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排水设备监控系统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生活给排水的基本概念 给排水方式及自动控制原理与要求 要求 1 了解生活给排水的方式 2 掌握生活给水 冷 热 生活排水的自动控制原理与要求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 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水系统 消防水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消防自动灭火系统关系密切 国家技术规范规定消防给水应由消防系统统一控制管理 因此 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内容提要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4 2排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及监控二 热水给水系统自动控制及监控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现代建筑中生活给水的方式 一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 二 水泵直接给水方式 三 气压给水方式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1 概念在建筑的最高层设置高位供水水箱 用水泵将低位水箱送到高位水箱 再通过高位水箱向给水管网供水 将水输送到用户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一般情况下 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独立设置高位水箱 如果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共用一个水箱 出水管如图所示 生活消防水池 生活用水 消防用水 生活消防共用水箱出水管设置示意图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2 工作原理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高位水箱 高位水箱给水工作原理示意图 低位水箱 生活水泵 OL 溢流水位 HL 停泵水位 ML 启泵水位 LL 低限水位 OL HL ML LL 水流开关 控制柜 城市供水管网 给水管网 终端用户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3 控制原理与要求1 水泵节能控制用液位传感器检测水箱水位 由控制器控制水泵的运行 从而达到稳定供水水量的目的 2 系统应急控制在多台水泵组成的系统中 多台水泵互为备用 当一台水泵损坏时 备用水泵能投入使用 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3 控制原理与要求3 水泵累计运行时间控制为了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通常要求水泵的累计运行时间尽可能相同 每次启动系统时 应优先启动累计运行时间最少的水泵 故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时间的功能 4 设备的远程控制控制中心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开 关控制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监控原理图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4 设备 系统运行状态与参数监控点 位及常用传感器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5 高位水箱分区给水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a 分区水箱给水 b 单一水箱分区减压给水 高位水箱分区给水系统图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 水泵直接给水方式1 概念用水泵直接向终端用户提供一定压力的供水方式 2 工作流程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水泵直接给水工作流程示意图 水池 水泵 水流开关 控制柜 城市供水管网 供水管网 压力传感器 终端用户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 水泵直接给水方式3 控制原理与要求1 水泵节能控制用水管式压力传感器检测水泵出口管网的压力 与给定值比较 由控制器控制变频器输出调节水泵转速 从而达到稳定供水压力的目的 2 系统应急控制在多台水泵组成的系统中 多台水泵互为备用 当一台水泵损坏时 备用水泵能投入使用 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 水泵直接给水方式3 控制原理与要求3 水泵累计运行时间控制为了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通常要求水泵的累计运行时间尽可能相同 每次启动系统时 应优先启动累计运行时间最少的水泵 故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时间的功能 4 设备的远程控制控制中心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开 关控制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 水泵直接给水方式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水泵直接给水系统监控原理图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 水泵直接给水方式4 设备 系统运行状态与参数监控点 位及常用传感器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 水泵直接给水方式5 水泵分区给水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a 分区水泵给水 b 单一水泵分区减压给水 水泵直接给水分区给水系统图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三 气压给水方式1 概念气压给水方式是利用气压罐代替高位水箱的给水系统 2 工作流程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气压给水工作流程示意图 水池 水泵 水流开关 控制柜 城市供水管网 给水管网 压力传感器 终端用户 气压罐 气囊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三 气压给水方式3 控制原理与要求1 水泵节能控制用水管式压力传感器检测管网输入口压力 由控制器与给定值比较 控制水泵的运行 从而达到稳定供水水量的目的 2 系统应急控制在多台水泵组成的系统中 多台水泵互为备用 当一台水泵损坏时 备用水泵能投入使用 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三 气压给水方式3 控制原理与要求3 水泵累计运行时间控制为了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通常要求水泵的累计运行时间尽可能相同 每次启动系统时 应优先启动累计运行时间最少的水泵 故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时间的功能 4 设备的远程控制控制中心能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开 关控制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三 气压给水方式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气压给水系统监控原理图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三 气压给水方式4 设备 系统运行状态与参数监控点 位及常用传感器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三 气压给水方式5 气压水箱给水 一 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气压水箱给水工作流程示意图 水池 水泵 水流开关 控制柜 城市供水管网 给水管网 压力传感器 终端用户 气压水箱 HL ML 空气压缩机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热水给水系统由热交换器 补水箱 热水泵等组成 生活热水与空调热水的区别 生活热水 开式系统 空调热水 闭式系统 二 热水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热水给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1 节能控制根据生活热水出水口温度和压力检测 以调节蒸汽电动阀的开度和热水泵的运行台数 达到节能目的 2 设备累计运行时间控制通常要求设备累计运行时间尽可能相同 每次启动系统时 应优先启动累计运行时间最少的设备 故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时间的功能 二 热水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一 热水给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3 设备的开 关控制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预先制定的时间表 实现设备的按时启停控制 控制系统应具有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功能 4 连锁控制 启动顺序 启动热水泵 开启一次侧蒸汽阀门 停止顺序 关闭一次侧蒸汽阀门 停止热水泵 二 热水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1生活给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 热水给水系统的运行参数及状态监测 二 热水给水系统自动控制 生活热水给水监控原理图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2排水系统自动控制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2排水系统自动控制 1 概念 地上建筑物的排水系统污水沿排水管道自行排入污水井进入城市排水管网动力 重力 建筑物地下的排水系统通常把污水集中于污水坑 池 再用泵排到地面的排水系统动力 水泵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2排水系统自动控制 2 控制原理与要求1 水泵节能控制用液位传感器检测污水坑 池 水位 由控制器控制排污泵的运行 从而达到排污的目的 2 系统应急控制在多台水泵组成的系统中 多台水泵互为备用 当一台水泵损坏时 备用水泵能投入使用 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给排水自动化原理 4 2排水系统自动控制 2 控制原理与要求3 水泵累计运行时间控制为了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通常要求水泵的累计运行时间尽可能相同 每次启动系统时 应优先启动累计运行时间最少的水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堂教学大赛点评参考稿模板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史纲要》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数据库系统》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 精益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分析方法
- 学习习惯改进方案范例教程
- 2025-2030光纤应变监测在桥梁健康诊断中的技术经济性评估
- 2025-2030光纤到户普及进程与运营商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2030光纤光弹效应在应力分布可视化监测中的创新报告
- 2025-2030光子神经网络芯片架构创新与人工智能加速计算效能评估报告
-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档案
- 各种汉服款式剪裁图大全
- GB/T 6391-2003滚动轴承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
- GB/T 36112-2018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现场管理规范
- GB/T 28733-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水分测定方法
- GB/T 18591-200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
-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课件
-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申报培训课件
- 血管活性药物课件
- 中医内科学胃病病症讲解共51张课件
-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全册教案 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