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引言 1980 2005年 我国一般贸易的进 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 9 和12 8 而 同期 我国加工贸易的进 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6 3 和30 9 加工贸易和一 般贸易的非均衡增长导致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见表1 20世纪80 年代 我国对外贸易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 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小 到90年代初 加工贸 易的进 出口与一般贸易进 出口在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平分秋色 但1995年以后 加工贸易进 出口的比重超过了一般贸易 而且加工贸易的比重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 态势 这种贸易方式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何种影响 本文将对之展开理论和实 证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 其中 一般 进出口贸易 是指我国进口一国利用自己的原材料生产的商品 或者我国利用自己的原材料和技 术生产产品出口的贸易形式 加工外贸易主要包括 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 来件组 装和 协作生产 四形式 是通过进口原材料 零部件 加工成产品后再出口 以获得部 分附加值的贸易形式 其他贸易包括易货贸易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等 该贸易方式 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而且变化不大 故本文仅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的变化进行研究 1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正负效应分析 1 1进出口贸易方式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 1贸易方式变化的就业效应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To Analyse on the Impact of Change in Mode of Export and Import on the Growth of Economy in China 李兰Li Lan 朱启荣Zhu Qirong 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 济南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hand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Jinan China 提要 首先对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正负效应进行了理论分 析 接着 对我国贸易方式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了分析 分析的结论是 我 国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的变化是导致经 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而且进出口贸易方式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一方面我国 进口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出口贸易方式变化促进了 经济增长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from side of theory the effect on China s growth of economy taken by the change in mode of foreign trade is analyzed The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in mode of foreign trade and the growth of economy is empirically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 as follows 1Generally the change in mode of foreign trade is harmful to China s growth of economy 2Changes in the mode of export and import trade are Granger cause of the change of China s growth of economy 3On one hand the side effect on the growth is taken by the change in mode of the import trad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growth is taken by the change in mode of the export trade 关键词 对外贸易方式 变化 经济增长 Key words mode of foreign trade change growth of economy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4311 0010 05 作者简介 李兰 1972 女 山东青岛人 硕士 讲师 朱启荣 1962 男 安徽巢湖人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表1中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变化情况 单位 亿美元 01995 79239 83357 39729 97 1050 9093 9 87 7 57 6 49 1 42 1 41 4 6 5032 30254 20737 00 1377 803 6 11 8 40 9 49 5 52 3 54 7 185 44369 66262 03433 14989 0092 6 87 5 52 1 46 8 44 0 42 4 10 1643 12 187 71583 80921 50 2740 305 1 10 2 35 2 40 2 42 9 45 5 年份 一般贸易出口额 比重 加工贸易出口额 比重 一般贸易进口额 比重 加工贸易进口额 比重 数据来源 根据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 2005中数据计算而得 注 表中 是指一般贸易 进出口额和加工贸易 进出口额占总贸易额的百分比 我国贸易方式变化的重要作用就是加工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就业效应 我国是一 个人力资源大国 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但同时 又是一个资本和技术要素短缺的国家 这不但制约了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而且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还成为不断消耗生存 资源的人口负担 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短缺的瓶颈制约 通过迅速 发展国内企业的一般贸易出口来迅速提高就业水平是困难的 以外资为主体 2005年 在我国加工贸易中 外资企业占93 6 的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是采取 两头在外 的经 营方式 进口原材料 零部件等资本要素 并利用其技术优势和我国廉价的劳动力 加 工成产品后 将之出口到国外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就业水平 据张华 初 2004估算 1992年 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生产的就业人数有2804 万人 1994年为3200万人 1999年达到4000万人 2003年达到4632万人 根据凯恩斯经济理论 随着就业人数以及他们收人的增加 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 求会随之增加 则对生产资料部门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样 生产部门的就业和国 民收人也随着增加 可见 在我国目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而且资本和技术生产要 素又较为短缺情况下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2贸易方式变化产生的 技术溢出 效应 我国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加工贸易产生的 技术溢出 效应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我国 一 般贸易出口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 发展加工贸易便是我 国参与全球高新技术国际分工 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重要的途径 从事加工 贸易的外商企业 特别是跨国公司面向国际市场 具有先进或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 法 而且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力 很多外资企业实行人才 本地化 战略 十分重视对 员工的培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3 加工贸易政策 课题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调查结果 是 21 3 的被调查企业把员工送出国培训 85 4 的企业在国内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随着人才的流动 一些外企员工将其所掌握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传授给国内的其 他企业 促进了这些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 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对 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 促进了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如天津摩托 罗拉公司在天津市有80家配套企业 在天津以外有170家配套企业 摩托罗拉公司按 照自己的技术规范 对其配套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出要求 派出技术人员指导配套企业 的生产 3贸易方式变化的 顺差 效应 我国贸易方式变化对维护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 见表2 20世 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一 般贸易只存在少量顺差 甚至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而同期 加工贸易均存在较大的 贸易顺差 而且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其顺差不断增加 1991 2005年的13年 间 加工贸易累计的顺差达6639 3亿美元 占我国贸易总顺差 7772 4亿美元的85 4 在这13年中 有7年 1992年 1994年 1998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和2005年加工 贸易的顺差超过了我国全部贸易的顺差 这就是说 在这7年中 加工贸易的顺差扭转 了我国的逆差地位 如2001年 我国加工贸易的顺差为534 1亿美元 一般贸易和其他 贸易的逆差分别为291 2亿美元和16 5亿美元 加工贸易顺差弥补了一般贸易和其他 贸易的逆差后 还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226 7亿美的顺差 根据凯恩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一国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贸易顺差的扩大 可以使国民收入成倍的增长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 我国告别了产品短缺时代 相当 一部分产品出现了过剩 即所谓 有效需求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 加工贸易的 顺差 效 应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的贡献 1 2贸易方式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负面效应 长期以来 我国对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实行 保税 政策 即用于加工贸易 出口的中间投人品的进口免征关税与增值税 而且对加工贸易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 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这样 加工贸易进口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导致我国 进口货物中应税货物的比例不断减少 到2005年 我国加工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贸易 额的比重已上升到45 6 使得占进口贸易总额近50 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机器设 备进口基本上不征税 造成了国家税源大量流失 另一方面 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大 量进口还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冲击和损害 此外 一些不法厂商还以加工贸易名义 采用虚报品名 规格 数量 多报进口 少报出口等形式 从事走私活动 将 保税 的进 口货物在国内表21991 2005年我国外贸总顺差与加工贸易顺差情况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加工贸易顺差 外贸顺差 加工贸易顺差 所占比重 74 3 80 5 92 3 80 6 43 5 185 4 94 1 52 9 178 0 153 2 167 1 91 7 221 8 122 0 181 8 295 1 402 4 73 3 359 0 435 7 81 4 年份05 1991 2005 累计 加工贸易顺差 外贸顺差 加工贸易顺差 所占比重 455 5 241 0 189 0 534 1 226 7 235 6 577 1 303 4 190 2 789 1 1884 7 41 9 1062 5 2536 8 41 9 1424 5 1017 9 139 9 6639 5 7772 4 85 4 数据来源 根据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 中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1993年 我国外贸出现121 9亿美元逆差 加工贸易的顺差为78 8亿美元 表3序列Y X X 1 X 2 dY dX dX 1 dgX 2的ADF 检验结果 变量 ADF 值滞后期1 临界值5 临界值是否平衡Y X X 1X 2dY dX dX 1dX 2 0 21980 47210 5004 1 2124 6 8741 4 4612 5 1093 7 7281 3 5572 3 5572 3 5572 3 5572 3 5598 3 5598 3 5598 3 5598 2 9167 2 9167 2 9167 2 9167 2 9178 2 9178 2 9178 2 9178 否 否 否 否 是是是是 注 dY dX dX1 dX2依次为Y X X1 X2的一阶差分序列 表示1 显著水平 倒卖 这些不法行为不但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 而且还对国内的相关产业造成 了较大损害 近年来 不法厂商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的案件 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据海关统 计 1997年 海关查获的 30万元以上的加工贸易走私大案 要案共401起 案 值合计33 3亿元 占全国海关查获大要案总数的36 和总案值的49 1999年 海 关查获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共407起 合计58 7亿元 分别占全国查获走私案总数的39 5 和总案值的53 2 2000年 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案件共752起 案值75 4 亿元 虽然这类案件数只占全部走私案件数的7 但是 其案值却占总案值的42 3 2004年 在海关调查部门立案的走私案件中 涉及加工贸易的案值占总案值的 62 7 综上所述 对外贸易方式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 双刃剑 作用 一方面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但增加了我国就业 而且产生了 技术溢出 效应和 顺差 效应 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和机器设备进口实行 保税 免税 等的优惠政策 加工贸易进口比重的不断提高造成了国家税源不断萎缩和国民收入 损失 而且加工贸易进口的迅速增长还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损害 下文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进一步分析 2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 影响的实证分析 2 1研究方法与模型选择 由于多数时间经济序列是非平稳的 对其做线性回归时 可能会产生所谓的 伪回 归 现象 为此 Engle Granger 1987提出使用两阶段回归法解决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问题 但该方法的缺点是 在 小样本的情况下 参数估计的误差较大 而且当变量超过两个时 变量间可能存在多个 协整关系 便无法找到所有的协整向量 使得分析结果不易解释 Johansen 1988针对上述问题 建立了VAR 模型 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产生之前 人们对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关系的分析只局限于定性分 析 这种分析方法往往难以揭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Granger 1967和Sims 1972提出了运用统计方法检验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文采用VAR 模型 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并采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分析我国进 出口贸易方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本 文运用EViews3 1版本的软件进行分析 2 2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本文采用的1980 2005年度的我国GDP 数据 来 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中各年的数据 一般贸易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以及 加工贸易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数据来源于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和 中国对 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 中各年的数据 在模型中 各变量的含义是 Y 是以我国1980年GDP 为基期值 得到的1980 2005年度各年我国的GDP 增长指数 X X 1和X 2分别为我国贸易方式变化 出口贸易方式变化和进口贸易方式变化 并依次用加工 贸易总额与一般贸易总额的比值 加工贸易出口额与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比值 加工 贸易进口额与一般贸易进口额的比值变化表示 2 3检验结果 1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前 需要对所有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对于变量序列 y i 该检验的一般形式 y t t y t 1 p i 1 ri y t 1 t 1 其中 为常数项 t 为时间趋势项 p 为滞后阶数 该检验的零假设H 0 0 备择假设H 1 0 如果接受假设H 0 拒绝H 1 则说明变量序列 y t 存在单位根 即它是非平稳序列 否则 该变量序列是平稳序列 检验单位根常用的方 法有ADF 检验法和PP 检验法 本文采用ADF 检验法 ADF 检验结果 见表3 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下 接受序列Y X X 1 X 2均有单位根的假设 同时 ADF 检验拒绝了这4个序列的一阶差分 dY dX dX 1 dX 2具有单位根的假设 因此 序列Y X X 1 X 2都是一阶单整I 1序列 由于上述序列均通过了单位根检验且所有变量又是同阶单整的 这样 就可以 对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作进一步检验 2协整检验 为了保持合理的自由度 使模型参数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本文采用从1阶上升至4 阶的方法来确定 VAR 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 结果表明 当滞后阶数为2时 AIC 和SC 信息值最小 此时 Johansen 协整检验的 结果 见表4和表5 不但Y 与X 之间仅存在1个协整关系 而且Y 与X 1 X 2之间也只存在1个协整关系 将它们的协整关系写成数学表达式 并令其分别等于 vcem 1 vcem 2 得到 vcem 1 Y 0 X 11 85007 2vcem 2 Y 0 X 1 0 X N 11 29916 3对vcem 1和vcem 2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 其序列均通过了1 显著水平下的单位根检验 因此 这些序 列都是平稳的 而且vcem 1和vcem 2的取值均在0附近上下波动 vcem 1和vcem 2取值范围分别为 0 012 0 021和 0 012 0 005 这表明 Y 与X 之间 Y 与X 1 X 2之间均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从式 2中可以看出 Y 与X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这说明 就总体而言 贸易方式的变化 加工贸易比重的上升会 导致我国GDP 出现负增长 而且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与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值每上升 1 我国GDP 将减少22 6亿元 0 4517 8亿 元 4517 8亿元为1980年我国的GDP 值 从回归方程式 3中的回归系数情况可以看出 Y 与X 1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的比值每上升1 我国GDP 会增加272 4亿元 Y 与X 2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加工贸易进口与一般贸易进口的比值每上升1 我国GDP 会减少294 9亿元 这说 明 贸易方式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 双刃剑 作用 一方面 出口贸易方式变化 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提高会促进我国GDP 增长 另一方面 进口贸易方式变化 加工贸易进口比重的提高会导致我国GDP 出现负增长 而且后者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于前者变化所产生的正面 影响 3中国贸易方式变化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Y 与X 1 X 2之间在存协整关系 则可利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识别Y 与X 1 X 2之间的因果关系 为此 可以构造模型 Y t m i 1 i Y t i m i 1 i X t i t 4 其中 Y t 为滞后变量Y t i 和X t i 的线性函数 t 为随机误差项 该检验零假设为H 0 b i 0 i 0 1 n 意味着X 不是Y 的原因 若接受原假设 则表明Y 不是引致X 变化的原因 同样 可以检验X 是否为引起Y 变化的原因 采用Eviews3 1统计软件 对Y 与X 1 X 2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得到表6中的结果 根据F 统计量值的情况得到的结论是 我国出口贸易方式变化是导致经济增长变化的格 兰杰原因 而我国经济增长变化不是导致出口贸易方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我国进 口贸易方式变化是导致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而我国经济增长变化不是导致 进口贸易方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3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就总体而言 加工贸易比重的提高对 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这表明 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 负面影响作用大于其正面影响 2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的变化是导致经济增长变化 的原因 而且贸易方式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双重效应 一方面 我国出口贸易方 式变化促进了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 进口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而 且后者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于前者产生的正面影响 表4 序列Y 与X 之间关系的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Lags interval 1to 2 Eigenvalue Likelihood Ratio 1 Critical Value 5 Critical Value Hypothesized No of CE s 0 17 15 413 76 20 046 65 None At most 1 标准化系数 Y 1 Log likelihood 108 8287 X 0 0 03596 C 11 85007 注 表示5 显著水平 注 表示5 显著水平 表5 序列Y X1 X2之间关系的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Lags interval 1to 2 Eigenvalue Likelihood Ratio 1 Critical Value 5 Critical Value Hypothesized No of CE s 0 34 29 6814 414 67 35 6521 247 95 None At most 1At most 2 标准化系数 Y 1 Log likelihood 108 8287 X1 0 0 06203 X20 0 04211 C 11 29916 表6贸易方式变化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因果关系 滞后阶数 F 统计量概率值 X 1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X 1X 2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Y does not Granger Caused X 2 2 39260 0 86250 0引言 经济增长一直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的话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 国内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大多集 中在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研究 涉及企业层面的很少 基于这一点 本文从企业的角 度来研究经济增长质量 构建评价企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要素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1经济增长质量内涵 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研究了许多年 但是 对他的具体内涵至今尚无一个权威的界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 作者简介 徐艳艳 女 山东威海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顾平 男 江苏南通人 教授 研究方向为质量管理 工业企业经济增长质量的 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Appraisement Index System about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徐艳艳Xu Yanyan 顾平Gu Ping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镇江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China 摘要 在经历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一系列环境 社会等问题后 越来越 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 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经济增长质量 从企业的 层面上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研究 从盈利能力 营运能力 偿债能力 发展能力 环境 质量和社会效益六个方面比较全面的构建了评价工业企业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 并进行实证研究 Abstract After the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environment society that caused by the extensiv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aspect this is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article researches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enterprise It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about the quality of ec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型办公楼智能环保清洁服务及人员培训合同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高端医疗机构康复科室全面合作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企业员工关爱基金筹集、管理及公益项目实施合同
- 2025年矿山开采项目承包合同-地质资源合理利用与安全保护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员工专用汽车租赁及全面驾驶责任保险服务协议
- 2025年节能环保办公楼装修工程EPC总承包合同
- 2025年全屋定制家具设计与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跨国大米批发代理销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高品质环保建材标砖采购及建筑工程协调监督合同
- T/CATCM 026-2023中药液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指导原则
- 低空经济培训项目工程方案
- 中国冷冻榴莲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眼科手术器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人教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7《单元写作》课件
- 外贸英语专业课件
- 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9分数与分数相乘及分数乘法练习
- 2025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各单元必会重点短语和句型默写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