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新)_第1页
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新)_第2页
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新)_第3页
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新)_第4页
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腿部机械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腿节长度的确定 根据最后出来的总体机构 该四足仿生机器人每条腿都有肩 大腿 小腿部分 的腿节 为方便表达 进行了如图的标示 L L L 分别为腿部中肩部分 大腿部分 小腿部分的腿节长度 123 肩关节 大腿关节 小腿关节的转角 为实现腿部机构运动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只具有一定的腿节数是不够的 其 中各腿节的长度对总体的运动性能影响是很大的 在确定腿部总体尺寸后 对 每个腿节的合理的比例分配的是相当的重要的 以下通过分析腿节长度对腿部 跨度的影响 对抬腿高度的影响 对腿部足端运动空间的影响 对腿部运动灵 活性的影响来确定各腿节的长度尺寸 1 腿节长度对腿部跨度的影响 图中为仿生机器人腿部运动的某一瞬间 机构在空间中处于某一个位置 以坐 标方程记录足端的运动轨迹 x y z分别表示足端在已设坐标系中沿 x 轴 y 轴 z 轴方向的跨度 跨度跨度跨度 x U 1 跨度 y H cos 2 跨度 z H sin 3 跨度 根据三角函数变形 用上 L L L 的腿节长度来表达 U 和 H 123 U L cos L cos L cos 4 123 H L sin L sin L sin 5 123 1 1 各腿节长度对腿部在 X 方向上的跨度的影响 根据 1 4 得到 x U L cos L cos L cos 跨度123 再用 x分别对 L L L 进行求导 即可得到跨度对不同腿节长度的敏 跨度123 感程度 得 cos cos cos 1 x L 跨度 2 x L 跨度 3 x L 跨度 根据以上三个式子 比较大小可知 敏感程度由转角幅度的要求来确定 首先 确定 的变化范围 20 度 60 度 40 度 110 度 30 度 100 度 各腿节在空间的转角的 cos 三角函数值如表 腿节肩 大腿 小腿 转角范围 度 20 6060 170 40 140 Cos 三角函数值0 5 0 939 0 98 0 51 0 766 腿部足端跨度最值可根据各关节的转角来实现 只要转角在满足要求的范围内 虽然三角函数值得到的是一个数值范围 但是只要转角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取最值来进行腿节长度对跨度的敏感程度的判断即可 根据表上各腿节转角范围中的一些极限值 可以很好的比较出 各腿节长度对 X 方向上的跨度的影响程度为 L L L 小腿腿节影响最为敏感 即 在 312 腿部总长一定 步调一致的情况下 长度比例越集中在小腿腿节上 在 X 轴方 向上的移动速度就越大 1 2 各腿节长度对腿部在 Y Z 方向上的跨度的影响 与 1 1 同理求出描述敏感程度的式子 Y 轴方向的跨度就根据 2 5 得到 y H cos L sin L sin L sin cos 跨度123 Z 轴方向的跨度就根据 3 5 得到 Z H sin L sin L sin L sin sin 跨度123 再用 y z分别对 L L L 进行求导 即可得到跨度对不同腿节长 跨度跨度123 度的敏感程度 得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1 y L 跨度 2 y L 跨度 3 y L 跨度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1 z L 跨度 2 z L 跨度 3 z L 跨度 根据以上两组式子 每组 3 个式子都要通过比较各腿节在空间的转角的 sin 三 角函数值大小来确定 各腿节在空间的转角的 sin 三角函数值如表 腿节肩 大腿 小腿 转角范围 度 20 6060 170 40 140 Sin 三角函数值0 342 0 8660 173 1 0 642 1 腿部足端跨度最值可根据各关节的转角来实现 只要转角在满足要求的范围内 虽然三角函数值得到的是一个数值范围 但是只要转角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 取最值来进行腿节长度对跨度的敏感程度的判断即可 根据表上各腿节转角范围中的一些极限值 可以很好的比较出 各腿节长度对 Y Z 方向上的跨度的影响程度都为 L L L 小腿和大腿腿节影响最为 312 敏感 即 在腿部总长一定 步调一致的情况下 长度比例越集中在小腿和大 腿腿节上 在 Y 和 Z 轴方向上的移动速度就越大 这里 Y 轴的跨度主要表现在 四足仿生机器人侧向移动的速度和转身的速度 而 Z 轴上的跨度主要体现了四 足仿生机器人在不跳跃的情况之下 穿越障碍的能力 2 腿节长度对仿生四足机器人足端运动空间的影响 在进行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腿节参数优化设计时 主要是使到 XZ 平面的运动 面积能够越大越好 因为工作面积越大 说明腿部的运动能力越强 其运动 空间即是腿的足尖点可到达的区域范围 其范围由关节转角和各腿节长度来 决定的 而机器人腿部足端的运动空间的求解方法主要有解析法 图解法 朱学彪 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和数值法 标注 曹毅 王 树新 李群智 基于随机概率的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其解析表达 其中解析 法在工程应用上来看 具有过程比较繁杂 直观性差等缺点 而图解法较其 他两种方法上 直观性最强 是关于图形几何方法求解工作区域 由于本仿 生四足机器人腿部的自由度还是比较少 关节数只有 3 个 进行简单的分组 处理便可 求解过程为从足端开始 由下至上 逐步求出工作区域 由于关节的转角范围已经给出 求区域边界时可用到关节转角的边界值 肩部的摆动角度 20 度 60 度 大腿的摆动角度 40 度 110 度 小腿的摆动角度 30 度 100 度 为方便计算 在原有的总体机构上 把肩部在 ZY 平面上旋转的关节忽略 只针对分析腿部在肩旋转关节处于中位状态时的腿节对机器人足部 XZ 平面 运动区域的影响 第一步 图示 AB 为肩部 L BC 为大腿 L CD 为小腿 L 当腿节 L L 关 12312 节转角保持不变 腿节 L 上的关节转角由 30 度摆到 100 度 DD1 即是足 3 端的运动坐标点所描绘出来的轨迹 第二步 如图 2 所示 腿节 L 关节转角保持一边界值 腿节 L 关节拽着原先图 1 所 1 2 示的运动轨迹一起从转角最小值摆到最大值 形成图 2 阴影部分所示的运动 区域 DD1D3D2 关于这个区域面积的计算 图 2 上并有区域 DED1 全等于 区域 D2E1D3 的关系 运动几何图形填补法可计算出运动区域的面积 DD1D3D2 S 由三角形余弦定理 可得 大圆半径 2 1R 22 2323 2cos1LLL LD CB 22 2323 2cos150oLLL L 小圆半径 2 2R 22 2323 2cosLLL LDCB 22 2323 2cos80oLLL L DD1D3D2 S DEE1D2 S 0 404 22 70 12 360 RR 2323 70 2cos802cos150 360 oo L LL L 23 L L 第三步 如图 3 所示 腿节关节拽着原先图 2 所示的阴影面积一起从转角最小值 1 L 20 度摆到最大值 60 度 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所要求的仿生机器人足端运动 区域 为了方便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该部分被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 竖直阴影线的 DD1D2 部分 第二部分为斜阴影线标示的 D2D1D1 D2 部分 第三部分为竖直阴影线标示的 D2 D1 D3 各个部分之间有如下关系 1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和等于图 2 阴影部分的面积 2 第二部分的求解以大圆为半径的 40 度扇形减去以小圆为半径的 40 度扇形 的面积 0 404 SS 第一部分第三部分23 L L L cos20 L cos 20 40 L cos 20 40 30 L 222 RXZ 大跨距跨距123 2 sin20 L sin 20 40 L sin 20 40 30 123 2 L cos60 L cos 60 110 L cos 60 110 100 222 x rz 小跨距跨距123 L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