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电装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电装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电装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电装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实验一:焊接练习一、 实习内容:1. 认识烙铁,了解其基本构造,焊接条件和焊接时应注意的事项;2. 学习基本焊接方法。二、 实习器材及介绍:1. 电烙铁:主要由烙铁头、加热体、手柄和电源线四部分组成,是焊接时的主要工具。烙铁分内热式和外热式。内热式烙铁功率小,热量集中,适用于一般元件的焊接;外热式烙铁适用于大面积焊接,功率大。2. 助焊剂:常用的助焊剂有焊油、焊锡膏和松香水等。焊油、焊锡膏之类焊接效果较好。但它属于酸性助焊剂,焊时,它可以腐蚀掉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使焊点焊牢,但它的残存物对金属的腐蚀,日久天长可以损坏敷铜板及元器件的引线。松香属于中性助焊剂,它对敷铜板及元器件的引线无腐蚀作用,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并能起保护作用。因此,电路焊接中常用的助焊剂是松香。3. 焊锡丝:是由锡与铅构成的合金,根据被焊物的强度、硬度、熔点,焊锡内锡的含量不等,通常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焊锡,其锡铅比为40/60。它的熔点低,加之焊锡丝中间填充有助焊剂,焊接时,使锡铅能迅速散布于金属表面,焊接牢固。三、 原理简述:焊接是采用以锡为主的锡合金材料作焊料,在一定温度下焊锡熔化,金属焊件与锡原子之间相互吸引、扩散、结合,形成浸润的结合层。外表看来印刷板铜铂及元器件引线都是很光滑的,实际上它们的表面都有很多微小的凹凸间隙,熔流态的锡焊料借助于毛细管吸力沿焊件表面扩散,形成焊料与焊件的浸润,把元器件与印刷板牢固地粘合在一起,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四、 实习步骤:1. 准备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烙铁头应保持干净,并吃上锡处于随时可施焊状态;2. 加热焊丝:应注意加热整个焊件整体;3. 送入焊丝:加热焊件达到一定温度后,焊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而不是烙铁!);4. 移开焊丝:当焊丝融化一定量时,立即移开焊丝;5. 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或焊件的施焊部位后移开烙铁。五、 实习小结及心得:小结:焊接技术是这次电装实习的基本功,只有熟练掌握焊接技术后,才能在后面的实习中更好的发挥。因此,在开始时一定要认真练习焊接。另外,在练习焊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五步法”执行,这样时最科学的,最容易掌握。心得:焊接技术在这次实习中是最简单的一项,但却时最重要的一项,它好比砖块,没有砖块就没有一座座高楼大厦。没有好的焊接技术,收音机和电话肯定装不好。 练习焊接的过程是枯燥的,难熬的。1000多次焊接,一次次的重复;松香溶解后的味道不好闻。但这是必须的,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掌握它。同样,干什么事都一样,只有你努力付出了,并经过了这个过程,你就会成功!实验二:组装收音机一、 实习内容:1、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2、学习并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3、按照图纸组装一台收音机,焊接、安装、调试、排除故障一体化,并掌握其调试方法。二、实习器材及介绍:1电烙铁;2工具箱:工具箱内装有斜口钳、螺丝刀、镊子等必要工具,收音机套件一包(具体清单见目录),焊锡丝;3.两节5号电池件号名称及数量件号名称及数量件号名称及数量名称及数量R2 150 1只C20 C23220 2只L3-2AM磁棒一根跨接塑线(cm)R4 R62202只L2(FM)0.47,6圈1只ANT拉杆天线1根A-A6.5黄线1根R1 R5 R82.2K 3只L3-1(AM)天线线圈1只焊片3一片P1-ANT10白色1根R7(可调整)24K 1只L4(FM)0.60,7圈1只S1波段开关1只-喇叭10绿色2根R3100K 1只L5(FM)0.47,6圈1只HF耳机插座1只P4-电池正10红色1根RV电位器带S2 501只L6(滤波)100H1只PCB线路板1块P3-电池负10 黑色1根CO CBM443四联1只B1(AM)ML10-81 红1只网罩1张说明书一张C3 C73P 2只B2(AM)TF7B-1C 黄1只提带12.5cm1根塑料机壳1磁棒支架 2 调谐轮 3 音量轮4 刻度盘 5中框 6 后盖 C2 C430P 2只CF1465B1只电池正负极簧3片正极片1片,负极簧1片,连接簧1片C8 180P 1只CF2(3脚)10.7MHZ1只C11 C120.012只CF3(3脚)10.7MHZ1只C17C180.022 2只Y1喇叭57 1只螺钉6只1.65 1只2.54 1只2.55 3只自攻2.56 1只C6C14C210.047 3只ICCD16911只C22(独石)0.1 1只LED(3V)3发光管1只C9 C15 4.7 2只短路线两根J1 5 1根J2 6 1根C16C1910 2只三、原理简述:1. AM 调幅工作原理:中波广播信号5201620KHZ,通过L3与CO3组成的输入回路选择后,送到CXA1691BM集成电路(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本振信号是有IC内电路5脚外接B1,C8,CO4构成本振回路产生的。混频后IC14脚输出各种组合信号,有B2与CF1组成455KHZ中频选频回路,将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455KHZ),然后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输出,C23耦合到喇叭上。从IC23内输出另一路与外接C16送入IC22脚内AGC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输入回路由天线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回路由本振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再经过检波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其中,中放电路增益受AGC自动控制增益控制,以保持在电台信号不同时,自动调节增益,获得一致的收听效果。2. FM工作原理:调频信号64108KHZ从ANT拉杆天线输入,经L1与C1送入Q1预选放大,又经C2耦合到L2与C3组成的输入回路,得到64108KHZ范围的选择,在竟C4到IC12脚。输入高频波得到高频放大,有L4,CO1组成高放回路,选择接受FM电台节目。FM本振回路有L5,CO2组成。CO1和C02是有同轴可变电容器,目的是本振信号频率跟随FM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始终相差10.7MHZ。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组合陶瓷滤波器CF2选择,使得FM高频载波变成统一中频载波。在输入IC17脚进行中频放大,又经过鉴频回路和附加回路B3,将音频信号解调下来,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后,输出到IC24脚经C23耦合到喇叭上。鉴频输出的10。7MHZ偏移,通过IC内部AFC回路,到IC21脚输出,通过C15,R13,送入IC6脚来实现的。四、实习步骤:1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查元件是否齐全。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其作用。3学习S-205T形收音机调频调幅的工作原理。4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与之对应的位置处。5装配完毕后,通电进行测试,若各项功能齐全则进行下一步,若存在缺陷则用万能表进行检查并纠正。6做一些基本的调试。7把焊接好的电路板和外壳组装。8检查验收。五、实习小结及心得:小结:原理很重要。首先要清楚掌握收音机的原理。在焊接时,难点是集成块的焊接。由于集成块的28个管脚距离很近,焊接时一定不能让任意两个管脚短接,若任意两个管脚短接后,焊接完后,收音机肯定不能正常工作。重点时其它元件的正确焊接。在焊接二极管时,一定要注意方向,若方向反了,电阻无穷大,相当于此处断路。焊接电阻时,一定要注意阻值大小,电阻阻值是用不同颜色的圆圈区分的,有的很相似,所以一定要仔细,认真找准电阻。心得:首先,老师将组装收音机的基本元器件发给我们。发完后,我就吃了一惊,这么多元器件啊,收音机一定很难装啊!这是我装收音机前的第一感觉。然后,老师讲解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我们一边听老师讲,一边看电路图,一边找元器件。由于我们以前没有深入接触过电子产品,对其原理一点都不了解,因此,刚开始我感觉有点难理解。但是,我们学过电路,对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也认识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等基本元件并知道其性质,所以听了一会儿我就慢慢懂了。然后,在装收音机时我的速度不是最快的,但是我的收音机装好的比较早。因为我装的时候很认真,焊接的元件都是正确的,而有的同学装的速度很快,但他们装好之后不能正常运行,就必须排查故障了,这很费时的。另外,我以前拆过旧收音机,对收音机里面的整体结果很熟悉,对个元件的位置都知道,有些同学可能没拆过,有些元件就不知道给那里装。所以,我的收音机完成的比较早。 当收音机装好之后,我感觉很轻松,它其实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难装。在装收音机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它使我对收音机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它再一次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最后,它使我对“万事怕认真”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验三、电话机的组装一、 实习内容:1.按键式电话机的电路组装。2.了解电子电话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将已有电话机的PCB上的元件焊接到新的PCB上,加深对电话机各部分原理的了解。二、实习器材及介绍:1.话机一部。2.新PCB一块:作为焊接电路的载体,集成块底座两个。3.电烙铁,焊锡丝,工具箱等。4.数字万用表:用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及电容。5.电话线一截:使电话与交换机连接起来。二、 原理简述:按键电话机主要由叉簧、振铃电路、极性保护电路、拨号电路、通话电路、和手柄组成。其电路组成如下: 1.振铃电路的工作原理 振铃电路由整流电路和振荡电路组成,振铃电压是25Hz的交流电压,而电子器件需要确定的直流电压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首先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供给可产生两种不同频率的振荡器使用。线路送来的25Hz的交流振铃电压送到整流电路,经整流、滤波后变成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把此直流电压加到振荡电路上,振荡器振荡,由功率输出极输出交替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压驱动动圈式扬声器或压电陶瓷式扬声器发出悦耳的声音。电容C是隔直电容,它把线路上的直流电压同振铃电路隔开,只允许交流振铃电压通过。2.极性保护电路工作原理 电子电话机的拨号电路和通话电路都是由集成电路、晶体管和各种电子元件成。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必须保证。合适的工作电压。而且供V1 V2电电压的极性应该是固定的。因此,利用下图所示电路来实现这种要求。图中的V1。V2。V3和V4是二极管,拨号和通话电路是负载(用RL表示)。当a,b端加上a正,b负的电压时,V1、V4随反向电压而截止,V2、V3承受正向电压而导通。电流流向为:a V2 RLV3 b。此时,c点为正,d点为负。当a,b端加a负,b正的电压时,V2。V3因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V1。V4承受正向电压而导通。此时,C点为正,D点为负。电流流向为:b V4 RLV1 a。3.拨号电路 组装的电话机有脉冲/音频兼容拨号系统,可以自由选择。双音多频拨号方式中的双音频是指用两个特定的单音频信号的组合来代表数字或功能。两个单音频的频率不同,所代表的数字和功能也不同。而脉冲拨号方式是按一定的断/续比和速率来断、续电话线的环路而发出脉冲信号的。当拿起听筒听到拨号音,完成拨号后,环路电流由通话电路转移到脉冲开关电路中,经一系列电路发出所按号码,一串脉冲完后,又回到通话状态,这样转换直到脉冲数达到交换机所要求的个数。 4.通话电路直流通路:用户摘机后,交换机供出的直流电流通过V1的偏置电阻R5给V1提供偏流,使V1导通,环路电流的绝大部分经V1集电极,射极和电阻R4流回交换机的电源负极。在摘机的同时,环路电流的一小部分(2mA左右)经R6给电容R4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稳压二极管V2的稳压值时,次电压就稳定在此值上,这个稳定的电压VDD给发放大器和接受放大器提供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的放大状态。送话通路:对着话筒讲话时,送话器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发送放大器放大后,经C5耦合到V1放大管的基极,经V1放大后按图中所示的方向分两路送出:一路经R1、R2、C1和R3形成回路;另一路经外线路 交换机的绳路 对端话机 交换机 绳路 外线路 R4,最后回到V1。由前述可知,当由R3、R4、ZB、ZL组成电桥处于平衡时,送入接收放大器的信号近似为零,从而达到消侧音的目的。 受话通路:对端电话机送过来的话音电流流过R1 R2|C2 R3 R4,再流回对端话机。话音电流在R3和R4上产生电压加到接收放大器的输入端,此电压经接收放大器放大后经C3 驱动受话器发出声音。三、 实习步骤:1按一定顺序将元件从样机上解焊下来;2. 用万能表检测该元件的特征值是否正确;3. 若检测解焊下来的元件特征值正确,将其焊接到新的主板上;若检测结果不正确,找到标准元件,再将其焊接到新主板上;4. 重复步骤13,将样机上每个元件焊接到新主板上;5. 焊接完毕后,让老师检查收音机;6. 检查合格后,去测试电话,若有故障,排除后再检测,知道成功;6. 数据记录测试条件:挂机 30V 摘机 9V IC2在摘机状态供第8管脚的电压为5V V9在摘机状态的集电极电压为9V四、 实习小结及心得:小结:电话机的原理比收音机的原理复杂多了。它的原理图由振铃电路、极性保护电路、通话电路和拨号电路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比较复杂。但是,必须搞懂每一个电路图。原理懂了后,将使焊接的难度降低一大半。电话的装配不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