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ppt_第1页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ppt_第2页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ppt_第3页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ppt_第4页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 2006年10月 问题1 酸碱失衡有哪些种类 一 单纯型1 代谢性酸中毒2 代谢性碱中毒3 呼吸性酸中毒 4 呼吸性碱中毒 二 二重混合型1 呼酸 代酸 2 呼酸 代碱3 呼碱 代酸 4 呼碱 代碱5 高AG型代酸 代碱 酸碱失衡的种类 三 三重混合型1 呼酸 高AG型代酸 代碱2 呼碱 高AG型代酸 代碱 问题2 酸碱失衡的代偿公式及应用价值 酸碱失衡代偿公式表 问题3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 一 计算AG 判定是否有AG 型代酸AG Na Cl HCO3 当AG 17 提示有代酸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 一 HCO3 与PaCO2呈反向变化 则判定为双发 且不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二 HCO3 与PaCO2呈同向变化 则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 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 pH改变方向2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或变化百分率3 患者病史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公式选用一定要准确 四 有AG 型代酸时 需要作碱补偿1 缓冲前AB AB AG AB AG 12 2 有AG 型代酸时 一定要用缓冲前的AB值来进行判断 3 碱补偿后是否有代碱的判断有两个标准 1 有原发呼吸性酸碱失衡时 以代偿范围为标准 2 非或无原发呼吸性酸碱失衡时 以AB正常值为标准 五 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 酸碱小病例分析举例 一 计算AG 略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HCO3 与PaCO2呈同向变化 则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 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 pH 7 32 酸中毒 2 HCO3 24 15 24 37 5 代酸 与pH变化吻合 PaCO2 40 30 40 25 呼碱 与pH变化冲突 3 患者病史 肾衰可发生代酸 判断 HCO3 为原发 选用代酸代偿公式 例1 肾盂肾炎 pH7 32 PaCO230mmHg HCO3 15mmol L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预测PaCO2 HCO3 1 5 8 2 15 1 5 8 2 30 5 2实测PaCO2为30 在代偿范围内 未合并呼吸性酸碱失衡 四 无AG 型代酸 不需要作碱补偿 略五 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最终判断为 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 例1 肾盂肾炎 pH7 32 PaCO230mmHg HCO3 15mmol L 一 计算AG 略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HCO3 与PaCO2呈同向变化 则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 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 pH 7 15 酸中毒 2 HCO3 代碱 与pH变化冲突 PaCO2 呼酸 与pH变化吻合 3 患者病史 溺水可导致呼酸 判断 PaCO2 为原发 选用急性呼酸代偿公式 例2 溺水窒息抢救后 pH7 15 PaCO280mmHg HCO3 27mmol L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预测HCO3 24 PaCO2 40 0 1 5 24 80 40 0 1 5 28 5实测HCO3 为27 在代偿范围内 未合并代谢性酸碱失衡 四 无AG 型代酸 不需要作碱补偿 略五 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最终判断为 单纯型呼吸性酸中毒 例2 溺水窒息抢救后 pH7 15 PaCO280mmHg HCO3 27mmol L 一 计算AG 判定是否有AG 型代酸AG Na Cl HCO3 140 104 16 20 17 有AG 型代酸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HCO3 与PaCO2呈同向变化 则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 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 pH 7 30 酸中毒2 HCO3 代酸 与pH变化吻合 PaCO2 呼碱 与pH变化冲突 3 糖尿病史 可导致AG 性代酸 判断 HCO3 为原发 选用代酸代偿公式 例3 糖尿病 pH7 30 PaCO234mmHg HCO3 16mmol L血 Na 140mmol L Cl 104mmol L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预测PaCO2 HCO3 1 5 8 2 16 1 5 8 2 32 2实测PaCO2为34 在代偿范围内 未合并呼吸性酸碱失衡 四 有AG 型代酸 需要作碱补偿 缓冲前AB AB AG 16 20 12 24 因无呼吸性酸碱失衡 故与正常值比 在正常范围之内 判定未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五 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最终判断为 AG 型代谢性酸中毒 例3 糖尿病 pH7 30 PaCO234mmHg HCO3 16mmol L 血Na 140mmol L Cl 104mmol L 一 计算AG 判定是否有AG 型代酸AG Na Cl HCO3 140 90 37 8 12 2 17 无AG 型代酸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HCO3 与PaCO2呈同向变化 则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 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 pH 7 28 酸中毒2 HCO3 37 8 代碱 与pH变化冲突 PaCO2 85 8 呼酸 与pH变化吻合 3 肺心病史 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判断 PaCO2 为原发 选用慢性呼酸代偿公式 例4 肺心病 pH7 28 PaCO285 8mmHg HCO3 37 8mmol L Cl 90mmol L Na 140mmol L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预测HCO3 24 PaCO2 40 0 4 3 24 85 8 40 0 4 3 42 3 3实测HCO3 为37 8 在代偿范围低限外 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四 无AG 型代酸 不需要作碱补偿 略五 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最终判断为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例4 肺心病 pH7 28 PaCO285 8mmHg HCO3 37 8mmol L Cl 90mmol L Na 140mmol L 一 计算AG 判定是否有AG 型代酸AG Na Cl HCO3 142 91 5 26 2 22 3 17 有AG 型代酸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pH HCO3 及PaCO2均在正常范围内 亦无肺部疾患 1 pH7 39正常 2 HCO3 26 2mmol L 正常 PaCO244mmHg 正常 3 慢性肾衰病史判断 无呼吸性酸碱失衡 不需用代偿公式 例5 慢性肾衰 剧烈呕吐 pH7 39 PaCO244mmHg HCO3 26 2mmol L Na 142mmol L Cl 91 5mmol L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略四 有AG 型代酸 需要作碱补偿 缓冲前AB AB AG 26 2 22 3 12 36 5 27 因无呼吸性酸碱失衡 故与正常值比 超过正常范围之上限 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五 准确判断酸碱失衡情况最终判断为 AG 型代酸 代碱 例5 慢性肾衰 剧烈呕吐 pH7 39 PaCO244mmHg HCO3 26 2mmol L Na 142mmol L Cl 91 5mmol L 一 计算AG 判定是否有AG 型代酸AG Na Cl HCO3 140 98 20 22 17 有AG 型代酸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HCO3 与PaCO2呈同向变化 则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 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 pH 7 47 升高 碱中毒 2 HCO3 20 代酸 与pH变化冲突 PaCO2 28 呼碱 与pH变化吻合 3 肺心病史 判断 选用慢性呼碱代偿公式 例6 肺心病 人工通气后 pH7 47 PaCO228mmHg HCO3 20mmol L Na 140mmol L Cl 98mmol L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预测HCO3 24 PaCO2 40 0 5 2 5 24 28 40 0 5 2 5 18 2 5实测HCO3 为20 注 虽然实测HCO3 为20 在代偿范围之内 但由于有AG 型代酸 故必需进行碱补偿后 方可用于判断是否合并有代碱 四 有AG 型代酸 需要作碱补偿 缓冲前AB AB AG 20 22 12 30 20 5 因有呼吸性酸碱失衡 故与代偿范围比 超过代偿范围之上限 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五 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最终判断为 呼碱 AG 型代酸 代碱 例6 肺心病 人工通气后 pH7 47 PaCO228mmHg HCO3 20mmol L Na 140mmol L Cl 98mmol L 一 计算AG 判定是否有AG 型代酸AG Na Cl HCO3 141 94 28 19 17 有AG 型代酸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HCO3 与PaCO2呈反向变化 不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 而是双发 此时 也不需要选公式和计算了 可直接判断 即 呼碱 代碱 例7 金葡菌肺炎 pH7 61 PaCO232mmHg HCO3 28mmol L Na 141mmol L Cl 94mmol L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略四 有AG 型代酸 需要作碱补偿 但属多余五 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最终判断 呼碱 AG 型代酸 代碱 例7 金葡菌肺炎 pH7 61 PaCO232mmHg HCO3 28mmol L Na 141mmol L Cl 94mmol L 一 计算AG 判定是否有AG 型代酸AG Na Cl HCO3 140 75 36 29 17 有AG 型代酸二 HCO3 与PaCO2的变化方向HCO3 与PaCO2呈同向变化 则需要判断原发 继发因素 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 pH 7 347 酸中毒 2 HCO3 36 代碱 与pH变化冲突 PaCO2 66 呼酸 与pH变化吻合 3 肺心病史 判断 PaCO2 66 为原发 故选用慢性呼酸代偿公式进行计算 例8 肺心病抢救后 pH7 347 PaCO266mmHg AB36mmol L 血Na 140mmol L Cl 75mmol L 三 选用代偿公式计算预测HCO3 24 PaCO2 40 0 4 3 24 66 40 0 4 3 34 4 3实测HCO3 为36 注 虽然实测HCO3 为36 在代偿范围之内 但由于有AG 型代酸 故必需进行碱补偿后 方可用于判断是否合并有代碱 四 有AG 型代酸 需要作碱补偿 缓冲前AB AB AG 36 29 12 53 37 4 因有呼吸性酸碱失衡 故与代偿范围比 超过代偿范围之上限 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五 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最终判断为 呼酸 AG 型代酸 代碱 例8 肺心病抢救后 pH7 347 PaCO266mmHg AB36mmol L 血Na 140mmol L Cl 75mmol L 小结 三个为什么 一 为什么先计算AG 二 为什么要使用代偿公式 三 为什么要进行碱补偿 一 单纯型1 代谢性酸中毒2 代谢性碱中毒3 呼吸性酸中毒4 呼吸性碱中毒 二 二重混合型1 呼酸 代酸2 呼酸 代碱3 呼碱 代酸4 呼碱 代碱5 高AG型代酸 代碱 三 三重混合型1 呼酸 高AG型代酸 代碱2 呼碱 高AG型代酸 代碱 酸碱失衡通式 由酸碱失衡种类归纳 1 AG 型代酸 容易判断 有AG 17就行 2 临床上常因指标不全 不能计算AG 这样就只能判别二重酸碱失衡 而不再考虑三重酸碱失衡 3 在酸碱失衡通式中 如果有AG 型代酸 1 向左发展 可与呼吸性酸碱失衡同时发生 出现呼吸 代谢的二重酸碱失衡 2 向右发展 可与代谢性碱中毒同时发生 而出现代谢性的二重酸碱失衡 3 如向左右两侧发展 则出现三重酸三失衡 一 为什么先计算AG 二 为什么要使用代偿公式 1 向左发展 用于判断呼吸 代谢的二重酸碱失衡 2 当HCO3 与PaCO2呈同向变化 才需要用代偿公式计算 3 在代偿范围上限或下限之外时 才可判断有呼吸 代谢的二重酸碱失衡 三 为什么要进行碱补偿 1 向右发展 用于判断代谢性的二重酸碱失衡 即 代酸 代碱 2 只有在出现AG 型代酸时 才会发生代谢性的二重酸碱失衡 3 由于酸碱 相消 中和 用实测AB来判断是否合并有代碱时 会出现误判 所以 必需进行碱补偿后 才能正确判断是否合并有代碱 4 碱补偿后是否有代碱的判断有两个标准 1 有原发呼吸性酸碱失衡时 以代偿范围为标准 2 非或无原发呼吸性酸碱失衡时 以AB正常值为标准 谢谢 谢谢 谢谢 问题4 正常机体酸碱的来源及酸碱平衡四种调节机制的特点 机体酸 碱的来源 酸的来源 1 挥发酸 碳酸 体内代谢产生最多的酸 可随呼吸排出2 固定酸 体内产生的非挥发酸 如 蛋白质代谢产生硫酸 磷酸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甘油酸 丙酮酸 乳酸和三羧酸脂肪代谢产生 羟基丁酸 乙酰乙酸3 摄入酸性物质 碱的来源 1 体内产生 如 氨基酸脱羧产生的氨 2 摄入碱性物质 四种调节机制 问题5 常用酸碱指标有哪些 其正常范围是多少 有何意义 CO2CP22 31mmol LCO2CP是指血浆中呈结合状态的CO2 反应体内的碱储备量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问题6 何谓AG 测定AG对诊断酸碱失衡有何意义 AG即阴离子间隙 aniongap 系指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的差值 意义 是代谢性酸中毒分类的一种依据 在诊断混合型酸碱失衡时 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代酸合并代碱二重或三重失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