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Z63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_第1页
QTZ63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_第2页
QTZ63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_第3页
QTZ63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_第4页
QTZ63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TZ63QTZ63 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 新建厂房 办公楼工程 属于框架结构 地上 7 层 建筑高度 22 80m 标准层层高 3 20m 总建筑面积 7289 65 平方米 总工期 300 天 施工单位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无锡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 无锡市 研究院设 计 无锡市 地质勘察 工程监理公司监理 建设工程 有限公司组织施工 由 担任项目经理 担任技术负责人 一 参数信息一 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Z63 塔吊起升高度 H 110 00m 塔吊倾覆力矩 M 630fkN 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塔身宽度 B 1 6fm 基础以上土的厚度 D 2 00m 自重 F1 450 8fkN 基础承台厚度 h 1 45m 最大起重荷载 F2 60fkN 基础承台宽度 Bc 5 75m 钢筋级别 II 级钢 二 基础最小尺寸计算二 基础最小尺寸计算 1 1 最小厚度计算最小厚度计算 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第 7 7 条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塔吊基础对基础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拔力 按照下式进行抗冲切计 算 7 7 1 2 其中 F 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拔力 其它参数参照规范 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 并取其中较小值 取 1 00 7 7 1 2 7 7 1 3 1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 2 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 h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当 h 800mm 时 取 h 1 0 当 h 2000mm 时 取 h 0 9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取 16 70MPa pc m 临界截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 平均值 其值 宜控制在 1 0 3 5N mm2范围内 取 2500 00 um 临界截面的周长 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 ho 2 处板垂直截面的 最不利周长 这里取 塔身宽度 ho 4 9 60m ho 截面有效高度 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s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的比 值 s 不宜 大于 4 当 s 2 时 取 s 2 当面积为圆形时 取 s 2 这里取 s 2 s 板柱结构中柱类型的影响系数 对中性 取 s 40 对边柱 取 s 30 对角柱 取 s 20 塔吊计算都按照中性柱取值 取 s 40 计算方案 当 F 取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压力 将 ho1从 0 8m 开始 每增加 0 01m 至到满足上式 解出一个 ho1 当 F 取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拔力时 同理 解出一个 ho2 最 后 ho1与 ho2相加 得到最小厚度 hc 经过计算得到 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压力 F 200 00kN 时 得 ho1 0 80m 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拔力 F 200 00kN 时 得 ho2 0 80m 解得最小厚度 Ho ho1 ho2 0 05 1 65m 实际计算取厚度为 Ho 1 45m 2 2 最小宽度计算最小宽度计算 建议保证基础的偏心矩小于 Bc 4 则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其中 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 它包括塔吊自重 压重和最大起重 荷载 F 1 2 450 80 60 00 612 96kN G 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 1 2 25 Bc Bc Hc m Bc Bc D 1 2 25 0 Bc Bc 1 45 20 00 Bc Bc 2 00 m 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M 倾覆力矩 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 M 1 4 630 00 882 00kN m 解得最小宽度 Bc 1 00m 实际计算取宽度为 Bc 5 75m 三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三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 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第 5 2 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 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当考虑偏心矩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 式中 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 它包括塔吊自重 压重和最大起重 荷载 F 304 30kN G 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 G 1 2 25 0 Bc Bc Hc m Bc Bc D 3025 22kN m 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Bc 基础底面的宽度 取 Bc 5 750m W 基础底面的抵抗矩 W Bc Bc Bc 6 31 685m3 M 倾覆力矩 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 M 1 4 630 00 882 00kN m a 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 m 按下式计算 a Bc 2 M F G 5 750 2 882 000 612 960 3025 219 2 633m 经过计算得到 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 Pmax 612 960 3025 219 5 7502 882 000 31 685 137 876kPa 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 Pmin 612 960 3025 219 5 7502 882 000 31 685 82 203kPa 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P 612 960 3025 219 5 7502 110 039kPa 偏心矩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Pkmax 2 612 960 3025 219 3 5 750 2 633 160 230kPa 四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四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02 第 5 2 3 条 计算公式如下 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N m2 f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按本规范第 5 2 3 条的原则确定 取 145 000kN m2 b d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 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取 20 000kN m3 b 基础底面宽度 m 当基宽小于 3m 按 3m 取值 大于 6m 按 6m 取值 取 5 750m 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取 20 000kN m3 d 基础埋置深度 m 取 2 000m 解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a 195 250kPa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 fa 170 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大于最大压力设计值 Pmax 137 876kPa 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 2 fa 大于偏心矩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 Pkmax 160 230kPa 满足要求 五 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五 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02 第 8 2 7 条 验算公式如下 式中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当 h 不大于 800mm 时 hp取 1 0 当 h 大于等于 2000mm 时 hp取 0 9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ho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a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 当计算柱与基础 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 取柱宽 即塔身宽度 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 取上阶宽 a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 长 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 落在基础底面以内 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 取柱宽加两 倍基础有效 高度 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 取上阶宽加两倍该处的基础 有效高度 pj 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 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对偏 心受压基础可取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Al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 Fl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 Al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 值 则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取 hp 0 95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取 ft 1 57MPa a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m 1 60 1 60 2 1 45 2 3 05m ho 承台的有效高度 取 ho 1 40m Pj 最大压力设计值 取 Pj 160 23KPa Fl 实际冲切承载力 Fl 160 23 5 75 4 50 5 75 4 50 2 2 513 24kN 其中 5 75 为基础宽度 4 50 塔身宽度 2h 允许冲切力 0 7 0 95 1 57 3050 00 1400 00 4438540 46N 4438 54kN 实际冲切力不大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 所以能满足要求 六 承台配筋计算六 承台配筋计算 1 1 抗弯计算抗弯计算 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02 第 8 2 7 条 计算公式如 下 式中 MI 任意截面 I I 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a1 任意截面 I I 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 当墙体材料 为混凝土时 取 a1 b 即取 a1 2 08m Pmax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地基反力 设计值 取 160 23kN m2 P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 I I 处基础底面地基 反力设计值 P 160 23 3 1 60 2 08 3 1 60 90 96kPa G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自重 取 3025 22kN m2 l 基础宽度 取 l 5 75m a 塔身宽度 取 a 1 60m a 截面 I I 在基底的投影长度 取 a 1 60m 经过计算得 MI 2 082 2 5 75 1 60 160 23 90 96 2 3025 22 5 752 160 23 90 96 5 75 12 463 44kN m 2 2 配筋面积计算配筋面积计算 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02 第 8 7 2 条 公式如下 式中 l 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 C50 时 1取为 1 0 当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 C80 时 取为 0 94 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取 l 1 00 fc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查表得 fc 16 70kN m2 ho 承台的计算高度 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