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让情感浸润我们的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 ”情感是阅读教学的生命,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力求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语言文字的冷暖,接受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让我们的教学走向成功?下面就结合几个小例子说说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心得。 一、创设情境,以境育情 1、借助导语,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才能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呢?实践证明,或讲一个故事,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竞猜一个谜,或播放一段乐曲,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有良好效果。总之,开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它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桥梁。如,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时,我以五彩池的传奇故事导入新课,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小时侯听奶奶讲,西方有2 / 9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奶奶是哄着我玩的,我却当作真的了,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个神奇瑰丽的五彩池呢?其实,这个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它就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 。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自然是兴趣盎然。实践证明,优秀的、精彩纷呈的导语,往往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像重锤重重地敲打在学生的心上,像钥匙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导语导得得法,导到教材的要害处,导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2、巧用课件,创设情境。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景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反映思想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有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音乐、电影、电视、图片、电脑等手段来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目的。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之大成,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3 / 9战士在行军途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由于时空原因,学生较难产生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我把记录片编成教学软件,进行课堂导入:狂风怒号声中,战士们艰难地向前挺进,并伴有沉痛的话外音:“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 画面戛然而止。此情此景,催人泪下。课堂里充满着肃穆的气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 又如,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给小作者带来的感受,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天平,左边代表的是父亲的评价,右边代表的母亲的评价,师生配合,当点击“母亲的评价”时,右边的托盘里出现“精彩极了,精彩极了”的字样,画面上方出现“自傲”的字样,而且天平倾向了右边;当点击“父亲的评价”时,左边的托盘里出现“糟糕透了,糟糕透了”的字样,画面的上方出现“自卑”的字样,天平倾向了左边;当点击“母亲的评价”加上“父亲的评价”时,画面中间的上方出现了两个大大的“自信”的字样,画面的中心出现一颗“红心” ,由“心”形逐渐变成一个大大的“爱”字。学生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反差鲜明的效果,用不着教师提出问题,早已坐立不安,举着小手急于表达自己的感想:无论是精4 / 9彩极了也好,还是糟糕透了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是由合适的教学情境带来的一种可贵的教学契机,我抓住这一契机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用课件创设情景,能给学生的学带来生机,给教师的教带来活力。 3、感情朗读,创设情境 。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 。我们教材中的许多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它是作者心灵的独白,情感的表露,它带着作者的体温。读着它,我们会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读着它,我们会回到作者笔下的多彩生活;读着它,我们会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叫孩子充分地读书,读好书,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情。 叶老说:“在教导学生读文时,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这是语文教学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所以教师适时的范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可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在范读文章第二部分时,写小女孩先后四次擦着了火柴,在她的面前出现美好的幻象,使她感到温暖、快乐、幸福,教师在朗读时语速应稍快,音调稍高,充满惊奇和喜悦。当幻象消失时,小女孩又回到孤苦伶仃、又冷又饿5 / 9的现实中,教师这时语速应稍慢,音调应稍低,感情是失望、悲哀、痛苦的。教师正确、深入地理解了作品,在朗读和听读中,师生就会与小女孩一起快乐、一同悲哀,从而有效地贯彻教学目标。又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抒情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教师应该高亢、激越地朗读,这样才能够读出韵味来,才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当然,在学生朗读的时候,也不能让他们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语调,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把一个个汉字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那样读出的感情才真挚自然。 二、品析词句,学文悟情 1、品味重点词语,诱发学生情感文学作品是靠语言来创造形象、性格和典型的。而每一个词语又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和中心思想进行体会。这样学生就不会孤立地理解词语,而且对了解人物形象、明晰中心思想也有所帮助。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铿锵有力”一词的意思,就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通过仔细体味“铿锵有力”一词的内涵,注意这个词语的思想性,就会使学生产生对少年周恩来的敬佩之情,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发愤图强。 6 / 92、通过比较分析,诱发学生情感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阅读教学中诱发学生情感,也要采用比较的方法,以达到深化教育的目的。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阅读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主题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可让学生比较“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与“圆明园中,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哪句表达效果好。通过比较,学生就会体会到课文中的句子不仅写出圆明园中的景观多,也写出景观的美。情感也一层比一层加深。在学习作者表达手法的同时,也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教师的讲解,诱发学生情感。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进行文学鉴赏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讲解前,首先对教材深思熟虑,使自己情感融于课文中,然后再让这种艺术形象活现于讲台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驾驭全局,充当导演角色,同时还要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地充当演员角色。“情感派”名师于漪认为:“激情”并不只是“艺术家头上的光环” ,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如学习凡卡这篇课文,讲到凡卡给爷爷写信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声情并7 / 9茂地描述这么一段:“凡卡从小没爹没娘,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老了,就把九岁的凡卡送到莫斯科当学徒,他希望凡卡过得好一点,可是爷爷哪里知道呢?他的孙子凡卡在莫斯科做学徒的时候,经常挨打挨饿挨冻,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凡卡实在忍受不了了,他非常想念爷爷,所以,趁着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跪在地上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来接他回去”讲着讲着,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声音哽咽了,这时,我感觉到教室里异常地安静,同时发现女生也在悄悄地擦眼泪了。我知道学生是被教师那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满真挚的感情所感染的。所以说,语文课上,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4、放飞想象,诱发学生情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 ,把全诗通读完后,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通读古诗,同时配以轻音乐,听完后,我没让学生睁眼,而是静等半分钟,再让学生把自己脑中的图画勾勒出来。结果学生的描述一个比一个精彩,一幅“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美丽画面已经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了。5、拓展延伸,诱发学生情感。 “教材无非8 / 9是个例子” ,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健全,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而教材的价值取向,往往就联系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设计拓展延伸:播放防震知识及一系列有关四川汶川大地震时的感人照片,特别是关于地震中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感人照片。正所谓“地震无情,人有情” ,地震虽然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但在灾难面前,我们不放弃不抛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无论是图片中的他们,还是课文中的这对父与子都是如此。让学生在图片中认识地震,感受父母之爱,紧扣主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三、抓动情点,以情激情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桥的这边宛如站着读者,桥的那边宛如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积极思维、反复品味,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动情点上合理想象,恰如其分的把激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什么是动情点呢?动情点即作者感情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也是意境的落脚点。如袁鹰的白杨这篇以大戈壁白杨为形象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9 / 9压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这么高大” ,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设者们哪儿艰苦哪安家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大戈壁滩上“没有山”“没有水” “没有人烟” ,满目荒凉,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见到了白杨高大挺秀的身影。作者以“出神”唤起人们的思索,正是这一行行的白杨,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正是这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唤起了人们对大戈壁的无尽的遐想和坚定的信念。至此,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的感情已跃然纸上,正是这种感受引起了作者感情上的爆发,这饱含着作者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障碍辅助工具集成-洞察及研究
-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的经济评估-洞察及研究
- 子宫肌炎患者免疫微环境分析-洞察及研究
- 数字货币刺激模式-洞察及研究
- 生物传感器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2026届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郓城一中学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学数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青岛市广雅中学数学七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西藏自治区昌吉州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电气化铁路技术培训课件
- 2024脓毒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要点
- 学校校服厂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沥青基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生物 黑吉辽蒙版】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解析版)
- T/CNFAGS 15-2024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试行)
- 建筑工程答辩试题及答案
- 综合应用能力b类试卷及真题答案
- 行测资料5000题题库
- 2025-2030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小程序租赁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