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电磁感应一 电磁感应 1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最早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 并语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最早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 并语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 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场 2 这种电场的变化和磁场的变化总是交替产生 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这种电场的变化和磁场的变化总是交替产生 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 的统一体的统一体 3 从发生区域向周围传播从而形成电磁波从发生区域向周围传播从而形成电磁波 赫兹用实验方法获得电磁波赫兹用实验方法获得电磁波 2 电磁波谱 波长由小到大 频率从高到低 电磁波谱 波长由小到大 频率从高到低 名 称 射 线 X 射 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橙黄绿 蓝靛紫 红外线 无线电波 微 超短 短 中 长 特 征 穿透力 强 频率高 穿透力 强 荧光效 果 化学作 用 视觉效果 热效应强 波动性强 应 用 刀 工业探 伤 医疗检 查 荧光灯 杀菌 防伪 摄影 红外线加 热 摇杆 热 成像 微波加热 无线电波通信技术 二 物质的微观结构二 物质的微观结构 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 电子的发现电子的发现 汤姆孙的阴极射线实验 发现了电子汤姆孙的阴极射线实验 发现了电子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的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无核原子结构模型 提出了原子核式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无核原子结构模型 提出了原子核式 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 3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 内部 内部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不停地绕核运动 电子绕核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就是原子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不停地绕核运动 电子绕核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就是原子 核对它的电场力 核对它的电场力 B 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 1 天然放射性现象天然放射性现象 原子核内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性现象 贝可勒尔 原子核内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性现象 贝可勒尔 2 三种射线三种射线 本质 贯穿本领 电离本领 射 线 高速 粒子 氦核 流 最弱 最强 射 线 高速运动电子流 较弱 较强 射 线 高频的电磁波 高频高能 光子流 最强 最弱 3 仪器仪器 1 云室 云室 2 盖革米勒计数器 盖革米勒计数器 3 其他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 多丝正比室 气泡室 闪烁探测器 其他探测器 半导体探测器 多丝正比室 气泡室 闪烁探测器 4 放射性的应用放射性的应用 1 利用放射性元素放射的射线 利用放射性元素放射的射线 2 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 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 5 放射性辐射的防护放射性辐射的防护 1 过量的辐射对人体有害 一般公众一年可接受的辐射剂量当量约为 过量的辐射对人体有害 一般公众一年可接受的辐射剂量当量约为 500 0 Sv 2 金属对射线的屏蔽作用 金属对射线的屏蔽作用 C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的组成 1 原子的发现原子的发现 卢瑟福用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 即氢原子核 发现了质子 语言了中子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 即氢原子核 发现了质子 语言了中子 存在 首次人工转变存在 首次人工转变 2 中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 查德威克用查德威克用 粒子轰击铍 发现了不带电的中子粒子轰击铍 发现了不带电的中子 3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组成 1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2 A 质量数 核子数 质量数 核子数 Z 质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 中子数 A Z 3 同位素 同位素 核内中子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核内中子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4 核力 核力 在核子间的引力在核子间的引力 特点 强大 短程特点 强大 短程 D 重核裂变重核裂变 1 核能核能 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 2 裂变裂变 重核收到其他粒子 如中子 轰击时分裂成两块或两块以上中等质量的核的过重核收到其他粒子 如中子 轰击时分裂成两块或两块以上中等质量的核的过 程称为裂变程称为裂变 裂变的过程中放出中子并释放大量能量裂变的过程中放出中子并释放大量能量 3 链式反应链式反应 重核裂变时放出的中子引起其他重核的裂变 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 这就重核裂变时放出的中子引起其他重核的裂变 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 这就 是链式反应是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使核能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链式反应使核能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 4 链式反应条件链式反应条件 1 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 最好是利用纯铀 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 最好是利用纯铀 235 2 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 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 E 反应堆 核电站 反应堆 核电站 1 反应堆反应堆 用人工方法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速度并获得核能的装置 叫做反应堆用人工方法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速度并获得核能的装置 叫做反应堆 组成 核燃料棒 减速剂 控制棒 冷却系统和防护层等构成组成 核燃料棒 减速剂 控制棒 冷却系统和防护层等构成 2 核电站核电站 利用反应堆中的核燃料裂变放出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厂 叫做核电站利用反应堆中的核燃料裂变放出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厂 叫做核电站 组成 核岛 常规岛及配套设施组成组成 核岛 常规岛及配套设施组成 与一般电厂的区别 核岛部分与一般电厂的区别 核岛部分 3 核电是经济 安全 干净的能源核电是经济 安全 干净的能源 三 宇宙三 宇宙 A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1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 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叫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叫 做万有引力做万有引力 2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 跟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跟两物体距离的平方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 跟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跟两物体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 方向在两物体连线上 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成反比 方向在两物体连线上 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3 卡文迪什扭秤实验卡文迪什扭秤实验 实验关键部分 平面镜实验关键部分 平面镜 作用 解决了测量引力常量的问题作用 解决了测量引力常量的问题 4 万有引力和重力万有引力和重力 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 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 g 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在通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在通 常计算中 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大小约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 常计算中 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大小约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 B 宇宙的基本结构 宇宙的基本结构 1 地球和月球地球和月球 地球绕太阳高速旋转 地球绕太阳高速旋转 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来对着地球 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不同部分施月球总是以同一个面来对着地球 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不同部分施 加不同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加不同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月球平均密度几乎和地球地壳的密度相等月球平均密度几乎和地球地壳的密度相等 2 太阳和行星太阳和行星 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称为内行星 它们也被称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称为内行星 它们也被称为 类地行星类地行星 它们的外 它们的外 壳是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的 核心都是铁等金属 壳是由坚硬的岩石构成的 核心都是铁等金属 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 几乎在同一平面内绕太阳公转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 几乎在同一平面内绕太阳公转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 星 公转速度越大 与万有引力有关 距离近 万有引力大 速度大 星 公转速度越大 与万有引力有关 距离近 万有引力大 速度大 3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星系是由宇宙中一大群运动着的恒星 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物质系统 星系是由宇宙中一大群运动着的恒星 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物质系统 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星系按外形大致分为 旋涡星系 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星系按外形大致分为 旋涡星系 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银河系是一种旋涡状的星系 太阳处于其中的一个旋臂上 银河系是一种旋涡状的星系 太阳处于其中的一个旋臂上 我们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性质来测量恒星的距离 这种测距方法叫周年我们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性质来测量恒星的距离 这种测距方法叫周年 视差法 视差法 除太阳外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大约位于除太阳外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大约位于 4 31 y 处处 4 宇宙宇宙 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及其中的万物定义为宇宙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及其中的万物定义为宇宙 若干星系团组成更大的超星系团 若干星系团组成更大的超星系团 C 天体的演化 天体的演化 1 恒星的分类恒星的分类 根据恒星的物理特征来分类 用来分类的主要特征是恒星的体积 温度和亮度根据恒星的物理特征来分类 用来分类的主要特征是恒星的体积 温度和亮度 我们观测到的恒星有超巨星 巨星 主序星 白矮星和中子星 我们观测到的恒星有超巨星 巨星 主序星 白矮星和中子星 白矮星像地球一样大小 中子星直径大约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白矮星像地球一样大小 中子星直径大约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 恒星的颜色显示了它的温度 温度较低的恒星 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 更热的恒星的颜色显示了它的温度 温度较低的恒星 在天空中呈现暗红色 更热的 恒星 表面温度高于恒星 表面温度高于 10000 C 则会呈现比太阳稍蓝的颜色 则会呈现比太阳稍蓝的颜色 在赫罗图中 大部分恒星构成了一个天文学上称为的主序对角线 在这个主序在赫罗图中 大部分恒星构成了一个天文学上称为的主序对角线 在这个主序 对角线中 恒星的亮度越来越大 说明恒星表面的温度越高 对角线中 恒星的亮度越来越大 说明恒星表面的温度越高 2 恒星演化的几个阶段恒星演化的几个阶段 恒星演化分诞生期 存在期和死亡期 恒星演化分诞生期 存在期和死亡期 我们观测到的超巨星 巨星 主序星 白矮星和中子星等恒星形态 就是恒星我们观测到的超巨星 巨星 主序星 白矮星和中子星等恒星形态 就是恒星 不同年龄阶段的形态 不同年龄阶段的形态 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质量大寿命反而比较短 太阳正值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 质量大寿命反而比较短 太阳正值 壮年壮年 当恒星变为红色的巨星或者超巨星时 就意味着这颗恒星将要度过它光辉的一当恒星变为红色的巨星或者超巨星时 就意味着这颗恒星将要度过它光辉的一 生了 生了 总结 涉及到的物理学家及其对物理学贡献总结 涉及到的物理学家及其对物理学贡献 英英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英英 麦克斯韦最早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 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最早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 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德德 赫兹用实验的方法首次获得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的方法首次获得了电磁波 英英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是可分的 电子是原子的组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是可分的 电子是原子的组 成部分 成部分 英英 卢瑟福通过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 否定了汤姆孙的无核原子结构模型 提出粒子散射实验 否定了汤姆孙的无核原子结构模型 提出 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法法 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 说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 说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英英 卢瑟福用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 第一次通过人工转变 证实了原子核中有质粒子轰击氮核 第一次通过人工转变 证实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住宅购买合同
- 2025农业科技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乡镇药房考试题及答案
- 物体压强题目及答案高中
- 2025餐厅转让合同样本
- 营销渠道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营销案例知识培训
- 2025年甾体药物项目建议书
- 物料仓库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4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填空版+答案版)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2018年黑龙江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真题(含答案)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上)
- GB/T 5907.4-2015消防词汇第4部分:火灾调查
-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 健身理论与指导课件讲义
- 浙江省科学作业本2022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与防范
- 2022年08月安徽省芜湖市招考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冲刺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