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羊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羊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羊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4页
羊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羊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作者:鞠龚讷 成建忠 黄松明摘要 XX2016 年对上海崇明县 39 家养羊场(户)开展了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原学鉴定,证实为致病菌所致腹泻和寄生虫病所致腹泻,二者引起的腹泻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 59%和 41%,由此提出了本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羊腹泻病;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羊腹泻病是规模养羊场(户)的多发病,是造成羔羊死亡的主要致病因素。XX 年 9 月至 2016 年 11 月间,崇明县共出诊 39 家养羊场(户)开展羊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羊腹泻粪便样品 306 份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和鉴定,从而为腹泻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2 / 81 发病情况 多见于羔羊,15 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为严重,成年羊相对发病少见且症状轻微或一过性。该病多发于潮湿和秋冬、冬春等季节转换时节,或发生于气候骤变时,最高峰一般在67 月黄梅季节,此时阴雨绵绵,湿度高,适于致病细菌的大量繁殖,羊食用了湿冷和发霉变质的饲草,就容易发生腹泻1。 2 发病机理 羊腹泻通常与小肠疾病有关,主要是分泌过多和吸收不良 2 个病理过程。羔羊肠黏膜发育不全,胃液酸度小,酶的活性低,在不良因素作用下,进入胃肠的内容物容易发生分解不全而发酵,这样发酵的中间产物刺激肠蠕动加快就出现下痢。肠消化功能紊乱使食糜的氢离子浓度改变,给肠内3 / 8细菌创造了有利于繁殖的环境。由于病原菌的大量繁殖,从而使羔羊腹泻加剧。羊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羔羊单纯性消化不良(如圈舍简陋、母乳过浓过稀、饲草单一、营养不平衡)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如发霉饲草)。有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拉稀,也有球虫、隐孢子虫引起的虫源性拉稀。成年羊的腹泻多由饲草料变质、受寒或其他疾病引起2。 3 病原鉴定及其临床症状 经对临床病例的研究,其中主要分为致病菌所致腹泻和寄生虫病所致腹泻,二者引起的腹泻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 59%和 41%。 菌源性腹泻 一是霉菌。患羊生长受阻,采食量减少,被毛粗糙,后4 / 8期体温下降,水泻、粪便的颜色黄灰色,该病应及时撤换霉变饲草。二是大肠杆菌。多见于 18 日龄羔羊。母羊乳房不洁,产羔房卫生环境不良,潮湿、拥挤、寒冷和通风不良,是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病羊粪便稀薄、恶臭,有时有气泡并混有血液。羔羊腹痛,尖叫。粪便起初为黄色,后呈灰白色,羔羊严重虚脱,体温下降,脱水死亡。病程 12d。死亡率有的高达 50%。三是沙门氏菌。引起羔羊败血和下痢,又名羔羊副伤寒。羔羊出生后 23h 发病的主要是羔羊在子宫内或接产中羊水感染的结果。羔羊 715 日龄发病的是出生后经消化道感染。传染源来自病羊和带菌母羊。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下痢,粪便中混有血液并伴有黏液和组织碎片,腥臭,病羔羊食欲消失,迅速消瘦衰弱。23d 死亡。有的羔羊转为慢性到成为僵羊。四是 B 型魏氏梭菌。所致腹泻又称羊痢疾。病初病羊精神萎顿,低头拱背,不吃乳,不久就发生持续性剧烈腹泻,粪便由糊状转变为水样,黄白色或灰白色,后期为棕色,形成血便,大便失禁,恶臭。13d 衰竭死亡。少数病羔羊则呈现神经症状,腹胀而不下痢、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吐白沫、角弓反张、体温下降,常数小时后死亡。五是链球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和黏膜伤口感染。病羊发热,排出腥臭带黏液的稀粪,个别羊濒死前有神经症状,常于 34d 死亡。 5 / 8虫源性腹泻 一是球虫。主要由艾美耳球虫引起,以反复拉稀为特征,临床 24 月龄羔羊最易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病。成年公羊多为带虫者但不发病。在高温、高湿、高密度和卫生状况差的环境中、雨季或雨季后舍饲的羔羊最易暴发流行。病羊普遍消瘦、精神不振、行走摇晃、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可视黏膜苍白。病羊急剧下痢,粪便褐色、绿色、黑色都有出现,常带有大量肠黏膜、恶臭。有的里急后重、腹痛尖叫。剖检病变为小肠黏膜有大量淡黄色或乳白色圆形、卵圆形结节,从菜籽粒到米粒大小不等。粪便和肠黏膜刮片检查,都可见到大量虫卵。二是隐孢子虫。隐孢子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可引起 335 日龄羔羊拉稀的寄生虫。发育史略同球虫,一般只需要 1 个宿主就能完成其生活史。经粪口途径感染。随着粪便排出的虫卵已孢子化,就具有感染能力,平均潜伏期 4d。饲养与产羔环境差、拥挤、潮湿是暴发该病的主要外因,患病羔羊常出现顽固性腹泻。如果伴有继发感染,症状明显加剧,死亡率直线上升。 6 / 84 预防措施 防止羊腹泻发生,应加强管理。一是适度规模,推广高床饲养。根据当地饲草来源和饲养环境控制饲养规模,羊群密度不要太大,防止盲目扩群导致疫病风险因素增加。高床饲养可大大降低羊与致病因子的接触几率,从而防范疫病发生。二是合理饲喂,供足营养。选用新鲜的青草或豆科干草,适当补充由豆饼、玉米、麦麸、食盐、矿物质等配成的精料,定时定量饲喂,少喂勤添,避免小羊伤食。三是保持羊舍清洁卫生。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粪便,供足饮水,定期用 10%石灰水或 30%草木灰水等消毒药喷洒消毒。保持羊舍干燥清洁3。四是适时户外放牧。晴天将小羊赶到户外,让小羊接受阳光照射,增加活动量,增加小羊体内维生素 D 和胆固醇的含量,促进骨骼发育,增强体质。寒流和霜冻天气不要放牧,以免小羊受风寒或采食有霜冻的草发生腹泻。五是中草药预防。如将鲜蒲公英洗净,直接喂羊或捣烂后取原汁喂羊,既可预防腹泻,又可起治疗作用。中草药来源容易,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用量要求不严,没有任何毒副作用,适合于农户养羊防病。六是调理胃肠道环境。可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日常预防。 7 / 85 治疗措施 羊腹泻的治疗原则是清理肠胃、保护黏膜、止酵防腐、维护心脏、防中毒和脱水。菌源性腹泻应采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补液、防脱水、防酸中毒为主的支持疗法。由于羔羊体质弱,病程短,腹泻后很快死亡,因此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为避免盲目用药造成抗药性的产生,应送往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筛选使用敏感药物治疗。目前大部分菌株对庆大霉素、喹诺酮类仍敏感。治疗中大量补液也十分必要。预防羔羊痢疾,首先要加强产羔母羊的饲养管理和产羔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同时在产羔前 1520d 再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