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病_第1页
维生素D缺乏病_第2页
维生素D缺乏病_第3页
维生素D缺乏病_第4页
维生素D缺乏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维生素维生素 D D 缺乏病缺乏病 维生素 D 缺乏病是由于日晒少 摄入不足 吸收障碍及需要量 增加 小儿 孕妇 乳母 等因素 使体内维生素 D 不足而引起的全 身性钙 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 其突出的表现是小儿的佝偻病和 成人的骨软化症并可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症 同时影响神经 肌肉 造血 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症状体征症状体征 佝偻病和骨软化病是维生素 D 缺乏在临床特有的表现 佝偻病 发生于生长发育中的婴幼儿及儿童时期 骨软化症发生于成年人 临床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别 1 佝偻病 1 症状 主要为精神神经症状见于佝偻病的活动初期和极期 小儿易激惹 烦躁 睡眠不安 夜惊 夜哭 多汗 由于汗水刺激 睡时经常摇头擦枕 以致枕后脱发 枕秃 随着病情进展 出现肌 张力低下 关节韧带松懈 腹部膨大如蛙腹 患儿动作发育迟缓 独立行走较晚 重症佝偻病常伴贫血 肝脾肿大 营养不良 全身 免疫力减弱 易患腹泻 肺炎 且易成迁延性 患儿血钙过低 可 出现低钙抽搐 手足搐搦症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出现面部及手 2 足肌肉抽搐或全身惊厥 发作短暂约数分钟即停止 但亦可间歇性 频繁发作 严重的惊厥可因喉痉挛引起窒息 2 骨骼改变 随着病情进展 出现骨骼改变 多见于佝偻病活 动极期 骨骼的改变与年龄 生长速度与维生素 D 缺乏程度等因素 有关 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 3 6 个月婴儿 以枕骨或顶骨为明显 手指压迫时颅骨凹陷 去掉压力即恢复原状 如乒乓球感觉 6 个 月后颅骨增长速度减慢 表现为骨膜下骨样组织增生 额骨 顶骨 隆起成方颅 严重时尚可呈十字颅 鞍状颅 此外尚有前囟迟闭 出牙迟 齿质不坚 排列不整齐 胸部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钝圆形隆起称 肋串珠 以第 7 10 肋为显著 肋骨软化 受膈肌牵拉 其附着处的肋骨内 陷形成横沟 称为赫氏沟 严重佝偻病胸骨前突形成鸡胸 胸骨剑 突部内陷形成漏斗胸 由于胸部畸形影响肺扩张及肺循环 容易合 并重症肺炎或肺不张 以上畸形多见于 6 个月 1 岁婴儿 脊柱及四肢可向前后或侧向弯曲 四肢长骨干骺端肥大 腕 及踝部膨大似 手镯 脚镯 常见于 7 8 个月 1 岁后小儿开 始行走 下肢长骨因负重弯曲呈 O 形或 X 形腿 O 形腿凡 两足靠拢时两膝关节距离在 3cm 以下为轻度 3cm 以上为重度 3 X 形腿两膝靠拢时两踝关节距离及轻 重判定标准同 O 形腿 早期轻型佝偻病如能及时治疗 可以完全恢复 不留下骨骼畸 形 重型至恢复期可遗留轻重不等的骨骼畸形 如方颅 鸡胸 O 形或 X 形腿 大多见于 3 岁以后 2 骨软化病 常见的症状是骨痛 肌无力 肌痉挛和骨压痛 早期症状可不明显 常见背部及腰腿疼痛 活动时加剧 肌无力是 维生素 D 缺乏的一个重要表现 开始患者上楼梯或从座位起立时很 吃力 骨痛与肌无力同时存在 患者步态特殊 被称为 鸭步 最后走路困难 迫使病人卧床不起 体检时患者胸骨 肋骨 骨盆 及大关节处 往往有明显压痛 骨骼畸形有颈部缩短 头下沉 脊 柱后侧凸 鸡胸 骨盆狭窄 造成分娩困难 不少病人发生病理性 骨折 3 其他临床类型 1 先天性佝偻病 多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发病率为 16 4 本 病多见于早产儿 多胎 低体重儿 冬春季出生婴儿 母孕期有维 生素 D 缺乏史 缺少动物性食品 少见阳光 或孕妇体弱多病 患 肝肾或其他内分泌疾病 孕妇经常发生手足搐搦 腓肠肌痉挛 骨 痛 腰腿痛等症状 重者可有骨软化病 新生儿临床症状可不明显 部分有易惊 夜间睡眠不安 哭吵 体征以颅骨软化 前囟大 直 4 通后囟 颅骨缝宽 边缘软化为主 胸部骨骼改变如肋软沟 漏斗 胸较为少见 X 线检查腕部正位片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先天性 佝偻病显示典型佝偻病变化 血液生化改变仅能供诊断参考 2 晚发型佝偻病 多见于北温带地区 好发于冬末春初季节 5 15 岁儿童 日晒不足 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与生长速度较快或 有身高剧增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行走乏力 下肢疼痛 尤其是膝 踝关节或足跟痛 常诉腓肠肌痉挛 此外 尚有多汗 睡眠不安等 症状 病程长者可有下肢变形 O 形或 X 形腿 少数可见肋 外翻或鸡胸等胸廓畸形 实验室检查显示 25 OH D 降低 24 96nmol L 碱性磷酸酶增高 30 金氏单位 血钙 血磷 降低 X 线腕部摄片可显示轻重不等的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变化 根据实验室与 X 线检查可除外生长痛 风湿病 类风湿病等 病理病因病理病因 1 日光照射不足 如果有充足的紫外线照射 人的皮肤能产生 足够的维生素 D 产生维生素 D 的量与紫外线的强度 照射时间和 皮肤暴露的面积成正比 在冬春季节因寒冷缺少户外活动或在多雾 地区 工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高楼林立都可使紫外线照射不足 2 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多见于在 2 岁前未进食有维生素 D 强化 奶制品的婴幼儿和长期母乳喂养又没有及时补充鱼肝油的孩子 小 儿由于生长速度迅速易引起相对缺乏 尤其在早产儿 双胎和低出 5 生体重儿出生时体内维生素 D 钙 磷储存少 出生后生长快易患 佝偻病 多次妊娠和长期哺乳的母亲体内储备钙大量消耗 若维生素 D 摄入不足很快出现骨软化病 3 维生素 D 吸收不良及活化障碍 慢性乳糜泻 肝 胆 胰疾 病影响维生素 D 的吸收利用 在老年人由于皮肤合成维生素 D 的效 率降低和肠道维生素 D 的吸收率下降使骨质疏松症加剧 肝 肾严 重病变影响维生素 D 羟化为活性的 25 0H D 和 1 25 OH 2D 苯巴比妥药物可诱导肝微粒体酶改变 使维生素 D 25 羟化酶 的活性下降 并促进胆汁分泌 使维生素 D 降解加快 从而降低血 清中维生素 D 和 25 OH D 的浓度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维生素 D 缺乏时肠道内钙磷吸收减少 使血钙 血磷下降 血 钙下降促使甲状旁腺分泌增加 后者有促进破骨细胞溶解骨盐作用 使旧骨脱钙 骨钙进入血中维持血钙接近正常 但甲状旁腺素可抑 制肾小管磷的再吸收 以致尿磷增加 血磷降低 血液中钙磷乘积 降低 40 使体内骨骼成骨过程钙化受阻 成骨细胞代偿性增生 造成骨骺端及骨膜下骨样组织堆积 引起佝偻病及骨软化病 如果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骨钙不能很快游离到血中 则血钙下 降 如血总钙下降到 1 75 1 87mmol L 7 7 5mg dl 血游离钙 6 低于 0 88 1 0mmol L 3 5 4 0mg dl 以下 出现手足搐搦低钙惊 厥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佝偻病 骨软化病活动期血钙可正常或偏低 正 常 2 2 2 7mmol L 9 11mg dl 血磷降低 成人正常 0 9 1 3mmol L 2 8 4mg dl 儿童正常 1 3 1 9mmol L 4 6mg dl 钙磷乘积 30 正常 40 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正常 15 30 金氏单位 此法是诊断佝偻病 常用的指标 但缺乏特异性 且受肝脏疾病影响较大 近年来提倡 骨碱性磷酸酶测定 正常参考值为 200 g L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 以骨碱性磷酸酶为主 为成骨细胞所分泌 当维生素 D 缺乏时该细 胞活跃 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升高 升高程度与佝偻病严重程度密 切相关 对佝偻病早期诊断敏感性高 其他辅助检查 1 X 线骨骼检查 佝偻病早期仅表现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 糊变薄 两边磨角消失 典型改变为临时钙化带消失 骨骺软骨增 宽呈毛刷样 杯口状改变 骨骺与干骺端距离加大 长骨骨干脱钙 骨质变薄 骨质明显稀疏 密度减低 骨小梁增粗 排列紊乱 可 7 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恢复期临时钙化带重现 渐趋整齐 致密 骨 质密度增加 骨软化病早期 X 线可无特殊变化 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骨质 疏松 骨密度下降 长骨皮质变薄 有些伴病理性骨折 严重者 X 线表现脊柱前后弯及侧弯 椎体严重脱钙萎缩 呈双凹型畸形 骨 盆狭窄变形 假性骨折 可认为成人骨软化病 X 线改变的特征 为 带状骨质脱钙 在 X 线片上出现长度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的透光 带 透光带一般与骨表面垂直 这些透光带常为双侧性和对称性 尤以耻骨 坐骨 股骨颈 肋骨和肩胛腋缘处为典型 2 骨矿物质含量 目前成为研究骨代谢疾病的各种病理因素所 致骨矿化异常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较普遍采用有单光子吸收 法 用此法测定不同病期佝偻病骨矿含量 发现佝偻病初期和极期 骨矿含量均下降 对佝偻病及骨软化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1 维生素 D 应用 1 口服法 活动早期 婴幼儿每天给维生素 D 62 5 125 g 0 25 万 0 5 万 U 成人每天给 125 250 g 0 5 万 1 万 U 活动极期 婴幼儿每天给维生素 D 125 250 g 0 5 万 1 万 U 成人每天服维生素 D 250 500 g 1 万 2 万 U 治 疗量持续用 1 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 婴幼儿 8 每天 10 20 g 400 800U 成人 25 g 1000U 为防止同时摄入 大量维生素 A 宜用单纯维生素 D 制剂 维生素 D2 片或胆维丁乳剂 2 肌内注射 凡有吸收不良 或婴幼儿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考虑 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 D3 7500 g 30 万 U 支 作为突击疗法 活动 早期或轻度患儿可肌内注射维生素 D3 7500 g 30 万 U 1 次 中度 至重度者 可肌注维生素 D3 7500 g 30 万 U 2 3 次 每次间隔 1 2 个月 上述剂量完成后 1 个月 仍以预防量口服维持至 2 岁 成人在活动极期也可肌注维生素 D3 1 5 万 g 60 万 U 根据病情 用 1 2 次 每次间隔 1 个月 以后继用预防量 治疗 3 个月后疗效 不显著 应查明原因 除外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2 钙剂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膳食钙的参考摄入量为 0 6 个月 300mg 7 个月 1 岁 400mg 1 3 岁 600mg 4 10 岁 800mg 青少年为 1000mg 孕妇和乳母 绝经期妇女和老年人则需要 1000 1200mg 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 在膳食中注意补充小鱼 小虾 豆制品 海藻和绿叶蔬菜 在补充维生素 D 时应适量给予钙 剂 应选用含元素钙高 胃肠道刺激性小的钙剂 饮食保健饮食保健 一 维生素 D 缺乏病吃哪些对身体好 1 多吃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 如动物肝脏 蛋黄等 9 2 另外像脱脂牛奶 鱼肝油 乳酪 坚果和海产品 添加维他 命 D 的营养强化食品 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 二 维生素 D 缺乏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 D 可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包括食欲下降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等 因此 不可过量食用富含维生素 D 的 食品 预防护理预防护理 维生素 D 缺乏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 孕妇应有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供应丰富的维生素 D 钙 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妊 娠后期 7 9 个月可每天服维生素 D 25 g 1000U 或给维生素 D2 2500 5000 g 10 万 20 万 U 一次口服 每天应由膳食中补充 1000mg 元素钙 不足的需用钙剂补充 新生儿期应提倡母乳喂养尽 早开始户外活动 接触日光 由于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 因此应开 窗晒太阳 目前认为新生儿即有维生素 D 缺乏或亚临床维生素 D 缺 乏的危险 我国的维生素 D 膳食推荐量为 10 g d 400U d 婴幼 儿需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如提倡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 每天 1 2h 户外活动 补充维生素 D 增加维生素 D 强化奶制品的摄入等 对于早产儿 双胎 体弱儿 生长发育特别迅速的小儿可用维生素 D3 7500 g 30 万 U 一次肌内注射 也可口服胆维丁乳剂 15mg 支 10 内含维生素 D3 30 万 U 青少年 成年人 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亦 应摄入维生素 D 和钙剂 以预防骨软化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预后预后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 D 的代谢和血清钙 磷浓度的变化有一系列 的反馈调节 所以一般不致使人中毒 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 D 由于维生素 D 及其代谢物在血中过饱和可引起中毒 对维生素 D 敏 感者也可导致中毒 一般认为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 50 100 倍 如 小儿每天用维生素 D 500 125 g 2 万 5 万 U 连服数周或数月 即可发生中毒 关于维生素 D 的耐受量和中毒量个体差异颇大 误 服大量维生素 D 制剂也可引起急性中毒 维生素 D 中毒的表现主要是高血钙症 异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