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坯高效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方坯高效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方坯高效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方坯高效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4页
方坯高效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坯高效连铸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连铸机主要工艺概况 1 1 浇注方式 采用定径水口敞开浇注方式 菜籽油润滑 1 2 工艺参数 序号名称单位参数 01机型罗可普全弧形小方坯连铸机 02外弧半径mR8 03合数 机数 流数 1 4 4 04流间距mm1200 05结晶器长度mm900 06浇铸铸坯断面尺寸mm 150 150 07铸坯定尺长度m6 0 08铸机设计年产量t a 40 10 09铸机年作业率 85 00 10振幅mm5 0 11振动频率次 min170 12中间包容量t8 铸坯断面工作拉速 2 5 3 5 13拉速 120 120 m min 最大拉速 4 0 1 3 生产工艺流程 40 吨钢包 80 吨钢包回转台 16 吨中间包 900mm 结晶器 二冷段 拉矫机 火焰自动定尺切割机 翻钢机 移坯车 推钢机 冷床 铸坯堆垛 1 4 主浇钢种 1 20Mnsi 2 普碳钢 1 5 钢水成分要求 1 Mn si 2 5 2 Mn S 25 3 禁止用铝脱氧 钢水中酸熔铝必须控制在 0 006 范围 2 大包浇钢工操作规程 2 1 浇铸前的准备 2 1 1 检查 P2 台上有无故障显示 若有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修 2 1 2 按下 试验灯光 钮 检查台面上全部信号灯 确保正常 若有异 常及时通知电工检修 2 1 3 检查钢包回转台的空载运行情况 两台驱动装置的正 反转和点动 情况及备用气动传动装置的运行情况 2 1 4 指挥行车将事故钢包放置于事故平台上 2 1 5 准备好大包浇铸所需的工具 开浇棒 吹氧管 胶管 铁锤 测温 枪 样勺及样模 2 1 6 准备好大包浇注所需的原材料 Si Ca 粉 中间包覆盖剂 测温偶 头及纸管 中间包冷料 2 1 7 上述工作完成后 将回转台的一臂转到接收位置作接收钢水的准备 2 2 浇铸操作 2 2 1 钢包放上回转臂前 了解访炉在冶炼小平台上的温度 钢水温度应 严格按下表执行 当钢水温度低于要求的下限时 应改模注或回炉 钢种炉次出钢温度 吹 Ar 前小 平台温度 吹 Ar 前小 平台温度 中间包温度 第一炉1710 101640 101625 101545 10 普碳 连浇炉1685 101625 101610 101540 10 第一炉1705 101636 101620 101535 10 20Mnsi 连烧炉1680 101615 1001600 101530 10 说明 1 三流或冬季浇注时必须取中上限温度 2 四流或夏季浇注时可以取中不限温度 3 其他钢种或新开发钢种 其温度制度执行有关的补充规定 2 2 2 当装满钢水的大包座落在回转臂后 操纵主令控制手柄 将其转到 浇铸 位置 2 2 3 大包开浇前 当听到机长的口令后向每流加入引流沙和 Si Ca 粉 0 5 1kg 2 2 4 大包开浇要迅速 钢水不能自动流出时要烧氧引流 2 2 5 当中间包钢水液高达 200mm 300mm 时 加入 2 包中间包覆盖剂 20Kg 包 将液面覆盖起来 2 2 6 当中间包多液面高度达到 300mm 时 关小水口并通知中间包浇钢 工开浇 为保证在正常浇注时 控制中间包钢液面在 300mm 550mm 之 间 直至大包钢水浇完 2 2 7 开浇后 必须注意滑动水口机构的松紧及中包内衬的浸蚀情况 出 现问题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中间包内钢水裸露过多或冷钢时 应根据 连浇炉数 酌情补加覆盖剂 2 2 8 测温应在 2 3 流控制区之间 插入深度 250mm 以上 按开浇后 5min 浇注一半 浇注末期 结束前 5min 的三次时间间隔 测量中间包 钢水温度 中包第一炉应在开浇后 3min 时增加一次 在大包温度偏低的 情况下可增加 1 2 次测温 2 2 9 大包开江浇后约 10min 时 关小水口开度 于水口处接取成品钢样 2 2 10 当本次大包中钢水快浇完时 应将水口全开 使中间包内的钢水 液面深度在大包停浇时能达到最高规定值 高中间包绝热板最低处上沿 80mm 100 册 以此保证在连浇时 下次大包开浇前中间包液面高度不 低于 250mm 防止涡旋卷渣 利于多炉连浇 同时应密切注视钢流 见 到下渣立即关闭大包水口严禁向中间包内放渣 2 2 11 当大包水口关不住时 应先将中间包放满后 再旋转至事故钢包 上放完钢水 2 3 浇铸结束操作 2 3 1 连浇时 先关闭大包滑动水口 再取下浇钢棒 转动回转臂 将装 满钢水的钢包转到 浇注 位 待其他工作就绪后 即可打开滑动水口 向中间包放钢水 2 3 2 停浇时 先关闭大包滑动水口 再取下浇钢棒 将空包转到 接收 钢包 的位置 当空包吊离回臂后 将回转臂置于与厂房长度方向平行 的位置 2 3 3 更换事故钢包 做好交接班准备 3 中间包浇钢工操作规程 3 1 浇铸前的准备 3 1 1 摆好溢流渣盘 修砌好溢流摆槽 3 1 2 准备好浇注所需工器具及原材料 撬棍 电筒 水口堵锥 捞渣棒 石棉绳 铝条 12mm 长 12mm 螺纹钢冷料 细氧管 细胶管 石棉布 渣铲 契形钢钎及渣桶和加油管等 3 1 3 中间包的校装 清理中间包内的垃圾 检查水口是否畅通及绝热 板的砌筑情况 3 1 4 中间包的烘烤 3 1 4 1 中间包在小车上到位后 将车开到浇铸位置 进行水口与结晶 器的对中调试 结晶器与定径水口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2mm 3 1 4 2 对中调试完毕后 将中间包小车开到中间包烘烤装置下 先烘 烤水口大于 2 5 小时 接调度室指令 点火烘烤包衬 先小火烘烤 20 分 钟 中火烘烤 30 分钟 再大火烘烤 10 分钟 3 1 4 3 烘烤操作 先将烧咀下降到适当的位置 然后放火种于烧咀口 再打开天燃气 阀 并启动鼓风机 接着调整天燃气阀的鼓风量 使火焰达到所需要燃 烧程度 在结束烘烤时 先关闭天燃气阀 再停止鼓风机 3 1 5 设备的检查准备 3 1 5 1 按下 P3 操作箱上的 试验灯光 按钮 检查各信号灯确保 正常 若有异常应立即通知电工检修 3 1 5 2 检查结晶器内腔工作面有无严重损伤和漏水现象 结晶器 进水总管压力为 0 7Mpa 时 不得有渗漏 3 1 5 3 结晶器停止使用标准 倒锥度 0 4 0 6 m 铜管内壁凹凸缺陷深度 0 5mm 在钢液面区域的损伤刮痕深 1 0mm 1 5mm 3 1 5 4 当 P1 操作台上铸机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 手动 位置时 进行如下操作 检查结晶振动装置的运行是否正常 如不正常应立即检修 与配水工一起检查二冷水的喷淋和各弧喷淋集管的对中情况和喷嘴 是否堵塞 以及各弧喷淋集管与引锭杆表面距离 内外弧 110mm 左右 弧 90mm 并按当班所浇钢种及断面调整好水量 3 1 5 5 当 P1 操作台上铸机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 准备送引锭 时 将 P3 上的铸机状态置于 送引锭 位 3 1 5 6 开始送引锭后 做如下操作 监视平台下引锭杆的运行情 况 当引锭杆运达二冷室内时 停止送引锭 此时进入二冷室完成上盖 板 垫石棉布 装引锭销等工程后 再由 P10 上的点动按钮 送 回 启动拉矫机慢速将引锭杆送入结晶器内 50mm 100mm 3 1 5 7 引锭杆到位后 用石棉绳堵塞好引锭头与结晶器内腔四周 的缝隙 再竖装一些冷料 用短冷料盖住引锭钩头部 并在结晶器四周 涂抹一层润滑油 最后在结晶器上口盖上一块石棉板 以防脏物掉到已 准备好的结晶器内 3 2 浇注操作 3 2 1 当钢水吊到浇注平台后 停止烘包 然后将中间包小车开到 浇注位置 并使水口与结晶器严格对中 结晶器与定径水口中心线偏差 不得大于 2mm 3 2 2 中间包液面高度为 300mm 时即可开浇 并摆槽 等铸流圆流 后甩开摆槽 同时在 P3 操作箱上按下 开浇 按扭 再将 二冷水 控 制开关置于 开 位 则浇铸正式开始 用甩摆槽方式适当控制钢流 保证起步时间不低于 10 秒 3 2 3 当按过 P3 上 开浇 灯光按钮后 则有如下动作发生 开 浇 灯光按扭的灯亮 此灯停浇状态则灭 该流拉矫机电机正向启动 以在 P3 上通过拉速设定钮所设定的速度起步拉坯 起步拉速设定 0 5mm min 1 0m min 3 2 4 当铸坯过拉矫机后 随即旋转 拉速调节旋钮 使拉速逐渐 趋于正常 速度变化不得超过 0 2m min 铸坯在过拉矫机前 拉速不得 大于 2 5m min 3 2 5 中间包浇钢工必须根据中间包钢水温度来调整拉坯速度 3 2 6 根据钢水的温度 流动性 拉坯速度等情况通知大包浇钢工 调整中间包钢液面高度 3 2 7 密切注意中间包的使用情况 出了故障要立即停浇 将小车 开出浇铸位置 避免出现重大事故 3 3 热换中间包操作 1 热换条件 1 1 四个结晶器均正常工作 或其中一个流径热送引锭后仍可正常 拉钢 1 2 二 三流切割设备必须正常工作 其它设备正常 1 3 铸坯无挂痕 脱方等表面质量缺陷 1 4 热换中间包第一炉大包提前 5min 上回转台 且按连铸第一炉钢 水控制温度 2 热换方法 2 1 将认真检查好的中间包提前 1 小时按烘烤制度烘好 2 2 当上个中间包残余钢液面在 150mm 左右时 用堵锥堵住中间包 水口 停拉速 关闭二冷水 结晶器冷却水不能关 迅速开走中间包 2 3 先捞净结晶器中浮渣 后由一个人在结晶器中心垂直插入连接 件 插入深度 250mm 高出液面 150mm 插稳后由另一个人微调拉速 用低拉速拉钢使结晶器内液面离上口距离 500mm 左右停拉速 2 4 将热换中间包车开过来准确对位 堵好水口加引流沙和 si Ca 粉 摆正摆槽 2 5 启动回转台 使大包达到浇铸位 打开大包水口向中间包内放 钢水 2 6 当中间包液面达到 300mm 取下堵锥 等钢水圆流后摆开摆槽 待液面上涨接近晶器上口 300mm 时按正常起步给拉速 同时打开二冷水 开始正常拉钢 2 7 热换成功后冷坯过拉矫机时如果打滑 可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 撒沙子 垫细氧管等 2 8 接头部分过切割机后立即切掉 2 9 整个热换中间包过程时间控制在 10min 以内 以防铸坯过冷 拉矫机打滑导致顶坯溢钢 3 4 热送引锭操作 1 条件 1 1 水口未引过流 1 2 二冷喷淋集管对中 喷嘴喷淋效果好 无铸坯质量缺陷 1 3 铁水流足 钢水供应得上 1 4 结晶器内无坯壳 冷钢 1 5 摆槽活动好用 2 准备 2 1 清净二冷室内喷淋集管上的残钢和残渣 2 2 试该流二冷水 2 3 按送引锭操作要求进行送引锭 装冷料 2 4 将细氧管弯好 3 操作 3 1 将摆槽正对水口 3 2 用细氧管在另外流的捞渣棒上打火 3 3 打燃火后将细氧管垂直插入水口内引流 3 4 等引流成功钢水圆流后 甩开摆槽开始起步操作 3 5 按正常起步给拉速 3 5 浇铸结速操作 3 5 1 中间包快浇完时 以观察钢流 避免下渣 3 5 2 当中间包液面低于 200mm 时 降低拉速 当中间包液面低于 100mm 时 用堵锥堵死 并将中间包小车开到渣盘上方 3 5 3 将 P3 上铸机状态置于 送引锭 位 并通知主控室将铸机工 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 手动 位置 3 5 4 将二冷室的各弧喷淋集管和喷嘴上的冷凝钢清除干部 并试水 检查 3 5 5 把结晶器盖板上 结晶器内壁的冷钢残渣清扫干净 并清理好 现场 准备下一次浇铸 4 主控室操作规程 4 1 浇铸准备 4 1 1 通知电气室送电 此时各操作台上的 控制电源 指示信号灯 亮 4 1 2 通知浊循环和净循环泵站送水 4 1 3 检查 故障闪光报警器 上有无故障显示 若有故障则应按下 消除故障音响 按钮 同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 4 1 4 各岗位完成准备检查 则进行送引锭准备工作 确认可以送引 锭后 则协助中间包工完成上引锭工作 4 1 5 准备好原始记录纸和所用工具 4 1 6 在浇注前 10 分钟 应把操作室的准备情况再全面检查一遍 确认无异常情况后 向班长报告可以进行浇铸 此后 操作人员不得离 开操作室 若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班长并通知有关人员检修 待正常后 方可进行浇铸 4 2 浇铸操作 4 2 1 当钢包在回转臂上放稳后将 P1 台上铸机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 于 浇铸 位 相应信号灯亮 4 2 2 大包开浇后 应开启二冷室抽蒸汽风机 4 2 3 中间包开浇后 根据测温仪表显示数据 及时清楚地报告测温 数据 大包开浇 15 分种以后 每隔 5 分种 报一次大包浇钢时间 以供 各岗位参考 4 2 4 认真填写当班原如记录表上的各项数据 注意平台上下的操作 通过仪表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 及时处理本岗位的故障 4 2 5 当每炉钢水开浇和停浇时必须向台下锭坯工报告 以及时划分 炉号 4 3 浇铸结束操作 4 3 1 当最后一根尾坯离开二冷室后停止抽蒸汽风机 并关闭二冷水 4 3 2 浇铸结束 通知各泵站停水 将各操作开关电位器置于零位 4 3 3 将 P1 台上铸机工作方式置于 手动 位 相应信号灯亮 4 3 4 当拉矫机停止运转后 在 P1 主控台上将铸机工作方选择开关 置于 断 位置 5 配水工操作规程 5 1 浇铸前的准备 5 1 1 配水工打开结晶器及设备冷却水阀门 检查水量 水压是否符 合下表中的要求 同时检查事故水塔阀门 确保不漏水 有问题应及时 找人处理 水温 序号系统用户名称 水量 m3 h 水压 MPa进水温差 1净循环结晶器冷却3600 7 35 10 2净循环液压站用水200 4 35 10 3浊循环二次冷却用水35 流0 7 35 20 4浊循环设备冷却用水600 4 35 20 5浊循环冲渣800 7 6净循环空调及其它用水500 2 0 7 35 10 备注 除冲渣水为间断使用外 其余均为连续使用 5 1 2 将铸机状态置于 手动 位置 相应指示灯亮 此后进行如下 操作 打开二次冷却水 检查喷嘴是否齐全 畅通 对中距离是否合适 喷水是否均匀 若发现喷头脱落 堵塞应及时处理 根据下表所浇钢种 断面及拉速与拉钢班长协商确定二冷水量 冷却区段 拉速范围 二冷水量 m3 h 2 5 3 0 24 85 5 2 3 5 3 5 29 05 5 5 5 2 浇筑操作 5 2 1 根据铸坯表面的红亮程度 及时调整结晶器 二次冷却水的流 量 压力 二冷区铸坯应均匀降温 不应有明显的反温现象 保证温度 回升值 100 m 5 2 2 更换中间包或处理事故的停浇间隔时间内 二冷应适量减水 直至停水 6 切割工操作规程 6 1 浇铸前的准备 6 1 1 准备好以下工具 事故割枪 撬棍 尾坯夹钳 链条 铁铲 扫帚 钢丝绳 二锤 扳手 钳子 卡子等 6 1 2 检查 P5 操作台上所有的信号灯 确保正常 6 1 3 检查火焰切割机及能源介质箱上各气阀 管道不得有漏气 6 2 4 检查输送道辊上是否有杂物并清除 开机试运行辊道 保证正常 6 1 5 切割操作台 P5 上选择开关灯如下 a 夹紧辊 的选择开关等打在 向上 位置 b 切前辊道 的选择开关等打在 停 位置 C 切割区辊道驱动 选择开关灯打在 自动 位置 d 切割控制方式 选择开关灯打在 自动 位置 6 2 浇筑操作 6 2 1 开浇后 要及时打开设备冷却水 6 2 2 当坯头部通过其切割区辊道的加紧之后 将夹紧辊道下 切割 时 待割嘴移至距热坯 30mm 时 开启天然气点火 并将预热氧打开 6 2 3 待热坯进入切割位置时 放下小车开始切割坯头 坯头长度 应控制在 50mm 之内 特殊情况除外 6 2 4 割枪移至热坯外缘时 进行预热 10 15 秒 再打开切割高压 进行切割 要求切割气流稳定 一次切透 6 2 5 当切割发生回火等异常现象时 应迅速将高低氧气依次关闭 待正常后继续切割 6 2 6 据调整好的定尺寸长度切割 火焰切割氧枪的操作和切割区 辊道的驱动应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6 2 7 以铸坯表面温度 800 为前提条件 再切割调节盘上调整气体 压力 MPa A 切割氧 0 8 Mpa 1 5 Mpa B 预热氧 0 3 Mpa 0 5 Mpa C 天然气 0 2 Mpa 0 25 Mpa D 附技术参数 割嘴 30 32 割嘴距坯表面距离 100mm 200mm 6 2 8 自动火焰切割氧枪在切割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要用手动切割 必要时用事故割枪切割 6 2 9 若有必要可在 切割操作台 上对 切割辊道驱动 进行手 动控制 6 3 浇铸结束操作 6 3 1 切割完毕 钢坯走 应将有关开关 阀门关闭 先关天然气 后关氧气 6 3 2 将装满切头 切尾的焰渣盆 清理后放回原处 7 出坯工操作规程 7 1 浇铸前的准备 7 1 1 浇铸前检查 P6 台上所有信号灯 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 1 2 将出坯辊道前 后开动试车 检查辊道及翻钢机 移钢机 推钢机 确保运行正常 7 2 浇铸操作 7 2 1 将出坯辊道 翻钢机 移钢机 推钢机选择开关拧到 自动 位置 7 2 2 密切注视出坯辊道及推钢机等的自动工作情况 当出现事故 需要手动操作时 可手动操作辊道转动及翻送铸坯 7 2 3 当自动火焰切割枪工作不正常 铸坯定尺无法保证时 严禁 采用自动出坯工作方式 7 2 4 翻钢过程 中应注意铸坯是否翻放整齐 并提醒锭坯管理工 7 2 5 推钢时冷床上的铸坯数量是否合适并提醒堆码工 7 3 浇注结束操作 7 3 1 当最后一根铸坯推到冷床后 P6 台面上所有 自动 控制均 改为 手动 或 停 8 定坯工操作规程 8 1 浇铸前的准备 8 1 1 准备好吊具 橇辊 钢丝绳 链条 挂钩等工程 8 1 2 根据本班生产的定尺长度 采用相应的铸坯夹具 并检查其 是否灵活可靠 8 2 浇铸操作 8 2 1 按如下要求划分支数 炉号 当下一炉大包钢水开浇后 每生产流数 5 根为土炉的连铸坯 5 根 以后的为本次开浇大包钢水的铸坯 并在最后一手铸坯端头写 下 字 以示区别 8 2 2 吊运铸坯前用刮刀将铸坯表面氧化铁皮刮净 写清当炉炉号 8 2 3 对掉队坯及时写清炉号并及时归队 8 2 4 凡经检验员判定为不合格的铸坯 如明显的弯曲 缩孔 菱 变及不合定尺的长短坯均不得堆码在合格坯中 8 2 5 长短坯 掉队坯一律要求当班处理归队 出坯工应在当班坯 上作炉号标记 待坯凉后再在每块坯上标记炉号 8 2 6 不能及时入库的事故坯 掉队坯应有炉号 日期 班别的标 记 8 3 浇注结束操作 8 3 1 与检验员核对炉号的钢坯根数 做好记录 并报告当班主控 室人员 以便计算当班产量 9 中间包砌筑技术操作规程 筑包采用永久层整体浇注 工作层砌筑工艺 一 永久层整体浇注 1 中间包内衬材质 边壁永久层厚度 100mm 底部永久层厚度 120mm 填充层用干燥的黄沙填充 30mm 2 准备 1 中包包包壳 中间包包盖焊固加强筋 2 检查中间包耳轴磨损是否严重 耳轴座是否开裂 3 试车检查搅拌机 振动器等设备是否完好 以保证正常工作 3 中间包的打结 1 将中间包清理干净包内杂物 检查中间包包壳 要求无变形 无粘钢 机件底座吊环等完好无损 2 将胎模清理干净 并在模板上涂抹脱模剂 准确在中间包内对 中 3 用 AL Mg 浇注料倒入搅拌机中先干搅 1 2mm 先加水 5 7 和 0 01 的氟硅酸钠 湿搅拌 3 4min 后出料至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