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辩证施护.ppt_第1页
支气管哮喘的辩证施护.ppt_第2页
支气管哮喘的辩证施护.ppt_第3页
支气管哮喘的辩证施护.ppt_第4页
支气管哮喘的辩证施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气管哮喘的辩证施护崔莹莹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哮喘 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 发作时喉间有哮鸣音 呼吸急促困难 甚至张口抬肩 喘息不能平卧 咯吐大量粘痰后缓解 发作时间短者数分钟或数小时 长者可持续数天 喉间哮鸣有声者为哮证 呼吸急促困难者为喘证 由于哮与喘常常并见 故称为哮喘 临床上所见哮必兼喘 而喘不一定有哮 西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 以及肺炎 肺气肿 心源性哮喘等在发生呼吸困难 气息急促的阶段 可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1 外邪袭肺 肺气不宣 烟尘花粉刺激 导致肺气壅阻 寒凝津液或热蒸津液成痰 痰阻气道 气道不畅 肺气不宣 发为哮喘 病因病机 2 饮食失节 或嗜酒伤中 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上干于肺 壅阻肺气而发哮喘 痰湿久蕴化热 痰热交阻 壅滞肺气则发为热哮或热喘 病因病机 3 情志失调 忧思气结 肝郁气滞 肺气痹阻 不得宣降 发生哮喘 4 久咳伤肺 气失所主 久病及肾或年老肾虚 或劳欲伤肾 肾失摄纳 或肾阳衰微不能化气行水 水凌心肺 而引起哮喘 辩证论治 1 寒哮 证候 呼吸急促 喉间哮鸣有声 胸膈满闷如塞 咳不重 痰少咯吐不爽 口不渴 或喝喜热饮 天凉或遇寒而发 形寒肢冷 舌苔白滑 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 温肺散寒 化痰平喘 主方 射干麻黄汤 辩证论治 2 热哮 证候 气粗息涌 喉间痰鸣如吼 胸高胁胀 呛咳阵作 痰黄粘稠 咯吐不利 烦闷不安 汗出面赤 口渴喜饮 舌红苔黄 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 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 主方 定喘汤 辩证论治 3 寒喘 证候 喘息气促 咳嗽胸闷 痰白清稀 或兼恶寒 发热 头痛 无汗 口不渴 苔薄白 脉浮紧 治法 祛风散寒 宣肺平喘 主方 麻黄汤 辩证论治 4 热喘 证候 喘促气粗 甚则鼻翼煽动 咳嗽 痰黄粘稠或兼血色 身热心烦 汗出 渴饮喜冷 便秘溲黄 苔薄黄 脉浮数 治法 清热解表 宣肺定喘 主方 麻杏石甘汤 辩证论治 5 痰喘 证候 喘咳痰多而粘 咯出不爽 喉中痰鸣 胸中窒闷 或见恶心纳呆 口淡无味 舌苔白腻 脉滑 治法 祛痰降逆 宣肺平喘 主方 三子养亲汤 辩证论治 6 肺虚证 证候 喘促气短 语言低微 咳声无力 痰吐稀薄 自汗畏风 或咽喉不利 呛咳痰少而粘 烦热口干面红 舌质淡红苔薄 或舌红苔剥 脉虚弱或细数 治法 补肺益气养阴 主方 生脉散合补肺汤 辩证论治 7 肾虚证 证候 喘促日久 气息短促 呼多吸少 气不得续 动则更甚 神疲形瘦 汗出肢冷 面青唇紫 舌质淡 脉沉细 治法 补肾纳气 主方 金匮肾气丸 一般护理 1 支气管哮喘严重发作时 必须卧床休息 待症状缓解后 可酌情进行活动及锻炼 有并发症或年老体弱者可延长卧床时间 2 支气管哮喘严重发作或出现哮喘持续状态时 出现心慌 气促 喘息时可取半卧位 并吸氧 一般护理 3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 严禁室内吸烟 防止灰尘和特殊气味的刺激 4 保持情绪稳定 环境安静 消除患者思想顾虑 最大限度减少发病诱因 一般护理 5 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 但要保证足够的营养 忌辛辣烟酒及腻 甜 粘 咸等刺激性食物 防止大便秘结或溏稀 6 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 深度 呼吸道是否通畅 如哮喘发作的时间 性质 诱因 痰的色 质 量等 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一般护理 7 对哮喘患者的发作时间 发作的症状 体征要特别注意 对体温 脉搏 呼吸 痰液的状况也要认真观察 要注意哮喘发作先兆 如鼻喉发痒 喷嚏 胸中不适 继则咽梗胸闷 烦燥不安 面色苍白 唇甲青紫 额出冷汗 为哮喘发作先兆 要做到早处理 辩证施护 1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 避免烟尘异味刺激 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刺激物 如尘螨 花粉及某些致敏食物 室内禁止吸烟 患者必须戒烟 哮喘发作时宜取半坐位 或端坐位 辩证施护 可予喷吸止喘气雾剂以临时平喘 实证者宜针刺大椎 肺俞 膻中 曲池 天突 丰隆等穴位 虚证可灸气海 关元 神阙 三阴交 肾俞等穴 未经医生许可 不能随便使用镇咳 镇静剂 辩证施护 2 寒证哮喘 一般护理内容 病室宜向阳 宜加衣被注意保暖 避免感受风寒之邪 中药汤剂宜热服 饮食宜温热 忌生冷 油腻 辩证施护 3 热证哮喘 一般护理内容 病室宜凉爽 衣被不宜过厚 伴发热症状者 定时测体温 每日2 4次 观察服药后病情变化 以及体温 辩证施护 中药宜温服 饮食以清淡 易消化为原则 痰粘稠难出 口干者 应鼓励其多饮水及食用新鲜水果 如雪梨 鸭梨等 辩证施护 痰多粘稠难咯者 可给予川贝粉1 5g开水冲服 或蛇胆川贝液1支口服 或蛇胆陈皮末1支 或服用鲜竹沥水20ml 以化痰易咯出 加强口腔护理 协助患者餐后漱口 辩证施护 4 正虚哮喘 一般护理内容 本证属正气虚衰 易发生变证 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若发现患者呼吸气促 张口抬肩 烦躁不安 面青唇紫 汗出肢冷 脉浮大无根或结代者 多为心肾阳衰的喘脱重证 立即报告医生 并做好抢救准备 详细记录病情 辩证施护 呼吸困难 或唇甲青紫者 给予低流量间歇吸氧 咯痰无力者 应协助体位引流 翻身拍背排痰 或予以吸痰 辩证施护 加强生活起居护理 预防并发症 如预防褥疮 口腔炎症 防止外邪侵袭 避风寒等 饮食清淡 富营养 依虚损之脏腑 选择相应补益食品 如补益肺气 滋养肺肾之阴等 养生指导 1 起居有常 注意防寒保暖 搞好居室卫生 避免烟尘 花粉等诱发因素的刺激 2 饮食有节 宜清淡 忌肥甘厚味 辛辣食品 忌恣食酒浆 避免痰湿内生 养生指导 3 戒除吸烟的习惯 4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七情内伤 养生指导 5 病情缓解期 恢复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