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脓毒症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脓毒症;抗凝疗法;重组人活化蛋白C;肝素脓毒症是指机体被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或其毒素所致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其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纤溶系统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过去认为,凝血机制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脓毒症晚期的并发症,而近来大量的动物及临床研究证实凝血障碍贯穿于脓毒症整个病理过程,是脓毒症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键环节之一。有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脓毒症患者均伴有凝血因子的异常,DIC 的发病率为 % ,病死率高达 %1 。在脓毒症中凝血激活与炎症反应的交叉、微血栓的形成需要我们用抗凝剂去避免发生各种因子瀑布样激发以减弱器官功能障碍及损伤2 。因此,使用凝血抑制物(抗凝剂)治疗重症脓毒症成为研究的热点。至少有 3 项大规模临床多中心抗凝试验研究观察了凝血激活抑制物的疗效。已证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抗凝血酶?、重组人活化蛋白 C 在动物脓毒症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凝血和炎症反应。虽然三者在动物实验和期临床试验中均有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但期临床试验2 / 7结果却显示,只有重组人 APC 能显著降低血浆 D?二聚体、IL?6 水平及 28 d 病死率3 。1 活化蛋白 CBernard 等3进行了多中心的 PROWESS 研究,完成了人类重组活化蛋白 C 治疗脓毒症的、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rhAPC 治疗组 D?二聚体、IL?6 降低,纤溶酶原升高,提示纤溶功能恢复;休克及呼吸功能不全的恢复时间缩短,28 d 病死率降低。但是,对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评分25 分的患者,APC组较安慰剂组病死率下降,而 APACHE评分25 分的患者,两组间病死率无差别。而且,APC 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天数、休克及呼吸衰竭纠正的时间均较安慰剂组明显缩短;但是,APC 组出现严重出血的机率高于安慰剂组。因此,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该药使用作了严格的限定,仅推荐用于 APACHE评分25 分的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对出血风险没有绝对禁忌的患者。有研究指出,虽然 APC 可以增高出血机率,但它却与严重事件出现机率的升高无相关性4 。近来,遵循循证医学的治疗原则,在 XX 年针对拯救 sepsis 行动:处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国际指南上提到 rhAPC 可用在重度脓毒症和临床估计有高死亡风险的患者身上,推荐等级为 2B,而对于手术后患者推荐级别为3 / 72C5 。2 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一项对 TFPI 在脓毒症治疗中疗效观察的国际多中心期临床试验OPTIMIST 研究主要评价 TFPI 在重度脓毒症伴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患者中的治疗意义,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间 28 d 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INR 的患者中,TFPI 治疗组没有联合使用肝素的患者 28 d 病死率亦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但联合使用肝素的患者两组之间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方面,无论 INR 值的大小,TFPI 组出血风险均较安慰剂组明显增加,提示对于脓毒症合并有较高 INR 水平的患者,TFPI 没有显示出较好的治疗价值,而且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因此,目前尚不能确定 TFPI 对脓毒症是否具有临床疗效。 3 抗凝血酶? 临床抗炎作用也并不肯定,虽然在脓毒症动物模型上已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 1997 年 3 月2000 年1 月由 KyberSept 等组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却未取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疗效。不良反应方面,AT?组较安慰剂组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提示 AT?不能降低重度脓毒症以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 28 d 病死率,反而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尤其对于联合使用肝素的患者这种出血风险更大8 。但4 / 7进一步分析 KyberSept 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没有联合使用肝素的脓毒症患者 AT?可以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鉴于AT?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与 APC 相似,却没有收到和 APC 同样的效果,因此有人推测,PROWESS 研究中 APC 的成功可能和其抗炎作用有关,但高额的费用及较高的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4 肝素 肝素目前作为一种抗凝剂已广泛用于 DIC 治疗及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国外文献报道,肝素能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在 DIC 前状态中疗效肯定,副作用小。Aoki 等9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IC 患者经肝素治疗后血浆蛋白 C的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三项大的 III 期临床实验都用到了小剂量肝素,研究结果也表明药物干预是有效安全的,但是,Bernard 等3提出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的结果,小剂量肝素联合活化蛋白 C 在安全性上没有保证,但肝素可推荐用来预防脓毒症患者血栓的形成。有实验针对肝素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指出肝素除了抗凝作用外,还有抗炎活性2及免疫调节作用10 。肝素可以直接或通过抑制凝血酶间接抑制前炎症因子的产生与释放,同时还使内皮素的产生减少;从基因水平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前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甚至调节没有抗凝作用的类肝素样物质的抗炎能力。5 / 7低分子肝素是一种由普通肝素经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盐或钙盐,具有快速、持续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普通肝素延长、出血危险性较低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最近,Slofstra 等11用内毒素注入大鼠体内制备重症脓毒症和 MODS 模型,制模前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和盐水,以观察 LMWH 在重症脓毒症引起的 DIC 中抗凝和抗炎作用。研究结果显示,LMWH 可提高抗a 因子活性,减少组织器官微血栓的形成,减少器官损伤,提高患鼠的生存率,但对炎症因子TNF?、IL?6 等无明显抑制作用。国内艾宇航等12对40 例入住 ICU 的脓毒症患者进行 LMWH 治疗,研究发现,LMWH 治疗脓毒症可抑制炎症介质和氧自由基释放,临床应用安全,无严重并发症。但其对炎症反应和凝血过程的进一步影响及远期治疗效果,尚需大量研究加以明确和验证。张红松等13针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尿激酶干预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脓毒症患者的高凝状态,但对预后无影响。5 其他抗凝治疗纤溶酶原激活物可激活纤溶酶,清除已形成的微小血栓,并能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目前尿激酶型?6 / 7PA(u?PA)已用于脓毒症治疗的期临床试验,接受 u?PA 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氧分压明显提高,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概率下降,并且治疗中未发生出血情况。但如果患者已发生不可逆性的缺血损伤,PA 的疗效会降低,甚至可引发出血14 。6 中医中药目前国内活血化瘀的中药复方主要有神农 33 号、血必净注射液、中药 912 液等。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白细胞、血小板黏附,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及增加组织灌流15 。比较受关注的是血必净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等。临床实践证实,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降低病死率,对脓毒症治疗有较好的疗效16 ;对内毒素造成的大鼠损伤器官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并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对损伤组织的保护是以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为基础。 虽然 XX 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