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荔枝多酚糖开发_第1页
抗衰老荔枝多酚糖开发_第2页
抗衰老荔枝多酚糖开发_第3页
抗衰老荔枝多酚糖开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衰老荔枝多酚糖开发抗衰老荔枝多酚糖开发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学院 1111级生物技术级生物技术 佘碧芳 李家威佘碧芳 李家威 开发动力及前景 开发动力及前景 荔枝 为亚热带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的果实主要分布在北纬 18030 24030 之间 目前 世界上对荔枝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不多 只 在中国有大面积的商业栽培 其总和约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74 在我国 广 东 广西 福建 海南四省种植面积最广 总和为全国荔枝栽培面积的98 我国是荔枝生产大国 年产荔枝180 200万t 加工量约占总产量的 15 20 产品主要为荔枝干 荔枝罐头 以及少量的荔枝酒 荔枝果皮通 常作为生产废弃物被遗弃 研究表明 荔枝果皮中富含植物多酚类化合物 含 量占荔枝果皮干重5 一10 主要为花青素 酚酸 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类物 质 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根据Denham Harman在1956年提出的衰老 的自由基学说 认为衰老过程中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 生的自由基的有害作用造成的 荔枝多酚恰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因此 荔 枝多酚的提取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甚至产业化生产产业表现出很好的开发应用 前景 市场潜力 市场潜力 现代的人生活节奏快 人生活压力大 工作强度也大 加上环境影响 人 们会觉得身体健康指数或者承受能力大不如往昔 所以现在人们特别关心自身 的健康问题 非常注重养生 希望通过养生来减缓岁月流逝带来的烦恼 养生 是一个漫长而且需要花上不少心思的的过程 因为生活节奏快 许多上班族就 觉得没有时间去顾及养生的问题 当前 从果皮中提取多酚还没有引起很大的 重视 在国内 相关行业也正是处于萌芽状态 抗衰老一直是是广大中老年人 的愿望 特别是女性们 也一直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所以多酚类产品的市场需 求比较大 而且市场还是比较广阔的 开发方案 开发方案 1 荔枝多酚提取工艺流程 采回荔枝及时清洗 于水中分离果肉 果壳和果核 以防止褐变的发生并 冲洗果皮上残留汁液 干净的荔枝壳经冷冻干燥后粉碎 过40目筛 所得粉末 包装后置于冰箱中 18 保存备用 具体流程如下 2 样品中荔枝多酚的测定 本工艺中所用超声波频率均为40 kHz 功率均为180 W 精确称取一定量干 燥的荔枝壳粉末 以乙醇溶液为溶剂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超声辅助浸提 浸提 液经抽滤后 35 下 真空旋转蒸发回收乙醇 剩余液于4000 rpm下离心10 min 将所得上清液用相 应浸提剂定容至100 mL作为提取液 取该提取液0 1 mL加入10 mL比色管中 依次加入1 9 mL去离子水 0 5 mL已稀释1倍的福林酚溶液和3 mLl3 35 的 Na2C03溶液 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 mL 室温下反应2 h 在760 nm下测其吸 光度 代入回归方程 求出提取液中荔枝多酚的含量 回归方程 Y 0 0094X 0 0037 R2 0 9997 式中 Y 一吸光度 X 一质量浓度 mg L 3 荔枝多酚的纯化 目前的实验纯化技术比较多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在实验室是试验比较 常用和有效的技术 其分离率比较高 但要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须经进一步的 试验比较综合考虑工业的大规模生产条件和成本问题来进行改进 急性毒性说明 急性毒性说明 经小鼠试验测定 腹腔注射给药时 荔枝多酚的LD50为0 2512 g kg 95 可信限为0 227 0 278g kg 灌胃给药时荔枝多酚的LD50为 7 706 g kg 其95 可信限为6 442 8 702 g kg 小鼠急性中毒的临床症 状包括腹式呼吸 反应迟钝 腹泻 震颤和死亡 说明荔枝多酚可能对小鼠的 神经中枢系统和肠胃系统产生作用 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表 可以确定荔枝 多酚属于实际无毒级物质 相当于人的致死量为500 g 人 可见荔枝多酚在常 用量的应用情况下还是比较安全的 产品生产 产品生产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蔗糖 55 60 淀粉糖浆干固物 15 20 非脂乳固体 5 10 植物脂肪 5 10 乳脂 1 3 食盐 0 2 0 3 胶体 1 5 2 0 多 酚 香精色素适量 制作方法 1 浸泡明胶 将选好的 12 E 以上的明胶 用 20 左右的温 水浸泡 用水量一般为明胶的 2 5 倍左右 浸泡用水不要过多 因水分不易蒸 发 致使糖体变软 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 2 小时左右就够了 稍微加热搅 拌 冷却待用 2 熬糖也焦香味的形成 熬糖的作用是将物料充分溶解 混合 蒸发掉多余的 水分 使奶糖具有焦香味 焦香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熬糖温 度随不同物料 季节和其它条件而不同 各种胶质奶糖的出锅温度 一四季度 为 124 130 二三季度为 126 132 各种砂质型奶糖的出锅温度 一 次冲浆者一般掌握在 130 左右 两次冲浆者 第一次冲浆的出锅温度 124 126 第二次冲浆的出锅温度 130 136 3 搅拌和混合 在打蛋锅中搅拌的作用是 使物料充分混合 起泡 除掉部分 水分 将熬好的糖浆置于打蛋锅内 放入已溶化的明胶 开始慢转搅打 以防糖浆溅 溢 待糖浆稍冷粘度增大后 再开快转搅打 最后加入奶粉和油脂混合均匀 关于控制糖体软硬问题 不同奶糖所要求的软硬不同 一般是利用以下方法以 控制糖体的软硬 1 利用熬温控制 2 采取措施 降低材料中的水分 降低奶油 明胶和炼乳中的水分 3 延长搅拌时间 也可以除去部分水分 改善奶糖质量 使组织细腻 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 改善奶糖质量 使组织细腻 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 1 先加水使奶粉 溶解和乳化后 再加入糖液中 不直接将奶粉投入锅中 2 将奶粉压碎过罗 3 强烈搅拌 使物料充分混合乳化 4 使用淡炼乳 不使用加糖炼乳 4 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 使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有以下几种措施 1 控制还原糖含量 在打蛋机内通过强烈搅拌使蔗糖重新结晶 2 在熬糖后期 将物料进行激烈摩擦 使蔗糖产生晶体而返砂 不过这种方 法不易控制结晶速度和晶粒大小 3 先制成一种晶糖基相占 50 60 糖浆相占 50 40 结晶相中的晶核 很小 约在 5 30 微 晶糖基是砂糖晶体和糖浆的混合物 它是由两相构成的 即结晶相和糖浆相 结晶米之间 大小在 10 微米以下者 可产生细腻的口感 制作晶糖基的配方是 蔗糖 80 90 淀粉糖浆 20 10 溶化后熬至 118 然后冷却至 60 以下 在产砂机内制成白色可塑体 冷却后成为固体 使用时 将熬好的糖膏冷却至 70 以下 加入 20 30 的晶糖基 搅拌混合 晶糖基在砂质型奶糖中起着晶核的诱晶作用 最终使制品形成细致的砂质结构 整个过程应该注意隔绝空气 利用充入惰性气体营造制造氛围 避免多酚类 氧化 待解决问题 待解决问题 由于目前对荔枝多酚产品的生产尚未形成行业性的规模 所以未 能发现相关工艺或者技术层面的不足 据我们看来本产品在销售环节有一定的 困难 因为荔枝多酚如果大量过量的摄入会有产生中毒反应 所以必须控制销 售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 要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认为在产品说明上标明正常使用量 急性毒性 适 用人群是必须的 另外还要指定销售点实行身份登记限量销售 假如作为食品 的话 应该在合理添加范围内尽可能降低荔枝多酚的含量 达成的目标 达成的目标 提高荔枝的利用率 是荔枝产品多样化 带动荔枝多酚产品生产形成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