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1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4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授课人 许培资 共 19 周 38 个学时 通过系统 深入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就业能力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教学重点 1 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内涵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 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法律规定性 实现劳动过程在抽 象意义上是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交换过程 在具体意义上是劳动力与劳动报酬 的交换过程 劳动过程强调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以及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 人身依附属性 2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它社会关系的概念及其内涵 教学难点 1 劳动关系与非劳动关系的区分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 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强调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其体现的本 质是实现劳动过程 即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交换过程 与劳动关系相区分的其 它社会关系 比如承揽关系 不具有实现劳动过程的本质特征 而强调劳动结 果的实现 2 正确理解并区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有两类调整对象 一是劳动关系 二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它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内涵和本质已经说明 着重把握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它社会关系 其要么是劳动关系的发生前 提 要么是劳动关系的必然结果 或者是劳动关系的附随关系 1 通过典型案例 帮助学生深化对劳动法调整对象的认识 提高其对劳动关系 本质的把握能力 比如 区分在招聘过程中所发生关系的性质 其与劳动关系 有什么区别 在劳动者退休后其与原用人单位之间所发生的关系的性质 其与 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 2 结合劳动法发展需要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等背景 深入理解劳动关系的内 涵与外延的变化及其发展 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教学重点 1 劳动法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法有其特殊的调整对象 价值目标 法律原则和 责任体系等 劳动法是一门独立于私法和公法的新型法学 同时 结合讲解劳 动法与民法 经济法等部门法的关系及其演变过程 深入理解劳动法特殊的地 位和作用 2 劳动法的性质 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 社会法在观念上已经得到我国政府 的认可 社会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对其本身内涵及本质的认 识还未得以广泛的讨论并达成一致 劳动法在其特殊的调整对象 法律原则 价值观念 制度体系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与社会法具有一致性 劳动法是典型 的社会法 3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 劳动法的性质 劳动法在传统观念中属于私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劳动法所 承载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 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利益为最高使命 有其独特的 法律原则和责任体系等 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 1 劳动法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2 深入分析劳动法特殊的地位和社会法本质 通过问答实现师生互动 比如 如何认识劳动法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法与 民法 经济法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 教学重点 1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具有四要素 用人单位有其法律规 定性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具有劳动年龄 劳动行为能力 劳动意愿以及通过劳 动获取劳动报酬维持个人及其赡养家庭成员等四个要素 劳动法中的用人单位 必须符合 劳动法 第二条的规定 2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劳 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法 第 19 条的规定 需要指出的是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即劳 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 同于一般民事权利与义务 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 因为 劳动法的社会法本质 决定了劳动权利与义务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3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特殊性 着重理解劳动行为的不可返还性及其在劳 动法律责任体系中特殊的地位 教学难点 劳动法中的主体与现实的差异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准确界定是正确适用劳动 法的基本前提 劳动行为具有不可返还性 并决定了劳动法律责任的特殊性 第三章 促进就业制度 教学重点 1 促进就业制度概述 劳动就业的概念与特征 劳动就业具有经济性 社会性 和政治性 我国劳动就业立法 政府在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劳动力市 场在促进就业中的特殊地位 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3 就业保障与就业服务 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 我国就业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 题 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 大学生就业观念 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就业的经济性 社会性和政治性 在我国 就业的经济性和政治性受到极大 的重视和鼓舞 这与我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 就业的社会 性受到极大的冷漠与忽视 所谓就业的社会性 就是强调 以人为本 国家通 过保障个人的就业权利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公平分配 就业的社会性不仅 强调个人的就业权利 也强调就业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把个人的就业权利 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2 劳动力市场在促进劳动就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 什么样的劳动力 市场最能够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这是改革的一个 硬核 同时 劳动力市场 的建立 完善和发展又与经济 政治和法律等密切相关 需要系统改革 配套 进行 1 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制度建构 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必须结合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 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把解 决就业问题作为劳动力市场改革的中心任务 2 劳动力市场改革的相关制度 主要包括 灵活的用人制度 富有弹性的就业 制度 无障碍的劳动力流动机制 趋同的工资制度 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 完 善的法律制度 等 第四章 劳动合同 教学重点 1 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的本质是劳动行为的给付 传统的劳动合同概念 需要重新建构 实现从劳动合同的 书面化 到 劳动行为 的质的转变 2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劳动合同制度在促进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合同制度改革的基本评价 劳动合同法 草案 的相关内容 3 劳动合同的分类 劳动合同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着重理解借用劳 动合同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劳动合同的法定分类及其具体规定 理解定期劳 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互关系 各自在调整劳动关系 促进就业和 劳动权保障等方面不同的作用机制 教学难点 1 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法律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根据我国 劳动法 规定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 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触发机制 但劳动合同又不等于劳动关系 因为 劳动关系一旦建立 劳 资双方需要基于平等和协商对劳动权利与义务 进行调整 实现双方各自的利益 2 劳动合同制度在促进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合同首先是劳动用工制度的 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合同对稳定劳动关系 建立和谐社会等具有积极作用 核 心问题是 怎样正确评估劳动合同在就业促进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继续深入探 讨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改革的基本评价及发展方向 劳动合同制度改革已经有 20 余 年的历史 发挥积极的历史作用 但从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来看 劳动合同无论 在签订率上还是在其内容上 都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同时 劳动合同立法应 当如何面对上述问题 还需要认真思考 另外 评价 劳动合同法 草案 第五章 劳动合同法的特别规定 教学重点 1 集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集体合同在价值目标 双方主体 签订程序和争议 解决等方面与劳动合同明显不同 同时 结合 集体合同规定 具体讲解有关 内容 2 集体合同的签订 变更 解除与终止 集体合同的签订有其特殊的程序和法 律规定性 工会在集体合同的签订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集体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必须依法进行 并充分考虑集体合同的涉及范围和影响力 教学难点 1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 法律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而签订的协议 集体合同是工会代表职工与所 在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 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 劳动安全卫生等通过集体协商 签订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虽然都是劳 资双方就劳动报酬和劳动 条件等达成的协议 体现了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法律效果 但是 两者无论 是在签订主体上 还是在签订程序上 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2 集体合同特殊的签订程序 根据 集体合同规定 相关规定 集体合同的签 订有其特殊的程序 这是因为集体合同涉及面大 影响广泛 需要特殊的程序 加以保障 1 集体合同特殊的签订程序 2 三方机制在集体合同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第六章 工资制度 教学重点 1 工资的概念 工资的基本属性 包括工资反映了劳 资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工资范畴是依据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支付的法定货币等 2 工资分配原则 工资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工资分配的特殊原则 工资分配应当 兼顾效率与公平 宏观调控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等基本原则 3 最低工资制度 最低工资的概念 功能和性质 最低工资支付的法定条件 正常劳动的法律规定性和实践性 4 特殊情形下的工资支付与工资保障 教学难点 1 工资的概念与内涵 工资在其本质上体现了劳动的基本属性 即工资是劳动 者参与劳动的核心目的 并反映了用人单位接受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行为 工 资最终体现了劳 资双方的劳动关系 2 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 工资分配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全局考虑 整体平衡 工资分配主要是解决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 最低工资支付的条件与法律适用 加班 加点工资 1 工资概念的实际运用 2 最低工资的实践 3 加班 加点工资的法律适用 主要是研究式教学 并采用案例分析 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第七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教学重点 1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紧密联系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共同构成劳动法的工 时制度 2 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性 工作时间的基本内涵 工作时间在实践中的不同形 态 工作时间的分类 我国劳动法对标准工时制的基本规定 着重掌握 劳动 法 第 36 条 38 条 40 条 44 条和 45 条的规定 3 休息时间的概念 休息时间的种类 4 加班 加点的基本规定 加班 加点在本质上是劳动合同的变更 需要坚持 限制 协商和时间总量控制等原则 着重掌握 劳动法 第 41 条和 42 条的规 定 教学难点 1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概念及种类 2 加班 加点的法律规定与适用 加班 加点在其本质上属于劳动合同内容的 变更 需要坚持平等和自愿的基本原则 同时 充分考虑 劳动法 第 42 条规 定的加班 加点的除外情形 严格把握 避免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利 1 工作时间的实际运用 同时 把工作时间与工伤认定结合考虑 工伤保险内 容在本章中可以作为适当提示 把工作时间与最低工资结合考虑 最低工资内 容可以在本章中予以提示性介绍 2 加班 加点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八章 劳动保护 教学重点 1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意义 基于该群体特殊的生理和个体差异 实 行特殊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平等 2 女职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 四期 保护的主要规定 着重把握产假的保 护 3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 实行缩 短工时制 禁止未成年工从事相关工作 定期强制体检制度 禁止招收童工 教学难点 1 产假的法律适用 产假 90 天 的一般规定与法律适用 正确区分实践中 因为早产 延迟产 多胎生育以及难产等情况下产假的适用 2 童工纠纷的正确处理 童工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对童 工纠纷的处理必须坚持合法 高效和公平的基本原则 1 以典型案例说明产假的法律适用 2 童工的正确处理 第九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教学重点 1 劳动争议的概念 劳动争议的范畴是在存在劳动关系的基础上 一切以劳动 为中心所发生的争议 正确区分实践中劳动争议的不同样式 2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调一裁两诉 是我国劳动争 议处理机制的现行模式 存在诸多问题 3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 标是通过及时 有效解决劳动争议 维护劳 资双方的根本利益 着重保护劳 动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教学难点 1 劳动争议的概念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为劳动权利和义务而 产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存在的基础是劳动关系 这是区分劳动争议与非劳动争 议的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