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早期康复训练滕金蓉_第1页
偏瘫早期康复训练滕金蓉_第2页
偏瘫早期康复训练滕金蓉_第3页
偏瘫早期康复训练滕金蓉_第4页
偏瘫早期康复训练滕金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我站起来 自由的行走,偏瘫患者 早期康复训练 神经内科 滕金蓉,脑卒中,我国第1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出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每年在脑卒中防治方面的经费估计高达100亿元以上,并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40%为重度致残。,我国对脑卒中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逐年提高使急性期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却上升较快。,死亡率 总患病率 、 致残率,75%左右的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偏瘫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残疾,同时可伴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不全等症状。,概述,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年发病率:200/100万新发病例15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80100万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只有1020的病人留有严重或中度残疾。,近年的实践证明,康复治疗开始时间越早,遗留残疾的可能性越小,生存质量越高,患 者,家 属,护 士,渴 望,心 声,责 任,偏瘫康复时机的选择,早期康复的时机,在发病后前3个月坚持持续性的康复护理,功能改善最大,可防止机能减退,病情稳定后24-72小时开始主动性康复治疗训练护理,脑梗死患者病后1-3天,脑出血1周左右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发病后6个月都是有效期病程1年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降低,偏瘫康复时机的选择,早期康复的目的,早期的肢体康复训练,在预防脑卒中后的肢体挛缩、关节畸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方面作用明显,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脑卒中的康复原则,康复应尽早进行 调动患者积极性 康复应用与治疗并进 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急性期,从发病开始直至一周。这个时期病情一般不是十分稳定,应以临床治疗为主,康复训练为辅。一旦病情稳定,就应该尽早开始康复训练。目标和效果:通过在医院的床边训练,达到调整患者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恢复床上的部分功能的效果,预防性康复,恢复期,发病后一周至6个月。在这个时期病情基本稳定,存在的各种障碍有可能不断改善,是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目标和效果:通过系统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克服障碍,使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争取达到独立或基本独立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主动性康复,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后,可能留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手脚活动不便、谈话不清楚、日常生活离不开家里人的帮助等。目标和效果:通过学习使用手杖、轮椅等辅助器具,尽可能克服瘫痪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争取最大限度地达到独立生活的效果。,适应性康复,早期康复的顺序流程,卧 位,坐 位,站 位,行 走,适用对象为卧床的偏瘫患者,目的是为了防治并发症,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三种方法。,卧姿的训练,偏瘫康复护理卧位之一,患侧卧位时: 患侧肩前伸、肘伸直,手心向上,患肩处于前伸位目的:预防上肢各关节的屈曲挛缩,康复护理从体位摆放开始(功能位、良肢位),健侧卧位时: 患侧肩关节伸展100度 上肢伸直,手指伸展目的: 防止手下垂,康复护理方法卧位之二,康复护理方法卧位之三,仰卧位时: 患侧肩关节下垫棉枕 抬高肩部肘、腕使肩关节外旋目的: 抬高患侧肢体 防止肩关节下坠,翻身的训练,适用对象为卧床时自己不能翻身或翻身有一定困难的偏瘫患者,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在床上的活动能力、训练躯干旋转,缓解痉挛、改善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防治并发症。包括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训练两种方法。,向健侧翻身,要点:1.病人双手紧贴一起2.方法:同时翻转臀部和足底以引导偏瘫侧(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括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的自我运动。,握拳姿势(Bobath握拳),主动辅助运动,搭桥活动,躯干活动训练(肩髋反相活动),四肢关节的训练,适用对象为偏瘫患者自己不能活动肢体或者由于肌肉痉挛而限制了肢体活动。目的是促进瘫痪肢体恢复、防止肢体僵硬。,关节活动肩关节,康复护理坐位方法(床上),床上坐位时: 患侧肢放在小桌上 减轻肩关节的负荷,凳子与轮椅上坐位时:患侧上臂与身体呈100度角目的: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护理坐位方法(床下),康复护理站位方法,在护士协助下练习站立,康复护理辅助行走方法之一,健手扶,患足跟,健足带领向前进,康复护理行走方法之二,健足带领向前进健手扶,患足跟,康复护理行走方法之三,健手扶,健足跟,帮助患足向前进,康复护理行走方法之四,肩手综合征(SHS),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脑卒中患者常见合并症,最早在发病第3天发生,迟至6个月后发生 74.1在病后3个月内发生,早期患手浮肿、疼痛、运动受限,中期可至手部肌肉明显萎缩,晚期则有手部的特征畸形,发生率为20%,肩手综合征(SHS),日常生活自理技能训练,使患者较好的完成穿衣、如厕、洗脸、刷牙、吃饭、喝水等日常基本生活动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只要患手有功能,就应该尽可能多的使用患手。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可以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