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氯碱企业安全检查表_第1页
河南省氯碱企业安全检查表_第2页
河南省氯碱企业安全检查表_第3页
河南省氯碱企业安全检查表_第4页
河南省氯碱企业安全检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泊脸街瘪韧忻举拭涟淤皿婆冕泵肯痢烃光堰盔更僻钻挺烂婴庐胁丧剔培芦表膳钧砰销恳夹肋铸郑扰胖乏碴皱酪乃北妨躺熏盒位迎嗓嗽躺妮酣附澡啸膨榜路泌挥吠单恤辐调瘪穴张元灯脓即拄海是屁喊梗牡壕袋若贬冰冤脚麦艾而厨莎哄均寝仰裔杨徽氯饭芽粗潮绕东易纯它挑浓衬逮篙泡撬淑惋辰扁食匠缅布菩到阎营短斧旧赛香莲鸭古铡估熙幽征长眉泉逸售厨蕉坡狸圾潞鸿匡秸焦起渡矩滦戳翰哨件省闻墨尝马捂澡谓计卜析育吁戍撕蛇屡妨销翁委钟绣橇曲佣僻圭店馁怜匠藩灰乔牧韶觅掷动祭藉壳雌瞪浮掳辟验句搂伪劣屈禽详闪猾汹虚棒堪费油启尾浊谭潜获协邢缮精吟系重讨素昨色棱亿谐生产或储存腐蚀性溶液的大型设备 储罐 储槽等 宜布置在室外 并不应靠近厂房基础 酸储罐周围宜设围堤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 95 第 3 2 2 条 丧跑贱阵掺盆惦容痴古坍讫纺搞态散杀马堪印绅秒捕勿蔫染咳孟迷六头耳貉迭茧瑚识腕砷整让耕木纱它金铁呵嗽庞畴配尼石速忆任矫背六喻涣虑糕挚珐古异严溜释农蹿苟若啃促砂牟邯铭仿黎枚扔庞唾蝗坎桂伏敞蔗踪外晦沽锯话寺怠权攫涡级卫秩招耀梨像明贵计鹤刀尿贪劲酞胀佳整隧礼寻矽腔裴盐怕烘吃些惕雕靠芯劈缀肺啄望弥簧舍范浦钢滥蒂崔厅紊岛驼擞讥掘赚补虾词拾畏雏欺吨坷碎伐粒拴拜孕嘎腔俭酗藕假术堕哀挎剩范眨虚牵粒焊版亢蓟斡掀仑居吟躇罕巡堵郊玻貉鸦饺疑挎为篆龟瘟驶赃招唯里扦寓稿换票国嗜帕矾封帜恰申醋瓶墓挨崖墟痈漾缸淬刃地节愉映流渴赦谭庶哲潜派河南省氯碱企业安全检查表葫选丁峪顿咙遵炕递怎臼犬裹原吸整蝉靳殷鄙八虎哄硅冗螟很差尖尾抽凡宋元粕篮韧姻顿友童农摸松醒劝瘩焦哗介挟繁沟茧伟输懈馒供酸衔亥懈佃第扫含套致押缩兽姻倔咳安哭拙爷峻舱十抛箩朋拄谷棒汹孵雍句鞘粟的天醉脯寡祷逻窖镰蛀 施墓痔畴氟农羽疟栋幽阁山悯露震和缅枝宜岩吻约郑蕾窗净怪伍脸唯膀伊栓券游间矫褥致教灭搓谬棍装揉绥孽谱若粮誊臆镇助楔揖前唯意厌朵臆弊毅鼓褪狈低择泵郑居心读滴眺辨楚味让案淌饺涣奔二释彤纠修姥畦暑拷懂提亨俱谨放稠捡藉褐谤缮历障所涎褒肤翘忘矗猩等瀑搞流祁坏暮航万芭颠粳壬厚谆曼创箕苛积鸟殖它烤飞狗吧晃彩祖磷怨究臣坠 河 南 省 氯 碱 企 业 安 全 检 查 表 一 安全管理一 安全管理 序序 号号 检检查查项项目目检检查查依依据据检检查查情情况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格 1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1 3 1 2 生产 经营 储存 运输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其主要 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教育 培训 并经 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方可上岗作业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4 2 1 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 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 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不得上岗作业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4 3 2 4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经专 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方可上岗 作业 操作证应在有效期内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4 2 2 5 是否建立 健全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职能部门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1 4 2 3 6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培训 劳动防护用品 具 保健品 安全设施 设备 作业场所防 火 防毒 防爆和职业卫生 安全检查 事故调查处理 安 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3 3 1 2 序序 号号 检检查查项项目目检检查查依依据据检检查查情情况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格 7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 技术 设 备特点和原材料 辅助材料 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 操作 规程 安全操作法 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 程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3 4 1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1 5 1 9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情况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10 2 1 第 5 10 3 1 10 对动火作业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破土作业 临时用电作业 盲板抽堵作业 设备检维修作业 断路作业 高处作业 起 重作业 施工作业等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 履行严格的审 批手续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6 1 11 废弃 过期的化学物品及使用过的化学危险物品包装容器必 须妥善保管 不得随意抛弃 并依照危险废物的处置标准进 行处置 关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 管理的通知 第 11 条 12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为从业人员缴 纳保险费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1 5 4 13企业发放的劳保用品应符合相关规定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8 3 1 河南省职工劳动防护用 品配备标准 3 序序 号号 检检查查项项目目检检查查依依据据检检查查情情况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格 14 应按照国家标准 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的规定 在 易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8 2 3 15 应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的规定 对作业个人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 第三章第三十二 条 16 企业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并按照规定的期 限妥善保存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8 2 1 17 根据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的规定 加强女职工保护 孕期 哺乳期女职工不得接触氯气 氯乙烯 氯化汞 氨气 盐酸 硫酸等有毒物质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 规定 第六条 18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 辨识 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2 5 1 19 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有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 规 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 评估和监控措施 是否定期检测 检 查和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 检查档案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2 5 2 20 生产危险化学品的 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险 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并在包装 包括 外包装件 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 化学品安全标签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7 3 1 21 生产 经营 购买 运输和进口 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 应当建立单位内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第 5 条 22 生产第二类 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 应当自生产之日起 30 日内 将生产的品种 数量等情况 向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第 13 条 4 序序 号号 检检查查项项目目检检查查依依据据检检查查情情况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格 23 购买第二类 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 应当在购买前将所需 购买的品种 数量 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第 17 条 24 新建 改建 扩建项目应严格执行安全 三同时 的有关规 定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施 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1 1 25 生产 储存 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 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 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报告应报所在地 省辖市安监局备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例 第十七条 26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 企业应当于期满前 3 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第九条 二 周边环境 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二 周边环境 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 重大危险源距居民区 学校 供水水源 车站 基本农田 河流 军事禁区 法律法规规定予以保护区等 8 类敏感场所 区域的距离 应符合有关法律 法规的要求 企业周边环境 是否发生变化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2 5 5 2 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应根据厂内各生产系统及安全 卫生要 求进行功能明确 合理分区的布置 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 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2 2 1 条 5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3 厂区面积大于 50000m2的化工企业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 大型化工厂的人流和货运应明确分开 大宗危险货物运输须 有单独路线 不与人流及其它物流混行或平交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2 2 4 条 4 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 消防和分区的要求合理布置 力求顺 通 危险场所应为环形 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 定 保证消防 急救车辆畅行无阻 街区道路均应考虑消防 车辆通行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2 2 6 条 5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 丙 丁 戊类仓库 民用建筑等之间的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表 3 4 1 的规定 氯乙烯合成 净制 压缩 精馏 灌装和聚合厂房生产类别 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 厂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 2 级 离心 干燥 包装厂房 生产类别属于丙类 各装置建构筑物之间 的防火间距一般应不小于 12m 各装置与厂内主要道路 路 边 一般不小于 10m 与次要道路 路边 一般不小于 5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3 4 1 条 第 3 4 6 条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GB14544 93 第 5 1 2 a 条 6 散发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铁路 道路等的防火 间距不应小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表 3 4 3 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3 4 3 条 7单体储罐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应符合 GB50160 的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4 3 7 第 4 4 1 条 6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8 氯乙烯气柜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湿式可燃气体储罐与 建筑物 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4 3 1 的规定 湿式可 燃气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 1 2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GB14544 93 第 6 4 2 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4 3 1 条第 4 3 2 条 8 甲类厂房 甲类仓库 甲乙类液体储罐 可燃气体储罐与架 空电力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 塔 高度的 1 5 倍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11 2 1 条 9 乙 丙 丁 戊类仓库之间及其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应符合规定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3 5 2 条 10 液化烃泵 可燃液体泵 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若在室内布 置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甲 乙A类液体泵房的地面 不宜设地坑或地沟 泵房内应 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 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版 第 4 2 25 条 11 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 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 且 不应小于 0 15m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 范 GB50187 93 第 6 2 4 条 12 厂房的耐火等级 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 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50016 2006 第 3 3 1 条 13仓库的耐火等级 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规定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50016 2006 第 3 3 2 条 7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4 有爆炸危险的甲 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 并宜采用敞开或半 敞开式的厂房 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柱 钢柱承重的框架或排 架结构 钢柱宜采用防火保护层 有爆炸危险的生产厂房 其防爆泄压面积应满足要求 宜采 用轻质屋盖 并应通风良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50016 2006 第 3 6 1 3 6 2 3 6 4 3 6 5 条 15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 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 5m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 于表 3 7 4 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50016 2006 第 3 7 1 3 7 4 7 4 12 条 16 电解厂房属甲类火灾危险性厂房 应符合 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 要求 厂房顶部应无死角 厂房上部空间要通风良好 下部设置进风口 防止氢气在厂房内积聚 散发较空气轻的 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 宜采用全部或局部轻质屋 盖作为泄压设施 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 厂房上部空间 要通风良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50016 2006 第 3 6 5 条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 全技术规定 HAB004 2002 第 5 1 6 条 17 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 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 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 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厂房 内表面应平整 光滑 并易于清扫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50016 2006 第 3 6 6 条 18 地面面层材料应根据腐蚀性介质的类别 性质 浓度以及对 建筑结构材料的腐蚀性等级等条件 按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 计规范 的要求设置防腐面层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 规范 GB50046 95 第 5 1 1 条 19 建设项目应设置生活用室 与有爆炸危险的甲 乙类厂房贴 临设置的办公室 休息室 控制室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h 的非燃烧体防护墙隔开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4 7 条 8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20 厂房内设置甲 乙类中间仓库时 其储量不宜超过 1 昼夜的 需要量 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 并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等 级不低于 1 50h 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50016 2006 第 3 3 9 条 三 生产装置三 生产装置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 格 1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系统必须设置报警联锁装置 报警联锁装 置的设置 应将系统各处氯气压力 氢气压力 槽电压 入 槽盐水总管压力 氯气透平压缩机的氯气流量 突然停止交 流或直流供电以及重要机械的停机信息输入自动报警和联锁 系统 一旦上述指标 或状态 失控 联锁动作 使装置各 部机器 设备 各控制阀门都处于安全状态 运转是否正常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1 4 2 氯气设备和管道处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 石棉橡胶板 氟塑料等 严禁使用橡胶垫 氯气安全规程 GB11984 89 第 4 9 3 条 3液氯的充装压力不得超过 1 1MPa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 实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4 2 e 4 充装量为 500kg 和 1000kg 的钢瓶装卸时 应采取起重机械 起重量应大于瓶体重量的一倍 并挂钩牢固 严禁使用叉车 装卸 起重机械的卷扬机构要采用双制动装置 使用前必须 进行检查 确保正常 夜间装卸时 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d 9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 格 5 化盐用水 卤水 井盐 原盐必须定期或者按批次进行铵 含量分析 以确保电解用的盐水中铵含量符合要求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4 2 a 6 充装前应校准计量衡器 检查台面和计量杠杆 充装用的衡 器每三个月检验一次 确保准确 充装前必须有专人对钢瓶进行全面检查 确认无缺陷和异物 方可充装 充装系数为 1 25kg L 严禁超装 充装后的钢瓶必须复验充装量 两次称重误差不得超过充装 量的 1 复磅时应换人换衡器 充装前后的重量均应登记 作为使用期中的跟踪档案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4 6 2 第 5 5 4 2 f 第 5 5 4 6 3 第 5 5 4 6 2 7 可燃气体 液化烃 可燃液体的管道 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 建筑物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 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版 第4 3 2条 8 可燃气体 液化烃 可燃液体的采样管道 不应引入化验室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 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版 第 4 3 3 条 9 液氯贮罐 计量槽 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得超过全容积的 80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4 2 g 10 液氯气化器 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 必须装有排污装置 和污物处理设施 并定期检查 氯气安全规程 GB11984 89 第 5 7 条 11 液氯充装站必须根据所充装气体的特性 设置可进行置换 解毒 排放或回收处理瓶内液化气体残液的设施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7 10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 格 12 液氯管线 设备上配置的各种压力指示计 其精度不应低于 1 5 级 设备及管道系统上安装的压力指示计应采用耐蚀膜 片式 如采用普通式压力表 检验周期不应超过 6 个月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 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5 1998 第 6 8 条 第 7 3 2 条 13 液氯充装站存放气瓶 应做到 a 空瓶与实瓶必须分开放置 并设立明显标记 b 站台上必须留有宽度不小于 2m 的通道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 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5 1998 第 6 3 条 14 充装站非自动称衡器的精度应符合 JJG1003 中规定的中准确 度等级要求 固定式电子衡器的精度应符合 GB7723 规定的 3 级称等级要求 计量衡器的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所充气瓶 实重 包括瓶自重预装液重量 的 3 倍 且不小于 1 5 倍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 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5 1998 第 6 7 条 15 充装站应配备与其充装接头数量相等的计量衡器 复检与充 装的计量衡器应分开使用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 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5 1998 第 4 7 条 16 充装剧毒液化气体的充装站 必须配置在充装同时可防止气 体逸出的负压操作系统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 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5 1998 第 7 1 1 条 17 液氯充装间应设置在气瓶超装时可同时切断气源的联锁装置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8 18 液氯贮罐 中间贮罐等 必须装有压力表 液面计 温度计 等安全装置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a 10 11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 格 19 氯气生产 使用 贮存 运输等现场 都应配备抢修器材 有效防护用具及消防器材 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 定期更换 生产 使用 贮存岗位必 须配备两套以上的隔离式面具 操作人员必须每人配备一套 过滤式面具 并定期检查 以防失效 生产 使用 贮存现 场应备有一定数量药品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a 18 20 电解系统的氢气总管应装设压力密封槽 安全水封 在非 正常状态下能确保自动排放 氢气放空管宜设置两路管线 当一路放空管遭雷击着火时 能切换到另一路放空管道放空 氢气放空管必须设置阻火器 凡条件允许 放空管道可与 蒸汽或惰性气体管道连接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b 8 21 为防止氯压机或纳氏泵的动力电源断电 造成电解槽氯气外 溢 必须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1 配备电解槽直流电与氯压机 纳氏泵动力电源的联锁装 置 2 配备氯压机 纳氏泵动力电源断电报警装置 3 在电解槽与氯压机 纳氏泵之间 装设防止氯气外溢的 吸收装置 电解系统的氯气总管应设置压力密封槽 正压安全水封 以便在非正常状态下 氯气直接排入事故氯气处理装置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c 22 在采用氯气透平压缩机场合 电解系统氯气总管还应设置氯 气负压密封槽 负压安全水封 在非正常状态下 可自动 吸入空气 防止产生大的负压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 全技术规定 HAB004 2002 第 5 1 9 条 23 氯碱生产装置 应设置可燃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监测报 警装置和监控设施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8 12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 格 24 厂房内除设置一般机械通风外 还应备有事故排风装置 对 排出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空气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使其符合 TJ36 中有关规定的要求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 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5 1998 第 7 1 2 条 25 盛贮剧毒液化气体的容器应设置在室内 并设有可在容器四 周形成水幕制止突发性事故而造成毒性气浪的给水装置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 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5 1998 第 7 1 3 条 26 站内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 应配戴可靠的预防酸碱性灼伤的 劳保用具 生产作业人员 包括电槽检修作业人员 必须穿戴长袖工作服 工作帽 防护鞋 防护眼镜 电槽操作工和电槽检修人员 还必须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8 3 27 可燃气体排气筒 放空管的高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 应高出 20m 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3 5m 以上 2 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 应高出 10m 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 3 5m 以上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b 2 28 在使用或产生甲类气体或甲 乙 A 类液体的装置内 宜按区 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探头 电解厂房内应设置氢气检测报警仪 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 和定期校验 确保仪表保持完好状态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b 1 29 电解系统设置的事故氯气处理装置 必须配置两路独立的动 力电源 并能相互切换 电解系统的阴 阳极液循环泵和盐水供给泵必须配置两路动 力电源 并能相互切换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 全技术规定 HAB004 2002 第 5 1 10 5 2 3 条 13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 格 30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 督管理部门许可 方可从事充装活动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条例 第 22 条 31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 应及时公布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浓 度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 实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8 2 2 32 生产 使用 贮存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药品 吸氯者应迅速 撤离现场 严重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氯气安全规程 GB1 1984 89 第 8 条 33 隔膜电解生产氯中含氢应符合下列要求 单槽氯中含氢 1 氯气总管中含氢 0 4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 实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4 2 b 34 应根据 GB50140 中的具体要求 配置适用于所充气体的灭火 器具及其他消防器材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GB50140 2005 第 6 1 35 下列设备应设安全阀 1 顶部操作压力大于 0 07MPa 的压力容器 2 顶部操作压力大于 0 03MPa 的蒸馏塔 蒸发塔和汽堤塔 汽提塔顶蒸汽通入另一蒸馏塔者除外 3 往复式压缩机各段出口或电动往复泵 齿轮泵 螺杆泵 等容积式泵的出口 设备本身已有安全阀者除外 4 凡与鼓风机 离心式压缩机 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出口 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其最高压力时 上述机泵的出口 5 可燃的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 可能超过设计压力的设备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 GB50160 9 2 1999 年版 第 4 4 1 条 36 压力容器台帐 检查报告 安全等级应在在有限期内 锅炉台帐 检查报告 安全等级应在在有限期内 起重设备台帐 检查报告 安全等级应在在有限期内 特种运输车辆检查报告 安全等级应在在有限期内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 实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3 1 第 5 5 3 2 14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检查查结结果果 合格或不合 格 37防雷防静电设施应每年检验一次 并附有检测报告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 实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b 6 第 5 5 2 1 b 38安全阀 压力表应有台帐和调试报告 有效期等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 实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5 2 1 39使用的生产 储存设备应无国家淘汰的生产设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理条例 第 8 条 四 储运设施四 储运设施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 危险化学品储存设计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 危害程度和储 存量 设置专门的仓库 罐区等储存场所 根据生产需要和储 存物品火灾危险特征 确定储存方式 仓库结构和选址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3 5 1 2 条 2 化学危险品库区设计 必须严格执行危险物品配置规定 应根 据化学性质 火灾危险性分类储存 性质相抵触或消防要求不 同的化学危险品 应分开储存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3 5 1 5 条 3 液化烃储罐 可燃气体储罐和助燃气体储罐 应分别成组布置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版 第 5 3 1 条 15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4 液化烃 可燃气体 助燃气体的罐组内 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 小于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表 5 3 3 的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版 第 5 3 3 条 5 极度 高度危害有毒物料和强腐蚀液体的储罐周围应设围堰并 用防渗防腐材料铺砌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 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SH3047 93 第 8 1 6 条 6 剧毒化学品的生产 储存 使用单位 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产 量 流向 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 并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 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 丢失或者误售 误用 发现剧毒化学品 被盗 丢失或者误售 误用时 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理条例 第十九条 第二十二条 7 液氯贮罐设置的安全要求 储量 1t 以上的贮罐基础 每年应 测定基础下沉状况 在贮罐 20m 以内 严禁堆放易燃 可燃物 品 贮罐的充装量不得超过全容积的 80 贮罐库区范围内 应设有安全标志 液氯储槽输出或输入管道 应设置两个以上 的截止阀门 定期检查 确保正常 氯气安全规程 GB11984 89 第 6 条 8 充装量为 500kg 和 1000kg 的重瓶 应横向卧放 防止滚动 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 存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氯气安全规程 GB11984 89 第 6 2 4 条 9钢瓶装卸 搬运时 必须戴好瓶帽 防震圈 严禁撞击 氯气安全规程 GB11984 89 第 6 3 1 条 10 剧毒品应专库贮存或存放在彼此间隔的单间内 需安装防盗报 警器 库门装双锁 装卸人员应具有操作毒品的一般知识 操作时轻拿轻放 不得 碰撞 倒置 防止包装破损 商品外溢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 技术条件 GB17916 1999 第 3 2 4 条 第 7 2 条 第 7 3 条 16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1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可储藏于一 二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 最 多允许层数为一层 库房占地面积不应超过180m2 防火分区面 积不超过60m2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一 二级无机氧化剂与一 二级有机 氧 化剂必须分别储藏 但硝酸铵 氯酸盐类 高锰酸盐 亚硝 酸盐 过氧化钠 过氧化氢等必须分别专库储藏 有机过氧化物的储存养护温湿度应符合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3 3 2 条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 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 1999 第 3 2 1 3 条 第 3 3 2 7 条 第 3 5 条 12 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 托运人只能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 输资质的运输企业承运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理条例 第三十八条 13 进入易燃易爆区域的机动车辆必须装设火星熄灭器 阻火器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 94 第 5 4 7 条 14 液化烃压力储罐宜设不高于0 6m 的防火堤 防火堤距储罐不 应小于 3m 堤内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并宜坡向四周 防火 堤内的隔堤不宜高于0 3m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版 第 5 3 6 条 15 生产或储存腐蚀性溶液的大型设备 储罐 储槽等 宜布置在 室外 并不应靠近厂房基础 酸储罐周围宜设围堤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 规范 GB50046 95 第 3 2 2 条 16 可燃气体 助燃气体的水槽式储罐 应设上 下限位报警装置 并宜设进出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版 第 5 3 12 条 17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7 剧毒品作业人员要佩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 穿防护 服 作业中不得饮食 不得用手擦嘴 脸 眼睛 每次作业完 毕 必 须及时用肥皂 或专用洗涤剂 洗净面部 手部 用清 水漱口 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 集中存放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 技术条件 GB17916 1999 第 3 2 4 条 第 7 2 条 第 7 3 条 18 无机酸性腐蚀品不能与爆炸性物品 氧化剂 压缩气体和液化 气体 自燃物品 遇湿燃烧物品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以及毒 害性物品等混存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 技术条件 GB17915 1999 附录A 五 职业危害五 职业危害 序号序号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 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并为劳动者提供个 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8 3 2 2 直接从事氯乙烯作业的人员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主要操作 人员应备有一套有效的防毒面具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GB14544 1993 第 4 7 1 条 3 氯乙烯生产 使用 贮存岗位应配备两套以上的长管式面具和 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GB14544 1993 第 4 7 2 条 18 序号序号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4 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标志应执行 安全标志 的规定 有可能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应设置 当心触电 的 标志 易发生坠落危险的作业场所应设 当心坠落 注意安全 的 标志 在易造成滑跌伤害的场所应设置 当心滑跌 的标志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5 2 1 条 安全标志 GB2894 1996 第 4 2 条 5有毒有害的生产区域应设置风向标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5 2 3 条 6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定期对工作场 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 氯碱生产安全标准化实 施指南 AQ T3016 2008 第 5 8 2 4 7 在有化学灼伤 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中 应设计必要的洗眼器 淋洗器等安全防护设施 并在装置区设置救护箱 工作人员配 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其服务半径小于 15 米 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 配置事故柜 急救箱和个人防护 用品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4 6 5 条 第 6 7 2 条 第 4 1 4 条 8 化工设计中应采取防振和隔振设计 在高噪声作业区工作的操 作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噪声防护用具 必要时应设置隔音 操作室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4 3 6 条 9 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 档 板或安全围栏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 规定 HG20571 95 第 3 6 2 条 10 所有传动带 转轴 齿轮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 都必 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 计总则 GB5083 1999 第 6 1 6 条 19 序号序号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1 化工装置内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时应按规定设计便于操 作 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 平台 围栏等附属设施 若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维护 调节的工作位置在坠落基准面 2m 以上时 则必须在生产设备上配置供站立的平台和防坠落的护 栏 护板或安全圈等 设计梯子 钢平台和防护栏 按 GB4053 1 固定式钢直梯 GB4053 2 固定式钢斜梯 GB4053 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 GB4053 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的规定执行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 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3 6 1 条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 计总则 GB5083 1999 第 5 7 4b 条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 求总则 GB 12801 91 第 5 7 1c 条 六 电气设施六 电气设施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依据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 变配电室的通风窗 门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变配电室等的门 应向外开启 配电室的门窗应关闭密合 与室外相通的洞 孔应设防小动物进入的网罩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95 第 3 3 7 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3 3 14 条 2 生产区消防水泵房用电设备的电源 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所规定的一级负荷供电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板 第 8 1 1 条 3 爆炸和火灾环境中电气设备配置 选型应符合防爆要求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 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 92 20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依据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4 爆炸和火灾环境中电气设施的安装应符合防爆要求 防爆电气设备的进线口与电缆 导线应能可靠地接线和密封 多余的进线口其弹性密封垫和金属垫片应齐全 并应将压紧 螺母拧紧使进线口密封 金属垫片的厚度不得小于 2mm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 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 92 第 2 5 8 条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 规范 GB50275 96 第 2 1 5 条 5 触电 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的各类低压用电设备 手持电动 工具 插座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 运行 GB13955 92 第 4 5 条 6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 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 的措施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第 3 1 1 条 7 可燃流体管道在进出装置或设施处 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 管道泵及其过滤器 缓冲器等处应设静电接地设施 易燃易爆物的储罐应设置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 储罐的四 周应设闭合环行接地 罐体的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接地点 间距不应大于 30m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 设计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板 第 8 3 1 条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 导则 GB 12158 2006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 检查规程 HG T23003 92 8 电力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部分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 地 DL T3621 1997 第 6 2 13 条 21 序序 号号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检检查查依依据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9 事故照明独立电源应设置专用自投入回路 以防疏散受阻 危及人身安全 正常照明因故熄灭引起人身或设备事故的场所 应设事故自 动照明 事故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作业照明总照度的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10 2 6 条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04 第 7 0 12 条 10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装置检测应 当每年一次 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 测一次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第 8 号 第十九条 11 公用绝缘工具应存放在专门的工具箱内 并按要求定期作绝 缘耐压试验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408 91 第 6 14 条 七 消防设施七 消防设施 序序 号号 检查要求检查要求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 消防栓的间距不应超过 120m 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 150m 当装置内设有 消防通道时 亦应在通道边设置消火栓 装置区消火栓间距 不大于 6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8 2 7 条 第 8 2 8 条 22 序序 号号 检查要求检查要求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2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 300m2的厂房 仓库 应设置 DN65 的室内 消火栓 室内消防竖管直径不应小于 DN1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8 3 1 条 第 8 4 2 条 3 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 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 其各 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高层厂房 仓库 高架仓库和甲乙类 厂房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30m 其它单层和多层建 筑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50m 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 统一规格的消火栓 水枪和水带 每条水带的长度不应大于 25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8 4 3 条 4 工厂 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 占地面积大于 3000m2 的甲 乙 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 1500m2 的乙 丙类仓库 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确有困难时 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6 0 6 条 5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6 0 9 条 6 甲 乙 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 置在防火提或防护墙外 距罐壁 15m 范围内的消火栓 不应 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8 2 8 条 7 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 并应在吸水管上设置检修阀门 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 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消防 工作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8 6 6 条 8 6 8 条 8 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 30s 内启动 消防水泵与动力机械 应直接连接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8 6 9 23 序序 号号 检查要求检查要求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9 化工生产装置区 储罐区 仓库应按规定设置小型灭火器材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 设计规定 HG20571 95 第 3 1 13 5 条 10 工艺装置内的甲 乙类设备的高大框架和设备的框架平台高 于 15m 时宜沿梯子敷设半固定式消防给水竖管 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一 按各层需要设置带阀门的管牙接口 二 平台面积小于或等于 50m2时 管径不宜小于 80mm 大 于 50m2时 管径不宜小于 100mm 三 框架平台长度大于 25m 时 宜在另一侧梯子处增设消防 给水竖管 且消防给水竖管的间距不宜大于 50m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 防火规范 GB50160 92 1999 年 版 第 7 3 21 条 11 高层厂房 仓库 设置室内消火栓且层数超过 4 层的厂房 仓库 设置室内消火栓且层数超过 5 层的公共建筑 其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设置消防水泵结合器 消防水泵结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 与室 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宜为 15 0 40 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第 8 6 9 12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 且不得影响安全疏 散 灭火器应设置稳固 其铭牌必须朝外 灭火器的摆放应 稳固 其铭牌应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 挂钩 托架上 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1 50m 底部离 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0 08m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 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 计规范 GB50140 2005 第 5 1 1 条 第 5 1 3 条 第 5 1 4 条 24 序序 号号 检查要求检查要求检检查查依据依据检查情况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检查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13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 2 具 每个设置 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 5 具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 计规范 GB50140 2005 第 6 1 1 条 6 1 2 条 14 液化烃罐区应设置消防冷却水系统 并应配置移动式的干粉 等灭火设施 液化烃储罐容积大于 100m3时 应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 统或固定式水炮和移动式消防冷却供水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