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血液ppt课件.ppt_第1页
组织胚胎学—血液ppt课件.ppt_第2页
组织胚胎学—血液ppt课件.ppt_第3页
组织胚胎学—血液ppt课件.ppt_第4页
组织胚胎学—血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组织学与胚胎学 理论课件 组织学血液和淋巴 血液 blood 是在心血管系统内流动的液态组织在成人约占体重的7 总量约5L血液由血浆 plasma 和血细胞 bloodcell 组成 一 血液 血浆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 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 男 4 0 5 5 1012 L女 3 5 5 0 1012 L 4 0 10 109 L 100 300 109 L 一 血浆 约占血液容积的55 为淡黄色半透明的粘稠液体pH7 3 7 4 比重1 025 1 030 渗透压313mosm其中90 是水 其余为血浆蛋白 脂蛋白 酶 激素 糖 维生素 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等 血清 serum 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 清亮液体 二 血细胞 约占血液容积的45 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涂片 Wright或Giemsa染色 观察血细胞形态最常用的方法 血象 对血细胞形态 数量 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1 红细胞2 嗜酸性粒细胞3 嗜碱性粒细胞4 中性粒细胞5 淋巴细胞6 单核细胞7 血小板 各种血细胞模式图 1 红细胞 直径 7 8 5 m形态 双凹圆盘状 中央浅染 较薄 厚约0 8 m 周缘较厚 约2 6 m结构 无核 无细胞器 充满血红蛋白 Hb 功能 运输O2和CO2平均寿命 约120天 红细胞LM红细胞SEM 网织红细胞 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特征 稍大 胞质中有残留的核糖体 煌焦油蓝染色呈蓝色细网状正常值 占红细胞总数的0 5 1 5 1 红细胞 2 白细胞 球形 有核细胞 4 0 10 109 L 中性粒细胞 50 70 有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0 5 3 嗜碱性粒细胞 0 1 淋巴细胞 25 30 单核细胞 3 8 白细胞 无粒细胞 1 中性粒细胞 数量 50 70 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直径 10 12 m形态特征 核左移 1 2叶核增多核右移 4 5叶核增多 胞质粉红色 有颗粒 核杆状或分2 5叶 中性粒细胞TEM 嗜天青颗粒 较大 量少 含ACP 过氧化物酶 组织蛋白酶等特殊颗粒 细小 量多 含AKP 溶菌酶 乳铁蛋白等 1 中性粒细胞 功能 可做活跃的变形运动 穿过血管壁 具有趋化性和吞噬功能参与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的防御反应在血液停留6 7小时 在结缔组织中存活1 4天 1 中性粒细胞 2 嗜酸性粒细胞 数量 0 5 3 形态 直径10 12 m 核多为2叶 胞质颗粒粗大 均匀 桔红色含ACP 组胺酶等功能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灭活组胺 减弱过敏反应 释放主要碱性蛋白和酶 参与对蠕虫免疫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LM嗜酸性粒细胞TEM 3 嗜碱性粒细胞 数量 0 1 数量最少的白细胞形态 直径12 15 m 核2叶或S形颗粒大小形态不规则 紫蓝色 颗粒内含物 肝素 组胺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成分与肥大细胞相同胞质中含 白三烯功能 参与过敏反应 抗凝血 嗜碱性粒细胞光镜和TEM 4 单核细胞 数量 3 8 直径 14 20 m 体积最大的白细胞 形态 核卵圆或肾形 常有折叠 染色质疏松 胞质灰蓝色 含嗜天青颗粒 单核细胞光镜和TEM 功能 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趋化能力在血液停留1 5天 进入结缔组织变为巨噬细胞吞噬异物 衰老的细胞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参与免疫应答 4 单核细胞 5 淋巴细胞 数量 25 30 形态 小淋巴细胞 6 8 m 胞质少 强嗜碱性 核圆有侧凹 染色质块状着色深中淋巴细胞 9 12 m 胞质较多 含少量嗜天青颗粒 核染色质较疏松 着色略浅大淋巴细胞 13 20 m 主要存在于组织中 淋巴细胞TEM 电镜结构 胞质内含丰富的游离核糖体 少量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 核仁常见功能 参与免疫应答 5 淋巴细胞 分类 胸腺依赖淋巴细胞 T细胞 参与细胞免疫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B细胞 参与体液免疫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非特异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5 淋巴细胞 3 血小板 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数量 100 300 109 L直径2 4 m形态 双凸扁盘状 无核 极易变形中央颗粒区 紫蓝色周边透明区 浅蓝色 血小板TEM 电镜结构 微管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特殊颗粒 致密颗粒和少量溶酶体功能 参与止血 凝血和内皮修复 3 血小板 二 血细胞发生 造血器官的演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骨髓 出生以后最主要的造血器官 造血组织 网状组织 网状细胞 网状纤维基质细胞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脂肪细胞 间充质细胞等 分泌体液因子 调节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血窦 腔大的毛细血管 有利于成熟血细胞进入血液 一 红骨髓的结构 造血诱导微环境 造血细胞赖以生存 增殖与分化的环境 骨髓组织结构 在造血诱导微环境的作用和多种因素的调节下 造血干细胞增殖 分化为各类造血祖细胞 祖细胞再定向增殖分化成为各种成熟血细胞 称血细胞发生 二 血细胞发生 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又称多能干细胞形态 类似小淋巴细胞 胞质内除大量游离核糖体和少量线粒体外 无其他细胞器特性 有自我复制能力 有很强的增殖潜能 有多向分化能力 有不均一性 1 造血干细胞 小鼠脾集落实验 证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 X线全身照射 约9Gy X线照射 约2Gy 骨髓细胞悬液 9 11天 脾集落 同系小鼠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只能向一个或几个血细胞系定向增殖分化 故也称定向干细胞 2 造血祖细胞 红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系造血祖细胞粒细胞 单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淋巴细胞系造血祖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造血祖细胞 淋巴系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髓系造血干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粒细胞 粒细胞 单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 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 红细胞 淋巴系造血祖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红系造血祖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造血祖细胞 基本过程 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早 中 晚 成熟阶段形态变化基本规律 胞体 大 小 巨核细胞例外 胞核 大 小 无 红细胞 分叶 粒细胞 胞质 嗜碱性强 弱 嗜酸性 分裂能力 有 无 3 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1 红细胞发生 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 血红蛋白出现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脱去细胞核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 出现嗜天青颗粒中幼粒细胞 出现特殊颗粒晚幼粒细胞成熟粒细胞 2 粒细胞发生 3 单核细胞发生 起源于粒细胞 单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原单核细胞 幼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炎症或免疫功能活跃时 幼单核细胞增殖力很强 提供外周血足量的单核细胞 4 血小板发生 原巨核细胞 直径15 50 m幼巨核细胞 核分裂但胞体不分裂形成巨核细胞巨核细胞 不规则形 直径35 150 m血小板 由巨核细胞胞质末端膨大脱落形成 5 淋巴细胞系的发生 起源于淋巴造血干细胞一部分淋巴干细胞经血流迁入胸腺 发育为T细胞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骨髓内发育为B细胞和NK细胞淋巴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细胞膜蛋白和功能状态的变化 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粒细胞 单核细胞系巨核细胞系红系淋巴系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 嗜酸性原粒细胞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原粒细胞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系造血干细胞 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原红细胞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网织红细胞红细胞 原巨核细胞 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原粒细胞中性早幼粒细胞中幼粒晚幼粒中性粒细胞 造血干细胞 髓系造血干细胞 幼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 4 骨髓血屏障 白细胞 通过自身运动 穿越屏障 进入血窦红细胞 通过存在血窦壁的压力梯度挤压进入血窦血小板 巨核细胞突起穿过血窦壁进入窦腔 末端脱落形成血小板 血窦壁是成熟的血细胞从造血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的屏障结构 三 淋巴 淋巴是流动在淋巴管内的液体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 经淋巴导管最终汇入静脉 骨髓移植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