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总复习题.doc_第1页
幼儿园游戏总复习题.doc_第2页
幼儿园游戏总复习题.doc_第3页
幼儿园游戏总复习题.doc_第4页
幼儿园游戏总复习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游戏指导复习题(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 _具有重要作用。2、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_。3、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_、_、_、_和_。4、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_5、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_6、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_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游戏2、创造性游戏3、自选游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变化?2.为什么在游戏中要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3.象征性游戏为什么是学前儿童阶段的典型游戏?4.谈谈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论述题(共20分)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五、案例分析(15)一个男孩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在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坐在他身旁去,但没直接搭理他,也拿一堆积木来搭“大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搭得高了。”这是教师哪一种指导策略?请你解说这种指导策略的理论原理和优点。答案(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生长发育2、游戏空间密度过大3、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4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5幼儿之间的冲突6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生命活动的意义。2、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这类游戏大部分是由幼儿自由地玩,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3、自选游戏指的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教师是儿童游戏中的他人、教师的角色是动态的、教师介入儿童的游戏很重要。2、因为在观察中及时掌握儿童游戏的特点,加以指导和教育,对白己的教育教学作有很大的帮助。一、真实地了解儿童;二、准确地预设游戏;三、有效地指导游戏;四、及时有效地评价游戏。3、通过象征性游戏,儿童可以脱离当前的知觉,以象征代替实物并学会语言符号进行思维。4、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交往能力、自控能力。四、论述题(共20分)答: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直依赖主题形象玩具,。他们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离开玩具,游戏也就停止。第二,他们的角色游戏以不断摆弄玩具为主,他们喜欢反映熟悉角色中的个别行为,但对角色和规则的理解较差。第三,小班角色游戏的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盾到别人玩什么,自己就模仿玩什么。第四,小班角色游戏以个人独立游戏、并列游戏为主,他们还不会彼此交往,因而常发生冲突,并表现为大喊大叫,不会解决矛盾。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有: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种类少、数量多、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满足其平行游戏的需要。老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游戏,或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明确角色职责;加强角色间交流。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步学会独立.五、案例分析(15)答:这是教师对儿童结构游戏的一种指导策略,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对结构材料不会玩)时,老师采取了平行式介入法介入儿童的游戏来给予指导。平行式介入法是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儿童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作用。当幼儿对新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时,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而不喜欢玩其他游戏时,教师可用这种平行式介入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师一般以平行角色的身份或教师的身份来参与游戏。幼儿园游戏指导复习题(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_、_、_。2、游戏具有 、虚构性、 和具体性等特征。3、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 和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 。5、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 ,适当增加简单的 ,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规则游戏2、游戏治疗3、宣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玩具的作用2、怎样指导角色游戏?3、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4、象征性游戏为什么是学前儿童阶段的典型游戏?四、论述题(共20分)试论如何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指导幼儿表演游戏。五、案例分析(15)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答案(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开放性 、 适宜性 、 参与性2、游戏具有 主动性 、虚构性、 愉悦性 和具体性等特征。3、物理环境、精神环境4、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5、安排象征游戏、规则游戏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阶段。2、游戏作为沟通工具,并通过游戏来进行疏导或干预,达到治疗效果。3、一般是指内部积蓄的情感和精力的释放,游戏有发泄内在冲动和减轻焦虑的益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发展幼儿动作,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玩具是幼儿生活的好伴侣,使幼儿生活得充实而快乐)培养幼儿的创造性2、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3、()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游戏过程中的指导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3结构游戏的特点4、通过象征性游戏,儿童可以脱离当前的知觉,以象征代替实物并学会语言符号进行思维。四、论述题(共20分)答: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并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自学表现故事内容;具有一定的表演意识,但尚待提高;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但表现水平尚待提高。在组织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较多类的游戏材料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窨和基本材料外,应尽可能少地干预。随着游戏的展开,教师应该及时给幼儿提供反馈,提高幼儿表现故事、塑造角色的能力。对大班幼儿来说,反馈的侧重点应在如何塑造角色上。要帮助幼儿注意运用语气、语调、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来塑造角色。丰富游戏情节与提高幼儿表现能力同步进行,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是实现两者行之有效的方式。五、案例分析(15)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处主性、接纳性原则。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案例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教师干涉过多,没有新生和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高速自己的计划,敏感的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案例中明显教师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幼儿园游戏指导复习题(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_。2、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_、_、_、_和_。3、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_4、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_5、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_6、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 _具有重要作用。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创造性游戏2、游戏治疗3、宣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玩具的作用2、怎样指导角色游戏?3、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4、象征性游戏为什么是学前儿童阶段的典型游戏?四、论述题(共20分)组织户外游戏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五、案例分析(15)平平坐在幼儿园区角的地上,拿着一辆小汽车,在地上推来推去, 口中喃喃自语。你认为平平在这一游戏中,获得了哪些体验,有助于哪些方面的发展?答案(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游戏空间密度过大2、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3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4幼儿之间的冲突5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6、生长发育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这类游戏大部分是由幼儿自由地玩,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2、游戏作为沟通工具,并通过游戏来进行疏导或干预,达到治疗效果。3、一般是指内部积蓄的情感和精力的释放,游戏有发泄内在冲动和减轻焦虑的益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发展幼儿动作,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玩具是幼儿生活的好伴侣,使幼儿生活得充实而快乐)培养幼儿的创造性2、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3、()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游戏过程中的指导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3结构游戏的特点4、通过象征性游戏,儿童可以脱离当前的知觉,以象征代替实物并学会语言符号进行思维。四、论述题(共20分)1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创设安全的游戏环境。游戏设备、设施等要保证无毒、坚固结实、无安全隐患。在活动之前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边缘轮廓是否锋利等,投掷方面的活动要合理安排好投掷方向、距离及组织好孩子的活动秩序,以免投掷物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v2要选择安全的游戏来做。不要做危险性强的游戏,不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危险镜头,例如扒乘车辆、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砖石等互相投掷、点燃树枝废纸等。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容易造成预料不到的恶果。v3游戏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游戏的时间不能太久。这样容易过度疲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v4.教师要有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如不要随意的推同伴、摔倒时手先撑地、不要乱扔投掷物、跳跃或快速奔跑时不要说笑或伸舌头、有损伤要及时告诉老师、运动过热不要急着饮水等等。教师要不厌其烦的随时提醒幼儿运动时安全的重要性,制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培养幼儿安全运动的良好习惯。五、案例分析(15)平平体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