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执教 程树平 授课时间 2016 年 10 月 20 日 授课班级 807 班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长征的背景 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 知道遵义 会议召开的背景 内容和意义 掌握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2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 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结合长征示意图 培养学生读图 填图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地图 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 江河 并能说出发生在那 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培养学生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查阅课外资料等方式 整合相关学科知识 理清红军 长征的大致路线 掌握发生的主要事件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2 借助于讲故事 播放相关音视频资料的方式 尽可能地让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深刻领会 长征精神 三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了解长征的经过及遵义会议的召开 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不断纠正自 身的错误 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在这种吸取经验教训 不断纠正错误的曲折过程中取 得的 2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 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人民军队 热爱祖国的感情 珍惜今天的幸福 生活 二 教学重点二 教学重点 1 中央红军的长征 2 遵义会议 三 教学难点三 教学难点 1 遵义会议的意义 2 长征胜利的意义 四 教学准备四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 上课前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如路线组 故事组 图片 组等 或搜集长征故事准备上课讲述 或搜集长征图片 做成幻灯片准备上课演示 或理清中央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 准备上课讲述 2 教师准备 1 阅读教材 钻研教学参考书 结合学科专业刊物以及有关的最新研究信息和 成果 完成科学 系统 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 2 多角度收集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 教学方法五 教学方法 讲解法 讨论法 探究法 六 教学过程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 播放 MV 十送红军 剪辑片断 2 提出问题 这首红色革命歌曲反映 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继续提出问 题 革命根据地的人民为什么要 十 送红军 踏上艰难的征程 在这个前 途未卜的征途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共同学习 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认真观看 听歌 回答出 长征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 的活动 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以 激发学生对本课的 兴趣 教学新课 第 13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板书 一 长征的开始 板书 1 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利 板书 思考 指导学生结合问题 红军 为什么要长征 阅读第一段内容 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 补充讲解 蒋介石调集军队向红军 发动反革命 围剿 前四次 围剿 在毛泽东正确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 但在第五次 围剿 中由于博古 李 德抛弃了以前的 避敌主力 击其虚 弱 寻机歼敌 的作战方法 结果失 败 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 播放视频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利 2 艰难的长征征程 板书 提问 同学们 你们知道红军长征 学生认真读书 回答 第 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 红军长征的原因 时间 1934 年 10 月 当时中央负责人是 李德 和博古 认真观看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1 二万五千里 2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红二 六军 让学生掌握自学方 法 提高自学能力 对教材内容适当地 扩充 能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知识 帮助同学们更直观 地认识长征的原因 简单的问题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 培 走过了多长的路程吗 参加长征的主 要有红军的几支队伍 合作探究 1 有谁能上台给大家演示红一方 面军的长征路线并简略地讲解一下途 中发生的主要事件 2 请同学们再看 P60 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示意图 谁能说红军长征 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长征经过 了哪些省份 经过了哪些江河 在这 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大事 3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历经各 种磨难 那么这些 磨难 到底有多 大呢 下面我们请 图片组 故事 组 的同学给我们再现当时的历史情 景 小结 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和课文内 容 想一想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那 些困难 教师小结 1 敌人的围追堵截 2 恶 劣的自然环境 3 物资的严重匮 乏 播放视频 过雪山 过渡 在漫漫征途中 有一件影响 团 红二十五军等 路线组 的学生代表上 台操作班班通电脑展示并 讲解他们的作品 中央 红军长征路线及途中发生 的重大事件 认真读图 然后回答 瑞金 吴起镇 会宁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 南 广西 贵洲 云南 四川 西康 甘肃 陕西 乌江 解放贵州重镇 遵义 赤水 打乱敌人 追剿计划 金沙江 跳 出敌人的包围圈 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 定桥 图片组 的代表上台展 示他们搜集的反映红军克 服艰难险阻的图片并做简 要解说 故事组 的代表上台讲 长征故事 小组讨论 代表回答 认真观看 养学生读图和从历 史地图中提炼历史 信息的能力 检验学生课前预习 准备的情况 分享 合作学习的成果 整合历史 地理学 科知识 加深学生 对主要 重大事件 的认知 全班同学交流学习 分享学习成功带来 的快乐 培养学生分析 归 纳 总结问题的能 力 帮助同学们更直观 地认识长征过程中 的困难 感受红军 指战员的伟大 党和革命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 那就 是遵义会议 二 遵义会议 板书 思考 请同学们看书 然后回答问 题 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 内容 意 义 探究 遵义会议为什么是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播放视频 遵义会议 教师总结 领导核心的变化 确立了以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 军事路线 和思想路线的变化 肯定了毛泽东 的军事路线 红军处境发生变化 首先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 后迅 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粉碎了国民党 围剿红军的企图 由失败 被动到节 节胜利 党的自身建设发生变化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革命的中心发生变化 由南方转移 到北方 过渡 由于有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毛泽东等人的英明领导 红军长 征到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 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那么长征 胜利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呢 三 长征胜利的意义 板书 学生回答 1935 年 1 月 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 和组织上的错误 取消了 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 挽救 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是 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认真观看 学生积极回答 粉碎了国 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 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 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培养他们合作意识 和多角度解决问题 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 归 纳 总结问题的能 力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 理解遵义会议的意 义 通过讨论 培养学 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补充讲解 关于长征的胜利正如毛 泽东所说 长征是历史上记录的第 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以我们的胜 利 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美国作家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如是说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行军 不是 战役 它不是胜利 它是一曲人类求 生存的凯歌 长征使毛泽东及其共 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课时总结 同学们 今年是长征胜利 75 周年 回顾这段历史 红军战士身上有哪些 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1 世纪 时代我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大家积极讨论 主动发言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 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 业无比的忠诚 坚定的信 念 表现出了不怕牺牲 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 主义精神 表现出了顾全 大局 严守纪律 亲密团 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 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不怕 牺牲 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 坚韧不拔的精 神 众志成城 团结互助 的精神 百折不挠 克服 困难的精神 新时代 我们应发扬不 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培养顽强的毅力 磨练坚 强的意志 刻苦学习掌握 科学文化知识 树立远大 理想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史明智 指导自 己的学习和生活 七 巩固检测七 巩固检测 1 毛泽东 七律 长征 诗中 大渡桥横铁索寒 指的军事行动是 A 渡过湘江 B 四渡赤水 C 强渡大渡河 D 巧渡金沙江 2 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 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它不是一 般意义上的 行军 不是战役 也不是胜利 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 是为了避 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 征途漫漫的撤退 是一场险象环生 危在旦 夕的战斗 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井冈山会师 B 红军长征 C 挺进大别山 D 辛亥革命 3 毛泽东于 1935 年 10 月著诗 七律 长征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 开颜 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A 遵义会议 B 会宁会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