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一中-郸城一高-挟沟高中-鹤壁高中-淮阳中学-济源一中一-开封_第1页
安阳一中-郸城一高-挟沟高中-鹤壁高中-淮阳中学-济源一中一-开封_第2页
安阳一中-郸城一高-挟沟高中-鹤壁高中-淮阳中学-济源一中一-开封_第3页
安阳一中-郸城一高-挟沟高中-鹤壁高中-淮阳中学-济源一中一-开封_第4页
安阳一中-郸城一高-挟沟高中-鹤壁高中-淮阳中学-济源一中一-开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阳一中 郸城一高 挟沟高中 鹤壁高中 淮阳中学 济源一中一 开封高中 灵宝一高 洛阳一高 林州一中 内黄一中 南阳一高 平顶山一中 濮阳一高 商丘一高 太康一高 温县一中 新乡一中 夏邑高中 虞城高中 叶县一高 学校名称按其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文科综合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历史部分 本卷共 12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汉书 卷 46 卫绾传 记载 建元中 丞相 卫绾 以景帝病时 诸官囚多坐不辜者 而君不任职 免之 据此可知 A 西汉的官僚机制比较完善 B 卫绾错误地制裁一批官员 C 卫绾对丞相之权履行不力 D 景帝开始制约丞相的权力 25 清朝蔡澄在 鸡窗丛话 中写道 尝见古骨肆 古铜方二三寸 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 字形反 不知何用 识者日 此名书范 宋太宗 976 997 初年 颁行天下 刻书之式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 论是 A 北宋初年非常重视科技成果推广 B 宋代娱乐场所中已注重科技普及 C 铜活字技术在北宋就已经发明了 D 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 26 下面是根据 中国近代经济变迁 一书编制的 1878 1882 年上海海关机器进口情况统计示意图 单位 海 关两 此示意图 A 是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的突出体现 B 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的见证 2013 2014 学年豫东 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 四 C 是外国资本控制中国近代工业的证据 D 表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失去主导地位 27 20 世纪初 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除亚当 斯密的 原富 斯宾塞的 群学肄言 孟德斯鸠的 法意 外 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 民约论 蔡元培译的科培尔 哲学要领 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 政治 学 经济通论 美国独立战争史 万国宪法比较 葡萄牙革命史 等书 这反映出 A 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 B 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 C 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 D 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 28 据统计 1919 年 1 4 月 日本 大阪朝日新闻 对中国的报道篇幅平均每月为 26 5 篇 1919 年 5 月为 223 篇 1919 年 6 月为 225 篇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五四运动引起日媒共鸣 B 中国反帝浪潮目标明确 C 日媒同情中国外交遭遇 D 巴黎和会伤害中日利益 29 1930 年 6 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 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 决议案中指出 有 了农村暴动的广泛发展 有了工农红军的迅速扩大 有了兵士群众的动摇与自觉哗变的增加 有了统治阶级 这样的严重危机 的确只要在产业区域与政治中心爆发了一个伟大的工人斗争 便马上可以形成革命高潮 直接革命形势 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 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 B 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仍然坚持 城市中心论 D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30 针对 1942 年 4 月至 1944 年 2 月的作战 侵华日军总结道 治安肃正作战 因情报不确实 对某些地 区的实际情况完全不能掌握 从而使讨伐徒劳无功 几乎是毫无成效的 几十次当中 可能侥幸碰到一次 各部队为了取得成果 东奔西跑 迄无宁日 这反映出 A 敌后根据地抗战使日军扫荡多以失败告终 B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持久消耗战成效显著 C 抗战转入大反攻阶段 日军失败已成定局 D 正面和敌后战场形成联合打击日军的态势 31 下图所示为 1970 年人民日报联合解放军报发布的喜报 对图片中的 喜报 解读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中国社会稳定国力增强 B 宣传带有浓厚的 左 倾色彩 C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 解除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威慑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中规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同类 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 利用者 自愿联合 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就其形成而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 A 农民是否自愿 B 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 C 是否面向市场 D 是否经营同类农产品 33 罗马法创立特留份制度 它是指法律规定的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取消的由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 额 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 如果没有给特留份权利人保留法定的份额 则其相应部分的处分无效 这表明特 留份制度 A 是后来世界各国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B 体现了公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平等原则 C 确立了财产无限制私有的法律观念 D 体现了平民财产继承关系的平均思想 34 1921 年 6 月 列宁在接见美国青年哈默时说 不错 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 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 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 对此 苏俄发掘 经济潜能 的主要做 法是 A 采取租借制或租让制 B 允许私商自由贸易 C 承认并实施市场机制 D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35 2013 年 10 月 9 日 来自加拿大的女作家爱丽丝 门罗荣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她的作品描写了平民 中的爱情 家庭日常生活 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 下列作品与爱丽丝 门罗作品风格相一致的 是 第第 卷卷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孝题两部分 第 36 41 题为必考题 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2 48 题为选 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 25 分 1944 年和 1994 年 是世界历史进程的两个重要年代 在这两个年代中 国际形势呈现出不同的特 征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 1944 年 西方某些政治家就得出结论 两大阵营将在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等方面进行多 年的竞争和较量 远远不是一两次战争就能决出胜负的 美国外交家 冷战的总设计师乔治 凯南认为 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更多的是来自于政治方面的 对付苏联最好的办法就是遏制和威慑 迫使其参与军备竞 赛 最终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同时 西方国家要防止己方经济出现过度军事化的倾向 英 丹尼尔 布劳尔 20 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据苏联公布的解密档案表明 当时苏联的一些西方问题专家也持相同的观点 1944 年 苏联外 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 莫洛托夫向约瑟夫 斯大林呈交了两份研究报告 报告中提出 二战结束后 美 国和苏联的竞争和较量也将变得越来越激烈 但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山东师范大学编 二战中的国际关系 材料三 1994 年中外重大事件表 1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概括美苏等欧美大国 1944 年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四个方面竞争和较量的表现 10 分 2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如何看待苏联学者 二战结束后 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的观点 6 分 3 20 世纪 90 年代 中国和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根据材料三 分析提炼 1994 年中国和国际形势的主要 特征 9 分 41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 经济 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 l 图 2 提取两项有关近现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从请考生从 45 46 47 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 2B 铅笔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铅笔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45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猛烈地冲击着清廷的统治 1905 年 俄国在日俄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 舆论大 都认为这与俄国未行宪政而日本实行了宪政有着密切关系 蛊隶总督袁世凯 两江总督周馥 湖广总督张之 洞还联衔上奏 请定十二年后实行宪政 并奏请简派亲贵大臣出国考察政治 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 清廷于 1905 年 10 月派载泽 端方 戴泻慈 李盛铎 尚其亨等五大臣分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政治 次年 他们陆续回国 建议朝廷诏定国是 仿行宪政 以便安抚人心 稳定大局 慈禧太后经过反复考虑 采纳了 他们的意见 1906 年 9 月 1 日 清廷正式宣布 预备仿行宪政 但预备立宪的原则是 大权统于朝廷 庶 政公诸舆论 清廷决定先从改革官制入手 逐步厘订法律 广兴教育 整顿武备 普设巡警 作为实行 宪政的 预备 1906 年 11 月 6 旧 清廷公布了中央官制改革方案 行政中枢军机处保持不变 对某些部 的名称做了更改 迫使袁世凯将已练成的 北洋六镇 交出四镇 归满族亲贵控制的陆军部统率 与此同时 清廷力图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 次年八月 把湖广总督张之洞 直隶总督袁世凯调升为军机大臣 剥夺了这 两位实力最强的汉族总督的实权 1908 年 8 月 27 日 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 规定大清皇帝的统治 万世一系 是至高无上 神圣不可 侵犯的 一切颁行法律 召集开闭解散议院 设官制禄 统率海陆军 宣战媾和 订立条约 宣布戒严 司 法等大权 全在君主一人手中 特别是用人 军事 外交等大权 议院根本不得干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清廷实行 预备立宪 的背景 10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清廷 预备立宪 失败的原因 5 分 46 15 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46 年 7 月 11 日晚 著名爱国人士李公朴在昆明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次日凌晨 5 时许因失血过 多逝世 中央社昆明分社在李公朴逝世的 12 日已写出消息 却未刊登于当天的报纸 7 月 13 日 南京 中 央日报 以 中央社昆明十二日电 形式发布李公朴被刺消息 李公朴偕夫人张曼筠女士暨公子 十一日 晚十时许乘公共汽车回北门街寓所 至学院下车后 步行回至学院坡时 突闻枪声 李受伤倒地 警局闻警 驰往侦查 凶手已于黑夜中逃逸 当场捕获嫌疑犯一名 这则包括标点符号仅 148 字的消息 经过精心 处理 刊登在国内版最下端的边沿位置 材料二 延安中共中央并没有受到资讯限制的影响 7 月 13 日 解放日报 在头版位置刊登新华社消息 标 题中旗帜鲜明地使用了 反动派恐怖行动变本加厉 之语 消息第一句特烈强调 抗日救国运动七君子之一 的李公朴在昆明遭到 国民党特务暗杀 7 月 15 日 解放日报 在 人民的运动是阻不住的 论 李公朴先生殉难 社论中 再次指出李公朴是 惨遭法西斯特务毒手 是 蒋记特务的无耻罪行 中共领 导的解放区报纸也表现了相同的立场 晋冀鲁豫边区 人民日报 在标题上更是直书 蒋介石加紧法西斯恐 怖 国特杀死李公朴 以上材料均摘自 李闻惨案善后阶段的政治较量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指出国民政府与中共新闻媒体对 李公朴被暗杀 报道的主要不同 9 分 2 根据以上材料 概括 李公朴被暗杀 事件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6 分 47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0 年 10 月 5 日 斯大林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 关于中国出兵抗美援朝问题表明了苏联政府的态 度 他在电报中说 当然 我也考虑过 美国尽管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 仍可能为了面子而被拖入大战 这样一来 自然中国将被拖入战争 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 1951 年 6 月 4 日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关于美国在朝 鲜应采取什么政策问题的听征会上指出 如果把战争扩大到中 国 就会给俄国一个合法的借口干涉这一 战争 中苏之间的条约具备这样的性质 同时中国人也会根据这个条约 要求俄国人这样做 摘编自齐德学 中苏同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 材料二 如果美帝国主义真正进攻我们的大陆 那就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的战争问题 我们和苏联已签订 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一打起来 就是全面性的打 我们今天不是孤立的 我们有 中苏友好同 盟互助条约 美国和联合国都晓得 它要发动战争 那就意味着这是世界大战 周恩来军事文选 第 4 卷 1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美国不敢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原因 8 分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积极影响 7 分 48 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下面是曼德拉生平经历简衷 部分 摘自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新华网 1 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曼德拉领导的革命斗争方式的发展变化 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价曼德拉的历史贡献 9 分 2013 2014 学年豫东 豫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 四 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答案 24 C 25 D 26 A 27 C 28 B 29 C 30 A 31 C 32 B 33 B 34 C 35 B 2 以下答案任选其一即可 答案 1 苏联学者的观点正确 理由 二战后在冷战大环境下 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 两 种制度相互借鉴 吸取教训 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欧洲 日本 中国 不结盟运动等力 量的崛起及制约 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增强 世界大战未能爆发 6 分 答案 2 苏联学者的观点不正确 理由 二战后的冷战 美国对苏联的遏制和威慑 引发了 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 全面冷战与局部 热战 相交织 朝鲜 中东 海湾等局 部战争 均不同程度地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恶化了国际局势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依然存在 6 分 答案 J 苏联学者的观点是片面的 理由综合答案 1 2 即可 6 分 3 特征 中国 职工权益得到保护 重视航天 高科技农业 专利 网络等技术的发展 2 分 世界 世界形势缓和与紧张并存 2 分 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世贸组织成 立条件成熟 2 分 战争 核威胁 国际恐怖活动 环境污染仍然威胁人类和平发展 2 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扩大 1 分 41 信息 1 1860 年前后开放的口岸少 20 世纪 80 年代末对外开放的口岸多 说明 前者是在列强侵略下 被迫开放的 后者是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 为发展经济 中国 主动开放的 信息 2 1860 年前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只是一些点 20 世 纪 80 年代末中国的对外开放位于沿海地区 点线面相结合 说明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 到 1860 年前后中国开放 16 个通商口岸 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