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 设计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试分析对外贸易中持续贸易顺差的原因利弊及策 略 学生姓名 刘 琦 学 号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国贸0802 指导教师 杨太康 完成日期 2012 年年 5 5 月月 1010 日日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诚信责任书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诚信责任书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 设计 是在导师的指导 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 设计 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 表或未发表的成果 数据 观点等 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 明引用的内容外 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 论文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试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中持续贸易顺差的原因利弊及策略 内容摘要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 长过快 使得对冲外汇储备过多而引起的流动性泛滥 使人们认识到了持续顺差的利和弊 国际 收支双顺差影响国内的整体经济结构 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由于我国特殊的外汇政策和货币政 策 导致我国现有的流动性过剩 物价上涨压力大 因此分析我国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和找 出对策 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持续顺差的成因 分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 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顺 差的好处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它的弊端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办法来控制持续的贸易顺差 关键词 顺差 成因 利弊 策略 Try analysis of China s foreign trade for the cause of the trade surplu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trategy Abstract China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mbalances now more an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China s international payments long term surplus leads to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growth too fast makes hed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cause too much liquidity flood make people know to continu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urplus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impact the overall economic structure increasing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s our country s special foreign exchange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leading to our country s existing liquidity rising prices pressure So analyses the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and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ur countries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ontinuing surplus in China s foreign trade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benefits of the surplu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ts drawbacks Let u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real conditions of China now and find out some way to control the continued trade surplus Keywords surplus the causes of the pros cons of policy 目目 录录 序 言 1 一 对外贸易顺差的相关理论 1 一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 1 二 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 2 1 国际因素 2 2 国内因素 2 二 对外贸易顺差的利弊 3 一 对外贸易顺差的好处 3 1 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3 2 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 增强了综合国力 有利于维护国际 信誉 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4 3 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 4 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 有助于国家 经济安全 4 5 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 策 4 二 长期对外贸易顺差的不利之处 4 1 较高的出口依存性将影响国家的政治 经济安全 4 2 抑制了国内消费的增长 5 3 贸易顺差激增可能带来国内通货膨胀 5 4 贸易顺差过大 外汇储备增加风险 6 三 治理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对策 6 一 保持外贸政策稳定 7 二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7 三 加强改进进口工作 7 四 妥善应对贸易摩擦 7 五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 8 结 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1 序 言 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 对外贸易总额持续高速增长 出口商品中资本 技术密集型产品所 占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促进了我国经济长期的稳定增长 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也非常严重 尤其 是贸易失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据海关统计 2000 2008年 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从2000年的241 1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981 31亿美元 一直呈现 出增加到趋势 2008年以后 中国历年的贸易顺差开始逐年减少 2011年全年 中国实现对外贸 易顺差1551 41亿美元 这是我国在2008年达到贸易顺差顶峰之后的连续第三年下降 贸易平衡状 况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 但巨额顺差加大了国内经济受外来冲击的风险 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些年来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令世人瞩目 并引发若干国际 争议 鉴于相当一段时间内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还将少于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 其顺差局面一 时还不会改观 因此 本文仅就贸易顺差展开讨论 一 对外贸易顺差的相关理论 近十年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巨额的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长期的持续顺差原因不仅在于内因也有外因 要冲国内和国外不同角度去分 析原因 一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 据海关统计 2006年 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 人民币汇率形成 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汇率弹性提高 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格局 经常项目2499亿美元 较上年增 长55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 增长62 服务贸易逆差88亿美元 下降66 收益顺 差1l8亿美元 增长11 经常转移顺差292亿美元 增长15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较上年下降84 其中直 接投资顺差603亿美元 下降l1 证券投资逆差676亿美元 增长12 7倍 其它投资顺差133亿 美元 上年为逆差40亿美元 2006年未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 达到10663亿美元 由统计结果来看 经常项目顺差在大幅增加 而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则在大幅下降 并且经常 项目贸易占了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 进入2007年以来 我国外贸顺差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按目 前发展趋势 预计2007年全年贸易顺差为2500 3000亿美元 2008年 中国进出口25616 3亿美元 增长17 8 增速比上年回落5 7个百分点 其 中出口14285 5亿美元 增长17 2 回落8 6个百分点 进口11330 9亿美元 增长18 5 回落2 3个百分点 2009年 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 2亿美元 下降13 9 其中出口总额12016 6亿美元 下降16 0 进口总额10055 6亿美元 下降11 2 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 贸易顺差1961 1 亿美元 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 下降34 2 2010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到6178 5亿美元 比去 2 年同期增长44 1 其中出口3161 7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7 比2008年同期增长3 3 进口3016 8亿美元 增长64 6 创季度增速历史最高 3月当月进出口总额2314 6亿美元 同比增长42 8 其中出口1121 1亿美元 增长24 3 进口1193 5亿美元 增长66 0 1至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 3548 8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 下同 增长43 1 其中出口7050 9亿美元 增长35 2 进口6497 9亿美元 增长52 7 贸易顺差为553亿美元 下降42 5 2008年以后 中国历年的贸易顺差开 始逐年减少 2011年全年 中国实现对外贸易顺差1551 41亿美元 这是我国在2008年达到贸易顺 差顶峰之后的连续第三年下降 贸易平衡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虽然有所改善 但长期及巨 额的顺差使这种经济现象的影响更加明显 二 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 1 国际因素 1 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产业加 速向我国转移 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装配中心 以东亚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 以欧 美为技术研发方 品牌持有方和主要市场的产业链 使我国对美欧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东亚 对美欧顺差 2 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国际市场需求强劲 近年来 全球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 主要发 达国家内需旺盛 投资活跃 带动全球经济较快回升 美国07年一季度经济增长5 3 创两年 来最快的纪录 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加快 日本经济走出通缩 步入新的景气周期 新兴市场和 发展中国家继续取得高增长 3 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2008年以来 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 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 我国资本 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 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 正是由于 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 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 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2 国内因素 1 国家政策偏向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 为解决资金 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国采 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 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 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 有力地促进了出口 1998年以后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 内需不振的形势 国家调整了 出口退税率 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2001年年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5 年年初 纺织品配额被取消 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 都 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 出口高速增长 2 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 素质相对较高 工人守纪律 能 吃苦耐劳 劳资纠纷少 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原因 也是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3 3 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强 改革开放初期 加工贸易料件完全依赖进口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 快速发展 制造业的产业链伸延迅速 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 据广东省外经贸厅统计 2010年 该省加工贸易出口2083 9亿美元 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产值超过3000亿人民币 4 要素价格低 长期以来 我国能源价格 供水价格 环保收费明显偏低 现行的汽油价 格比美 欧 日分别低20 9 67 7 和37 2 柴油价格分别比美 欧低21 6 和58 9 工业用电价格和居民用电价格分别比OECD国家低0 05元和0 4元供水价格比美 日低66 7 和90 各项环保费用规定标准低 且征收不到位 为了吸引投资 很多土地无偿或廉价提供给 外商投资企业 企业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明显偏低 5 应改 制成品原产国 为 属权法 统计贸易差额 2010年10月 世界贸易组织 WTO 总干事拉米 在对法国参议院的演讲中说 人们所说的 中国制造 其实只是在中国组装 在全 球价值链中 这些产品的商业价值来自在中国组装前的许多国家 因此 制成品原产国 这一 概念正在逐渐过时 如果对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调整 以反映不同国家对产品贡献的实际价值 那 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应该减少一半 将所有商业价值归于产品生产最后一个国家的统计偏差 可能将误导就失衡根源进行的政治讨论 从而导致错误的 事与愿违的决定 中国可就此提醒 美国 中美两国应积极协调WTO及新兴经济体 联合国贸发会议等 以推进世界贸易统计体系的改 革 二 对外贸易顺差的利弊 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 是各国加速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各国经济发 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对外贸易从原来的逆差转变为顺差 丰厚的外汇 储备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 定心丸 但大量积累的外汇储备在提高我国国际信誉的同 时 也加大了人民生活压力 增大的外交摩擦 一 对外贸易顺差的好处 1 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首先 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经济增长 1 是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 促进经 济增长 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 是中国对外贸易 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 果 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 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2 是净出口的乘 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 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是净出口增加的结果 净出口的增加具有 外贸乘数效应 在外贸乘数的作用下 经 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净出口额 大于经常项目贸易顺差额 其次 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推动经 济增长 1 是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 推动经济增长 资本项目贸易顺差源于资本 净流入的增加 大部分是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 资本净流入增加了国内的总需求中 的投资需求 投资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2 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 济增长的规模 在外商直接投资乘数的作用下 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外商直接投资额 大于资 4 本项目贸易顺差额 2 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 增强了综合国力 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 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 引进外资能力 1994年以来 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资本项目有逆差外 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 持贸易顺差 伴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 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 外汇储备2003年底已超过4010 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增加 一是提升了综合国力 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二是表明中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 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 能够较为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 各类贷款 三是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 对其利润汇回本国有安全感 这些外商愿意更积极 注入资本 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 3 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经济总量平衡不仅与储蓄投资有关 还与外贸有关 当财政有赤字时 在储蓄完全转化为投 资的情况下 需要通过增加进口弥补财政赤字 以保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 那样 容易出现财政 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存的双赤字现象 当财政有赤字时 在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 需要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 即增加净出口 来弥补财政赤字 以保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 中国的现实是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 从1998年以来 连年实行 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逐年递增 因而贸易顺差的增加 特别是净出口增加部分地弥补了 财政赤字 以贸易顺差弥补财政赤字 不但有利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 而且避免了双赤字现象 4 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 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连年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增加 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的债权国 因而 中国不仅有 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 而且增加了中国对外清偿能力 保证对外支付 还有利于 应对国际金融风险 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 5 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1 是贸易顺差使得国家有充足的外汇干预外汇市场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 是国家 有充足的外汇调节国际收支 执行主动的对外经贸政策 3 是贸易顺差增强了积极财政政策的 效应 由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努力地招商引资 因此 中国资本流动性实际上比较大 在资本 流动性实际比较高的情况下 贸易顺差加强了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效应 促进了国民经济 较快发展 二 长期对外贸易顺差的不利之处 1 较高的出口依存性将影响国家的政治 经济安全 较高的出口依存性首先意味着GDP的较高比重对国外市场的依存性 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就业 和增长具有较高的影响 由于我国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高 所以较高出口依存度对就业 的影响特别重要 造成这种波动的原因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 一些国家保护主义政策等 目前我 国对外出口依存结构上的不平衡 出口集中在少数国家 从而可能使我国在国际斗争中处于被动 地位 例如 美国 日本两个市场占我国总出口市场近一半 而这两个国家又是我国国际斗争的 5 主要对手 使我国在国际斗争中必须较多考虑经济的影响 对美日两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也将约束 我国对我国台湾问题上斗争的回旋余地 在美国政治军事干涉我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同时 贸易限 制也极可能成为他们采用的一种手段 另外 我国出口依存还表现在出口集中在低端产品 这些 产品在许多国家具有生产能力只因劳动力价格的差异和投资条件相对好些的目前集中在中国 但 是我国的这种劳动力优势很容易被其他国家所替代 这种经济竞争的风险在国际斗争复杂的情况 下更容易发生 低端的产品结构使我国出口产品缺乏结构上真正动力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 走上经济开发的发展道路 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发展条件 跨国公司的重新选择余地较大 我国 出口产品存在着被替代的风险 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意味着 我国经济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 更依赖外部需求 目前我国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达到37 外贸依存度已达到80 名副其实的 成为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2 抑制了国内消费的增长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 国内消费应该占经济发展促进因素的主导地位 应该达到70 左右才属正 常 比如美国国内消费对经济贡献达78 日本更高 占85 而我国却恰恰相反 我们在为 世 界离不开中国 而沾沾自喜的同时 是否也要为 中国离不开世界 而忧心呢 首先 消费需求 是最终的需求 对投资需求的持续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能否保持投资需求 的持续快速增长最终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长 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 保持较高投资率是实现国民 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手段 但是 如果只依赖高投资增长率拉动经济增长 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产 生明显的作用 但由于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不能与未来的消费相匹配 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得 到充分利用 就会导致供求失衡 产能过剩 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 循环 其次 国内消费不足 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表明经济总量用于消费的部分相对较 少 这也违背了生产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调动和发挥人 民群众的积极性 3 贸易顺差激增可能带来国内通货膨胀 近两年我国的物价水平大幅攀升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地产 教育 医疗及副食品的价 格无不以惊人的速度爆涨 物价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 着物价的飞速上涨 有可能引起我国通货膨胀 目前我国面临形势与80 90年代的日本有着许多 的相似之处 外汇储备激增 国内流动性严重过剩 本币承受着较大的升值压力 日本在经济泡 沫破裂之前 食品价格也涨到离谱的程度 一粒葡萄的价格接近一美元 一只西瓜的价格能卖到3 0美元 不过 相对日本的房地产的价格 食品的涨价还算温和的 当时日本经济一个显著的特点 是商品价格扭曲严重 凡是面向国内销售不出口的东西价格都在疯涨 而出口的商品则不涨价 导致日本当年出现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贸易顺差激增 高额外汇储备导致日本流动性严 重过剩 进而推动了物价的上涨 是一种典型的外汇占款剧增引发的通货膨胀 自从2005年开始 汇率改革以来 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已经累计升了8 意味着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贵 但另一方面 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都在下降 也就是说人民币对内在悄悄贬值 钱越来越不 6 值钱了 因此 虽然现在还无法预测人民币对外升值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 内贬值同时存在确实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 另外 生产要素价格放开 会引起下游产品价格普 遍上涨 风险最终要由消费者来承担 如果工资改革不能同步进行 对实际收入下降的担心会造 成消费萎缩 一旦通货膨胀程度超出社会承受范围 将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冲击 甚至可能 会出现20世纪70年代席卷西方国家的滞胀现象 4 贸易顺差过大 外汇储备增加风险 我国对外出口商品 普遍存在着低价倾销的问题 造成我国资源白白送给国外 造成这种 盲目出口 的局面 跟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不无干系 由于贸易交换极不对等 长此以往 在我国 将永远被发达国家挤在国际分工低端水平上 在我国资源 能源透支完以后 中国很可能逐渐穷 下去 这种外贸模式 是典型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 主要是指这一种发展模式或发展现象 勤俭节约 省吃俭用 重储蓄 轻消费 积极肯干 尽量压低自己的产品成本 扩大商品在国 际市场上的占有量和出口量 赚取更多的外汇 我国为此付出巨大的资源 特别是能源 水资源 和环境污染的代价 然而 这种 创汇 的思维却使我国对外贸易中 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以美 元为主 由于人民币近几年币值过低 使的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造成大量国民财富流失 譬如 我 国每年从日本进口1000亿美元的东西 日元一升值 就要拿1200亿美元去购买这些东西 而我国 每年出口日本1000亿美元的东西 现在日本只需800亿美元就可以买到原来1000亿美元的才能买到 的东西 这一贵一贱 我国国民财富在进出口贸易中无形地转移到了他国 这种发展模式完全是 一种自身资源和资产廉价向外界出卖的模式 长期以来 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 顺差是成绩而逆差总是要刻意避免 这几乎成了大多数政 府官员追求政绩目标 这种高额的顺差 对于一个发展初期的国家 可能是件好事 但对于经济 已发展到相当程度的大国 则是一件比较被动 比较危险的事情 目前 顺差的性质已不再是实 物之间的交换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 顺 逆 差的性质已经改变 就对外贸易而言 它已经变成了货币交易 当我国向国外输出大量实物的同时换来却是一纸美钞 而我国储存的美元却很少变成实物 手中换回的美元除了具备安全与储存意义之外 没有其他 好处 由于对外创汇及顺差问题等认识存在误区 我国对外贸易看似不断增长 可事实上却是大 量国内资产落入外国人之手 这是典型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这种试图以出口拉动经济发 展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就像毒药 刚开始起到治疗作用 但长期使用那只有死路一条了 我国对外 贸易战略 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候了 三 治理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对策 十二五规划纲要 指出 要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推动外贸发展 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 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 出要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7 中国对外贸易应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 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增强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 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不断完善对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 不断提升对外开放 水平 构建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稳步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一 保持外贸政策稳定 历年来 我们一起强调要保持对外贸易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这在不确定性突出的2012年 显得更为重要 对外贸易政策稳定可以稳定企业的出口预期 减小出口企业不确定性风险 2012 年 我们要继续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稳定 完善退税机制 加快退税进度 与此同时 我们 要继续稳定加工贸易政策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以及出口信贷政策 此外 我们还要保持人民币汇 率的基本稳定 减少外贸企业的汇兑风险 同时 我们还要继续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 范围和规模 力争2012年内在全国全部推开 稳定推进人民币的 国际化 进程 二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2012年 我们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调整外贸结构 深入实施科技兴贸 以质取胜和市 场多元化战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 完善国际营销网络 建设研发设计 中心 与此同时 还要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向中西部转 移 同时 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 深度开拓新兴市场 巩固传统商品竞争 优势 扩大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 三 加强改进进口工作 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 我们还要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 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 拓宽进 口渠道 增加能源原材料 先进技术设备 关键零部件和消费品的进口规模 敦促欧美国家放宽 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 充分重视进口在推动出口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通过 扩大进口减少贸易摩擦 促进贸易平衡 并且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提供机会 四 妥善应对贸易摩擦 2012年 注定是贸易保护主义更加严重的一年 也注定是贸易摩擦更为严重的一年 因此 2 012年 我们要扎实做好摩擦应对和进口救济工作 维护国内企业的合法利益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我们要继续降低进口壁垒 推动进口便利化 主动扩大进口的规模 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与此同时 中国要充分利用双多场合 积极倡导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面对国际社会 恶意的贸易攻击 我们也要积极应对 加强贸易摩擦预警 依法实施贸易救济 强化产业安全联 系机制 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五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 2012年 我们要高度重视外贸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 给予中小企业以更多的关怀和帮 助 首先 我们要逐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研究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制度 其次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 招工难 问题 建立中小企业用工信息平台 再次 帮助中小企业应对贸易 8 摩擦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结 论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持续顺差的成因 分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 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了 顺差的好处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它的弊端 让我们认清现在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陈列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钛酸铝陶瓷纤维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 2025年淄博市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4年成都市天涯石小学昭忠祠分校招聘教师真题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库综合知识【答案】
- 小区治理工作方案3篇
- 教育机器人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 医疗培训中AR游戏化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 智慧教育在偏远地区的挑战与应对
- 医联体协议书(2024版)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规程
- 11 《爱莲说》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 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
- 煤矿开掘技术操作规程
- 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年级下册二模英语试卷含详解
- 肺功能进修总结汇报
- GB/T 3428-2024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
- 客运驾驶员汛期安全培训
- 【1例心肌梗塞患者的PCI术后护理探究7800字(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