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释义_第1页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释义_第2页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释义_第3页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释义_第4页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释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释义释义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国家标准实施指南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国家标准汲取了国内外开展企业能源审计的 经验 与中国其他能效标准保持了协调一致 考虑了中国节能形势的现状与 发展 它建立了企业能源审计方法的基本框架 贯彻实施这一标准 将对我 国的节能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项标准与其他能效标准一样 只对相 关问题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 具体实施的时候 需要作者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与说明 本文的说明按照国家标准文本的顺序进行 本文内容主要是对国家标准 GB T 17167 1997的解释 包括 1 标准制定的背景与提出 2 标准的适用范围与若干概念 3 企业能源流转过程的特点与企业能源消费指标体系的设置 4 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与指标体系计算的数学模式 企业能源输入输出 数据表的设计 企业能源消费投入产出平衡表 利用 Microsoft office 内 置函数进行能耗指标体系计算模式 5 企业能源成本核算的方法 6 企业能源消费核算分析系统举例 事实上能源审计的做法非常灵活 模式很多 亚洲银行项目审计 孟老 师 日本省能中心能源诊断 UNIDO 在电机挑战计划中进行的能源审计 河南省及南阳式的计划能源审计 天津市的节能综合检测 美国能源基金会 研究报告提出的方法等等 进行什么样的能源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时 的需要 当前进行能源审计的目的是 加强企业能源监管 解决20 任务 分解 企业做好节能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1 1 背景 背景 在中国 企业能源审计的研究与试点 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和一定经验 为推广这一方法 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司 在 1993 年组织起草了 企业能源审计管理条例 草案 未正式公布 并在河南 浙江 云南 农垦进行了资助试点 1997 年国家经贸委资源司颁布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 管理办法 颁布了重点用能产品综合能耗管理与计算办法 随后又组织了对 能源利用报告制度的研究为了落实这些制度 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 1997 年国家经贸委环资司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共同提出并组织制 定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 制定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 则国家标准的必要性在于 1 通过国家标准的颁布 推进企业能源审计方法的一致化 为宣传推广 这种方法建立必要的技术基础 2 促进国家或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框架与政策 3 提出标准的企业能源审计程式与方法 寻求各有关方面共识 4 企业能源审计的国际与国内经验 帮助中国广大的节能服务机构开拓 业务 制定本标准的任务来源于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司 国家技术 监督局标准化司 该项标准的起草过程中 使用了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 清 华大学 化工部节能办等单位开展能源审计的经验和有关资料 1996 年 11 月国家计委能源所 北京能源效率中心起草了本标准的初稿 经过讨论稿 征求意见稿 送审稿几个阶段后在1997 年完成了标准的制定与颁布 本标 准只规定了 企业能源审计 的基本技术原则内容 不涉及有关行政管理 程序和内容 企业能源审计管理条例另有建议稿 1 2 GB T17166 1997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前言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前言 能源审计是一种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 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审计类 别的不同对用能单位能源使用的效率 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经济效果的客观 考察 通过对用能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统计分析 检验测试 诊断评价 并提出节能改造措施 本标准对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 内容 方法 程序及 审读报告的编写等进行了原则规定 本标准是企业能源审计的通用技术原则 重点是对其共性问题和原则问题加以阐述和统一 今后将视工作需要逐步制 定能源审计的专项标准 1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2 标准由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司 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 提出 3 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管理分委员会归 口 4 标准的负责起草单位 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 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 类编码研究所 清华大学核研究设计院 5 标准主要起草人 辛定国 孟昭利 李爱仙 曾广安 王汉卿 黄 志杰 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适用范围与若干概念标准的适用范围与若干概念 2 1 该项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在能源管理标准体系中的定位 该项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在能源管理标准体系中的定位 2 1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 内容 方法 程序及报告编写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和其他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和其他 独立进行能源计量和核算的用能单位 本标准也是制定单项能源审计标准与 地方能源审计标准的原则依据 只要是能源消费与经济往来能进行独立核算 的单位就可以进行能源审计 用来评价能源使用的效果与经济效益 但谁来 使用这项标准 究竟用来作为能源消费管理监督制度 还是用来作为企业完 善自我能源管理的措施 还是用来作为节能服务机构向企业提供节能技术与 管理服务的工具 还是用来作为寻求节能机会 安排节能项目的前提条件 在标准中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 这种处理突出了 标准 的技术文献 属性 2 1 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应用构成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 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 GB 3484 90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15316 1994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 T 2588 1981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 T 2589 1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T 6422 1986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 T 13234 19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 T 15587 1995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 T 17167 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 GB T 3486 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 T 3485 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 T 7119 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主要引用标准与需要结合使用的标准有 在标准文本中关于引用标准的 部分 主要说明该项标准与其他能源管理标准有密切关系并保持了体系的协 调一致性 说明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国家标准的使用要与我国其他 能源管理标准的使用相结合 要特别说明的是 本标准与其他能源管理标准 有密切联系 同时又有其独自的特点 他不排斥测试 不限于数据收集与填 几张表格 2 2 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及相关术语 企业能源审计的定义及相关术语 2 2 1 定义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能源审计 这个名词在国内外使用已经很久 但各个地方 各个国家 不同机构 不同专家对这个名词的理解也是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美国 Albert Thumann 1998 说 能源审计意味着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Energy audit mean different things to different individuals 美国的实际做法 是建立一个 企业的能源会计分析系统 Energy accounting analysis system 加上 主要用能系统的检测与评价 He said energy audit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s The energy audit serves to identify of the energy streams into a facility and quantify energy use accounting to discrete functions An energy audit serves the purpose of identifying where a building or plant facility uses energy and identifies energy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能源审计用以确定进 入用能设备的能源流 并对分散的功能进行量化核算 能源审计用于确认建 筑或工厂设备什么地方使用能源 并用以寻求节能的机会 通过实践进一步 理解它 在英国 能源审计被叫做 能源调查 Energy survey in enterprise 在日本类似的工作叫做 能源诊断 Energy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中国国家标准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国家标准对企业能源审计的有 关术语做了如下的定义 能源审计 energy audit 文本 3 1 审计 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 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 过程和财务过程所进行的检验 核查和分析评价 与传统的认识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新标准规定的特点 1 中性化对审计机构的规定 取消了有关 授权 认可 的字样 笼 统规定 审计单位 以便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和客观存在多种性质的能 源审计 2 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 作为统一判断能源使用合理性的 尺度 这是保证该项工作公正客观的基础 3 用能单位 是指具有必要能源计量及进行独立核算的单位 包括能源 经济的独立核算 这是进行能源审计的必要条件 4 标准中规定的 物理过程 是指用效率 单耗 能源密度 能力等 物理量表示的能源消费指标 标准所规定的 财务过程 是专指能源成本 与能源经济效果指标 有关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分析的文章已经公开发 表很多 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相应的参考资料 但是 同时对能源流 工艺流 物质流 能源费用流与能源环境问题进行研究是完整的现代企业能源审 计的主要特征 5 现场的检验 核查和分析评价是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内容 是保持客 观性与真实性的基本措施 几乎世界所有国家 所有类型的能源审计 包括 能源诊断 都以现场考察为特点 6 能源审计方法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中 能源收入 支出的财务账目和反 映企业内部能源实际消费状况的台帐 报表 凭证以及有关的内部能源管理 制度为基础 以国家的能源政策 能源法规 指令 各种能源标准 技术评 价原理为依据 对企业的能源使用状况所进行的全面的 系统的调查分析和 评价 实际上 企业能源审计可以单纯的看成是一种全面的 综合的 系统的 客观的的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分析评价方法 所谓全面性主要体现在这种分 析评价要求研究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研究分析企业的生产组织 能源 技术与装备 能源成本与使用效果等全面情况 不仅要找出问题 还要提出 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谓综合性 主要体现在对使用的全部能源品种的考察 研究相互替代效果 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对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分析 对整个生 产流程的考察 客观性是进行能源审计的一个主要特点 无论是第三方进行 的能源审计 还是企业自我组织的改进管理性质的能源审计 都要求数据与 情况的真实 评价标准的统一与科学 审计人员的公正 2 2 2 审计对象审计对象 audit object 标准文本没有规定 标准文本没有规定 审计对象审计对象 能源审计所考察的规定范围 一般指进行独立核算的企业 也可能是企 业的用能设备 生产工艺或系统 能源转换与输配设备或系统 所考察的规 定范围应有确定的边界 能进行能源使用的计量和统计 所进行的考察有一 定的经济技术意义 2 2 3 审计期审计期 audit period 审计期 audit period 文本 3 2 指审计所考察的时间区段 一般考 察期间为一年 一个季度 或由能源管理部门决定 或由标准的使用机构根 据审计的目的进行决定 2 2 4 审计范围审计范围 audit scop 文本 3 3 指任务内容与深度 2 3 关于企业能源审计的分类 关于企业能源审计的分类 标准文本中没有规定 但很多人提出这种问题UNIDO 亚行 日本 南阳 世界银行 EMC 等等各有各的做法 都可以看成一种类型 能源审计 有很多分类方法 例如 在美国 Albert Thumamn 将企业能源审计分为 walk Through Mini Audit Maxi Audit 视察性审计成本最低 只能发现明 显的运行与维护方面的节能潜力 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小型审 计相当于中国的节能检测 大型审计主要是增加了详细的分析评价工作 企业能源审计具有非常灵活的性质 应用的范围与对象十分灵活 分类 当然也就十分的灵活 因此我们在本标准中没有进行规定 但在描述某个具 体审计项目时 可以自行使用相关术语 第第三三节节 企企业业能能源源审审计计的的内内容容 方方法法 程程序序 3 1 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 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 根据企业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 可以选择下述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开 展能源审计工作 1 企业的能源管理 状况 2 企业的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 3 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4 企业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 5 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 6 产品综合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7 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8 节能量计算 9 评审节能技措 技术改造 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 3 2 企业能源审计的方法企业能源审计的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 主要是运用现场检查 数据审核 案例调查以及盘存查帐等手段 必要时辅助以下现场测试 能源审计的依据 1 对企业能源管理的审计应按照 GB T 15587 的有关规定进行 2 对企业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的审计应按照GB T16616 的有关规定 进行 3 企业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的审计应按照GB T6422 GB T16614 和 GB T17167 的有关规定进行 4 对用能设备运行次序的计算分析应按照GB T2588 的有关规定计算 5 对企业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应按照GB T16615 的有关规定进行 6 对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指标的计算分析应按照GB T2589 的有 关规定进行 7 对能源成本指标的计算分析按附录A 的规定进行 8 对节能量的计算应按照 GB T13234 的有关规定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17166 1997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原则性规定了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 主要是运用 现场检查 数据审核 案例调查经及盘存查帐等手段 必要时辅以现场测试 并规定了能源审计的相关依据 只是原则性规定 由于各企业管理模式千差 万别 生产工艺差别很大 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计量监控手段不尽完善 导致统计信息可信度不高 因此仅依靠企业现有的统计数据直接进行动分析 评价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的结论 所以 我们在开展能源审计时 首先要在企 业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分析各种数据的来龙去脉 进行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 分析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手段 包括盘存查帐 现场监测等手段 检验核实 有关数据 只有在数据准确可靠时 才能进行能耗指标 物耗指标的计算分 析 进而查找节约潜力 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 典型能源审计案例 就是 为大家提供一种对水泥行业开展能源审计时数据审核的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 对企业的生产经 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审计 定量分析每个因素 或环节 影响企业能耗 物耗水平的程度 从而排查出节能潜力 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样才能 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做到有的放矢 监于能源审计的基础是统计 统计的基础是计量 因此 在实际操作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 2 1 首先要了解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要了解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生产工艺流程 最好是确定审计内容和方案前了解清楚为佳 这样有利于准确地调阅 资料 熟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有的企业称之为经济效益考核办法 以 及责任制的具体落实情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摸清企业的管理状况 如机构 人员 职能 制度 方法 指标等 和能源流向 为进一步的审计分析打下 基础 3 2 2 详细了解被审计企业的计量和统计状况 详细了解被审计企业的计量和统计状况 3 2 2 1 计量计量状况状况 能源 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的计量工作是企业实现科学管 理的一项 重要技术基础 没有健全准确的计量器具 就不能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提 供可靠数据 这样 各项统计分析就无法进行或失去意义 因此 计量工作 是各项基础工作的基础 从我们开展能源审计的企业实际情况来看 很多企 业的计量工作存在着不够健全完善的薄弱环节 按照GB T17167 1999 企 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 规定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原则有三 条 1 计量器具应满足按产品制定能源消耗定额 实行耗能定额管理 对基 本单位 分厂 车间和重点用能机台 装置 进行能耗考核和制定企定综合 能耗标准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单项能耗 的需要 2 要适应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和企业经营管理对计量检测信息的收集 处理 传输 反馈 控制等实际需要 3 必须实行生产和生活 厂内和厂外 外销和自用分别计量的原则 计计量量器器具具的的配配备备范范围围为为 5 5 项项 1 进出厂的一次能源 如煤 石油 天燃气等 二次能源 如电 焦炭 成品油 蒸汽等 以及耗能工质的计量及能源生产单位自产自用的一 次能源的计量 2 自产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计量及能源生产单位自产自用的一次能源 的计量 3 企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和耗能工质分配 加工 转换 储运和消耗的计 量 4 企业生活和辅助部门 如食堂 宿舍等 用能的计量 5 其它 凡需要进行用能技术经济分析和考核的重点耗能设备如容量在 50kw 以上电动机 年耗标煤 500 吨以上的炉窑 由多台小功率机台组成的 生产组合和生产线等均应单独安装计量仪表 国国家家对对企企业业能能源源计计量量工工作作进进行行考考核核 可可以以评评价价企企业业能能源源管管理理水水平平 衡衡量量企企业业能能源源统统计计数数据据的的准准确确性性与与可可靠靠性性 其其考考核核指指标标有有5 5 个个 1 能源计量率 检测率 企业统计管理的各类能量总量 企业能源 购入总量 100 原则上应达到 100 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企业已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数 应配备的能 源计量器具 100 3 能源计量器具完好率 抽验合格率 抽查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数 抽查能源计量器具总数 100 4 能源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 计量器具周检合格数 计量器具周检基 数 100 5 能源计量标准器具数 计量标准器具周检合格数 计量标准器具周 检合格数 100 在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考查时 应注意大垛物资月底盘存和半成品流转 过程的计量 必要时应调阅 有关原始计量资料 否则企业 或车间 能源单 耗指标容易出现偏差 还应注意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针对出入库物资尤 其是进出厂物资计量的监督制约手续传递进行详细的了解 漏洞往往出现于 此 3 2 2 2 统计状况统计状况 企业能源统计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的内容 是编制企业能源计划的主要 依 又是政府监督企业合理使用能源 进行能源审计的基础性工作 企业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的企业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的 3 3 项 项 1 便于国家对企业用能进行监督服务 为国家制 定能源政策 编制和 检查能源计划 保持能源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2 调查企业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能源计划的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 问题 查明原因 提出改进建议 3 加强企业能源管理 挖掘节能潜力 制订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为企业 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必要的信息 根据能源流程及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 能源统计工作可以分为三级 第 一级为从一次能源生产到加工转换 第二级为加工转换到交付最终用户使用 第三级为能源在最终使用部门的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 第三级能源统计工作 最为复杂 目前也是整个工作的薄弱环节 当前能源统计的发展趋势是 从一种能源的分别统计 向多种能源的综 合统计的方向发展 从只注重生产量的统计 转向对生产 转换 消费的全 过程的分析和评价 南阳许多能源审计的案例表明 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主要 存在两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一是统计的原始记录 台账 报表不够完善 存 在记录不全 记录不准 账表账实不符现象 统计原始记录应包括三项 1 燃料出 销 存原始记录 2 能源加工转换原始记录 一般 只记一次的记录表 3 重点耗能设备 如工业炉窑 原始记录 一般每班次或每炉次记录一 次 考核记录应遵循以下 4 点 a 必须以各类能源计量的准确数据为依据 应结合质检化验单 内控指 标 经济合同等 以防止记录填写的随意性 b 填写数字要整齐 清晰 正确 c 不准随意涂改 伪造数字 d 填报的原始数字要经企业内部主管单位 部门 审核 有错必纠 统计台账应包括 9 项 1 企业燃料进 销 存台账 2 企业能源加工转换台账 3 企业能源消耗台账 4 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台账 5 节能奖惩台账 6 能源计量仪表周期 校验台账 7 能源计量仪表周期检验台账 8 产品 或工序 能耗台账 3 3 要求 台账与原始记录应严格相符 要求 台账与原始记录应严格相符 企企业业能能源源统统计计报报表表分分为为两两类类 一类是对外呈报给上级领导机关的统计表 一类是企业内部的统计表 这两类报表应数据一致 并与台账相符 在正式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时 应尽 可能充分调阅企业统计的原始记录 台账数据 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盘存查账 现场实测 物料平衡理论推算等予以补充完善 只有在统计数据较为齐全 可以相信的情况下 我们才能进行统计数据的分析工作 能源统计分析工作薄弱 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 未开 展能源对生产成本影响程度的经常性分析 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统计人员素 质较差 无法展开分析 能源统计分析是实行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耗的基础 只有对各部门能源消 费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企业能源平衡表 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 才发现问题 并使能源消耗升降的垢原因 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改进措施 不断降低 能源消耗 只有通过统计分析 才能制定全理和先进的能耗定额 确保定额 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否则极易挫伤职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 只有通过统 计分析 才能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 从而了解企业的能 资 源利用水平 进一步挖掘潜力 在进行能源制统计分析工作时 一定要注意建立切实可行 能够全面 真实反映情况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这样才 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能能源源统统计计分分析析工工作作的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有有5 5 项项 1 能源需求统计 很多企业未开展 往往导致库存偏大 资金挤占严重 2 能源消费统计 3 产品能耗统计分析 一些企业未开展细化的工序能耗指标分析 这样 不能查明节 超 产生的具体原因 4 能源节约量统计分析 一般企业只做与定额对比的节 超 量分析 而不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 5 能源利用率计算分析 一般企业均不开展此项分析 3 4 开展能源统计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 开展能源统计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开展能源统计分析应确保统计数据准确齐全 但有些企业由于基 础工作较为薄弱 统计数据存在失真现象在所难免 因此 在计算机统计指 标尤其是单位产品能耗 物耗指标 工序 或车间 能耗物耗指标 损耗指 标等出现异常波动值时 应注意多 与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交流 结合生产 工艺配比 物料和能量平衡 盘存查账 现场监测结果 多方面进行检验核 实情况 以剔除不实数据 确保审计结论准确 使企业从领导到职工心服 口服 如典型案例子中出现的 某水泥企业原煤年亏损数据失真 一般情况下 企业会将此类损耗摊销进燃料 原材料消耗中 这样既不能反映该企业正常 的生产水平 又掩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 产品产量 或半成品产量 是计算单位能耗的基准 产量不准确 必将导致能耗指标失真 由于多方面原因 如物资盘存误差等 有的企业 存在产量失真现象 因此在收集整理数量时 应多方调阅资料核实产量 确 保计算基准准确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标准中 强调指出产品量 必须通 过仓库物资盘查与往来账目进行核定 三 能源消耗数据和与之对应的产品 半成品 产量的时间计算区段 及所属范围应一致 尤其是在进行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产品能耗分析对比时 要注意 a 生产规模及量应基本相当 b 生产工艺 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大致类同 如水泥立窑与旋窑生产 的水泥单耗就不能对比 综合利 用电厂与热电厂发电煤不能对比等 c 合格产品的质量指标应相同 如 325 与 425 水泥能耗指标就不能对 比 d 若有外协加工或外购半成品 应进行合理调整 如水泥企业外购熟料 e 辅助或附属生产设备的能耗应加以考虑 如有的水泥有烘干机 有的 企业环保除尘设备比较完善 能耗水平肯定有所区别 应予调整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情况 在综合能耗无法进行简单对比时 建议对主要 生产工序或重点耗设备如同型号和磨机 立窑的能耗指标等进行曲线分析 比较 从而找出差距 四 进厂能源 原材料的质量指标对企业能耗产生较大影响 如时厂 原煤的质量把关 有的企业做得比较好 能够严格扣水扣杂 按照企业内部 规章制度严格计量准确化验 验收 结算 监督制约机制非常完善 但大部 分企业存在着不足之处 尤其是煤质化验 有些企业其内部化验操作规程 计算公式也是错误的 我们曾对几家企业进行对比化验 结果相差 1000kcal kg 左右 甚至计算 原则上应以实测为准 而不能简单地以 0 7143 或企业化验值来折算 在审计分析及审计结论中应以指出企业在进厂 燃料材料质量把关上存在的问题 当然应结合价格 市场因素等 帮助企 业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五 通过审计分析发现的间接 对照国家标准规定和审计监测人员的 实际工作经验 有些问题我们能很快发现其产生的原因 如蒸汽管道表面温 度超标 必然是保温处理不当 可是有些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证分析 才能确定主要原因 如案例中所述的熟料标准煤耗严重超标 偏离正常值 又如发电企业锅炉吨煤产汽偏低等等 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很多 需要对每 个因素详加分析 这样自然就引入了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程序中所讲的 详细能源审计 这一概念 详细能源审计是在初步能源审计所发现问题基 础上的更加深入全面的延伸审计 需要我们对企业作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 多方面与企业有关人员交流座谈 收集处理更多的资料 做出系统的能量和 物料平衡 必要时对耗能系统进行详细的测试 定量分析出各个因素对能耗 指标的影响强度 从而确定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为企业提出更加切合实际 的整改措施 六 通过审计分析查找问题 提出整改建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技术 管理 结构节能 1 1 管管理理途途径径 9 9 项项 l 杜绝 跑冒滴漏 目的是在于督促大家从小处做起 从根本上 杜绝浪费制度 如制定严格的能源消耗定额 加强生产现场的巡察管理等 l 合理分配使用能源 是指将各种不同品种 质量的资源 分柄至 最合适的用途 l 节约各种物资消耗量 减少间接能耗 l 提高产品质量和运输质量 产品质量的好坏 包括产品合格率和 品级率两个指标 合格率高 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就就高 降低了装运损 失 相应地节约能源 如啤酒运输0 5 损耗 l 节约资金占有量 提高能源利用率 诸如各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 和设备利用程序不平衡 供能与用能环节不协调 以及备马拉小车 低荷生 产等都是造成能源浪费的主要因素 l h 加强管理 提高原燃材料进厂质量 如严格把关 杜绝质次价 高的原燃料进厂 l 严格把关 从严控制节能技改项目质量关 防止豆腐渣工程项目 出现 如寿命短 达不到节能节材效果 选用自汰落后工艺或设备或规模 2 2 技技术术途途径径 6 6 项项 l 改造落后的耗设备 更新改造高耗能的变压器 锅炉等 l 改进落后的工艺 如金冠以铝代锅项目 l 改进和提高操作技能 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 l 量的回收利用 冷凝水封闭回收 l 能量的分级利用 热电联产 热电冷三联产 l 加强绝热保温 保冷等 3 3 结结构构途途径径 l 产业结构的调整 区域内一 二 三产业调整 l 产品结构的调整 产品档次提升 如烟草 l 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 以上是针对发现的问题所提出的整改建议对策 供大家参考 七 通过审计分析发现的节能潜力 有的项目不需花钱 如堵塞管理 漏洞 或少量的投入就能见效 而有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 力 这样的节能节材项目必须开展技术经济评价 进行能源利用经济效益和 环境效益比较分析 以避免投资失误 开展技术经济 3 5 企业能源审计的程序企业能源审计的程序 3 5 1 编制能源审计任务建议书编制能源审计任务建议书 根据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 确定能源审计的目标与具体内容 编制能 源审计方案和任务建议书 3 5 2 签订委托审计协议书签订委托审计协议书 审计单位与审计委托方签订委托进行能源审计的协议 作为审计单位开 展能源审计的依据 3 5 3 实施能源审计实施能源审计 进行数据的收集 整理 核实 按照任务书要求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与 评审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实地考查和检测 3 5 4 提出能源审计报告提出能源审计报告 审计结束后 审计单位应在 15 日内向审计委托方提出审计报告 企业 能源审计的程序 ref material 3 根据本标准的要求 企业能源审计程序一 般包括以下基本程序 3 5 4 1 制定能源审计计划 制定能源审计计划 省 市节能源主管部门每年根据上年度企业能源审计的情况 结合本年 度的节能工作规划 负责编制全省 市企业或其它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年度 计划 并下达给各级能源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 各审计单位应根据省 市 的审计工作计划 制定出具体的工作顺序 时间安排和审计工作方案 明确 审计和目标和具体内容 提前 一般为10 天 通知被审计单位 确定进入 企业的工作时间 同时应成立一个由经验丰富或至少工作熟练的工作人员组 成的工作小组 审计单位也可以受企业委托进行企业能源审计服务 能源审 计工作方案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l 审计期 一般以一个年度为基期 对比期可选1 3 个年度 l 审计工作时间 根据审计的目标和内容而定 一般为7 10 天 l 审计工作内容和范围依据计划确定 或依据合同要求确定 l 要求配合的人员 一般地需企业主管负责人 业务熟练和统计和 会计各 1 人 熟悉设备的人员 1 名 l 要求提供的资料 l 所要检查的账目 表 卡等 l 审计工作的依据 3 5 4 2 组织落实能源审计工作方案 标准 组织落实能源审计工作方案 标准 6 3 审计小组进入企业后 首先应组织召开企业由主管负责人有有关科室负 责人参加的能源审计工作动员会 使与会人员明确本次审计的目的 意义和 内容 布置各部门所需提供的资料 以便于配合作好能源审计工作 3 5 4 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标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标准 6 3 企业能源消耗的各种数据是能源审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 企业各部门应 按照审计小组提出的具体要求 如实地提供有关资料 审计人员在所有数据 资料收集齐后 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特别是企业的产 品产量 是一切分析半算的基准 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进行详细和核实 确保准确无误 一般地要收集的基本数据中 应包括以下几点 l 企业的工艺流程图 l 企业能源 原材料实物消耗平衡表或能流 物流图 l 各车间 部门统计 记录的产品产量 包括制成品 在制面品或 半面品数量及具备行业特点的折算方法 l 企业能源 原材料成本与价格 l 辅助生产系统 如冷却水 压缩空气 蒸气等 的耗能情况 l 各工序 岗位 设备的运行计录 l 能源管理系统的制度 管理办法 以及节能培训计划等 l 设备台账 化验分析台账等 3 5 4 4 现场检查 标准 现场检查 标准 6 3 对已掌握的能源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过程 发现信息不足时 就必须进 行能源监测 对于详细的能源审计来说 现场监测更为重要 对企业的主要 工艺过程中主要用能设备和系统或重要工序的能源消费数据和参数必须十分 清楚 一般地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现场监测与审计调查同步进行 3 5 4 5 现场监测 标准 现场监测 标准 6 3 对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判断企业提供数据的可靠性 审计人员应分工负 责对企业内部各种装备和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巡视考察 要注意计量仪表 安装的位置与工作状态 以了解和掌握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与企业有关 人员的座谈 可以了解企业的节能管理状况及职工的节能意识 在现场调查 时 应注意绘制草图 掌握所取数据的具体工况 标明所取数据的位置和状 态 以便于综合分析所提出的节能措施 3 5 4 6 所需检查的账目及其它事项 标准 所需检查的账目及其它事项 标准 6 3 为了核查数据的可靠性 在取得企业有关部门所报的资料后 还应同时 检查相应的账 表 卡等 l 应检查财务部门的财务成本报表 月报表 原材料 燃料 动力 账等 电费 水资源费缴纳凭证 购入煤发票凭证及成品销售凭证 l 检查 电力车间抄表卡 记录簿各车间用电及各种能源的记录簿 l 生产部门的统计台账和报表 l 仓库燃料实物账 盘存表及有关产成品入库账 l 节能部门的能源消费台几 l 供应部门购进各种能源账簿 l 保卫部门的产成品出门登记账簿 l 企管部门为各岗位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文件和考核结果 3 5 4 7 计算分析 标准 计算分析 标准 6 3 从能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估 算改进后的预计节能效果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 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 节能潜力 提出改进的措施 对于基本不花费用或少量投资改进方案 应优 先并具体详细地予以论证 3 5 4 8 对选定的节能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标准 对选定的节能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标准 6 3 经过综合计算分析 对提出各种改进措施和节能技改项目 要估算投资 费用 节能潜力 投资回收期 成本效益比或寿命周期等 对固定资产投资 工程项目 包括节能技改项目 要结合测试结果 进行节能篇的论证 标准 文本第 7 章 3 6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写 标准文本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写 标准文本 7 章 最后一章 章 最后一章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是本项工作的直接成果 它具有很强的效性能 因此 企业能源审计结束后 应尽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书 并与企业负责人及有关 人员讨论达成共识后 召开企业中层以上人员参加的审计结果发布会 目的 是引起企业对该项工作的重视 同时将审计报告提交给节能主管部门和企业 对能源审计对象的回访 标准文本没有要求 能源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完 成后 要定期对被审计单位的节能措施整改落实情况和效果进到回访调查 并将整改结果报告节能主管部门 通过回访 一方面可以对审计单位进行有 效的监督管理 提高其对能源审计工作的认识程度 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 回访检验审计单位工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从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附录 企业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方法 相关内容在下面讲解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 P207 表表 指标的计算方法指标的计算方法 水泥制造 水泥制造 1 每每吨吨水水泥泥熟熟料料综综合合能能耗耗 每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 1000 生产水泥熟料综合能 源消费量 吨标准煤 水泥熟料产量 吨 子项 生产水泥熟料综合能源消费量包括电力 煤炭 油品 天然气 煤气 液化气 蒸气的消费 企业用自备锅炉 自备发电机组生产的蒸气 电力 由本企业消耗只计算第一次能源消耗 不再重复计算蒸气及电的消耗 水泥厂利用余热发的电同样不重复计算 母项 水泥熟料产量为报告期合格品产量 计量单位为吨 每每吨吨水水泥泥熟熟料料综综合合煤煤耗耗 每吨水泥熟料综合煤耗 包括烘干物料和烧成熟料两个环节的煤耗 在 统计中要分别计算实物煤的消耗量和按不同发热值折算为标准煤的消耗量 其计算公式为 1 每吨水泥熟料实物综合煤耗 千克 吨 1000 实物煤综合消费量 吨 水泥熟料产量 吨 2 每吨水泥熟料消耗标准煤 千克标准煤 吨 每吨水泥熟料实物综 合煤耗 千克 吨 折标准煤系数 子项 实物煤综合消耗量既包括烧成水泥熟料的煤消耗量 也包括烘干 石灰石 粘土 铁粉 烧成煤的用煤消耗量 对只生产水泥熟料的企业 还 应包括为熟料生产直接服务的其他煤耗 如机修车间烘炉用煤 蒸汽锅炉用 煤 母项 水泥熟料产量为报告期合格品产量 计量单位为吨 每每吨吨水水泥泥熟熟料料烧烧成成煤煤耗耗 计算公式为 1 每吨水泥熟料烧成实物煤耗 千克 吨 1000 实物煤消费量 吨 水泥熟料产量 吨 2 每吨水泥熟料烧成标准煤耗 千克标准煤 吨 1000 标准煤消费 量 吨 水泥熟料产量 吨 子项 实物煤消费量包括入窑煤粉 以及烧成煤在制备过程中的损耗 如果收尘下的煤泥 煤粉转作其他生产用途 可以在烧成煤耗内扣除 采用黑料浆的企业 掺入料浆的煤粉和采用窑外分解的回转窑进入分解炉的 燃料 以及窑点火用油和烧气燃料 烧油气的企业 应将油气耗折算成标煤 计入烧成煤耗 采用不同方法 干法 半干法 湿法回转窑和立窑 生产熟料的企业应 分别计算熟料烧成煤耗 采用余热发电的回转窑水泥企业 可按上式计算 每吨熟料烧成标准 煤消耗量 以外 为正确反映这类企业烧成用煤的实际情况 还应计算扣除 余热发电煤耗后 每吨水泥熟料烧成标准煤耗 其计算公式为 扣除余热发电后每吨水泥熟料烧成耗标准煤耗 千克 1000 扣除 余热发电后的标准煤消耗量 吨 水泥熟料产量 吨 说明 公式中的 扣除余热发电后的标准煤消耗量 吨 可按下式 求得 扣除余热发电后标准煤消耗量 吨 烧成标准煤总消耗量 吨 电站发电量 千瓦小时 电站自用电量 千瓦小时 0 1229 千克 千瓦小时 1000 母项 水泥熟料产量为报告期合格品产量 计量单位为吨 每每吨吨水水泥泥熟熟料料综综合合电电耗耗 每吨水泥熟料综合电耗 千瓦小时 吨 10000 熟料生产综合电力消 费量 万千瓦时 水泥熟料产量 吨 子项 熟料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包括熟料工序用电 以及生料电力消耗 熟料工序用电中还应包括生产煤粉各项用电 既生产水泥熟料的全部电耗 熟料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 熟料工序电力消耗量 生料消耗量 本期每 吨生料电力消耗量 对只生产水泥熟料的企业 不生产水泥 熟料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还 应包括水泥熟料发送工序的电力消耗量 母项 水泥熟料产量为报告期合格品产量 计量单位为吨 每吨水泥综合能耗 每吨水泥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 吨 1000 生 产水泥综合能源消费量 吨标准煤 水泥产量 吨 子项 生产水泥综合能源消费量包括电力 原煤 洗精煤 焦炭 原油 重油 包括渣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天然气 煤气 液化气 蒸气等 企业用自备锅炉 自备发电机组生产的蒸气 电力 由本企业消耗只计算第 一次能源消耗 不再重复计算蒸气及电的消耗 水泥厂利用余热发的电同样 不重复计算 母项 水泥产量为报告期合格品产量 计量单位为吨 每每吨吨水水泥泥综综合合煤煤耗耗 每吨水泥实物煤综合消耗量 千克 吨 1000 水泥生产实物煤综合 消费量 吨 水泥产量 吨 子项 水泥生产实物煤综合消费量包括包括熟料综合煤耗 混合材烘干煤 耗以外 还应包括为水泥生产直接服务的其他煤耗 如机修车间烘炉用煤 蒸汽锅炉用煤 原煤在粉磨过程中 用收尘办法回收的煤粉重新用于生产时 应计算消耗 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用于生活福利 则应扣除 水泥生产实物煤综合消费量 吨 熟料消耗量 吨 每吨熟料综 合煤耗 吨 混合材消耗量 吨 每吨混合材烘干煤耗 吨 其他生产 用煤 吨 母项 水泥产量为报告期合格品产量 计量单位为吨 每吨水泥标准煤综合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与包括范围同 每吨水泥实物 煤综合消耗量 只是将实物煤用折标煤系数换算成标准煤 每每吨吨水水泥泥综综合合电电耗耗 每吨水泥综合电耗 千瓦时 吨 10000 水泥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 万 千瓦时 水泥产量 吨 子项 水泥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系指生产水泥 不分品种 标号 所消 耗的电力 消耗的电力应包括水泥工序电耗 以及水泥所消耗的熟料 石膏 混合材的电力消耗量 还要包括水泥出厂时 进行包装或者散装所消耗的电 力 为生产水泥的各种辅助用电 如机修 供热 供水 供风 化验等辅助 用电和变电 配电 线路损失的电力 厂区 办公室 仓库照明用电 除生 产水泥 还有其他产品生产的 各种辅助用电 应合理分摊 水泥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 水泥粉磨及包装工序耗电量 熟料消耗量 本期每吨熟料电力消耗量 混合材消耗量 本期每吨混合材电力消耗量 石 膏消耗量 本期每吨石膏电力消耗量 应分摊的辅助用电量 对只进行水泥生产的企业 俗称水泥粉磨站 水泥生产综合电力消费量 水泥粉磨及包装工序耗电量 水泥粉磨原料 消耗量 本期每吨原料进厂工序电耗 水泥发运工序耗电 应分摊的辅助用 电量 母项 水泥产量为报告期合格品产量 计量单位为吨 平板玻璃制造 平板玻璃制造 2 每每重重量量箱箱平平板板玻玻璃璃综综合合能能耗耗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千克 重量箱 1000 平板玻璃综合能 源消耗量 吨标准煤 平板玻璃产量 重量箱 子项 平板玻璃综合能源消耗量包括生产该种产品所直接消耗的各种能 源 以及摊销在该产品身上的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分摊到该产品身上的企业内部亏损能源 但不包括 用于基本建 设 生活福利设施非工业生产所消耗的能源和回收利用的余热等 母项 平板玻璃产量包括浮法 平拉 压延 垂直引上等各种生产工艺 生产的平板玻璃 计量单位为重量箱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重油或煤焦油或燃料油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重油 或煤焦油或燃料油 千克 吨 1000 重油 或煤焦油或燃料油 消耗量 吨 平板玻璃产量 重量箱 子项 重油 或煤焦油或燃料油 消耗量 是指生产平板玻璃的重油 或煤焦油或燃料油 消耗 母项 平板玻璃产量 计量单位为重量箱 每每重重量量箱箱平平板板玻玻璃璃耗耗天天然然气气或或焦焦炉炉煤煤气气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消耗天然气或焦炉煤气 立方米 重量箱 天然气 或焦炉煤气消耗量 立方米 平板玻璃产量 重量箱 子项 天然气或焦炉煤气消耗量 是指生产平板玻璃的天然气或焦炉煤 气消耗 母项 平板玻璃产量 计量单位为重量箱 每每重重量量箱箱平平板板玻玻璃璃耗耗煤煤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消耗实物煤 千克 重量箱 1000 实物煤消耗量 吨 平板玻璃产量 重量箱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消耗标准煤 千克 重量箱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消 耗实物煤 千克 重量箱 折标准煤系数 子项 实物煤消耗量 是指生产平板玻璃的实物煤消耗 包括下列生产环 节的煤消耗 熔窑 槽子窑 烤砖窑 烧边火 砂岩煅烧 生产用蒸气锅炉 等 上述各个环节如果不用煤炭 而使用其他然料时 如燃料油 汽油 天 然气 液化气 城市煤气 焦炉煤气等 都要折合为标准煤 煤耗中不包括 冷修后烤窑用煤 母项 平板玻璃产量 计量单位为重量箱 每每重重量量平平板板玻玻璃璃耗耗电电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 千瓦时 重量箱 10000 电力消耗量 万千 瓦时 平板玻璃产量 重量箱 子项 电力消耗量 指生产平板玻璃时的生产用电 包括附属辅助生产 用电 以及厂区 车间 办公室 仓库照明用电 为多种生产服务的辅助附 属生产部门电力消耗 可以按其为生产平板玻璃服务的工作量进行分推 分 摊系数由企业自订 母项 平板玻璃产量 计量单位为重量箱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 吨吨钢钢综综合合能能耗耗 钢铁企业在报告期内 按每吨粗钢合格产出量核算的钢铁工业生产中能 源净消耗量 计算公式 吨钢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 吨 企业净耗能源量 吨标 准煤 粗钢合格产出量 吨 1000 粗钢合格产出量是指报告期内 企业完成了粗钢生产过程 并符合产品 质量要求的模铸钢锭 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