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宪法基本原则_第1页
试论宪法基本原则_第2页
试论宪法基本原则_第3页
试论宪法基本原则_第4页
试论宪法基本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试论宪法基本原则【论文关键词】宪法基本原则价值性原则辅助性原则 【论文摘要】萦绕宪法保障人权、限制政府权利这1 功能,由此发生宪法的价值取向合法性题目以及实现宪法的辅助生工具手腕题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宪法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或者准则;基本原则,等于拥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准则;宪法基本原则,则指贯串于宪法规范当中,指导宪法规范的制订、修改及实在施的根据、基本准则。另外,由于宪法的至上性,是 1 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基本原则也必定瓜葛着其他部分法的精神,所以宪法的基本原则还必须体现着国法的基本价值寻求。既然宪法的基本原则瓜葛着宪法规范的制订、修改及实行,那么便可以够以为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宪法应然价值取向、统台宪法规则并指导全体行宪进程的根据以及准则。基于此,我以为解决宪法的基本原则题目瓜葛着 3 个题目:第 1 个题目是宪法的目标是什么;第 2 个题目宪法的合法性;第 3 个题2 / 10目是宪法实现其目标的手腕是什么。 一宪法的目标。在此,我将宪法的目标这 1 题目理解为宪法的价值归回。在宪法的基本原则中,可将其表达为价值性原则人的尊严价值原则。 宪法以保障人权为其功能。而对于于人权的界定,学界纵说纷云。但不管足中国的沈宗灵以为的“道德上意义上的权力以及义务”或者何华辉以为的“人之为人所理当享有的权力”还是美国伦理学家 A格维尔茨所提出的人权等于主意权的繁杂的 5 因素论等等理论;不论是历史上第 1 次使用了“人权”1 词、谈论“人的普遍权力”的格老秀斯,还是“禀赋人权”成为咱们的流行话语的今天,我以为咱们所谈论的人权都离不开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导致的人对于 1 些内在恒久不变的价值因素的选择人对于于在群体当中尊严价值的向去寻求。用秦前红在“基本人权原则”1 节中的说法,即“在人的天然属性之上对于人的应有道德权力的期待,它布满了人的偏好或者价值选择” 。 一一人的尊严价值原则的内容: 一一一个体的自由人身的自由、思惟的自3 / 10由、表达的自由、寻求幸福的自由; 一一二个体在群体生活中的平等人性的平等、话语的平等、享有完美个体的相干权力的平等(如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等); 一一三个体在遭受困难时渴望获取的公正待遇:一。一四对于群体生活中别人价值实现的尊敬。 二宪法的合法性。由宪法的价值性原则动身继承前行,宪法何以患上到制订,何以获取合法性接踵而来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之所以需要在宪法上患上到体现,是因为他解决了国家权利的来源、回属题目。夸张国家 1 切权利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其行使不患上违离人民授予权利行使者行使该项权利的目的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惟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述了国家的由来:社会的契约真正源于人与人本身的结4 / 10合。他还指出,这类契约自身请求每一个订约者或者每一个成员把本身及其所有的 1 切,包孕生命、自由以及财产,全体转让给由整个成员结合起来的全部集体,并置于这 1全部集体的尽对于安排之下;同时,每一个订约者或者每一个成员又是这 1 全部集体的不可分割之 1 部门。他以为国家是社会契约的结果,所有个人称许听从国家意志,政府的统治完整来源于人民的拜托。由于全部集体是由各个成员结合而成的,所以就每一个人而言也就是在与本身订约。经过这样订立契约以后,每一个人听从契约,实际上只不外是在听从自己,并且仍旧象以去 1 样地享有自由以及平等权利。在此基础上,他发铺出了人民主权理论国家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国家的最高权利也就是属于人民。这个最高权利也就是主权。 宪法是确认公民基本权力的法律,因为公民的权力自始存在。公民让渡自己的权力于集体所以发生国家,宪法用以维护人权、限制政府权利。所以人民主权原则确定了宪法的合法性。正如追问宪法的合法性1 文中所提及的“当莫纪宏以为制宪权是 1 种主观性的权力,它是宪法理论上的 1 种假定,主要是为了解决宪法自身的合法性题目,是现代宪法不可缺乏的基本范畴时也就是在陈5 / 10说 1 种诉诸观念价值体系的合法性证实,并且是就宪法的合法性证实的抽象向度而铺开论说的。当一九九二年一O 月二五日立陶宛经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一九九三年一二月一二日俄罗斯经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一九九五年八月三 O日哈萨克斯坦经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一九九五年一一月 l二日阿塞拜疆经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一九九六年 l 一月二四日白俄罗斯经全民公决通过宪法时,经由全民公决所解决的就是作为其实法形态存在的宪法的合法性题目。 ” 三宪法实现价值目标的手腕。基于宪法的目标性题目的思索而构建宪法原则,为了到达宪法价值取向的实现,唯有依赖辅助性原则的实行权利制约原则、比例原则、合法程序原则、法治原则。 三一权利制约原则对于权利自身的束缚。汉密尔顿的经典著作说过,避免把某些权利逐渐集中于统 1部分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分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分侵略的必要法定手腕以及个人的主动。在这方面,如同其他各方面 1 样,提防划定必须与袭击的危险至关。野心必须用野心来抗衡。假设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假设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于政府有任何外6 / 10来的或者内在的节制了。在此基础上,他入 1 步提出了对于政治权利作出内在的节制分权制衡立法、行政以及司法互相制衡的原则。 绝管权利制约原则起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惟家的理论,然而权利的制约却是宪政民主的内在请求,是放之 4海而皆准的道理。当然咱们国家执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原则,但其实不象征着同分权制衡原则相对于于峙,而且人固有的恶性、对于权利的趋赶,也请求执行权利制约以保证权利运行。 权利制约原则是对于权利的分配,是限制政府权利、保障公民权益不受损害的 1 道屏障。 三二比例原则在政府力量与个体利益之间的掂量。莫纪宏在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1 书中,提到:“民主、人权,其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对于利益的肯定性的掌握,追求的是 1 种需求满足瓜葛中的线性规律。现代宪法的基本价值理念都是将道德断定树立在实体的利益基础之上的” 。如此 1 来,如何肯定利益的分配,如何保证社会资源分配系统可以保持最少在最低公正性原则的基础上。这也就是比例原则。奥托麦耶在德国行政法1 书中提7 / 10出了这 1 首要原则,即行政权寻求公益应有凌越私益的优越性,但行政权利对于人民的侵权必须相符目的性,并采行最小损害之法子。比例原则囊括 3 个方面的内容:三二一适量性原则。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行径时,面对于多种选择,仅患上择取所欲到达之行政目的之法子。它请求行政行径的手腕必须适宜于实现行政目的,假设行政主体所采纳的手腕不是为了实现该目的,或者根本不能实现行政目的,则属于背抗此项原则。 三二二必要性原则。请求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径时,面对于多种可选择法子,应绝可能选择最小损害的法子。此原则请求履行者必须使用对于公民利益侵害最小的行径来实现国家所寻求的目标。 三二三法益至关性原则。法益至关性原则又称狭义上的比例原则,此原则请求在相符宪法的前提下,先考察手腕(法律文件也可视为 1 种手腕)的有效性,再选择对于公民利益最以及顺的手腕来实现一样可以到达的目标,最后还必须入行利益上的整体推敲,考察此手腕实现的目标价值是否是过分高于因实现此目标所使用的手腕对于公民的人身财产等基本权力的侵害价值。这就是所谓狭义上的比例原则,也是比例原则的精髓。比例原则还是用于当8 / 10法律未做出划定时,可以根据价值性原则所做出的平衡、选择利益的标尺。 可以说,比例原则在保障人权、限制政府权利中扮演着 1 个天平的作用。基于他是对于两种不同利益对于抗时的衡量标尺,是对于处于强势的政府机关履行公务时的1 种限制,所以是实现宪法价值目标的工具辅助性原则。 三三合法法律程序原则1 道程序制度上的栅栏。合法法律程序原则来源于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划定:“未经合法的法律程序不患上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者财产” 。合法法律程序的意义就是合法的行使权利,请求行政机关在对于当事人做出不利的抉择时,必须受 1系列程序的束缚,包孕奉告、听证等。没有程序上的公正就没有实质上的公正,不公平的处理方式不可能发生实质公平的结果。行政权在寻求公益时是享有凌越于私益的优越性的,所以唯有在制度上设置栅栏、在宪法中划定合法法律程序方能有效地防范行政机关对于个体利益的损害。合法法律程序原则是我国宪法所欠缺的 1 项首要原则。 9 / 10三四法治原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所需做出的原则。 一九九九年我国宪法修正案将法治原则写进宪法。法治原则象征着依法治国,而非人治。奥托麦耶与卡尔史密特都以为法治原则应包孕下列几项子原则: 三四一法律优先与法律保存原则。 三四二所有国家的行径都必须拥有可猜想性。 三四三法官必须独立。 三四四所有国家行径以及争议均可以有相似司法的信息途径来解决。 三四五 1 些高度政治性的案件都有相似司法的方式来解决。 而法治原则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 10 / 10(一)保障个人自由 (二)将国家权利用法来划定,以用来抗衡恣意滥权与不法行径 非但如此,法治原则在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中制订对于于其他部分法而言也是拥有首要意义的:使患上其他部分法的实行获取宪法根据保障。 总之,宪法原则的确立是基于宪法价值目标的确立及萦绕该目标之实现的逻辑瓜葛而确立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