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人站在 船头 按图中A B 两种 情况用同样大小的力 拉绳 设船的质量 一样 水的阻力不计 从 静止开始在相同的t时 间内 t时间内 A 图中小船未碰岸 B 图中两船未相遇 两种情况人所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 在t时刻人拉绳做功的瞬时功率分别为Pa和Pb 则有 A Wa Wb Pa Pb B Wa Wb Pa PbC Wa Wb Pa Pb D Wa Wb Pa Pb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轻弹簧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另一端固定于 O点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将小球拉到与O点等高处 弹簧恰为原 长时 将小 球由静止释放 达到最低点时 弹簧的长度为l 对于小球 的速度v和弹簧的伸长量 l有 A l mg k B l 3mg k C D gl2gl2 答案 D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一个小球在竖直环内至少做 n 次圆周运动 当它第 n 2 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 7 m s 第 n 1 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 5 m s 则第 n 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的速度 一 定 v 1 m sB v 1 m s C v 1 m sD v 3 m s 答案 A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应用 一根质量为M的链条一半放在光滑水平 桌面上 另一半挂在桌边 如图 甲 所示 将链条由静止释放 当链条刚离开桌面时 速度为v1 然后在链条两端各系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把链条一半和一个小球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另一半和另一个小球挂在桌边 如 图 乙 所示 又将系有小球的链条由静止释放 当链条和小球刚离开桌面时速度v2 下列 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M 2m 则v1 v2 B 若M 2m 则v1 v2 C 若M 2m 则v1 v2D 不论M与m大小关系如何 均有v1 v2 答案 D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物体以100焦耳的初动能从斜面的底端向上运 动 当它通过斜面上M点时其动能减少了80焦耳 机械能减少 了32焦耳 如果物体能从斜面上返回底端 则物体到达底端时 的动能为 A 20焦耳 B 48焦耳 C 60焦耳 D 68焦耳 答案 A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有一斜轨道AB与同材料的1 4圆周轨道BC圆滑相 接 数据如图 D点在C点正上方 距地面高度为3R 现让一个小滑块从D点自由下落 沿轨道刚好能滑动 到A点 则它再从A点沿轨道自由滑下 能上升到的距 地面最大高度是 不计空气阻力 A R B 2R C 在0与R之间 D 在0与2R之 间 答案 D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一根铁链长为 2L 重为 2G 摊放在水平地面上 手拉铁链的一端向上提起 当铁链的 另一端刚好离开地面时 铁链的速度为 v 则提起铁链的过程中 拉力做功为 A 2GL B 4GLC 2GL Gv2 gD 4GL Gv2 g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综合 一个物体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斜面底端 已知物体的初动能为E 它返回底端的速度为v 克服摩擦力做功为E 2 若物体以 2E的初动能冲上斜面 则有 A 返回底端的动能为 3E 2B 返回底端的动能为E C 返回底端的速度大小为 2vD 物体两次往返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答案 B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在半径为 r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 它所具有的机械能为E 动能为Ek 由 于某种原因使它的速度突然增大 则当它重新稳定下来做匀速圆周运动 它的 A r增大 E增大 Ek增大 B r增大 E增大 Ek减小 C r减小 E增大 Ek减小 D r减小 E减小 Ek增大 答案 B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应用 一个物体以初动能E从斜面底端冲上斜面 到达一定高度后又沿原轨迹返回到斜面底 端 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为E 2 假设小物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斜面足够 长 如果小物块冲上斜面时的初动能变为 4E 则小物块到达最高点时重力势能变化了 A 3E B 2E C 1 5ED E 答案 A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的上表面连一轻质弹簧 如 图 今用恒力F拉弹簧的上端点P 使P上移了一段距离h 则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Fh B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Fh C 拉力F 做的功为 Fh D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Fh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在一种叫做 蹦极跳 的运动中 质量为 m 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 L 弹性优良的轻质 柔软橡皮绳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1 5L 时到达最低点 在下落过程中 不计空气阻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 动能增加了 1 5mgL D 机械能减少了 1 5mgL 答案 A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物体 A 的质量为 m 置于水平地面上 A 的上端连一轻 弹簧 原长为 L 劲度系数为 k 现将弹簧上端 B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 使 B 点上移距离为 L 此时物体 A 也已经离开地面 则下列论述中正 确的是 A 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mgL B 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mgL C 系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 mgL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物体以60J的初动能 从A点出发作竖直上抛运动 在它上升到某一高度的过程中 物 体的动能损失50J 而它的机械能损失为10J 假定空气阻力恒定 则该物体落回到A点时的 动能为 A 50J B 48J C 40J D 36J 答案 D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综合 在离地面高为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的物块 抛出时的速度为 当它落到地hm 0 v 面时速度为 用表示重力加速度 则在此过程 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vg A B 2 0 2 2 1 2 1 mvmvmgh mghmvmv 2 0 2 2 1 2 1 C D 22 0 2 1 2 1 mvmvmgh 2 0 2 2 1 2 1 mvmvmgh 答案 C 来源 2003 年高考大综合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下图所示 有光滑的水平面上放一个静止的木板B B的左端放一木块A A与B的接 触面粗糙 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 将A从B的左端拉到右端 第一次将B固定在水平面上 第二次B可沿光滑水平面自由滑 动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 有 A 木块A的加速度相同 B 摩擦力对A做功相同 C F对A做功相同 D A获得的动能相同 答案 A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关于小孩子荡秋千 有下列 4 种说法 重一些的孩子荡秋千 它摆动的频率会更大些 孩子在秋千达到最低点处有失重的感觉 接绳被磨损了的秋千 绳子最容易在最低点断 自己荡秋千想荡高一些 必须在两侧最高点提高重心 增加势能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甲乙两个形状不同 容积相同的容器装有适 量的水 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入甲乙两 容器同样深度的地方 这时两容器水面相平 如果将金属块 从容器甲中缓慢提出水面拉力做功为W甲 将金属块从容器乙 中缓慢提出水面拉力做功为W乙 则W甲与W乙的大小关系为 A W甲 W乙 B W甲 W乙 C W甲 W乙 D 条件不足 无法比较 答案 B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上方安装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 在弹簧处于原长时 用手拉着其上端 P 点很缓慢地向上移动 直 到物体脱离地面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在这一过程中 P 点的位移为 H 则物体 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 A MgH B C D k gM MgH 22 k gM MgH 22 k Mg MgH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P M 物体 60J 的初动能 从 A 点出发作竖直上抛运动 在它上升到某一高度时 动能损失 了 30J 而机械能损失了 10J 则该物体在落回到 A 处的动能为 空气阻力大小恒定 A 50J B 40J C 30J D 20J 答案 D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应用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 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峡 三峡工程是一座具 有防洪 发电 航运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若水的机 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 40 水库水面的落差为 175m 平均年流量为 4 5 1011m3 则每 年可获得的电能为 A 3 1 1017JB 7 9 1017JC 3 9 1016JD 3 4 1016J 答案 A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后 经过 115 小时 32 分的太空飞行 在离地面 343km 的圆轨道上运行了 77 圈 运动中需要多次 轨道维持 所谓 轨道维持 就是通过控制 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 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 如果 不进行 轨道维持 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 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 在这种情 况下飞船的动能 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将会是 A 动能 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小 B 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动能逐渐增大 机械能不变 C 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动能逐渐减小 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动能逐渐增大 机械能逐渐减小 答案 D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一质量均匀的不可伸长的绳索 所受重力为 G 两端固定在水 平天花板上的 A B 两点 如图 3 所示 今在绳索的最低点 C 施加 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索拉直使中点降到 D 在此过程中 绳索的重 心位置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B 先降低再升高 D 始终不变 答案 A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用 80N 的水平力沿水平地面推动一只木箱前进 10m 阻碍运动的摩擦力是 60N 则该过 程中转化为木箱与地面系统的内能和转化为木箱的动能依次为 A 200J 600JB 200J 800JC 600J 200JD 600J 800J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有一块固定于小 车的竖直挡板 板的顶端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 当把摆球从 图示位置自由释放后 球在与挡板垂直的竖直面内向下摆动 球与挡板发生完全弹性碰撞 设摆球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 为H 阻力不计 H与初始时小球距车的高度h相比较 则 A Hh D 无法比较 答案 B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向上滑行 第一次经过 P点时 它的动能比最初减少了60J 势能比最初增加了45J 可以推测如果物体从斜面返回底端出发点 末动能为 A 60J B 50J C 48J D 20J 答案 B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自由摆动的秋千 摆动的振幅越来越小 下列说法中哪种正确 A 机械能守恒B 总能量守恒 正在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 动能不断减少 答案 B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一根长为2m 重力为200N的均匀木杆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将它的一端从地面提高0 5m 另一 端人搁在地面上 则所需做的功力为 g取10m s2 400J 200J 100J 50J 答案 D P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两个体积相同的均匀正方体P和Q 粘合在一起 成为一 个平行六面体 已知P的密度比Q大 若让Q在下方 欲推倒PQ所做的功 为W1 若让P在下方 欲推倒PQ所做的功为W2 则W1和W2的大小相比较 A W1W2 D 无法确定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应用 如图 质量为 M 长度为 l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可视 为质点 放在小车的最左端 现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在小物块上 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 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 f 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 小车运动的距 离为 s 在这个过程中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 F f l s B 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 小车具有的动能为 f s C 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f l s D 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 Fs 答案 D 来源 2007 年重庆市四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一小物块从图所示的弧型轨道上的A点 由静止开始滑下 由于轨道不光滑 它仅能滑到B点 由B点返回后 又仅能滑 到C点 若A B两点高度差为h1 B C两点高度差为h2 则有 A h1 h2 B h1h2 D 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h1 h2的大小关系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轻绳悬于 O 点 如图 5 所示 小球在水 平力 F 作用下由最低点 P 缓慢地移到 Q 点 在此过程中 F 做的功为 A FLsin B mgLcos C mgL 1 cos D FLtan 答案 C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用恒力 F 将物体竖直向上加速提升一定高度 在这一过程中 A 力F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B 力F和重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 力F和重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D 力F和重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答案 B 来源 2004 年高考江苏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应用 一物体质量为m 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槽滑到B点后 离开 支持面飞出 如图 7 所示 若在A B的过程中 机械能损失为 E 物体在B点飞出时的水平分速度为v 则物体到达最高点时与 A点的高度差为 A B H C D H g v 2 2 g v 4 2 g v 2 2 mg E g v 2 2 mg E 答案 C 来源 2004 年高考江苏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应用 在交通运输中 常用 客运效率 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 客运效率 表示每消 耗单位能量对应的载客数和运送路程的乘积 即客运效率 一个人骑电动自 消耗能量 路程人数 行车 消耗 1MJ 106J 的能量可行驶 30km 一辆载有 4 人的普通轿车 消耗 320MJ 的 能量可行驶 100km 则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 A 6 1B 12 5C 24 1D 48 7 答案 C 来源 2004 年高考大综合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质量为 m 的物体竖直向上以加速度 g 匀加速上升 当它上升了 h 的过程中 A 重力对物体做功 mgh B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2mgh C 物体所受外力对物体做功 2mgh D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2mgh 答案 B 来源 B A H 图 7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一个人站在商店的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 随扶梯一起斜向上做加速运动 则 A 踏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机械能增加量 B 踏板对人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人的机械能增加量 C 踏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动能增加量 D 踏板对人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人的动能增加量 答案 A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识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就是功 功就是能 B 做功越多 物体的能就越大 C 外力不对物体做功 物体就没有能量 D 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 答案 D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可以测量快速变化力的瞬时值 如图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 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 实验时 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D处 然后放手让小球自 由下落 由此图线所提供的信息 以下判断正 确的是 A 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 t1 t2期间小球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t3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D t1与t4时刻小球动量一定相同 答案 B 来源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用水平恒力F将质量为m 的小物体沿倾角为 长为 s的斜面 由静止开始 从底端推到顶端 其速度达到v 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 下面正确的是 A F做功为Fs B 物体机械能增加 sin2 2 mgsm C 转变成内能的是 mgcos Fsin s D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 mgcos 答案 B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在摩擦不计的水平面上 放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 小车左端放一只箱子 其 质量为m 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 把m拉到小车右端的过程中 如果第一次小车被固定在地面 上 第二次小车没有固定 可沿水平面运动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A m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一样大 B F做功一样多 C m获得动能一样多 D 由于摩擦转变成内能的能量一样多 答案 A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 可视为质点 以某一 速度由 A 点冲上倾角为 30 的固定斜面 其加速度大小为 g 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则在这个过程中 物体 A 机械能损失 mghB 动能损失了 2mgh C 动能损失了 mgh 2D 机械能损失了 mgh 2 答案 AB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应用 一质量为 m 的物体以某一速度从 A 点冲上一个倾角为 30 的斜面 其运动的加速度为 3g 4 这个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则在这过程中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3mgh 4B 物体的机械能损失了 mgh 2 C 物体的动能损失了 mghD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 答案 B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应用 关于摩擦力做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使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B 滑动摩擦力一定引起系统机械能减小 C 静摩擦力一定不对物体做功 D 静摩擦力可以在系统内传递机械能 但不会引起系统机械能的减小 m 30 h 答案 B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综合 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 2m的小球A和B 支架的两直角边长 度分别为 2l和l 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 如图所示 开始时OA边 处于水平位置 由静止释放 则 A A球的最大速度为 2gl2 B A球的速度最大时 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 C A球的速度最大时 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45 D A 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v1 v2 2 1 答案 BCD 来源 2003 年高考上海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应用 在距离地面高为 H 的桌面上 以速度 V 水平抛出质量为 m 的小球 当小球运动到距离地 面高为 h 的 A 点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忽略运动过 程的空气阻力 A 物体在 A 点的机械能为mghmV 2 2 1 B 物体在 A 点的机械能为mgHmV 2 2 1 C 物体在 A 点的动能为mghmV 2 2 1 D 物体在 A 点的动能为 mghmgHmV 2 2 1 答案 B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两根长度不同的无弹性轻绳下端各拴一个 物体A和B 上端固定在同一水平上的两个固定点上 A B 的质量相同 将A B分别提起到其悬绳绷直 并处于水平 位置 由静止释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在最低点处的机械能相等 B 它在最低点时对悬绳的拉力相等 C 在下落过程中 它们每秒内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D 在下落过程中 它们在下落相等的高度过程中动能 的变化相等 答案 ABD B A m 2m 2l l O H h A v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下面的每一个问题包括两种叙述方法 请把两种叙述都正确的选出来 A 摩擦力总是和运动的方向相反 做功为负值 使物体的动能减少 依据动能定理 物体的动能减少 B 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 然后再下滑 返回原处时速度的大小与初速度相等 物体沿 光滑斜面上滑或下滑 加速度的大小是相同的 C 物体沿倾角不同 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由静止状态从顶端自由滑至底端时 末速度 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上述情况下滑力做的功都相等 D 小球从高为h处下落 与地面碰撞后又弹回原高处 最大的势能与最大的动能相 等 在上述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答案 B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综合 如图所示 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 第一次用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向上拉物体 第二次用 平行斜面向下的同样大小的恒力F向下拉同一物体 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两次均为s 则两 次拉动过程中 A 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值相同 B 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相同 C 物体动能的增量相同 D 产生的热量相同 答案 AB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木块P沿固定的斜面Q匀速向下滑动 在这个过程中 下面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对P做正功 P的重力势能减少 B 支持力对P做功为零 P的机械能守恒 C P克服摩擦力做功 P的机械能减少 D 合外力对P做功为零 P的动能保持不变 答案 A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下图所示 两光滑斜面的总长度相等 高度也相等 两球 由静止从顶端下滑 若球在图上转折点无能量损失 则有 A 两球同时落地 B b球先落地 C 两球落地时速率相等 D a球先落地 答案 B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长木板 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 m 2kg 的另一物体 B 以水平速度 v0 2m s 滑上 原来静止的长木板 A 的表面 由于 A B 间存在摩擦 之后 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获得的动能为 1J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2J C 木板 A 的最小长度为 1m D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1 答案 AB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应用 如图所示 质量相等的 A B 两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当 A 物体被水平抛出的同时 B 物体开始自由下落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曲线 AC 为 A 物体的运动轨迹 直线 BD 为 B 物体的运动轨迹 两轨迹相交于 O 点 则两物 体 A 经 O 点时速率相等 B 在 O 点相遇 C 在 O 点时具有机械能一定相等 D 在 O 点时重力的功率一定相等 答案 B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 最后停下 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 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 线圈中产生电流 上述不 同现象中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 A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B 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C 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D 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答案 AD v0 A B B A 0 t s v ms 1 1 2 1 2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 下端固定在地面上 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 簧顶端 并向下压球 使弹簧压缩 用细线把弹簧栓牢 如图 a 烧断细线 球将被弹起 且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 如图 b 忽略空气阻力 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 过程中 A 球的动能在刚脱离弹簧时最大 B 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C 球所受合力的最大值大于重力的值 D 系统机械能不变 答案 B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假定地球 月球都静止不动 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 假定探 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 用 W 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 引力做的功 用 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 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 A Ek必须大于或等于 W 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B Ek小于 W 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 C Ek W 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2 1 D Ek W 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 2 1 答案 答案 火箭沿地月连线发射的探测器在飞到月球的过程中 受到地球和月球的万有引力 所 以探测器离开火箭的动能小于 W 也可能到达月球 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大 所以开始地球对 探测器的引力起主要作用 探测器动能减小 当探测器运动到一定位置时 受到地球的万 有引力与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这时探测器走过的路程大于地月距离的一半 在这以 后 月球的引力起主要作用 探测器会飞到月球表面 所以探测器离开火箭时的动能不能 小于W 2 1 答案 BD 来源 2007 年高考二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用火箭将质量为 m 的卫星送入距离地球表面高度为 h 的轨道 并使卫星具有速度 v 假设卫星的重力随高度的变化可以忽略 则关于外力对卫星做功的情况 以下判断正确的 是 A 卫星克服重力做功为 B 卫星克服重力做功为mgh 2 2 1 mvmgh C 火箭的推力对卫星做功为 D 合外力对卫星做功为 2 2 1 mv 2 2 1 mv 答案 A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质量为m的物体以一定速度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一个静止的 质量为M的物体发生碰 撞并粘在一起运动 关于碰撞前后m M的总机械能损失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M不变 则损失的总机械能随m的增大而增大 B 若M不变 则损失的总机械能随m的增大而减小 C 若m不变 则损失的总机械能随M的增大而增大 D 若m不变 则损失的总机械能不随M的增大而改变 答案 A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竖直上抛一物体 最后又落回原处 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在整个过程中大小不变 则物体 A 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 B 到达最高点前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到达最高点后的加速度的大小 C 上升过程中动量改变量的大小和下降过程中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相等 D 在上升过程中的某点和下降过程中的同一点机械能有可能相同 答案 AB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长木板 A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物体 B 以水平速度冲上 A 后 由于摩擦 力作用 最后停止在木板 A 上 则从 B 冲到木板 A 上到相对板 A 静止的过程中 下述说法中正确是 A 物体 B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 B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 物体 B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C 物体 B 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 A 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D 摩擦力对物体 B 做的功和对木板 A 做的功的总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答案 A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 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 做的功等于 A 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B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D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 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第一次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物体A上 使物体A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 离s 第二次用平行于斜面的同样大小的力F 使物体B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一段距离s 已 知物体A的质量小于物体B的质量 则 A 恒力F第二次对物体B做的功多 B 恒力F对两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 两次过程中 物体的机械能增量一样多 D 第一次恒力使物体A的动量增加量比第二次使物体B增加的多 答案 B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假定地球 月球都静止不动 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 假定探 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 用 W 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 引力做的功 用 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 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 A Ek必须大于或等于 W 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B Ek小于 W 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 C Ek W 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2 1 D Ek W 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 2 1 答案 答案 火箭沿地月连线发射的探测器在飞到月球的过程中 受到地球和月球的万有引力 所 以探测器离开火箭的动能小于 W 也可能到达月球 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大 所以开始地球对 探测器的引力起主要作用 探测器动能减小 当探测器运动到一定位置时 受到地球的万 有引力与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这时探测器走过的路程大于地月距离的一半 在这以 后 月球的引力起主要作用 探测器会飞到月球表面 所以探测器离开火箭时的动能不能 小于W 2 1 答案 BD 来源 2007 年高考二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木板 木板的左端放一物体 对物体施加一水平恒力 F 将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木板右端拉出 如 果第一次木板被固定在地面上 第二次木板未被固定 则这两种情况下 A 摩擦力大小相同 B F 做的功相同 C 摩擦产生热相同 D 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答案 A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应用 质量为 m 的物体 由静止开始下落 由于阻力作用 下落的加速度为g 在物体下落 5 4 h 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5 4 5 4 C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 D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mgh 5 1 答案 A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 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的 水平面上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小车的 一端 受到一水平恒力F作用后 物体由 静止开始作加速运动 设小车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f 从小车的一端运动到小车的另一端 的过程中 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另一端时具有的动能为 F f L l B 物体到达另一端时 小车所具有的动能为fL C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的大小为 L l D 设物体到达另一端时的速度为v 小车的速度为v 则mv M m v 答案 AB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正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物块 从t1时刻到时刻t2受到恒定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 在 这段时间内物块做直线运动 已知物块在t1时刻的速度与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 则在此 过程中 A 物块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块的位移可能为零 C 物块动量的变化一定为零 D F一定对物块做正功 答案 A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一质量为 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高 m 这时物体的速度是 m s 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g取10m s2 手对物体做功 12J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12J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2J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10J 答案 A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一物块以 150 的初动能由地面沿一个很长的斜面往上滑行 当它到达最高点时 重 力势能等于 120 而后物块开始沿斜面往下滑行 设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 则当物块离地高度等于最大高度的三分之一时 物块的 机械能等于 110 机械能等于 100 动能等于 60 动能等于 30 答案 B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我省沙河抽水蓄能电站自 2003 年投入运行以来 在缓解用电高峰电力紧张方面 取得 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是 在用 电低谷时 如深夜 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把水抽到高处蓄水池中 到用电高峰时 再利 用蓄水池中的水发电 如图 蓄水池 上游水库 可视为长方体 有效总库容量 可用于 发电 为 V 蓄水后水位高出下游水面 H 发电过程中上游水库水位最大落差为 d 统计资 料表明 该电站年抽水用电为 2 4 108KW h 年发电量为 1 8 108KW h 则下列计算结 果正确的是 水的密度为 重力加速度为 g 涉及重力势能的计算均以下游水面为零势 能面 A 能用于发电的水最大重力热能VgHEp B 能用于发电的水的最大重力热能 2 d HVgEp C 电站的总效率达 75 D 该电站平均每天所发电能可供给一个大城市居民用电 电功率以 105kW 计 约 10h 答案 BC 来源 2006 年高考江苏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质量为 m 的物体以加速度 g 2 匀加速下降 h 则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mgh B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mgh 2 C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mgh 2 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mgh 2 答案 AC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滑块以速率 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 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 v2 且 v2 v1 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 A 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 则 A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 下降时机械增大 B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 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 C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A 点上方 D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A 点下方 答案 BC 来源 2004 年高考上海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应用 两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当中以轻弹簧连结 木块2紧靠竖直墙 现在用木块1压 缩弹簧 并由静止释放 这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o 运动中 弹簧伸长为最长时和弹簧受 压缩到最短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分别为E1和E2 则 A E1 E2 B Eo E2C Eo E2 D E1 E2 答案 A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小车 车上放着一个滑块 滑块和平板小车 间有摩擦 滑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车的端拉到另一端 第一次拉滑块时将小车固定 第 二次拉时小车没固定 在这先后两次拉动木块的过程中 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一样大 B 拉力F做的功一样大 C 滑块获得的动能一样大 D 系统增加的内能一样大 答案 AD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 分别用长度不等的细绳 和橡皮条挂在O点 把两球都拉到水平位置后 无初速释放 当小球通 过最低点时 橡皮条的长度等于细绳的长度 则小球通过最低点时 A 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 B A球的动能等于B球的动能 C A球的重力势能等于B球的重力势能 D 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 答案 A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一个小物体竖直上抛 然后又回到原位置 已知小物体的初动能为 E 返回原位置时 的速度为 克服空气阻力为 E 2 若小物体竖直上抛的初动能为 2E 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 v 则正确的是 A 物体返回原位置时的动能为 EB 物体返回原位置时的动能为 3E 2 C 物体返回原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D 物体返回原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2v2v 答案 AC 来源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理解 一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在水平轨道上匀加速行驶 前 10s 内走过了 40m 若此时车厢与 机车脱钩 设机车牵引力不变 再过 10s 钟车厢与机车相距 60m 一切阻力均不计 则求 机车与车厢的质量比 M m 答案 答案 2 1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应用 1957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开辟了人类宇航的新时代 四十多年来 人类不仅发射 了人造地球卫星 还向宇宙空间发射了多个空间探测器 空间探测器要飞向火星等其他行星 甚至飞出太阳系 首先要克服地球对它的引力的作用 理论研究表明 物体在地球附近都受 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 具有引力势能 设物体在距地球无限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 则引力势能可以表示为E G 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量 M是地球的质量 m是物体的 r Mm 质量 r是物体距地心的距离 现有一个空间探测器随空间站一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运行 周期为T 要使这个空间探测器从空间站出发 脱离地球的引力作用 至少要对它做多少 功 答案 答案 空间探测器随空间站一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由G 得 空间站的轨道半 2 R Mm 2 2 4 T mR 径R 1 3 由G 可得 2 2 4 GMT 2 R Mm R mv2 随空间站一起运动时 空间探测器的动能mv2 2 3随空间站一起 2 1 R GMm 2 2 m T GM 2 2 运动时 空间探测器具有的机械能 E1 G mv2 R Mm 2 1 R GMm 2 空间站要脱离地球的引力 机械能最小值为E 0 因此 对探测器做功为 W E E1 2 3 R GMm 22 m T GM 2 2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应用 地球的半径为 R 自转的角速度为 地表重力加速度为 g 现在要发射一颗质量为 m 的人造卫星 请你担当该项目的工程师 计算有关发射该卫星的重要数据 提供信息 以地面为 0 势能参考面 物体所具有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为 11 hRR GMmEp 其中 h 是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注意 不作为已知量 hMEP 计算在什么位置 卫星的机械能最小 在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 要完成发射任务 我们给卫星的最小发射能量是多少 答案 答案 当 h 0 时 机 mgR 2 1 2 1 2R gmRW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综合 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跳下 当降落伞全部打开时 伞和运动员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 跟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即 已知比例系数 运动员和伞的总质 2 kvf 22 20mgNk 量 m 72kg 设跳伞塔足够高且运动员跳离塔后即打开伞 取 求 2 10smg 1 跳伞员的下落速度达到 3m s 时 其加速度多大 2 跳伞员最后下落速度多大 3 若跳伞塔高 200m 则跳伞员从开始跳下到即将触地的过程中 损失了多少机械 能 答案 答案 解 1 由牛顿第二定律 2 2 5 7sm m kv gamafmg 2 跳伞员最后匀速运动 smkvmg m 6 vm 2 3 损失的机械能 JJmvmgHE 52 1 1043 1 36 2 1 20010 72 2 1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应用 如图所示 质量m 0 5千克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 5米处自由下落 到达地面恰能沿凹陷于地面的半圆形槽壁运动 半圆槽半径R 0 4米 小 球到达槽最低点时的速率为10米 秒 并继续沿槽壁运动直至槽左端 边缘飞出 竖直上升 落下后恰好又沿槽壁运动直至从槽右端边缘 飞出 竖直上升 落下 如此反复几次 设摩擦力大小恒定不变 求 1 小球第一次离槽上升高度h 2 小球最多能飞出槽外几 次 g取10米 秒2 答案 答案 1 h 4 2米 2 6次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应用 如图所示 两端足够长的敞口容器中 有两个可以 自由移动的光滑活塞 A 和 B 中间封有一定量的空气 现有一块粘泥 C 以 EK的动能沿水平方向飞撞到A 并 粘在一起 由于活塞的压缩 使密封气体的内能增加 高 A B C 质量相等 则密闭空气在绝热状态变化过程中 内能增加的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 答案 解解 本题涉及碰撞 动量 能量三个主要物理知识点 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但 如果总是的几个主要环节 问题将迎刃而解 粘泥 C 飞撞到 A 并粘在一起的瞬间 可以认为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初速度为 末速度为 则有 0 v 1 v 10 2mvmv 在 A C 一起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A B 间的气体被压缩 压强增大 所以活塞 A 将 减速运动 而活塞 B 将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 在两活塞的速度相等之前 A B 之间的 气体体积越来越小 内能越来越大 A B 速度相等时内能最大 设此时速度为 此过 2 v 程对 A B C 组成的系统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气体的质量不计 20 3mvmv 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得 在气体压缩过程中 系统动能的减少量等于气体内能的 B AC 增加量 所以有 2 2 2 1 3 2 1 2 2 1 mvmvE 解 得 K EmvE 6 1 2 1 6 1 2 0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综合 下图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 整个雪道由倾斜的助滑雪道 AB 和着陆雪道 DE 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 CD 组成 AB 与 CD 圆 滑连接 运动员从助滑雪道 AB 上由静止开始 在重力作用下 滑到 D 点水平飞出 不计飞行 中的空气阻力 经 2s 在水平方向飞行了 60m 落在着陆雪道 DE 上 已知从 B 点到 D 点运动员 的速度大小不变 g 取 求10 2 m s 1 运动员在 AB 段下滑到 B 点的速度大 小 2 若不计阻力 运动员在 AB 段下滑过程中下降的高度 3 若运动员的质量为 60kg 在 AB 段下降的实际高度是 50m 此过程中他克服阻力 所做的功 答案 答案 1 运动员从 D 点飞出时的速度 sm t s v x 30 依题意 下滑到助滑雪道末端 B 点的速度大小是 30m s 2 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有 下降高度 2 2 1 mvmgh m g v h45 2 2 3 根据能量关系 有 2 2 1 mvWmgH f 运动员克服阻力做功 JmvmgHWf3000 2 1 2 来源 2006 年高考北京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理解 如如 图所示 图所示 小球沿倾角 30 300 0的粗糙斜面从顶端B由静止开始下 滑 与置于底端A处的木板碰撞后反向弹回 设碰撞中没有能 量损失 每次与木板碰撞后都能弹回到本次下滑距离的 2 32 3 空气阻力不计 且ABAB 6m6m 则小球在静止前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答案 答案 30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应用 如图所示 一口圆柱形井 底面积为S 深为H 井中一半有水 用抽 水机将水抽起 使水通过半径为R的圆管流到地面 如要在时间t内将水 抽完 问抽水机至少要做多少功 设水的密度为 0 A B 答案 答案 水的总质量为m HS 0 2 从管中流出时速度为v 则有v R2t 0 m 抽水机至少做功 W EK EP mv2 2 3mgH 4 联立可得W 3S 0gH2 8 242 33 0 16tR SH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理解 如图所示 一根长为l的轻绳 一端固定在O点 另一端拴一 个质量为m的小球 用外力把小球提到图示位置 使绳伸直 并在 过O点的水平面上方 与水平面成 30 角 从静止释放小球 求小 球通过O点正下方时绳的拉力大小 答案 答案 选小球为研究对象 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从A到B的自由落体运动 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 mvB2 2 1 在B位置有短暂的绳子对小球做功的过程 小球的速度由竖直向下的vB变为切向的 vB 动能减小 则有 vB vBcos30 小球由B点到C点的曲线运动 机械能守恒 则有 mvB 2 mgl 1 cos60 mvC2 2 1 2 1 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 mg m l vC2 联立 解得 T mg 2 7 来源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综合 如图所示 用半径为 0 4m 的电动滚轮在长薄铁 铁板 砂轮 板上表面压轧一道浅槽 薄铁板的长为 2 8m 质量为 10kg 已知滚轮与铁板 铁板与工作 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0 3 和 0 1 铁板从一端放入工作台的砂轮下 工作时砂轮对铁 板产生恒定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100N 在砂轮的摩擦作用下铁板由静止向前运动并被压轧 出一浅槽 已知滚轮转动的角速度恒为 5rad s g 取 10m s2 不考虑电动机自身的能耗 通过分析计算 说明铁板将如何运动 加工一块铁板需要多少时间 加工一块铁板电动机要消耗多少电能 答案 答案 解 开始砂轮给铁板向前的滑动摩擦力 F1 1FN 0 3 100N 30N 工作台给铁板的摩擦阻力 F2 2FN 0 1 100 10 10 N 20N 铁板先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a m s2 1m s2 10 2030 21 m FF 加速过程铁板达到的最大速度 vm R 5 0 4m s 2m s 这一过程铁板的位移 s1 m 2m10N 所以两者会发生相对运动 2 A 的加速度m s22gaA 对 B 物体 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 BBA amgmF 22 3 102 0 4 14 smsmg m F a B B 设经过 t1后 物体 A 从 B 右端滑落 由几何关系可知 F B A NBA GA f静 N地 GA GB F N地 GB F f mAgNAB 即 得lss AB ltata AB 2 1 2 1 2 1 2 1 ss aa l t AB 2 23 222 1 滑落时小车的速度为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招聘公办幼儿园人员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玉林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真题
- 风电机组电气装调工资源合理利用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焊工安全意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印刷设备维修工综合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继电器制造工岗位工艺作业技术规程
- 公司催化剂生产工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产假顶岗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轧制加热工工艺纪律符合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锅炉管阀检修工基本职业素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苏州介绍课件
- 强制性脊柱炎健康宣教
- DB34∕T 2395-2015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规范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 HGT 6331-2024《肥料级磷酸脲》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中职英语 基础模块2 Unit 8 Green Earth
- 北京小学生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500题(供参考)
- 氢能与燃料电池-课件-第四章-氢的性质
- 能源的需求与供给
- 船舶贸易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海事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