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进剪力墙内配电箱安装工艺 QC小组简介建大职工高层住宅楼QC小组05年05月成立 简介如下 制表 制表时间 2005年5月 一 选题理由 1 本工程低价中标 施工过程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2 本工程为高层框剪结构 采用改进配电箱安装工艺 有效的缩短工期 降低成本 提高工效 3 改进配电箱安装工艺后 工艺简单 配电箱一次性安装到位 避免二次施工 降低人工 材料消耗成本的空间较大 工程质量也可以得到提高 二 现状调查 1 配电箱传统工艺安装消耗量统计表如下 按总量336台统计 制表 制表时间 2005年6月 2 配电箱以往安装工艺消耗量现状排列图 制图 制图时间 2005年06月 三 确定目标 1 对改进配电箱安装工艺消耗量估算如下表 制表 制表时间 2005年06月 3 目标值 按照两种工艺比较 传统工艺消耗量为77624 72元 采用新工艺后消耗量为42624 24元 本工程安装配电箱消耗量计划节约35000元 平均每台节约104 16元 四 目标可行性 根据以往配电箱安装工艺统计表测算 整个工程的安装消耗量为77624 72元 采用改进后的配电箱安装工艺 估算消耗量为42624 24元 所以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讲 采用改进后的配电箱安装工艺降低消耗量是完全可行的 在安装配电箱前 用密封胶处理配电箱体缝隙 安装时采用 10定位筋与墙体钢筋焊接 将配电箱固定在墙体内 在配电箱体内部进行支撑加固 以防变形 再填充泡沫 用胶带封口 这样配电箱体和混凝土接触紧密 不易松动 箱体表面和剪力墙面在同一垂面上 不仅牢固而且美观 所以从技术角度讲 改进配电箱体安装工艺也是完全可行的 改进后的配电箱安装工艺 五 原因分析并确定要因 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 传统配电箱体安装工艺流程 制作 安装配电箱预留洞模具接管拆除模具安装配电箱体二次接管混凝土浇筑缝隙粉刷 改进后的配电箱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配电箱体接管支撑箱体填泡沫封口 拆除支撑件清理 两种安装工艺对比示意图如下 制图 制表时间 2005年6月 影响配电箱体安装消耗量的主要原因是 预留洞模具制作 模具安装 模具拆除 二次接短管 混凝土灌缝 粉刷等工序 消除这几道工序不仅大大降低消耗量 而且缩短了工期 提高了经济效益 小组成员对全部工序逐一确认 1 消除制作 安装 拆除预留洞模具及二次接管四道工序理由 1 传统安装方法不仅工序繁琐 必须二次施工 耗时长 人工 材料 机械消耗量大 且不易操作 2 按照改进后的工艺 在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 将配电箱体一次性安装到位 避免二次施工 省时省力 配电箱的固定接地点与钢筋焊接 接地连接可靠 用定位筋将其固定 使得配电箱表面和墙面在同一立面上 美观牢固 节约了时间 缩短了工期 提高了经济效益 2 消除混凝土浇筑 水泥砂浆抹面两道工序 传统配电箱安装完成后 与剪力墙周围之间的缝隙必须用细石混凝土填充 容易出现裂缝 这一现象难以消除 不牢固 很难保证配电箱表面和剪力墙面在同一立面上 外观欠佳 返修率高 效益较低 六 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表如下 制表 制表时间 2005年08月 七 实施对策 在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 用水平尺和水准仪测量确定配电箱安装位置 用 10定位筋与墙体钢筋焊接 将配电箱体固定 固定接地点与墙体钢筋焊接 并用支撑件将配电箱体上下支撑 箱体内填充泡沫 用胶带密封箱口 验证 通过一层 四台 的配电箱体安装记录显示 消耗量统计如下表 制表 制表时间 2005年08月 一层四台配电箱消耗量对比 制图 时间 2005年8月 924 11 501 48 八 效果检查 对策实施后 小组将活动前后配电箱箱体安装消耗量做了分析比较 如下表 制表 制表时间 2005年08月 每台配电箱消耗量统计 制图 时间 2005年8月 231 03 126 86 125 37 九 巩固措施和长远计划 目前 主体工程施工已到21层 通过前一阶段的生产实践 在配电箱体安装上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我们在后续的11层施工中将继续应用配电箱体新型安装工艺 并且要在分公司推广这种改进的配电箱安装工艺 还要再接再励 勤奋研究 积极巩固现有成果 并且不断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