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的气候 天气 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 风雨 冷热的大气状况 气候 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练习 下列的几种说法哪些是天气 哪些是气候 1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 昆明四季如春 3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终年炎热 干燥少雨 4 在未来24小时内 本地区将有6 7级偏北风 气温下降6 80C 天气 气候 气候 天气 一 天气与气候 读出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大约的数值和出现的时间 算出该地气温日较差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二 气温的变化 1 气温的日变化 一日内日气温观测值之和 观测次数 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日气温观测值之和 观测次数 15 4 7 13 4 9 75 二 气温的变化 1 气温的日变化 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日气温观测值之和 观测次数 1 气温的日变化 月平均气温 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 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 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 月数 12 二 气温的变化 123456789101112月 2 气温的年变化 读出最高月 最低月平均气温大约的数值和出现的时间 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最高月平均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依据是什么 北半球 大陆上 7月最高 1月最低 海洋上 8月最高 2月最低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2 气温的年变化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海洋性 大 大 小 小 7月 1月 8月 2月 北半球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二 气温的变化 1 计算该地气温的年较差 2 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冬冷夏热 年较差大 四季分明 27 5 2 5 30 3 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陆地还是海洋 北半球陆地 看图完成下列要求 三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 在地图上 将同一时间内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1 等温线 三 气温的分布 1 等温线 等温线的特点 1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 气温差别小 冬密夏疏 温带密 热带疏 陆密海疏 山地比平原密 洋流交汇处密 三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的特点 3 等温线呈闭合形状时 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反之是高温中心 盆地闭合曲线 夏季炎热中心 冬季温暖中心 山地闭合曲线 冬夏均为低温 夏季冬季 山地 1 读等温线图 判断低温中心 高温中心 C D两地温差较大的地方 较小的地方 A B C D 16 20 E F 2 E F两地的温度范围 如果该地为某山区 推测两地的地形类型 12 E 16 E是山坡上的小丘 F是山坡上的洼地 20 F 24 2 等温线的走向 等温线平直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 等温线的走向 等温线平直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递减 向南递减 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南半球 北半球等温线分布图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 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2 等温线的走向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秘鲁寒流 本格拉寒流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流暖流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 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2 等温线的走向 全国卷一 描述图中10 等温线的走向 并说明原因 16分 高考要求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主要受纬度 太阳辐射 因素影响 10 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 与纬线平行 该等值线西半段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 黄土高原东缘 影响 等温线的弯曲 2 等温线的走向 A B 一月气温分布图 比较AB两地的气温高低及等温线弯曲特点 并分析成因 等温线的弯曲 2 等温线的走向 A B 七月气温分布图 比较AB两地的气温高低及等温线弯曲特点 并分析成因 主要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洋流 地形 等温线的弯曲 2 等温线的走向 高于 低 高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使得夏季陆地气温于海洋 等温线在大陆向 纬凸出 在海洋向纬凸出 冬季则相反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如 冬季大陆 夏季海洋 寒流经过 地势较高 高高低低 等温线的弯曲 2 等温线的走向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如 冬季大陆 夏季海洋 寒流经过 地势较高 读右图分析 1 如果a b c 则该地位于 半球的 季节 北 夏季 2 如果a b c 则该地位于 半球的 季节 南 冬季 主要影响因素 海陆因素 洋流因素 地形地势因素 高高低低 冷 冷 热 冬季 夏季 热 世界等温线弯曲特点 2 等温线的走向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世界等温线弯曲特点 2 等温线的走向 冬季 夏季 冷 冷 热 热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判断上图的季节 判断上图AB的海陆分布 1月 陆 海 世界等温线弯曲特点 2 等温线的走向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世界等温线弯曲特点 2 等温线的走向 读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 亚洲大陆上等温线向凸出 这表明当时大陆上比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要 该图表示的是月 1或7 的等温线分布 低纬 南 低 1 3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温度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海陆分布 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温度低于海洋 地势高低 同纬度地区 地势高处气温低 洋流影响 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 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 人为因素 人类大量排放人为热出现 热岛效应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4 等温线图的阅读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判断某地的气温值及季节 2 判断某地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3 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 分析等温线的疏密 走向 弯曲 变化及影响因素 1 读右下图分析 1 从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中可读出 A地的气温为 E地的气温约为 2 该图所示的区域位于半球 处在季 8 6 北 夏 2 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 则b地位于 北半球大陆上 北半球海洋上 南半球大陆上 南半球海洋上A B C D B 1 右图中包含的大面积的陆地和海洋是 A 亚洲 太平洋B 澳大利亚大陆 印度洋C 北美洲 太平洋D 南美洲 大西洋 30 60 20 C 10 C 120 甲 2 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 原因是 A 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B 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C 受千岛寒流的影响D 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右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C B 1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 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北半球比较曲折 3 1月份 大陆上等温线南凸出 海洋上向北凸出 7月份 相反 4 7月份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 N 30 N的沙漠地区 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 最冷的地方在南极大陆 1月份 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西伯利亚 5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南北温差小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读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 虚线表示水稻种植北限 分析以下问题 14分 1 描述30 W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 2分 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2分 大致从赤道向两极不断增大 随纬度升高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增大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2 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 原因 4分 这里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 并且在落基山脉 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水汽 使北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很小 气候大陆显著 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评分 四 降水的形成 1 降水的形成条件 空气中水汽饱和 气温降低 有凝结核 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四 降水的形成 2 常见的降雨类型 锋面雨 气旋雨 地形雨 对流雨 四 降水的形成 2 常见的降雨类型 锋面雨 气旋雨 地形雨 对流雨 四 降水的形成 2 常见的降雨类型 锋面雨 气旋雨 地形雨 对流雨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 雪 冰雹等 统称为降水 此外 雾 露 霜等也属降水 四 降水的形成 2 常见的降雨类型 锋面雨 气旋雨 地形雨 对流雨 罗马 新加坡 伦敦 开罗 全年多雨 全年湿润 全年少雨 冬季多雨 五 降水的季节变化 六 降水的空间分布 六 降水的空间分布 东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东北信风带 东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南信风带 东南风 A B C D 1 2 3 六 降水的空间分布 大气环流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多雨带 少雨带 赤道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气流上升 中纬西风带 由低纬吹向高纬 副热带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低纬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AEC BDFG 六 降水的空间分布 六 降水的空间分布 D C F E A B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西风带 六 降水的空间分布 练习 填写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 1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原因是 2 南北回归线两侧 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 原因是 3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原因是 多 少 多 少 多 少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 多对流雨 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下沉 难以降水 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 气候湿润 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 降水多 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少 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下垫面性质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地面物质组成 植被覆盖 洋流因素 人类活动 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下垫面性质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地面物质组成 植被覆盖 洋流因素 人类活动 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活动 分析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给北纬10 20 之间和30 40 之间的大陆西部气候带来什么影响 必修1p52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至 春 秋分 冬至 60 S 30 S 0 60 N 30 N 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随的移动而移动 偏北 北移 偏南 南移 7月 北半球夏季 太阳直射点 1月 活动 分析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给北纬10 20 之间和30 40 之间的大陆西部气候带来什么影响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活动 分析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给北纬10 20 之间和30 40 之间的大陆西部气候带来什么影响 北纬30 40 之间大陆西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 高温少雨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 温和多雨 形成地中海气候 北纬10 20 之间大陆西部 夏季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 高温多雨 冬季受信风的影响 炎热干燥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 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对气候带的影响 大平洋 亚欧大陆 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下垫面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思考 此时什么气压带会被切断 下垫面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1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 下垫面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思考 此时亚洲东部 南部盛行什么风 冰岛低压 下垫面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思考 此时什么气压带会被切断 下垫面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7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的热低压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 下垫面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思考 此时亚洲东部 南部盛行什么风 亚速儿高压 下垫面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东亚 南亚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东亚 南亚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 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下垫面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1 该图所示的亚洲是季节 2 由于图中甲处的气压中心的形成 切断了北半球的气压带 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3 甲地盛行风 季风名称 这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风带 季北移越过赤道 在向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而成 夏季 副热带高 西南季 东南信 夏 右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2 说明 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10分 地夏季降水集中 地冬季降水集中 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 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 1月 7月 夏季 冬季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2 说明 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10分 地夏季降水集中 地冬季降水集中 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自降水 1月 7月 02年第九题 根据下列数据 确定城市位置和气候类型 并回答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 13 E 28 40 N 乙位于31 15 E 30 13 N 丙位于121 26 E 31 12 N 据此判断图中三个城市的位置 甲的代码是 乙的代码是 丙的代码是 三个城市所处纬度相近 但气候差异较大 说明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差异 受不同大气环流的影响 2 1 3 八 世界气候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 副高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大洋东侧 大洋西侧 大陆西部 大陆内陆 大陆东部 1 热带雨林气候 2 热带草原气候 3 热带沙漠气候 6 地中海气候 0 10 20 30 40 4 热带季风气候 5 亚热带季风气候 7 温带海洋性气候 9 温带大陆性气候 8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70 6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大气环流 气候模式图 1 2 为什么南半球缺失苔原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八 世界气候类型 21 1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 赤道穿过区域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东南亚 大洋洲 拉丁美洲跨经度最广 南极洲 区和 区的分界 苏伊士运河 3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4 俄罗斯 三 27 1 亚洲 非洲 2 曼德C直布罗陀A黑海海峡B霍尔木兹D 3 地层断裂陷落形成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31 1 从西南向东北气温递减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等温线走向与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一致 2 由南向北递减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等温线走向与纬线一致 3 夏季海洋气温较低 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大于 4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温带大陆西岸 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5 本图地区位于温带大陆西岸 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过 增温增湿 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纽芬兰位于温带大陆东岸 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流过 减温减湿 气温较低 0 0 10 20 30 40 60 70 80 90 70 80 90 50 35 25 10 A B C D F E G H I J K L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 八 世界气候类型 3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1 常年基本上处在同一环流形势下的气候区有 热带雨林气候区 热带草原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区A B C D 2 2001广东卷 南非开普敦与我国南京的气候相比较 一年中 A 两地都雨热同期B 开普敦气温较高的月份 南京的气温也较高C 开普敦降水较多的月份 南京降水也较多D 开普敦受高气压控制的季节 南京盛行偏南风 A C 2004 甲 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简图 读图回答 1 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 因为该海峡位于带 气压带风带全称 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 因为该海峡位于带 气压带风带全称 甲 赤道低气压 乙 西风 八 世界气候类型 5 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4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 6 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读图 分析P地的地理位置 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 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 B 7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 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中部的气候类型是 8 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其中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9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八 世界气候类型 1 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的大洲是 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北美洲 2 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高山气候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 C 下图中 分别代表四个城市 读图回答 1 图中所示四个城市中 一年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降水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是 风向随季节变化有规律转换的是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的是 气候特点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移动相关的是 下图中 分别代表四个城市 读图回答 2 图中 地气候类型是 地气候类型是 两地纬度位置相近 但气候差异较大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大气环流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位置 九 气候类型的判断 1 判断半球 以月定球 执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九 气候类型的判断 2 以 温 定带 九 气候类型的判断 2 以 温 定带 3 以 水 定型 九 气候类型的判断 3 以 水 定型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6 读气温与降水量月份分配图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B ABCD 前者最冷月 0 后者最冷月 0 前者降水较后者多 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少雨 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少雨 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暖热少雨 干旱 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相似点 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湿季 不同点 降水量 前者在750 1000mm之间 后者在1500 2000mm之间 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判断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前者最冷月 0 后者最冷月 0 前者降水多且均匀 后者少而不均 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玫瑰气候资料图 地中海气候 判断气候类型 100 200 300 400 500 10 20 30 月平均降水量 mm 月平均气温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读气温和降水示意图 P地气候类型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十 气候特点 从气温看 可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五种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冷夏热 冬寒夏凉 终年严寒 雨林草原沙漠热季风 亚季风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温季风大陆性 亚寒带针叶林 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750 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 2000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 600 地中海气候300 1000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50 从降水来看 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 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 1000 季节分配均匀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终年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7 读图回答 1 该图的气候类型是 2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 冬季 3 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夏季受 控制 冬季受 控制 4 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5 这种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在 全世界有 个大洲有该气候分布 地中海气候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 40度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6 1 由图可知 甲为气候 其特点是 主要分布地区为 乙为气候 多雨季节多雨的原因是 例1 图甲 乙为两地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布图 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雨林 终年高温多雨 赤道两侧的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亚热带季风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 降水丰沛 例1 图甲 乙为两地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布图 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 2 由 1 可知 形成气候的因素主有 此外 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气候产生影响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 1 读世界上某岛国图 表1是A D两城市的降水资料统计 单位 mm 试比较两地一 七月降水差异的原因 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中部地势高 一月D城市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 A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七月A城市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 降水多 D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降水特征描述的一般模式 降水总量 雨季长短 季节变化 回答气候综合性试题时 要建立一般答题模式 气候特征描述的一般答题模式 气温 降水 季节组合 气候成因描述的一般答题模式 纬度 大气环流 地形 洋流 海陆因素 拉萨 2007高考 埃及的亚历山大 伊拉克的巴格达 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 附近 但气候却有明显的差异 12分 上海 亚利山大 巴格达 38 读 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 及 气温曲线与隆水量柱状图 比较四城市的降水差异 并分析其原因 在降水季节分配上 上海和拉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亚历山大降水集中在冬季 巴格达则终年干燥少雨 2分 拉萨 上海 亚利山大 巴格达 降水差异状况 从四个城市的年降水量看 上海最多 亚历山大和拉萨次之 巴格达最少 1分 38 读 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 及 气温曲线与隆水量柱状图 比较四城市的降水差异 并分析其原因 拉萨 上海 亚利山大 巴格达 降水差异原因 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面临太平洋 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1分 亚历山大位于地中海沿岸 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 降水集中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干燥少雨 1分 38 读 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 及 气温曲线与隆水量柱状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电子版
-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护理原则
- 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专题
- 体育活动送信的策划与实施
- 肾脏足细胞损伤研究框架
- 稳定细胞株筛选
- 胃肠动力生物反馈治疗仪
- 细胞运动机制与调控指南
- 天津市部分区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血液内科护理教学课件
- 2025年小学教研室教学计划
- 2025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会展物品租赁管理办法
-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真题试卷(中考真题+答案)
- 2025年放射医学技术师中级技术职称考试试题(附答案)
- 贩卖人口罪与强迫劳动罪
- 新员工入职职业道德培训
- 婚内债务隔离协议书范本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TZZB3051-2023电气绝缘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块状阻燃模塑料UP-BMC
- 企业职务津贴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