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与高考_第1页
陈与义与高考_第2页
陈与义与高考_第3页
陈与义与高考_第4页
陈与义与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与义 1090 1138 字去非太学博士 在南宋是朝廷重臣 又是一位爱国诗人 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 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 题材广泛 感时伤事 他的词作以清婉 秀丽为主要特色 绍兴六年 1136 年 十一月 拜翰林学士 知制诰 七年正月 授参知 政事 副宰相 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 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要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 就必须探寻新的诗学方法 而不能在书 斋 文字堆中找新路 他发现了新天地 自然 自然意趣成为陈与义诗歌重要的 吟咏对象 在这片新天地中 他收获良多 不仅创作出了许多清新拔俗的诗 篇 还极力提倡师法自然的诗学观念 1 阅读答案鉴赏 2014 高考山东卷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酔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 愛把山瓢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 指文人雅士 山瓢 天然粗糙的酒器 园花经雨百殿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 请做 简要分析 4 分 答案 艳丽 清幽 1 园花经雨百般红 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 一场雨后 园中姹紫嫣红 色彩艳丽 2 乔木峥嵘明月中 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 明月高照 树木高耸峭拔 意 境清幽 诗中 陈居士 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 分 答案 行为洒脱 情趣高雅 1 楚酒困人三日醉 愛把山瓢莫笑侬 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 脱的性格特点 2 亭角寻诗满袖风 醒来推户寻诗去 白天寻诗 夜晚寻诗 表现了陈居 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诗中 亭角寻诗满袖风 可谓陈与义寻诗的白描 而 醒来推户寻诗去 可见其 痴迷的程度 2 2012 年高考语文试题 四川卷 怀天经 智老 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 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 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 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 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 陈与义集校笺 注 天经 姓叶 名德 智老 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 禅伯 指大圆洪智 儒先 指叶天经 试题 1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2 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答案 1 诗人形象 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 风流飘逸 2 诗人客居外地 以诗自娱 观赏杏花 此种生活 是苦是乐 是悲是 喜 诗中并未直接道出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客子 对 杏花 诗 卷 对 雨声 融情于景 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适 3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8 分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 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 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 戎葵 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 中 注 本篇当为宋室南迁 陈与义在建炎三年 1129 避金兵流寓湖湘 湖 南 湖北 逢端午感怀而作 午日 端午节 阴历五月五日 为纪念屈原而设 戎葵 蜀葵 夏日开花 有向阳特性 小题 1 试析 万事一身伤老矣 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 分 小题 2 试分析本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 分 白话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 来度过端午 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 是一个匆匆过客 异 乡的石榴花再红 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 那般艳丽 没有人能理解 我此时的心意 慷慨悲歌后 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 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墙东的蜀葵 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 杯 中之酒 看起来与往年相似 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 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 去 小题 1 承上启下 上片写自己离开了都城 才无所用 报国无门 所以发出了 这样愤懑的感叹 而下片是说自己虽老 但心诚志坚 然而这也只有向千年之 前的屈子诉说 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坚守 结构上是结住上片 开启下片 内 容上是情感的深化和转折铺垫 小题 2 一是用典 借古抒怀 借用屈子的史实 表明自己的志坚及无奈 上 片以 高咏楚词 开篇 透露出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 屈原的高洁品 格给词人以激励 他高昂地吟诵楚辞 同时深感流落天涯之苦 节序匆匆 自 己却报国无门 下片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面对湘江 作者虔诚祭酒 并联想这杯中之酒一定会流到汨罗江 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 深深地显示 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是对比和衬托 词的上片用榴花与红舞裙对比 以过去的春风得意突现时下 的落寞和愤懑 词的下片用 一身伤老 与 戎葵凝笑墙东 对比 衬托了此 时心中的冷寂 或者理解为自己身虽老 但也会这戎葵一样永远不改自己向阳 的夙志 爱国的热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 分析语句作用 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结构上 这 句话承上启下 内容上 万事一身伤老矣 一声长叹 包涵了作者对家国 离乱 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 人老了 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 正如他在诗 中所咏的 老矣身安用 飘然计本 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 安危 孤臣霜发三千丈 每岁烟花一万重 伤春 其对自己岁 数的悲叹 与词同调 小题 2 试题分析 这首 临江仙 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 作者在端午 节凭吊屈原 旧怀伤时 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是为用典 陈与义在两 湖间流离之际 面对现实回想过去 产生无穷的感触 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 抒写 榴花不似舞裙红 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 回忆过去春风得 意 声名籍籍时的情景 公元 1122 年 宣和四年 陈与义因 墨梅 诗为徽 宗所赏识 名震一时 诸贵要人争相往来 歌舞宴会的频繁 可想而知 而现 在流落江湖 兵甲无归日 江湖送老身 晚晴野望 难怪五月的榴 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 是为对比或映衬 4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 1 指出诗中 子规 意象的含义 2 分 2 诗中 故园便是无兵马 与 犹有归时一段愁 是否矛盾 为什么 4 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 思念故土 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 D 子规 是中国古代 文学尤其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传统意象 可以结合诗意理解 作者因战 乱远离家园 偏居山村 听到子规的鸣叫 难免产生归思之心 此处考生对 子规 的意象理解没有多少难度 2 答案 不矛盾 因为在诗人看来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国土沦丧 南 北分裂 所以送友人归京师时 触景生情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 D 解 答本题需要考生联系小注中的相关内容 故园 指北宋京师汴梁 作者与友 人因战祸离家 此时即便没有战争了 但却国已不国 家已非家 又怎能不让 人心生哀愁 题目设置难度不大 诗意字面意思也容易理解 考生需要注意的 是对小注提及的相关背景知识的认识 6 2014 成都一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回答问题 8 分 以事走郊外示友 陈与义 二十九年知已非 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 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 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 君应笑 要就南池照客表 注 屑屑 劳瘁匆迫的样子 1 简要赏析颈联 瘦 和 微 两字的表达效果 4 分 2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全诗简 1 1 4 分 瘦 表现鸿雁万里奔波 消瘦无力 1 分 是作者奔波劳碌的形 象写照 1 分 微 写出暮色苍茫中昏鸦归去的寥落的景象 1 分 暗含作者 前途迷茫之感 或 表达了作者漂泊孤寂之感 1 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可从关键字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及揭 示的主题入手 也可从表达技巧入手分析 瘦 形容鸿雁 鸿雁都奔波瘦了 含蓄地写出了作者奔波劳碌的情形 微 有微小 细微的意思 鸟乌微 说明它离作者视线远 更显作者的孤独 2 4 分 主要表达了诗人奔波劳碌 壮志难酬的无奈 2 分 首联直言多年来 壮志难酬 岁月空逝 中间两联融情于景 表现自己奔波劳碌 黄尘满面 秋 日依然无法归去的迷茫 尾联以友人 应笑 更显无奈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标题 走郊外 来看 这首诗写诗人的奔波之苦 从标题 示友 来看 这首诗是写给友人的 就应当有离别之苦的意思 再从前两联来看 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 无奈 赏析 首联 诗人写自己多年来依旧难以实现心中理想 表现诗人内心壮志 难酬的苦闷 颔联 表现出诗人没有功成名就 却仍要奔波的无奈之情 颈联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天地如此广阔而我却如此渺小 诗人夸大天地境界 以巨大的悲凉之景反衬自己的渺小孤单 在夸大的环境之下犹显自己渺小这表 达诗人因前途渺茫而悲叹愁苦的心情 尾联 诗人写自己客居他乡 体现诗人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7 岸帻 阅读答案鉴赏陈与义 宋 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 山头生薄阴 乱云交翠壁 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 鸟鸣春意深 穷乡百不理 时得一闻吟 注 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 岸帻 推起头巾 露出前额 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 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 8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 5 分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 分 岸帻 阅读答案鉴赏陈与义 8 前两联描绘了春天清晨阴冷的景象 山头薄阴笼罩 翠壁乱云缭绕 细雨打 湿青林 透出阴冷寂寞的气氛 5 分 景象概括 3 分 其中 春天 阴冷 清晨 各 1 分 简析 2 分 9 思乡之情 诗人眼中的深春景象提醒他时令交换 离家日久 引发了他的 思乡之情 闲居的寂寞 或 不被任用的哀愁 诗人被朝廷放逐 闲居穷 乡 百事不理 貌似时时得闲 吟咏诗词 实则表现了自己失意寂寞的情怀 6 分 每点 3 分 情感内容 2 分 分析 1 分 岸帻 阅读答案鉴赏陈与义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题目 7 分 道中寒食 陈与义 斗粟淹吾驾 浮云笑此生 有诗酬岁月 无梦到功名 客里逢归雁 愁边有乱莺 杨花不解事 更作倚风轻 注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者为宋代诗人詹慥 小题 1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3 分 答 小题 2 请结合诗意赏析诗歌的最后一联 4 分 答 题型 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 偏易来源 不详 答案 找作业答案 上魔方格 小题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奔波仕途 怀才不遇 内心愁苦 思念家乡的诗人形 象 1 分 他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 虚度人生 无心建功立业 只能以 诗抒怀 寒食时节 人在旅途 看到天上归雁 空中飞絮 耳闻杂乱莺啼 更 是倍添愁苦 无限落寞 2 分 其中总述 2 分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 分 小题 2 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杨花不懂人事 随风飞舞 突出了 自己的寂寞愁苦无人理解 无法排遣 飞絮漫天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 以 景衬情 更让诗人感觉心境悲凉 杨花倚风轻狂 比喻小人得志 与自己的 不得志形成对比 流露出自己对世事的不满 答出任意一点给 2 分 其中 手 法 1 分 赏析 1 分 答出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E 级 答题时要先概括出诗 人的总体特点 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 试题分析 小题 2 赏析诗句 首先要明确诗句的意思 然后再分析有没有技巧 有的话指 出表达效果和情感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 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 驼褐 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 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 早行 的 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3 分 2 此诗三 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3 分 参考答案 11 1 第一句诉诸感觉 写出清早露侵驼褐 寒意袭人的特点 同时也写出 诗人 行 之 早 诗人穿上露水不易湿透的驼褐出行 可见其上路之早 而 露侵驼褐 以至于感到 晓寒 其行之久 也不言而喻 结合诗句 意思对即可 2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突出了诗人出行之 早和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手法 1 分 效果 2 分 古诗鉴赏 陈与义 早 行 参考答案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题目 除夜二首 其一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 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 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 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 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 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 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 1 从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来看 第二句中的 意 有哪些含义 请简要分析 2 古人评价这首诗 结有神致 你认为尾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 分析 11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 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