秋气萧森 巨浪滔天 风起云涌的苍凉 壮阔的秋景图 3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这四句的深沉意韵 背景 秋兴 写于公元 766 年的秋天 当时 安史之乱 虽已平息 但在 平定 安史之乱 战争中强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 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在外与吐 蕃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国运威迫 犹如四季之在暮秋 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写此 秋兴 时 作者已五十五岁 已处在人生之秋 眼看来日无多 叶落 归根之想更为迫切 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 他写下了 秋兴 这首诗 这样一来 作者写凋零的枫树 不仅是在再现客观的自然景象 还以此喻 指国运的衰退 人生暮年 写滔天的巨浪 漫天的风云也喻指国家动荡不安 自己为此心潮起伏 4 扣住后四句的景物特点 找出含有作者感情的字眼 概括出诗人寄寓在这些 景物中的思想感情 字眼 泪 孤 故园心 寒 感情 故园之思 羁旅之苦 孤寂之感 5 通过以上分析 完成对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鉴赏 作者通过对 巫山巫峡一带玉露 凋谢的枫树林 兼天的波浪 接地的风云 等景物的描写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萧条 凄清 苍凉 壮阔 的深秋图 景 表现了作者 忧国忧民 和 漂泊在外思念故乡的孤独抑郁 的感情 6 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目标 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 登高 以此复习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 一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二 运用上节课所学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鉴赏 登高 1 这首诗写到了哪些景物 诗里面分别用哪些字词描写这些景物 景物有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木 长江 描写景物的字词有 急 高 啸哀 清 白 飞回 无边 萧萧 不尽 滚滚 2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些景象的特点 特点 悲凉 清冷 壮阔 3 联系上首诗理解 落木 长江 这两个意象的深沉含义 落木 由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有一种迟暮之感 长江 长江不尽 但人的生命有尽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 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 暂 江水的流逝还比喻时光的流逝 韶光已不在 但是壮志却未酬 4 找出后两联中含有作者感情的字眼 体会作者由登高所见之景引发的情 字眼 悲 独 恨 潦倒 感情 漂泊之苦 人生迟暮之感 疾病加身之痛 壮志未酬之憾 5 通过以上分析 完成对借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鉴赏 这首诗通过写 登高所见之景 描绘了一幅 悲凉 清冷 壮阔 的深秋 图景 表达了作者 长年漂泊在外孤独 寂寞的羁旅之愁和迟暮之年壮志未酬 的感伤 三 诵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四 随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明确 月落 乌啼 满天白霜 江边的枫树 渔火 寒山寺 特征 秋夜 幽寂清冷 通过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 愁绪满怀的情感 第三课时 目标 目标 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学习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学习咏史怀古这种表现手法 咏史怀古这种表现手法 一 解题 咏怀古迹 就是借咏古迹来抒怀 二 鉴赏 咏怀古迹 中咏史怀古的表现手法 1 方法指导 这种手法是借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或歌颂 或贬抑 或借古讽今 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 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先要明确诗歌里面 写了哪位古人 写了他的哪件或哪些事 然后要弄清楚这位古人 这些事跟作 者有什么关系 2 这首诗具体写到的古人是王昭君 如果每一联是从一个角度写王昭君的话 那么诗歌从哪四个角度写了王昭君 四个角度 首联 写昭君的出生地 引出对象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的根源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 3 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 找出王昭君跟作者的相似点 昭君 杜甫 远嫁异域 漂泊异乡 才貌双全不被赏识 赤胆忠心不被重用 心系故国 忧国忧民 遗恨之深 悲愁之浓 4 通过以上分析 完成对咏史怀古这种表现手法的鉴赏 这首诗通过写 王昭君的不幸遭遇 表达了作者 一生颠沛流离 怀才不遇 的情感 三 课后练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砧 zh n 朔漠 shu 青冢 zh ng 渚 zh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 1 21 2 题题 咏怀古迹五首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 祚 zu 君主之位 纡 x 系 1 1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 有错误的一项是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 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宗臣遗像肃清高 瞻仰一代重臣诸葛亮的遗像 不由想起他的高风亮节 令人肃然起敬 B 三分割据纡筹策 诸葛亮苦心谋划运筹决策而成的三国鼎立的天下大势 实际上还未充分施展他的才智 C 万古云霄一羽毛 千百年来 诸葛亮像振翅碧空的鸾凤一样受人尊敬 D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是说伊尹 吕尚 萧何 曹参与诸葛 亮相比 都在诸葛亮之下 这是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答案 D 伯仲 兄与弟 伯仲之间 犹言不相上下 主要是把 伯仲之间见伊吕 理解错了 正确的意思是 论功劳和伊尹 吕尚不相上下 2 2 关于这首唐诗 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关于这首唐诗 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七律是诗人瞻仰成都武侯祠有所感而写成的 全诗除 遗像 是咏古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艺艺术花卉艺术
- 心理危机处遇细则
- 化工厂事故安全处理程序
- 促进员工创新意识
- 地产销售团队管理规程
- 2024年高校自主招生真题及解析
- 智能家居产品推广策略方案
- 房地产企业项目风险评估报告模版
-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务
- 弱电解质溶液实验操作详解
- 村干部饮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
- 单招备考科学方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隧道开挖施工讲解课件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完美版)Review of Unit 5
- 掌骨骨折查房课件
- 大学食堂装饰装修方案
- 工资结清证明(模板)
- 矿山档案(台帐) 表格参照模板参考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