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轮复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_第1页
数学一轮复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_第2页
数学一轮复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_第3页
数学一轮复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_第4页
数学一轮复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对于一条与 x 轴相交的直线 把 x 轴所在直线绕着它与直线的交点按照逆时针方向旋 转到和直线重合时 所转过的最小正角叫倾斜角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00 1800 直线的倾斜角 与斜率 k 的关系 当 时 k 与 的关系是 0 90 tan k 时 直线斜率不存在 0 90 经过两点 P1 x1 y1 P2 x2 y2 x1 x2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 12 12 xx yy k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CBA ACAB kk 2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点斜式方程是 不能表示的直线为垂直于轴的直线 yyk xx 00 x 斜截式方程为 不能表示的直线为垂直于轴的直线bkxy x 两点式方程为 不能表示的直线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12 1 12 1 xx xx yy yy 截距式方程为 不能表示的直线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原点的直线 1 b y a x 一般式方程为 0 cbyax 3 几种特殊直线的方程 过点垂直于 x 轴的直线方程为 x a 过垂直于 y 轴的直线方程为 y b baP baP 已知直线的纵截距为 可设其方程为 bbkxy 已知直线的横截距为 可设其方程为 aamyx 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是 k 的直线方程为 y kx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 重点 理解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 熟练利用五种形式求直线方程 难点 在求直线方程时 条件的转化和设而不求的运用 重难点 结合图形 把已知条件转化为确定直线位置的要素 从而顺利求出直线方程 1 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 涉及这类问题的题型一般有 1 已知倾斜角 或范围 求斜率 范围 2 已知斜率 或范围 求倾斜角 或范围 如 问题 1 直线的倾斜角是02 3 tan yx A B C D 3 6 3 2 3 点拨 转化为 已知 求 答案 C 0 3 tantan 问题 2 求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023cos yx 点拨 要从和正切函数的单调性来理解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 tan k 当时 随的增大而增大 2 0 0 kk 当时 随的增大而增大 2 0 kk 本题可先求出斜率的取值范围 再利用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 求出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故 3 cos 3 k 33 33 k 当时 直线的倾斜角 满足 3 0 3 k 0 6 当时 直线的倾斜角 满足 3 0 3 k 5 6 所以 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 和0 6 5 6 2 利用直线方程的几何特征确定直线的位置 问题 3 已知函数 当 方程 表 10 aaaxf x 且1 0 xfx时 a axy 1 示的直线是 点拨 这是直线方程中的参数的几何意义问题 可先确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范围 再确定 直线的位置 由已知可得 从而斜率 截距 故选 C 1 0 a 1 0 k1 b 3 选择恰当的形式求直线方程 问题 4 过点的直线分别交轴 轴的负半轴于两点 当最小 2 1 PxyBA PBPA 时 求直线 的方程 l 点拨 设直线方程要从条件和结论两方面考虑 为更好表示 本题用点斜式设出 PBPA x y A Ox y B O y x D O y Ox C 方程最简便 解 设直线 的方程为 l 1 2 xky2 0 kyx得1 2 0 k xy得 2 0 0 1 2 kB k A 当且仅当 即 k 1 时 48 4 414 4 2 22 2 k kk k PBPA 2 2 1 k k 等号成立 但 k 0 故直线 的方程为 x y 3 0 l 4 设直线方程时要考虑是否会有丢解的情况 如 问题 5 求过点 且在轴上的截距是在轴上的截距的 2 倍的直线方程 4 3 Pyx 点拨 设直线方程都要考虑是否丢解的问题 本题用截距式设直线方程容易漏掉过原点的 直线 应警惕 解 当直线过原点时 方程为 当直线不经过原点时 设方程为 把xy 3 4 1 2 a y a x 代入得 4 3 P5 a102 yx 综上 所求方程为或xy 3 4 102 yx 热点考点题型探析热点考点题型探析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题型题型 已知倾斜角 已知倾斜角 或范围或范围 求斜率求斜率 或范围或范围 或已知斜率或已知斜率 或范围或范围 求倾斜角求倾斜角 或范围或范围 例 1 已知经过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且 试求 12 2 mmBmA oo 13545 实数的取值范围 m 解题思路 由倾斜角的范围得出斜率的范围 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km 解析 01113545 mkk oo 或或 或 解得 1 2 32 m m 01 2 32 m m m 或00 4 3 0 mmm或或 的取值范围是m 4 3 指引 根据正切函数在上的单调性 要分 0 90 45 00 三种情况讨论 特别注意时容易遗漏 0 90 135 90 00 0 90 题型题型 动直线与线段 动直线与线段 曲线段 区域曲线段 区域 相交相交 例 2 已知直线l l y kx 2 和两点 P 1 2 Q 4 1 若l l与线段 PQ 相交 求 k 的取 值范围 解题思路 用运动的观点 结合图形得出倾斜角的范围 从而得出斜率取值范围 解析 由直线方程 y kx 2 可知直线过定点 0 2 2 2 4 1 0 MP k 1 2 3 4 04 MQ k y x O M Q P 要使直线l l与线段 PQ 有交点 则 k 的取值范围 是 k 4 和 k 3 4 指引 1 用 运动的观点 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方法 注意 两条直线相交 和 直线与线段相交 的区别 2 在观察动直线在运动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倾斜角是否含有 角 若含有 则斜率的范围是 若不含有 则斜率的范围是 0 90 21 kk 21 kk 分别为线段端点与直线所过定点连线的斜率 21 k k 1 下列多组点中 三点共线的是 A 1 4 1 2 3 5 B 2 5 7 6 5 3 C 1 0 0 7 2 D 0 0 2 4 1 3 3 1 解析 C 由 KAB KBC可得 2 若函数f x log2 x 1 且 a b c 0 则 的大小关系是 a af b bf c cf A B a af b bf c cf c cf b bf a af C D b bf a af c cf a af c cf b bf 解析 B 把 分别看作函数f x log2 x 1 图像上的点 a af b bf c cf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对照草图可得答案 bfcbfbafa 3 已知直线 t 为参数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4 43 xt yt D C x y 2 OB A x x y 1 A 直线的倾斜角为B 直线必经过点 3 arctan 4 11 1 2 C 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 D 当t 1时 直线上对应点到点 1 2 的距离为3 2 解析 D 将直线方程化为 直线的斜率为 直线的倾斜角为02543 yx 4 3 将点代入 满足方程 斜率为正 截距为负 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 3 arctan 4 11 1 2 4 若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则当从 2A 0 0 2 x y yx a 连续变化到 1 时 动直线 扫过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 xya A 解析 如图 当从 2 连续变化到 1 时 动直线 扫过中的那部分 四边形axya A OBCD 区域的面积与区域 A 的面积之比为 而区域 A 的面积为 2 故所求的面积ABO 8 7 为 7 4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的坐标分别为 如果是 ABC 01 4 2 2 6 P xy 围成的区域 含边界 上的点 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 1 x y 解析 把看作区域上的点与点 1 0 连线的斜率 结合图形可得结果为 1 x y 2 5 2 6 已知点 A 2 3 B 3 2 P 0 2 过 P 点的直线与线段 AB 有公共点 求直 线的斜率 k 的变化范围 解析 画出图形 数形结合可得结果 2 5 PA k 3 4 PB k k 54 23 求直线方程求直线方程 题型 根据题目条件 选择方程的形式求直线方程题型 根据题目条件 选择方程的形式求直线方程 例 3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C和顶点B都在直线 2x y 6 0 上 顶点A的坐 标是 1 1 求边AB AC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题思路 从确定直线AB AC 的条件入手 直线AC满足 经过点A且垂直于直线 2x y 6 0 直线AB满足 经过点A且与直线 2x y 6 0 成角 或 AB 等于点 A 到直线 2x y 6 0 4 的距离的倍 2 解法 1 由条件知直线AC垂直于直线 2x y 6 0 设直线AC的方程为 x 2y c 0 把A 1 1 代入得 c 3 故直线AC的方程为 x 2y 3 0 设 B x y 则 10 5 5 5 ABAC 062 10 1 1 22 yx yx 解得或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或 2 2 B 2 4 B043 yx023 yx 解法 2 直线AC的斜率为 由点斜式并化简得 直线AC的方程为 x 2y 3 0 2 1 考虑直线AB AC的夹角为 设直线AB AC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4 1 1 2 knm 则 解得或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 2 2 1 5 2 cos 2 k k nm3 k 3 1 k 或043 yx023 yx 指引 求直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寻找所求直线的满足的两个条件 2 将条件转化 使转 化后的条件更利于列出方程组 3 列方程组求解 例 4 过点 P 0 1 作直线l l 使它被两直线l l1 1 2x y 8 0 和l l2 2 x 3y 10 0 所截得的 线段被点 P 平分的直线的方程 解题思路 1 设出直线l l的点斜式方程 分别与直线l l1 1 l l2 2建立方程组 求出交点坐标 再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 k 即可求出l l的方程 解析 1 由题意可知直线l l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l l的方程为 y kx 1 联立解得交点坐标是 1 28 0 y kx xy 782 22 K A KK 联立解得交点坐标是 1 310 0 y kx xy 7101 31 31 K B KK 而点 P 0 1 是 AB 的中点 解得 k 77 231 0 2 kk 1 4 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x 4y 4 0 解题思路 2 设出l ll l1 1的交点 A 坐标 x1 y1 通过中点坐标公式求出l l与l l2的交点 B 的坐标 然后分别将 A B 两点的坐标带入直线l l1 1 l l2 2的方程 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 解析 2 设直线l l与已知l l1 1 l l2 2的交点 A x1 y1 B x2 y2 P 是 AB 的中点 即带入l l2 2的方程的 12 12 0 2 1 2 xx yy 21 21 2 xx yy 得 x1 3 2 y1 10 0 即 x1 3y1 4 0 联立解得 A 4 0 11 11 34 0 28 0 x y xy 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即 x 4y 4 0 04 1 004 yx 指引 1 解法 1 思路明显 但运算量较大 解法 2 使用 设而不求 减少了运算量 2 中点弦问题和两条曲线关于某点对称的问题 都可以考虑运用解法 2 中的 设而不求 7 已知点A 3 4 1 经过点A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2 经过点A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1 的直线方程为 3 经过点A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线方程为 4 经过点A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的截距的 2 倍的直线方程为 解析 1 4x 3y 0 或x y 7 0 当直线经过原点时 方程为 4x 3y 0 当直线不经过原点时 设方程为 代1 a y a x 入点 A 的坐标得直线方程x y 7 0 2 2x y 2 0 或 8x 9y 12 0 设直线方程为 由和1 b y a x 1 43 ba 求得的值 2 abba 3 x y 1 0 或x y 7 0 斜率为 1 或 1 由点斜式易得 4 x 2y 11 0 或 4x 3y 0 当直线经过原点时 方程为 4x 3y 0 当直线不经 过原点时 设直线方程为 由和求得的值 1 b y a x 1 43 ba ba2 ba 8 已知直线经过点 分别交轴 轴正半轴于点 A B 其中 O 为原点 求l 1 4 Pxy AOB 的面积最小时 直线的方程 l 解析 设直线 的方程为 l 1 4 xky 令 令 kyx 4 0 得 k xy 4 1 0 得 4 0 0 4 1 kB k A 8 16 8 2 1 4 4 1 2 1 2 1 k kk k OBOAS AOB 当且仅当 即 k 4 时等号成立 但 k0 则的最小值为 nm 21 解析 8 函数 1 图象恒过定点 A 2 1 3 log xy a 当且仅12012 nmnm8 4 4 2 21 21 n m m n nm nmnm 当即时取等号 n m m n4 mn2 5 5 直线 经过 两点 那么直线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l 1 2 A 1 2 mB Rm l A B C D 0 2 4 0 4 0 2 4 0 解析 D 因为 1 2 1 AB km 6 6 如果实数满足条件 那么的最大值为xy 10 10 10 xy y xy 1 4 2 xy A B C D 21 1 2 1 4 解析 A 不等式表示的区域是以 A 1 0 B 2 1 C 0 1 为顶点的三角形 当直线经过点 C 0 1 时 取最大值 2 1 4 2 xyyx 2 2tyx 2 1 4 2 xy 综合提高训练综合提高训练 7 过点作一直线l 使它与两坐标轴相交且与两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54 5 求此直线的方程 解 直线l的方程为 5 4 xky 令 得 令得0 x45 ky0 y5 4 k x 解得或5 5 4 45 2 1 k k 5 2 k 5 8 k 所求方程为或 2 5 2 xy4 5 8 xy 8 如图 为了绿化城市 拟在矩形区域 ABCD 内建一个矩形草坪 另外 AEF 内部有一文物 保护区域不能占用 经过测量 AB 100m BC 80m AE 30m AF 20m 应该如何设计才能使草坪 面积最大 解析 建立如图示的坐标系 则 E 30 0 F 0 20 那么线段 EF 的方程就是 在线段 EF 上取点 P m n 作 PQ BC 于 Q 作 PR CD 于 R 设矩1 030 3020 xy x 形 PQCR 的面积是 S 则 S PQ PR 100 m 80 n 又因为 1 030 3020 mn x 所以 故 20 1 30 m n 2 100 8020 3 Smm 2 218050 5 33 m x y AE P F D R C Q l Ox M Q P y m 于是 当 m 5 时 S 有最大值 这时 030 m 3055 51 EP PF 9 已知直线和点 P 3 1 过点 P 的直线与直线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Q 与 xxyl3 ml 轴交于点 M 若为等边三角形 求点 Q 的坐标OMQ 解析 因直线的倾斜角为 xyl 0 60 要使为等边三角形 直线的斜率应为 OMQ m3 设 则 3 xxQ3 3 13 x x 解得 6 39 x 2 331 6 39 Q 10 如图 一列载着危重病人的火车从 O 地出发 沿射线 OA 方向行驶 其中 10 10 sin a 在距离 O 地 5a a 为正常数 千米 北偏东角的 N 处住有一位医学专家 其中 现 120 指挥中心紧急征调离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