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论知识试题 一 选择题 每题有 4 个选项 其中只有 1 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 AA001 从星形和三角形的等值条件可知 要使两电路的任意两端点间的电压相等 流经 对应点的电流相等 必须使两电路任意两端点间的 相等 A 电容 B 电感 C 电阻 D 电压 2 AA001 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互换 必须按照任意两对应端间的 等值条件进 行 A 电流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B 电压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C 电流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D 电压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3 AA001 星形和三角形电路的互换是为了使某些特定形式的复杂电路通过 简化其 复杂的分析计算过程 A 网络变形 B 相互转换 C 等值变换 D 等效变换 4 AA002 电路中任一回路的 的代数和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 A 电动力 B 电压 C 端电压 D 电动势 5 AA002 回路电流指的是 A 某回路中流动的电流 B 某网孔中流动的电流 C 5 回路的独立支路中流过的电流 D 回路中的电源电流 6 AA002 一回路电流法适用于 A 网孔电路 B 平面电路 C 非平面电路 D 平面电路和非平面电路 7 AA003 用节点电位法求解电路时 应首先列出个数 的独立方程 A 比节点数少一个 B 与回路数相等 C 与节点数相等 D 比节点数多一个 8 AA003 对于支路数较多而只有 节点的电路来说 采用节点电位法 可以不必解联 立方程式 使计算步骤简化 A 1 下 B 2 个 C 3 个 D 多个 9 AA003 任选一个节点 设其电位为零 其余每个节点与此节点之间的 就是该节点 的节点电位 A 电势 B 电压 C 电流 D 电位 10 AA004 叠加原理是分析计算 电路的重要方法之一 A 线性 B 非线性 C 复杂 D 简单 11 AA004 线性电路中电流 电压可以叠加的性质 是线性电路的 规律 A 特殊 B 普遍 C 计算 D 分析 12 AA004 线性电路任何支路的电流和任意两点间的电压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 电压的 13 AA005 戴维南定理是计算复杂电路常用的一个定理 特别适用于计算复杂电路中 的电流 A 某一网孔 B 某一回路 C 某一条支路 D 某一节点 14 AA005 二端网络内若包含有 则称为有源二端网络 A 电流 B 电压 C 电源 D 电动力 15 AA005 运用戴维南定理可将任一复杂的含源线性时不变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简单的 A 电阻 B 混联电路 C 电源 D 二端网络 16 AA006 理想电压源的伏安特性是一条与电流轴 的直线釜 A 平行一 B 垂直 C 相交 D 重合 17 AA006 如果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恒等于零 则它实际上就相当于 A 短路 B 断路 c 开路 D 电压源 18 AA006 电路中的每个分支叫做支路 而 支路的连接点叫做节点 A 2 个和 2 个以上 B 3 个和 3 个以上 C 4 个和 4 个以上 D 5 个和 5 个以上 19 AA007 凡是不能应用 简化为无分支电路的电路 便是复杂直流电路 A 串 并联方法 B 欧姆定律 C 等效电流法 D 叠加原理 20 AA007 简化复杂电路进行估算时 要找出对电路起 作用的主要支路 忽略影响较 小的支路 A 辅助 B 次要 C 主要 D 决定 21 AA007 如果有几个电动势不相等或内阻不相等的电源并联 则 简单化简 A 可以 B 必须 C 不能 D 应该 22 AA008 一个含源二端线性网络 测得其开路电压为 100 V 短路电流为 10 A 当外接 10 n 负载电阻时 负载电流为 A 5 A B 10 A C 20 A D 15 A 23 AA008 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 A 支路电流法 B 回路电流法 C 节点电压法 D 叠加原理 24 AA008 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 A 弥尔曼定理 B 戴维南定理 C 叠加原理 D 基尔霍夫定律 25 AA009 一个由电压源 电流源及电阻构成的二端网络 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 的等效电路来等效 A 串联 B 并联 C 混联 D 串联或并联 26 AA009 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等值代替 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含源二端 网络的 电压 A 开路 B 短路 C 断路 D 等值 27 AA009 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等值代替 电压源的内阻等于原含源二端 网络去掉所有电源后所得的无源二端网络的 电阻 A 开路 B 等效 C 人端 D 线性 28 AA010 交流电桥两组相对桥臂的复阻抗的幅角之 必须相等 A 和 B 差 C 乘积 D 商 29 AA010 在交流电桥中 如果相邻的两臂选用纯电阻 则另外两臂必须是 的阻抗 A 容性 B 感性 C 性质相同 D 性质不同 30 AA010 在交流电桥中 如果相对的两臂选用纯电阻 则另外两臂必须是 的阻抗 A 容性 B 感性 C 性质相伺 D 性质不同 31 AB001 交流电路中复数的乘法用 形式表示并计算 A 对数 B 指数 C 三角 D 几何 32 AB001 RLC 串联电路中 复阻抗 Z 等于 A R wL l wC B R L 1 C C R jwL 1 j C D R j wL l j oc 33 ABO01 一个复数 ell 等于将其逆时针旋转 o A 加上 B 减去 C 乘以 D 除以 34 AB002 有一组正弦交流电压 其瞬时值表达式如下 u U sin 3141 600 V u2 Umcos 314t 1500 V u3 Umsin 314t 一 1200 V u4 Umcos 314t 一 300 Va 其中相位相同的是 A u 和 u2 B u3 和 u4 C u 和 u D u u 和 u3 35 AB002 已知某一电流的复数式 1 5 j5 A 则其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A i 5sin w 一晋 A B i 5 sin w 一晋 A C 一 Osin cwt 晋 A D 一 Osin wt 晋 A 36 AB002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是把电流 电压等用相量表示 然后借助 进行计 算 A 图形 B 复数 C 对数 D 算术 37 AB003 对称三相电路中 不论电源或负载是星形连接还是三角形连接 三相总有功功 率 为 A P 3UIsin p B P TU7 C P UIcos P D P F3UIcos p 38 AB003 在对称三相电路中 三相总视在功率是 S 万 UI 还规定 cos p P S 则甲是 的相位差 A 线电压超前于线电流 B 电压超前于电流 C 相电压超前于相电流 D 相电流超前于相电压 39 AB003 有功功率表示电路实际消耗的 A 平均功率 B 实际功率 C 视在功率 D 瞬时功率 40 AB004 串联谐振电路的特征是 A 电路阻抗最小 Z R 电压一定时电流最大 电容 电感 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 的 Q 倍 B 电路阻抗最大 Z 1 RC 电流一定时电压最大 电容中的电流为电源电流的 Q 倍 C 电流 电压均不变 D 电流最大 41 AB004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 电路总阻抗等于电路 A 电压 B 电流 C 电阻 D 感抗 42 AB004 复阻抗呈容性时 电流 电压 A 超前 B 滞后 C 大于 D 小于 43 AB005 并联谐振时 电路的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位 功率因数 A 等于 0 9 B 等于 0 85 C 等于 0 D 等于 1 44 AB005 并联谐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 A 最大 B 为零 C 逐渐衰减 D 最小 45 AB005 并联谐振时 电感与电容支路的电流大小不仅分别为总电流的 Q 倍 而且在相 位 上近似相差 A 450 B 900 C 1800 D 00 46 AB006 互感电动势的方向是由 来决定的 A 欧姆定律 B 戴维南定理 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 楞次定律 47 AB006 有两个线圈其自感系数分别为 L 和 LZ 互感系数为 M 若把它们按异名端串 联 其总电感为 A L LZ 2M B L L 一 2M C L L D L L 十 M 48 AB006 互感现象只适用于线圈附近没有铁磁材料的 电路 A 容性 B 感性 C 线性 D 非线性 49 AB007 电容器充电过程是一个 过程 当 U 等于 E 时 充电过程结束 A 稳定 B 过渡 C 极化 D 放电 50 AB007 电路在换路后一瞬间 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上的电压都不能突变 称为电路跳 A 换路定律 B 欧姆定律 C 电磁感应定律 D 楞次定律 51 AB007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 非振荡中心各点电压不会 A 升高 B 降至零 C 改变 D 减少 52 AB008 RL 串联电路开关闭合瞬间 电路中的电流因电感的作用不会很快由零变感 值 是一个暂态过渡过程 A 有效 B 平均 C 稳定 D 最大值 53 AB008 对于 RL 电路 时间常数为 其单位为秒 A 二 RL B r RC C r R L D L R 54 AB008 缩短 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根本措施 A 电气距离 B 输电线路长度 C 输电电缆长度 D 以上都不对 55 A0001 晶闸管整流电路中 同步 的概念是指 A 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源电压同时到来 同时消失 B 触发脉冲与电源电压频率相同 C 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压保持一定的相位关系 D 主回路电压与频率相位相同 56 A0001 可控硅导通以后 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决定于 A 外电路的负载 B 可控硅的通态平均电流 C 可控硅 A K 之间的电压 D 触发电压 57 A0001 晶闸管有阳极 阴极和控制极 其内有 PN 结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58 A0002 运算放大器本身不具备计算功能 只有在外部 的配合下 才能实现各种运 A 元件 B 网络 C 电阻 D 电容 59 A0002 运算放大器是一个具有非常高的 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流放大器 舀 A 开环 B 闭环 C 负反馈 D 正反馈 60 A0002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两个输人端的信号的电压差 A 相等 B 对称 C 成正比 D 成反比 61 A0003 对于负载较小 电压波动要求不十分严格的电路 可采用并联 的稳压电 A 电阻 B 电容 C 稳压管 D 电感 62 A0003 对稳压精度要求高时 应采用 稳压电路 奎 A 并联 B 串联 C 并串联 D 串并联 63 A0003 稳压管内阻 稳压性能越好 A 为 B 趋于 Oo C 越大 D 越小 64 A0004 逆变整流电路是先把直流逆变成交流 然后再把交流又整流成 的过程 A 交流 B 直流 C 交直流 D 脉动直流 65 A0004 逆变电路的作用是将直流电变成频率可变的或某一固定频率的 A 直流电 B 交流电 C 高频电源 D 低频电源 66 A0004 逆变电路 UPS 电源不宜带 负载 A 电阻性 B 电容性 C 电感性 D 混合型 67 A0005 否门电路是由或门电路演变而来的 只是由于各管正常工作状态不同 因而组成 了不同的门电路 具有不同的 关系 A 线性 B 非线性 C 逻辑 D 比例 68 A0005 否门电路又称为 电路 A 开放门 B 闭锁门或禁止门 C 与非门 D 或非门 69 A0005 数字系统中常用 数来表示数据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 十六进制 70 A0006 只用一个控制触发信号就可使可控硅两个方向都导通的可控硅 称为 可 控硅 A 普通 B 双向 C 单方 D 快速 71 A0006 加正触发信号导通 加负触发信号截止的可控硅称为 可控硅 A 特殊 B 开关 C 可关断 D 快速 72 A0006 触发器的门槛电压又称为 作用相当于电磁式继电器中产生制动力矩的 弹簧 A 基准电压 B 基极电压 C 标准电压 D 动作电压 73 AD001 平均有功负荷与最高有功负荷的比率称为 A 效率 B 高频率 C 功率 D 负荷率 74 AD001 对于一级负荷 应由 供电 以保证供电持续性 A 2 个电源 B 2 段母线 C 2 个独立电源 D 单独电源 75 AD001 负荷率用来衡量规定时间内 的变动情况 以及考核电气设备的利用程度用 程度 A 电压 B 电流 C 负荷 D 功率 76 AD002 在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 用户受电端的电压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 A 士 2 B 士 5 C 士 7 D 士 10 77 AD002 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与 质量两部分 A 频率 B 电流 C 功率 D 波形 78 AD002 调整 补偿 可以改善电压质量 A 有功功率 B 无功功率 C 视在功率 D 功率因数 79 AD003 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 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保护 A 零序电流 B 负序电流 C 相间距离 D 过电流 80 AD003 在系统振荡过程中 系统电压最低点叫振荡中心 它位于系统综合阻抗的 处 A 1 2 B 1 3 C 1 4 D 2 3 81 AD003 输电线路输送功率超过极限值造成 破坏 即发生系统振荡 A 动态稳定 B 静态稳定 C 设备 D 短路 82 AD004 电力系统在很小的干扰下能独立地恢复到它初始运行状况的能力 称为 A 动态稳定 B 静态稳定 C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D 稳定 83 AD004 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干扰最严重的是 A 投切大型空载变压器 B 单相接地短路 C 在系统内发生两相接地短路 D 发生三相短路故障 84 AD004 减少发电机 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 可以有效缩短 电气距离 提高静态 稳定 A 电阻 B 感抗 ic 容抗 D 电抗 85 AD005 短路点对各发电机愈不对称 电力系统失去 的可能性也愈大 A 静态稳定 B 动态稳定 C 经济 D 稳定 86 AD005 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相当大的扰动时各同步电机能否保持同步运行 即是 电力系统的 A 动态稳定性 B 静态稳定性 C 经济性 D 可靠性 87 AD005 切除故障时间是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动作时间 A 之和 B 之差 C 中的最大值 D 中的最小值 88 AD006 把同步发电机投人电力系统的操作称为 操作 A 同期并列 B 同步 C 并联 D 倒闸 89 AD006 两系统的电压或发电机与系统的电压相等 相位相同 频率相等的时刻称为 点 A 周期 B 同期 C 平衡 D 非同期 90 AD006 当待并机与系统频率相差太大 断路器合闸时间又难以把握时 可能会造成 A 系统崩溃 B 同期并列 C 短路 D 非同期并列 91 AD007 在实际工作中 同步发电机并网时要求发电机与电网的频率相差不应超过 A 0 1 0 15 B 0 2 一 0 5 C 0 2 D 0 5 92 AD007 对并入电网运行的同步发电机 如果转子发生两点接地故障或励磁绕组有匝间 短路 则会出现励磁电流 A 突然减小 B 突然增加 C 变为零 D 恒定不变 93 AD007 发电机并入系统后 应先带上 50 的 再逐步增大定子电流 A 额定电压 B 额定电流 C 负荷电流 D 转子电流 94 AD008 电力网运行时 通过电力网就会产生功率损耗 A 电流 B 感抗 C 电阻 D 电抗 95 AD008 电力网输送的变动损耗主要产生在变压器和 的阻抗中 A 消弧线圈 B 电容器 C 输电线路 D 互感器 96 AD008 负荷曲线可以表现出用户 的多少 A 消耗电能 B 负荷 C 容量 D 电压 97 AD009 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经济截面时 导线经济截面等于 和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之比 A 最大负荷电流 B 平均负荷电流 C 总负荷电流 D 最小负荷电流 98 AD009 在架空电力线路中 导线截面按允许电压损耗选择时 其导线截面积与线路中 通 过的有功功率和线路长度之积 与导线材料的电导系数和线路额定电压 以及线路电阻中允许电压损耗之积成反比 A 不成比例 B 相等 C 成正比 D 成反比 99 AD009 导线截面按照要求选择后 应以允许导线截面来校验 以满足 的要求 A 热效应 B 动稳定 C 机械强度 D 热稳定 100 AD010 限制受端 可使频率回升 A 电压 B 有功功率 C 无功功率 D 负荷 101 AD010 增加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和系统电压 可使发电机的 增大 A 阻抗值 B 电流幅值 C 同步功率幅值 D 频率 102 AD010 系统解列点的选择 应考虑系统之间的分离 并保证解列后各部分系统的 尽量平衡 A 电压 B 功率 C 同步功率 D 频率 103 ADO11 采取无功补偿设备调整系统电压时 对系统来说 A 调整电压的作用不明显 B 既补偿了系统的无功功率 又提高了系统的电压 C 不起无功功率补偿的作用 D 只起调整电压的作用 104 ADO11 采用 可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A 自动装置 B 低周减载装置 C 感性负荷装置 D 容性负荷装置 105 ADO11 用户的端电压降低 原因在于该系统 不足 A 电压 B 电流 C 无功电源 D 有功电垠 106 AD012 提高功率因数是为了 A 增大视在功率 B 减少有功功率 C 增大无功电能消耗 D 减少无功电能消耗 107 AD012 提高功率因数可使 损失大大降低 A 电压 B 电流 C 功率 D 负载 108 AD012 并联 补偿装置 可以有效提高功率因数 A 电压 B 有功功率 C 无功功率 D 频率 109 AD013 提高用电器的功率因数 可以减小输电 进而减少了输电线路上的功率 损失 A 功率 B 能量 C 电流 D 电压 110 AD013 提高功率因数 可以充分发挥 的潜力 A 变压器 B 电源 C 电气设备 D 发电机 111 AD013 提高功率因数 可以减少 输送量 A 有功功率 B 无功功率 C 视在功率 D 能量 112 AD014 按补偿率确定电容器的补偿容量的方法称为 法 A 计算 B 补偿系数 C 估算 D 实验 113 AD014 利用补偿系数 可通过查表确定无功补偿电容器组的 A 总容量 B 有功容量 C 视在容量 D 补偿量 114 AD014 对单台电动机进行个别补偿时 应考虑在电动机 下进行补偿 A 空载 B 负载 C 短路 D 开路 115 AD015 一般采用 的电压互感器作为放电线圈 与电容器直接连接 作为高压电 容器组的放电线圈 A 单相三角形接线或开口三角形接线 B JSJW 型电磁式三相五铁芯柱式接线 C 两相电流差接线 D 电力变压器的一次线圈 116 AD015 如果电气工作人员触及虽已从电网断开但未进行放电的电容器 就可能被电击 伤或电灼伤 为了防止带电荷合闸及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电容器组必须加装 装置 A 分路电阻 B 放电 C 继电保护 D 自动 117 AD015 断电后电容器两端的残余电压不应大于 以确保人身安全 A 12 V B 36 V C 65 V D 110 V 118 AD016 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 二次侧 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 补偿方式叫 随器补偿 A 所用变 B 电压互感器 C 配电变压器 D 电流互感器 119 AD016 以 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 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客户 0 4 kV 母线上的补偿方式叫 跟踪补偿 A 有功 B 无功 C 电流 D 电压 120 AD016 并联电容器可用来产生无功 减少线路的 输送 减少电压损失 A 有功 B 无功 C 电流 D 电压 121 AD017 相同的 3 个单相电容器 采用三角形接线时的容量为采用星形接线时容量的 A 3 倍 B 6 倍 C 1 3 D 倍 122 AD017 相同的 3 个单相电容器 采用三角形接线时的电压为采用星形接线时电压的 A 3 倍 B 6 倍 C 1 3 D 倍 123 AD017 移相电容器组必须装设放电线圈 使电容器组两端的残余电压不超过 A 12V B 36V C 65V D 100V 124 AD018 同步调相机的同步是指当调相机运行时 定子的旋转磁场和转子以相同的方向 和 旋转 A 不同的频率 B 不同的速度 C 相同的频率 D 相同的速度 125 AD018 调相机是吸收系统少量的有功功率来供给本身的能量损耗 向系统发出或吸收 A 有功功率 B 视在功率 C 无功功率 D 功率 126 AD018 调相机有由交流励磁与直流励磁建立的 A 交直流磁场 B 混合磁场 C 合成气隙磁场 D 电动磁场 127 AD019 调相机运行时定子电压最高不大于额定值的 最低不小于额定值的 A 90 110 B 120 80 C 110 90 一 D 120 90 128 AD019 调相机定子电压高于额定值运行时 定子铁芯 增大 增加 A 剩磁 铁损 B 漏磁 铁损 C 剩磁 铜损 D 漏磁 铜损 129 AD019 转子为 一 的调相机 不允许在不平衡负荷下运行 A 绑线式 B 隐极式 C 凸极式 D 凹极式 130 AD020 调相机运行中 发现机内冒烟 起火 强烈振动时 应 A 立即汇报调度 B 继续运行 加强监视 C 先汇报调度 然后停机 D 立即停机 然后汇报调度 131 AD020 在调相机启动前应将励磁电阻调至 位置 A 中间 B 最大 C 最小 D 任意 132 AD020 采用 A 级绝缘的调相机铁芯允许温升为 A 50 B 55 C 60 D 65 133 BA001 有载调压装置采用滚动式触头的目的是减少 以提高机械使用寿命 A 表面污秽 B 表面的摩擦 C 表面体积 D 并联触头个数 134 BA001 变压器分接开关切换改变了一次绕组的 其变压比 K 也随之改变 A 结构 B 磁通 C 匝数 D 电流 135 BA001 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有载调压开关在 变换后 应将切换部分调出检查 A 4 000 次 B 5 000 次 C 6 000 次 D 7 000 次 136 BA002 有载开关按调压动作原理可分为 2 种 A 无载调压开关和有载调压开关 B 复合式有载开关和组合式有载开关 C 电抗器式有载开关和电阻器式有载开关 D 电容器式有载开关和电抗器 式有载开关 137 BA002 用有载调压变压器的调压装置进行电压调整时 对系统来说 A 起不了多大作用 B 能提高功率因数 C 降低了功率因数 D 补偿不了无功不足的情况 138 BA002 有载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级数和每级电压应根据 来选择 A 负载对供电电压质量的要求 B 电网电压的波动 C 电网容量 D 电网感性电流 139 BA003 新设备或经过检修 改造的变压器在投运 内应增加巡视检查次数 A 12 h B 24 h C 48 h D 72 h 140 BA003 变压器带 负荷时电压最高 A 容性 B 感性 C 阻性 D 纯感性 141 BA003 变压器的运行电压一般不应高于其运行分接头额定电压的 A 5 B 1000 C 15 D 20 142 BA004 某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载阻抗为 20 其额定容量为 A 5V A B 25V A C 50 V A D 100 V A 143 BA004 铭牌中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均规定 A 额定容量 B 最大容量 C 相对应的容量 D 最小容量 144 BA004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负载超出规定的 时 其误差也将超出准确度等级的规定 A 电流 B 容量 C 电压 D 功率 145 BA005 对于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 允许变比误差最大不超过 A 士 0 500 B 士 0 750o C 士 20o D 士 10 146 BA005 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 一次电流急剧增加 误差会 A 降低 B 增加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47 BA005 电流互感器采用由硅钢片卷成的圆环形的铁芯比由硅钢片卷成的方框形的铁 芯产生的误差 A 小 B 大 C 一样大 D 不能确定 148 BA006 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 A 铁芯及二次绕组必须牢固接地 B 铁芯两点接地 d p 二 六 JI 方 d 中们 卜 A 磁通的变化率毕很大 B 磁通的变化率赞很小 一 一 dt 一 一 一一一 一 dt 一 C 电压降大 D 电流增大 323 B0009 下列关于直击雷过电压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di n 二 di A u iR 卜 h 半 B u iR h 一 L0 h 于 1 一 dt 一 一 it di 一 n C u L h 半 D u iR h 砂一 U dt 324 B0009 直击雷过电压的大小与被击物阻抗的性质及参数以及 或雷电流波形有 关 A 雷电压的幅值 上升速度 B 雷电压的幅值 C 雷电流的幅值 上升速度 D 雷电流的幅值 325 BC010 感应雷过电压的大小与雷电放电电流的幅值 雷击地面点距导线的垂直距离以 及导线 有关 一 A 悬挂的高度 B 粗细 C 材料 D 长度 326 BC010 当雷击物体放电时 雷电中的电荷向大地快速释放而迅速流人地中 输电线上 束缚电荷失去束缚 转变为自由电荷 向导线两侧流动 由此产生 A 感应雷过电压 B 感应过电流 C 辐射过电压 D 辐射过电流 327 BCO1 雷击点距离输电导线 S 50 m 时 感应雷过电压幅值为 Ih n 了 I A U 25 B U ahP f 咭气 几 ZU 一 口 S 一 一一 一 2 6 一 Ih 二 T C U 50 半乙 D U ahP 一 IhP 一一 5 328 BCOl l 一般采用 作为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的防护措施 A 避雷针或避雷线 B 避雷线或放电间隙 C 避雷线或接地装置 D 避雷器 329 BCO11 为了加强变电所进线段的防雷措施 变电所的进线保护可采用 办法 A 线路杆塔外壳接地 B 全线架设避雷线 C 线路增加绝缘子 D 增加避雷器电压等级 330 BCO11 根据过电压保护规程的规定 对 的配电装置 可以将避雷针安装在变电 所配电装置的构架上 A 6 kV B 35 kV C 10 kV D 110 kV 及以上 331 BC012 变电所每组母线上都应装设避雷器 并以 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相连 再 就近加设集中接地装置 A 最长 B 最短 C 最高 D 最矮 332 BC012 大电流接地电网中的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 如中性点采用分级绝缘 应 A 在高压侧装避雷线作保护 B 在低压侧设独立避雷针保护 C 在中性点增加接地保护 D 在中性点装设避雷器 333 BC012 接有消弧线圈的变压器有 运行可能时 中性点应装设避雷器 A 多回出线 B 双回出线 C 单回进线 D 双回进线 334 BC013 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 但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带电的所有金属部分接地 以 保护人身安全 叫 A 工作接地 B 保护接地 C 重合接地 D 重复接地 335 BC013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或者为了保证事故情况下能可靠工作 而将电气 设备的某一点接地 称为 A 工作接地 B 保护接地 C 重合接地 D 保护接零 336 BC013 在 380 220 V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中 中性点都采用直接接地 为了防止人身 触电 要求采用 A 工作接地 B 保护接地 C 重合接地 D 保护接零 337 BC014 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 A 搭接焊 B 螺栓连接 C 对接焊 D 绑扎 338 BCO 再 4 接地装置的作用之一是引导 人地 A 一高电压 B 雷电流 C 电荷 D 电子 339 BC014 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和称为 A 保护装置 B 接地装置 C 防雷保护 D 接地 340 BC015 下列关于电气装置中必须接地的部分描述正确的是 A 变压器的底座和外壳 B 互感器一次线圈 C 控制电缆外皮 D 装在配电盘上的测量仪表 341 BC015 下列关于电气装置中不必接地的部分描述正确的是 A 变压器的底座和外壳 B 仪用互感器二次线圈 C 控制电缆外皮 D 电气设备的操动机构 342 BC015 配电盘与控制盘的框架 移动式用电器具的底座和外壳 A 必须接地 B 无须接地 C 必须接零 D 必须重复接地 343 BD001 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 应尽量限制事故发展 消除事故的 并解除对人身 和设备的危害 A 根源 B 隐患 C 苗头 D 现象 344 BD001 处理事故时 各设备的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尽力设法保持所负责设备 A 维持运行 B 继续运行 C 退出运行 D 停止运行 345 BD001 下列操作中 无须等待调度命令 值班员即可执行的是 A 将直接对人身有威胁的设备停电 B 将冒烟着火的变压器停电 C 将出现噬噬声的真空断路器停电 D 将套管有严重破损现象的变压器停电 346 BDO02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 各相的绝缘按 电压考虑 大大降低了电网的 造价 A 线 B 相 C 380 V D 220 V 347 BDO02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 正常运行时对地电容电流为 A 零 B 负值 C 正值 D 不平衡电流 348 BDO02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低阻抗接地的系统 称为 接地系统 A 大电流 B 小电流 C 中性点 D 中性点不 349 BDO03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流过故障线路始端的零序电流 A 超前零序电压 900 B 滞后零序电压 900 C 和零序电压同相位 D 自然分布 350 BDO0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 接地相电容短路 此时三相电容不相等 中 性点将产生 A 改变 B 位移 C 变化 D 漂移 351 BDO0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 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 中性点电压升高到 A 相电压 B 线电压 C 原来的 3 倍 D 原来的枢倍 352 BDO04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时 系统中性点仍保持对地电位 但故障点 的电流不再是系统对地电容电流 而是 电流 A 三相短路 B 两相短路 C 单相接地短路 D 不平衡 353 BDO04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 A 不会升高 B 大幅度降低 C 降低为零 D 升高 354 BDO04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中性点电位为 A 相电压 B 线电压 C 0 D 原来的万倍 355 BDO05 变电站母线失压 应立即根据保护动作情况查清故障部位 退出故障母线 投 人 A 备用母线 B 备用电源 C 备用变压器 D 旁路母线开关 356 BDO05 处理母线失压故障时 应将故障时间 音响信号 掉牌信号 等情况和故 障原因认真填写在运行日志中 A 录音情况 B 保护动作 C 失压 D 过程 357 BDO05 下面列出了母线上可能出现的 4 种情况 其中 不能作为母线失电的依 据 A 电压表指示为零 B 该母线上各出线负荷消失 C 所用变失电 D 各出线控制盘上红绿灯灭 358 BDO06 变电站除正常照明灯以外 还应设置足够的 A 事故照明 B 事故照明电路 C 事故照明线路 D 事故照明开关 359 BDO06 当变电站全站失电时 事故照明灯应 燃亮 以便于值班人员处理事故 A 自动 B 手动 C 自动或手动 D 人工接通开关 360 BDO06 变电站自带储能设备的事故照明装置每季度应进行一次放电试验 照明持续时 间不少于 A 15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60 min 361 BDO07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会 A 导致引出线的相间短路 B 造成变压器绝缘强度降低 C 形成接地短路 D 烧坏铁芯 362 BDO07 变压器的常见故障是 A 绕组的相间短路 B 由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C 过负荷 D 油箱内部的油面降低 363 BDO07 变压器气体继电器内有气体 A 说明内部有故障 B 不一定有故障 C 说明有较大故障 D 没有故障 364 BDO08 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后 必须取油样进行 A 化学分析 B 色谱分析 C 介损试验 D 耐压试验 365 BDO08 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后 经外部检查未发现变压器有任何异常现象时 应对瓦 斯继电器 Ar 放油取样分析 B 用玻璃瓶取气分析 C 进行观察 D 油样进行分析 366 BDO08 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后 瓦斯继电器内的气体为淡灰色且可燃 可判断为 A 油内发生闪络 油因过热而分解 B 木质部分故障 C 绝缘材料有损坏 D 空气进人变压器内部 367 BDO09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 应检查变压器本体套管 电流互感器有无异常 差动 保 护范围内的引线有无短路损坏 瓷件是否 A 良好 B 闪络放电 C 脏污 D 受潮 368 BDO09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后 A 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试送 B 满载投人试验 C 空载投人试验 1 次 D 空载投人冲击试验 2 次 369 BDO09 下列故障差动保护不能反映的是 A 变压器引出线及内部绕组的相间故障 B 严重的绕组层间短路故障 O 变压器内部发生轻微故障 D 绕组及引出线的接地故障 370 BDO10 运行中的导体及接头发热时 应及时将负荷大小及发热程度 部位等情况汇报 A 电调值班员 B 领导 C 生产调度 D 站长 371 BDO10 导体发热严重又不能停电时 应在能设分流线的地方采取 措施 A 降温 B 降压 C 分流 D 分压 372 BDO1 若母线变色漆变 则说明母线过热已经很严重 A 红 B 黑 C 灰 D 白 373 BDO11 电网系统电压消失时 应投人事故 A 照明电源 B 备用电源 C 备用变压器 D 备用站用变 374 BDO11 电网系统电压消失时 应断开 A 电压互感器 B 电容器组断路器 C 变压器开关 D 出线开关 375 BDO11 电网系统电压消失时 相应 保持在投人状态 A 隔离开关 B 断路器 C 电压互感器 D 电容器 376 BDO12 运行中的电容器内部介质在电压作用下产生游离 使介质分解而产生过多气体 时 会造成外壳 A 发热 B 漏电 C 膨胀 D 变色 377 BDO12 处理电容器故障时 虽然电容器组放电电阻已经自行放电 但仍会有部分残余 电荷存在 修理时必须进行 放电 A 长时间 B 人工 C 永久性 D 短时间 378 BDO12 电容器内部击穿短路会引起电容器 A 油箱鼓肚变形 B 套管闪络破损 C 爆炸 喷油 起火 D 漏油 379 BDO1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 过电压持续时间较长时 可引起 爆炸 A 避雷器 B 电容器 C 电抗器 D 变压器 380 BDO13 当避雷器瓷质裂纹造成放电时 应设法将 避雷器停用 以免扩大事故 A 三相 B 故障相 C 两相 D 部分 381 BDO13 运行中的避雷器内部有放电声 可判断为避雷器 A 进水受潮 B 瓷套管破裂 C 阀片间隙破坏 D 过电压 382 BDO14 绝缘子的电气故障有 2 种 A 击穿和表面闪络 B 闪络和裂纹 C 击穿和裂纹 D 闪络和瓷质缺损 383 BDO14 绝缘子表面可见烧伤痕迹 但并未失去绝缘性能 是由 造成的 A 放电闪络 B 机械损伤 C 击穿 D 安装不当 384 BDO14 绝缘子表面闪络或有裂纹 未击穿时可带缺陷运行 A 同正常设备一样膏理 B 但必须加强监视 力求尽快处理 C 一直到跳闸为止 D 一直到击穿为止 385 BDO15 消弧线圈本身有故障时 应先断开连接消弧线圈变压器的 然后再拉开 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 A 高压侧断路器 B 低压侧断路器 C 高压侧隔离开关 D 各侧断路器 386 BDO15 消弧线圈运行中 当系统接地时间较长时 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得超过额定相电 压的 A 5 B 1000 C 15 D 30 387 BDO15 消弧线圈套管或本体内有放电声 可能是 引起的 A 内部发生故障 B 分接开关接触不良 C 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过长 D 套管表面绝缘能力降低 388 BDO16 铅酸蓄电池极板弯曲或断裂的原因之一是 A 电解液内含有杂质 B 正常浮充电流过大 C 蓄电池内部短路 D 电解液中缺少氢氧化铿 389 BDO16 铅酸蓄电池在运行中过充电会造成 A 正极板提前损坏 B 负极板硫化 C 容量增大 D 容量不变 390 BDO16 铅酸蓄电池产生自放电的原因是 A 电解液中含有杂质 B 正常浮充电流过大 C 负荷电流过大 D 单体电池串联个数多 391 BDO17 可控硅整流装置运行中 停止 信号灯不亮的原因之一是 常闭接头接触 不良 A 中间继电器 B 信号继电器 C 时间继电器 D 干簧继电器 392 BDO17 按下 运行 按钮 硅整流装置不能投人 电压表无指示的原因之一是 A 停止 按钮未启动 B 停止 按钮未复位 C 运行 按钮未复位 D 运行 按钮未启动 393 BDO17 可控硅整流装置运行中 停止 信号灯不亮的原因之一是 损坏 A 分压开关 B 停止 按钮 C 信号灯泡 D 放电电阻 394 BDO18 直流回路发生接地时 首先要检查 并分析性质 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 A 幅值 B 绝缘 C 极性 D 方向 395 BDO18 查找直流接地 进行拉路时必须经电调值班员同意 每个回路拉开的时间不得 大于 A 0 5 s B 1s C 2s D 3s 396 BDO18 用拉路法寻找直流接地时 应遵循 原则 A 先室内后室外 B 先室外后室内 C 室内外同时进行 D 无先后顺序 397 BE001 无人值班变电站内开关设备必须装设电动操作机构 以便实现 功能 A 遥测 B 遥信 C 遥控 D 遥调 398 BE001 无人值班变电站应装设功能齐全的 装置 能够准确发送 接受和转送各 种远动信号 A 远动终端 RTU B 通讯 C 终端 D 遥调 399 BE001 无人值班变电站各种开关电器的 和补偿电容器组的投切数目应能准确 地采集出来 A 模拟量 B 位置信号 C 遥测量 D 信息量 400 BE002 变电站远动终端 RTU 除了具备 四遥 的基本功能外 还具有 的功能 A 转发信息 B 传递信息 C 遥调 D 控制信息 401 BE002 从网控到调度所的电量或其他电气量的遥测工作属于 A 通讯范畴 B 调度职能 C 网控运行工作范畴 D 传输工作 402 BE002 远动 RTU 模式可通过串行口配置成功能强大的 所内其他智能设备一 般通过串行接口接人 RTU o A 网络系统 B 信息系统 C 人机联系子系统 D 转换系统 403 BE003 污秽等级的划分是综合考虑 3 个因素来决定的 A 污闪特征 经验和盐密 B 污湿特征 运行经验和绝缘强度 C 泄漏距离 绝缘强度和盐密 D 污湿特征 运行经验和盐密 404 BE003 在三级污秽区 220 kV 断路器外绝缘的爬电比距应不小于 A l 60 m B 2 00 m C 2 50 m D 3 00 m 405 BE003 污秽除了容易引起绝缘子闪络等事故外 还能引起导线 杆塔上的金属部件发 生 A 击穿 B 锈蚀 C 放电 D 疲劳 406 BE004 污秽按起因可分为 A 尘土污秽和工业污秽 B 海水污秽和盐碱污秽 C 自然污秽和工业污秽 D 鸟粪污秽和工业污秽 407 BE004 遇到毛毛雨 雾 露 溶冰等潮湿天气状况时 设备表面的局部或全部受潮 在运 行电压下瓷件表面产生泄漏电流 使得瓷件表面的 大大下降 A 电阻 B 绝缘电阻 C 电压 D 电流 408 BE004 电力线路上的悬式绝缘子表面涂上一层 可使其具备抗污闪的能力 A 涂料 B 防腐漆 C 橡胶水 D 发泡剂 409 BE005 直流输电是将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经整流器变换成直流输送到受端 然后再经 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向受端系统供电 A 整流器 B 变压器 C 逆变器 D 变换器 410 BE005 直流输电连接两个交流系统时 由于直流输电具有快速调节性能 能够很快地 将短路电流限制到额定电流水平 因此 直流输电有利于限制 A 稳态电流 B 暂态电流 C 电压损耗 D 功率损耗 411 BE005 采用直流输电可以实现交流系统的 连接 A 同步 B 异步 C 同向 D 异向 412 BE006 下列设备缺陷中 是一般缺陷 A 断路器漏油 B 触点过热变色 C 液压机构泄压 D 套管破裂 413 BE006 对人身和设备有严重威胁 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事故的是 A 异常现象 B 紧急缺陷 C 一般缺陷 D 三类缺陷 414 BE006 防误装置万能解锁钥匙使相时必须经过 同意 经变电站专责工程师或所 长批准 并做好记录 A 值班长 B 监护人 C 操作人 D 当值值班长 415 BE007 运行人员可根据设备运行情况 预计的工作 天气变化情况等组织进行 A 事故预想 B 应急演习 C 运行分析 D 技术培训 416 BE007 电缆敷设图纸中不包括 A 电缆芯数 B 电缆截面 C 电缆额定电流 D 电缆走径 417 BE007 变电站的母线电量不平衡率一般要求不超过 A 士 1 2 B 士 1 一 5 C 士 2 一 5 D 士 5 一 80o 418 BE008 电力安全管理应以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进行检查和指 导 A 检查为主 B 制度为主 C 指导为主 D 预防为主 419 BE008 加强变电设备管理工作要坚持以 的原则 A 运行为主 检修为辅 B 维护为主 检修为辅 C 检修为主 维护为辅 D 运行为主 维护为辅 420 BE008 电力生产中防止人员误操作事故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是 A 保护装置 B 模拟预演 C 填写操作票 D 防误装置 421 BE009 变电所的电气设备评级是变电所技术管理的一项 A 基础工作 B 附带为检修服务的工作 C 附加工作 D 额外工作 422 BE009 设备评级结果分为一 二 三类 设备统称为完好设备 A 一类 B 一 二类 C 一 三类 D 二 三类 423 BE009 高压室开关柜母排应标有装设接地线标志 装设接地线处 宽范围内应除漆 A 20 mm B 30 mm C 40 mm D 50 mm 424 BE010 变电所高压室 主控制室应无孔洞 安全遮栏应符合规程规定 网门应 A 畅通 B 关闭加锁 C 关闭 D 焊死 425 BE010 变电所室外环境应整洁 开关场地平整 无积水 杂草 垃圾 散失器材 有 整洁 的 A 路线 B 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滨州邹平市招聘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滨海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海口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辆保险理赔流程优化与科技赋能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架构性能测试报告: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策略
- 平移课件导入问题
- 农发行永州市冷水滩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件公开
- 平湖市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功能用户付费意愿2025年行业应用案例报告
- 4.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 2025年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考试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冷链技术对水果品质保持的数值预测模型研究
- 集输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必刷)
- 珠江医院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流程管理某省市场营销MPR+LTC流程规划方案
- 疏浚管线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工厂实习安全培训课件
- 疏浚清淤工程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