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的起源介绍.doc_第1页
足球的起源介绍.doc_第2页
足球的起源介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足球的起源2004年初,国际足联在多次场合公开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2004年6月10日,“足球起源专家论证会”在临淄成功召开并达成一致结论:中国古代蹴鞠(足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2004年7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此论证结果“公布介绍或使用”。7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开幕式上,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正式宣布:足球起源中国。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亚洲足联秘书长维拉番代表国际足联和亚洲足联正式宣布: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的淄博临淄。亚足联、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委和中国足协正式向淄博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证书和纪念杯,至此,临淄正式成为世界足球的起源地。蹴鞠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当时的齐都临淄,手工业高度发达,商业繁荣,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具备了蹴鞠运动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可能。战国策和史记最早、最确切地记载了一个相同的史实:“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关于西汉时临淄名医淳于意的“诊籍”(世界最早的病历)的记载,“诊籍”中记录了一个叫项处的人患重病不遵医嘱,外出蹴鞠不治身亡的病例。可以说,项处是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而临淄人淳于意在无意中做了世界上最早关于球迷的记录。南北朝时期的吴均在边城将一诗说“临淄重蹴鞠,曲城好击刺”。清末徐珂在清稗类钞技勇类记载:“丘尊谦,尝为先锋,驰驱齐鲁,所至,辄召诸少年箕距而饮,蹴鞠为乐”一直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临淄对蹴鞠的记载未曾断绝,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过的。蹴鞠运动的发展蹴鞠运动最早是一项军事训练项目,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管仲实行军政合一的体制就与蹴鞠有深刻的渊源关系,蹴鞠到汉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赛规赛制获渐趋完善,不仅军队中而且在宫廷和民间广泛盛行。到了唐宋时期蹴鞠走向繁荣,还出现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叫“齐云社”,又叫“圆社”,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在蹴鞠的演进过程中大致出现了多球门直接对抗、单球门间接对抗和不用球门、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的“白打”三种主要形式。汉代的蹴鞠场称作“鞠城”,四周围有矮墙,球门称作“鞠室”,象座小房子,每边六个球门,十二名队员上场比赛,有正副裁判执法,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象打仗一样,是主要的军事训练项目。唐宋开时,出现了中间隔着球门的间接对抗,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宋代还非常盛行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形成整套花样和动作,使“球终日不坠”。由比赛射门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随着球体变轻,从唐代开始 女子蹴鞠也开始盛行。蹴鞠的传播在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中,蹴鞠传播到了日本、韩国,并通过丝绸之路传至埃及,希腊、罗马、法国,最后传到了英国,并在英国发展为现代足球。蹴鞠的制作据考证:鞠是用皮做成,中间塞以毛发,成为圆球,用脚蹴蹋以为戏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球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唐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