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_第1页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_第2页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_第3页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_第4页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列举宋代南方农业 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提高综 合概括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和识图能力 2 思考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通过模拟穿梭时空的方法 使学生对宋代的社会经济的繁荣 景象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虚拟小向导的发问 小组讨论学习 学生代表发言 了 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史实 2 通过提问思考 学生解答 教师总结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宋 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 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2 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中的乐趣 让学生体会到 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 培养学生谦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形成中 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难点 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和经济重心难移的原因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 课堂导入 以林升的 题临安邸 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导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而在两宋时期大量的人口涌入了南方 更将这美景纳入了自己的胸 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都说历史由小见大 今天我们就跟 随一位士兵的人生经历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探究新知 1 经济重心的南移 展示春节后农民工赶火车的拥挤情景的图片 问 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去南方城市还是北方城市 为什么 展示材料 西汉时 南方地广人稀 人们以稻米 鱼为主食 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 刀耕火种 没有积蓄 大多很贫困 司马迁 史记 思考 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问 南方是否自古以来就比北方经济发达呢 这种情况是如何改变的 请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 观察下面三 幅图 说说从古到今 我国经济重心有何发展趋势 结合教材 讨论归纳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 经济重心难以的表现 问 两宋时 全国经济重心已在长江流域 那么 当时农业 手工业 商业发展的状况如何呢 我们分别请每一小组选派代表用 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 第一小组代表以音像资料向我们展示了农业发展的状况 具体表现为 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一亿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 术得到很大改进 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跃 居粮食产量首位 第二小组向我们展示了宋代手工业发展状况 1 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2 铁 铜等金属冶炼业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 水平 宋代铁产量大致相当于 18 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 陶瓷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国被誉为 瓷之国 第三小组结合收集的图片资料以讲解的方式展示了宋代商业的 发展状况 归纳为 1 城镇的兴起 2 交子 的出现 3 海外贸易的繁荣 教师重点指出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 交子 是世界上最 早的纸币 宋代商业的繁荣表现为 蕃坊 蕃市 蕃学 的 建立 市舶机构的设置 海外贸易范围东到朝鲜 日本 西至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三 总结归纳 升华主题 想一想 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得到发展 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我 国古代自唐中晚期到宋朝 南方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超过北方 又 具备了哪些因素 你觉得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四 反复回忆 巩固新知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 多媒体上展示 一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二 宋代经济繁荣发展的表现 1 农业 2 手工业 3 商业 五 思维拓展 活动延伸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和唐代经济发展情况比较一下 宋代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的 变化 九 板书设计 第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一 经济重心南移 1 过程 三国 唐代 宋代 2 原因 二 经济发展的表现 1 人口 2 农业 秧马 占城稻 3 手工业 煤 铁 铜 瓷器 景德镇 4 商业 交子 5 对外贸易 蕃坊 市舶司 达标反馈 达标反馈 1 从五代起 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 南方战祸少 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 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 麦田面积扩大 2 煤得到大量开采是在 A 南宋 B 北宋 C 唐朝 D 隋朝 3 苏湖熟 天下足 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 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 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 转移到长江流域 C 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 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4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出现在 A 北宋后期 B 南宋前期 C 南宋后期 D 北宋前期 5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